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工程脚手架施工计算书_第1页
浙江某工程脚手架施工计算书_第2页
浙江某工程脚手架施工计算书_第3页
浙江某工程脚手架施工计算书_第4页
浙江某工程脚手架施工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构配件质量要求三、构造要求四、施工五、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六、设计计算七、附图一、分项概况综合考虑本工程实际情况,一至三层外架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三层以上采用16#槽钢悬挑式脚手架卸荷,每隔四层(六步)卸荷一次。二、构配件质量要求钢管: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无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脚手架钢管尺寸(mm)截面尺寸最大长度外径Φ壁厚t横向水平杆其他杆483.522006000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旧钢管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分别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钢管上严禁打孔。扣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竹脚手架宜采用竹笆板。连墙杆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三、构造要求荷载效应组合:设计脚手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大力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宜按下表采用。荷载效应组合计算项目荷载效应组合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与与变形永久荷载+施工均均布活荷载脚手架立杆稳定②永久荷载+0.885(施工均布布活荷载+风荷载)连墙件承载力双排架,风荷载++5.0kNN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图3.144);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图3.144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不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立杆每根立杆底部应调协在竖固在砼地面和砼圈梁上(或砼楼面上)。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3.146)。图3.146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图3.146)。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宜按有关规范采用。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连墙件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有关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范有关的规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四、施工(一)、施工准备: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用加固措施。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的有关规定进行。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于自然地坪50mm。脚手架基础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二)、搭设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杆以上二步。2、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范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3、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要求:底座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底座应着落在坚硬的砼上。4、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顶层立杆搭接长度与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5、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本规范构造规定;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6、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搭设横向水平杆应符合本规范的构造规定;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7、纵向、横向扫地杆搭设应符合规范的构造规定。8、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连墙件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的构造规定。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并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9、门洞搭设应符合规范构造规定。10、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φ48或φ51)相同;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11、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12、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脚手架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均应符合规范的规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支;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模板支架搭设除应符合规范构造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三)、拆除:1、拆除脚手架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2、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规范的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3、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五、脚手架的搭设要求1、基本要求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脚手架是施工临时结构,它要承受施工中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因此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性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失稳、倒塌,并不超过结构的允许强度产生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以确保安全。2、搭设要求1)、脚手架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接头应错开,且不在同一步距内。纵向水平杆接长用对接扣件连接,上下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同一步内外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也应错开,并不在同一跨内。2)、小横杆伸出外立杆连接点,离外墙面200mm。3)、脚手架纵向两端从转角起,在脚手架外架每7.5~8..5m水平距离用斜杆搭成剪刀撑,并将各道剪刀撑,沿架高连续设置,并将各道剪刀撑,联结成整体,剪刀撑的两端除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扣紧外,中间增加2-4个接点,与相交的立杆扣紧.斜杆材质必须无变形、无损伤。4)、外立杆里侧设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高的踢脚杆。5)、脚手架从第二步起满铺脚手片,外立杆里侧挂密目网到顶,18#双股铁丝捆绑在两道水平钢管上。。6)、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采用钢性拉结(钢管一端由主体砼浇筑时预埋Φ12钢筋焊接,另一端用扣件同立杆扣牢),连接杆应与墙面垂直,连墙杆与框架梁连接时,砼强度不宜低于C15时才能使用。连接点垂直距离根据房子结构层高为3m,水平距离2跨。拉结点在转角和顶部处加密,即转角1m,顶部80cm以内范围必设。3、架体防护措施1)、从第二步起满铺竹笆脚手片,用18#铁丝双股并联帮扎牢固,外立杆里侧挂密目网。2)、底层主要通道及出入口搭设层防护棚,上下层间距60cm满铺脚手片,上层侧面竖脚手片围护,两边各大于1M。3)、脚手架每隔三步设一层隔离层,伸入墙面,隔离材料采用多层板封闭,其中第一步架子及施工层必设。4)、脚手架踢脚杆处与隔离层同步设置踢脚板,材料用多层板。5)、楼梯口、井架进料口均搭设双层防护棚,满铺脚手片,上一层侧面竖脚手片围护。其中井架进料口防护棚宽不小于3m。6)、顶排脚手架设置二道防护栏杆和一道踢脚杆,高度分别为1.3m、0.9m和0.3m,外立杆里侧挂密目网及竖脚手片围护。7