世界现代设计史(后现代时期设计)_第1页
世界现代设计史(后现代时期设计)_第2页
世界现代设计史(后现代时期设计)_第3页
世界现代设计史(后现代时期设计)_第4页
世界现代设计史(后现代时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现代时期的设计一、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国际主义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从设计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都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统化的特点。2.但是国际主义在设计形式上受到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主张的影响,在50年代下半期逐步发展到形式上的减少特征,为了达到减少的形式,甚至可以漠视功能的要求,不但使用者的心理功能需求被漠视,就连简单的功能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这种状况开始造成社会中的青年一代开始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逐渐产生不满情绪,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逐渐开始式微。(波谱设计、反设计)1.“后现代”(时间概念)

后现代在设计上是指现代主义设计结束以后的一个时间阶段,基本上可以说,自从7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设计探索都可以归纳入后现代时期。2.“后现代主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即指后现代时期的各种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活动和风格。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指的是具体的一种设计风格,这种风格首先从建筑上衍生出来,逐步影响到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它主要是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的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装饰性修正。三、后现代主义(狭义)风格特点(1)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2)对于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立场(3)娱乐性,以及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二、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四、后现代时期的设计风格1.高技派风格2.解构主义风格3.后现代主义风格高技派简介定义:广义高技派

一般指那些使用和表现了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技术来达到设计、生态、使用要求强的建筑。狭义高技派:

亦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产生背景20C50~60s西方工业文明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石油危机、通货膨胀、收支不平衡、事业等问题,导制社会政治、文化、利益等方面的严重冲突。建筑文化背景:技术,作为反映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建筑文化中一直有着深刻的体现。处于一种对技术的强烈兴趣和对未来实用主义的信仰,建筑师们创造了一种表现科技力量、并具有机械外观的建筑————“高技”建筑时代背景:晚期现代之一到高技派的形成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高技派否定发展继承风格特点1以机械美学与结构美学理论为基础2以市局感受为基础的形式动态学理念——抛弃传统的制约暴露结构形式造成强烈的视觉动感结构与空间的转换形成视觉动感高材质的特殊性构成手法的多样性3极端化技术倾向4丰富的设计语言建筑形象反面特别显现建筑结构、构造和机电设备等元素,是技术注意思潮在建筑方面的产物高技派发展阶段1高技派现代建筑大师与高技派建筑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Ropers)杨经文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现代建筑大师,出于对技术和机器美学的偏好,创作了许多轰动一时的作品任佐·皮阿诺(RenzoPiano)[意大利]

理查·罗杰斯——蓬皮杜文化中心2结合自然气候条件的高技派建筑关注气候环境的典范之作穹顶内的锥体在自然光照和能源策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了提供充分光照以及遮阳隔热的作用。解决了柏林在夏天非常炎热,而在冬季则非常寒冷柏林国会大厦气候环境分析柏林国会大厦议会大厅通风系统的进风口设在西门廊的檐部,新鲜空气进来后经大厅地板下的风道及设在座位下的风口,低速而均匀地散发到大厅内,然后再从弯顶内倒锥体的中空部分排出室外,此时锥体成了拔风罩,这是极为合理的气流组织。柏林国会大厦大厦的侧窗均为双层窗,外层为防卫性的层压玻璃,内层为隔热玻璃,两层之间为遮阳装置。侧窗的通风既可以自动调节也可以人工控制,从而使大厦的大部分房间都可以得到自然通风和换气双层窗柏林国会大厦德国议会大厦屋顶的采光天棚和太阳能光电装置马来西亚SubangJaya,用生物气候学原理,针对热带气候条件,适当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在高层建筑设计上尝试利用自然能源并建构良性微气候,减轻所在地区的热岛效应马来西亚SubangJaya建筑功能及空间布局图解SubangJaya,是IBM马来西亚公司的总部,其内、外部的设计都表现出生态考虑对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形象设计的影响。该设计最引人注目的手法是植物的种植,连续不断的植物将大楼变成一整座空中花园!。建筑表面将采用轻质的绿色玻璃的幕墙和铝制的遮阳鳍!以及百叶结合使用,建筑内部应用了一系列的自动系统来减少能源消耗3利用适宜材料技术的高技派建筑坐落在位于意大利热那亚西部的一个可以俯瞰海湾的植物茂盛的陡坡上,是个精巧的由木材和玻璃建造起来的透明温室。建筑模仿了当地的普通农用温室,所用的主要结构材料,包括木材、当地的粉色灰泥、碎石块等,实际上都是生长在建筑以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因此其植被环境非常适宜。建筑的木构件内填充有用以强化热绝缘和结构性能的人工纤维,屋顶由双层玻璃、新型合成木材、合成膜、热绝缘板、漫反射板构成,度计、风速计收集的数据传给计算机和马达用以自动调节百叶系统遮阳。该建筑作为科技与自然之间柔和运用!的恰当宣言而矗立着。4反映传统文化精神的高技派建筑

伦佐•皮阿诺设计的Tjibaou文化中心就是受到传统形式的启迪,采用现代技术制造,成功地纪念和诠释了卡纳克斯的美拉尼西亚文化。皮阿诺从当地的棚屋受到启发,提炼出其精华所在--木肋结构,进而采用现代技术表达出传统的做法:文化中心每一根弯曲的木肋都与一条竖向结构相连,木肋之间用不锈钢构件在水平和对角线方向加以连接,不锈钢与木材交接得天衣无缝。文化中心是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材料建造的,最终表达的仍是传统文化,Tjibaou文化中心从当地棚屋提炼出其精华所在——木肋结构,进而采用现代技术表达出传统的做法:每一条弯曲的木肋都与一条竖向结构连接,木肋之间用不锈钢构建在水平和对角线加以连接,不锈钢与木材交接的天意无缝反映情感的高技派建筑“早期高技”建筑,以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突出强调了结构理性,在艺术性、情感性反面较为贫乏当代人本主义审美思潮逐渐与“情感高技”建筑相融合。作为一种建筑观,“情感高技”建筑在高技术的表现基础上,追求情感的形成,意在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独特个性的建筑场所。所谓“高技术、高情感”更是在此方面的反应。情感高技建筑,在关注建筑的功能和工业化的同时,有机地结合和艺术,用灵活、夸张和多样化的概念来激发人们的思维领域,使结构和技术成为高雅的“高级艺术”。塔瓦里TGV车站把建筑结构与造型综合考虑,使结构本身成为建筑的情感表达的手段。这种技术表现显然也讲究构件的力学或构造作用,但它是将结构艺术化,利用结构形式去表达一种主观的意念从自然流露到刻意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思潮日趋活跃,于是便有人向它发难,提出种种质疑。批评得最尖锐的便是割断历史,形式冷漠、单调,缺少人情味。至于用什么样形式和风格来取代呢?则其说不一。这样,便出现了一个多元化的局面。以福斯特(NormanFoster)、罗杰斯(RichardRogers)和皮亚诺(R.Piano)等人为代表的“高技派”便是这多元中的一元从自然流露到刻意表现和其他流派相比,尽管大家在作品中都竞相采用新技术,但是就表现手法和设计理念来看,高技派的特点是:他们始终把表现技术置于方案构思的突出地位,并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它既是方案构思的出发点,又是归宿,这种表现自然也有的彰显,有的含隐从自然流露到刻意表现在刻意表现高技术方面,罗杰斯在法国设计的两所法院建筑也是独具特色的。一个是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院,另一个是波尔多法院内与外对于高技术的表现,不仅体现于外观,而且也体现于室内,后者甚至有胜于前者皮亚诺设计的日本关西机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里,弯曲形式的钢构架,斜向变截面的支柱,不仅符合于力学和工程结构的要求其形状也十分优美。特别是把一个结构单元多次重复地排列,将可以取得极强的韵律感高技派的理解班纳姆认为第一机器时代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种技术和建筑积极的对应关系,高技派实际上就是这种关系的延续。实际上高技派是建立在全面的技术观念之上的对新技术应用到建筑的不断探索高技派的理解

所谓的新技术不仅仅表现在最新材料和技术手段上,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新的技术观念。高技派建筑形式应与意象的交融。

高技派应不仅表现在形式审美上,更应该体现在功能上,创造出安全,舒适的空间等。

含义及来源解构主义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个人性的特点。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在建筑上最先开始来源:1.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2.1920年俄国的先锋派构成主义2.解构主义风格从字意上看,解构主义所反对的是对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即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后现代主义兴盛了不长时间就衰退了,重视个体、反对总体统一的解构主义哲学却被少数设计师认同。它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所有解构主义作品看似凌乱,而实质有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重要人物:美国盖里和埃森曼、法国屈米、英国哈迪德、德国李伯斯金、荷兰库哈斯等弗兰克·盖里

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家。

弗兰克·盖里FrankOwenGehry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盖里)

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是洛城音乐中心的第四座建物,既像数艘在大海上扬帆破浪的帆船,又似外星人用巨型银色钢块堆彻的雕塑,在秋日艳阳的照射下,迪士尼音乐厅的银色不锈钢外表熠熠生辉,令其周围那些略显灰暗沉闷的高楼黯然失色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盖里)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盖里)运用丰富的波浪线条设计了天花板,并营造了一个华丽的环形音乐殿堂。为使在不同位置的听众都能得到同样的充分的音乐享受,音乐厅采纳了日本著名声学工程师永田穗的设计;厅内没有阳台式包厢,全部采用阶梯式环形座位,坐在任何位置都没有遮挡视线感觉。音乐厅的另一设计亮点是,在舞台背后设计了一个12米高的巨型落地窗供自然采光,白天的音乐会则如同在露天举行,窗外的行人过客也可驻足欣赏音乐厅内的演奏,室内室外融为一体,此一设计绝无仅有。

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盖里)经历16年波折、耗资2.74亿美元修建的沃尔特·迪斯尼音乐厅。这座超现代的大型建筑成为洛杉矶爱乐乐团的新家,主厅可容纳2265席,还有266个座位的剧院以及百余座位的小剧场。它以其动人心魄的独特外表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新地标,成为一个音乐爱好者和旅游者共同膜拜的艺术殿堂。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盖里)在1997年正式落成启用,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建筑灿若星河的创造中,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无疑属于最伟大之列,与悉尼歌剧院一样,它们都属于未来的建筑提前降临人世,属于不是用凡间语言写就的城市诗篇。主要外墙材料:西班牙石灰石和钛金属板。其中较为方正的建筑造型采用了石灰石,而比较自由的塑性造型则采用了钛金属板贴面。大片的下班幕墙构成了城市中一道壮观的河畔美景。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盖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奇特的天窗博物馆内的永久性展品——艺术家理查德·塞拉的作品《时间素质》博物馆内景及藏品弗兰克·盖里耶路撒冷博物馆葡萄酒酿造厂内的客栈DZ银行办公楼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李伯斯金)

被称为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李伯斯金)无数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德国维特拉消防站(哈迪德)

建筑的构成元素都呈现极不规则、极不稳定的状态,无论是墙体还是天棚都少有平行或直交的关系,使人感觉随时都会有行动的爆发。解构主义风格特征1.散乱:即支离破碎,结构零散,以传统程式参照,其形式、色彩、比例等方面的处理手法活跃自由2.残缺:即强调不完整状态,故意破损某些局部。使人的视线愕然达到一种美感的追求。3.突变:即以几种豪不相干的元素进行组合,有意制造“生硬”和“突兀”的视觉感。4.失重:即用倾倒、扭曲、弯转等造型制造失稳的不安全状态。5.超常:即超越常规、标新立异,视反常为正常。(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1)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计。(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设计的人文含义。设计大量创造性地运用符号语言,将产品的功能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历史相结合。(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设计要人性、绿色、环保。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3.后现代主义风格(二).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1)罗伯特·文杜里[美]“少即是多”(少令人生厌)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杂乱的活力,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最早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明确提出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在书中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主义千篇一律的风格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味。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对含混含义模糊、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可以说,文杜里提出的传统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现代主义:走向纯粹理性的极端,忽视人的情感和环境的作用。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1)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2)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文脉主义”。(3)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2.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罗伯特·文杜里(Robertventuri)[美]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屋顶装饰(老虎)文杜里(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3)斯特林·詹姆斯(JamesStirling)[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现代主义的结构、古典主义的装饰、波普风格的细节《后现代建筑语言》(4)尼迈耶尔(OscarNiemeyer1907-)[巴西]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尼迈耶尔博物馆(2002)大教堂(1970)陆军总司令部(1968)(4)尼迈耶尔(OscarNiemeyer)[巴西]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国会大厦(1958)《曲线时代》:“吸引我的是大自然和人体的曲线。我从可爱祖国蜿蜒的群山和江河、天际浮动的云彩、少女优美的体态里找到了曲线的美丽所在”。(5)格里夫斯(MichaelGraves1934-)[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讲究装饰的丰富和色彩的折衷。绚丽,及历史风格的俄勒冈州的公益服务大厦(1982):立方体的造型体现出古典的单纯,格子状的小窗与建筑物的庞大规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建筑富有一种夸张的膨胀感。中间竖条把建筑物分开,一对巨大的褐红色壁柱与两边小窗的白色墙面形成对照,为感觉虚幻的建筑物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的视觉效果。(6)伍重(JornUtzon)[丹麦]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959-1973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像盛开的花朵,被视为悉尼市标。为研究和设计这些壳片的结构,用去8年时间,施工也费时3年多。工程预算700万美元,实际费用达12000万美元。(7)丹下健三(KenzoTange)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山畸实(MinoruYamasaki)1977纽约世贸1964代代木体育馆(9)贝聿铭(IeohMingPei1917-)[华裔美籍]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台中东海大学鲁斯教堂贝聿铭认为建筑设计应从整个城市的规划结构出发,而不能孤立的对待个体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

1984年法国罗浮宫扩建让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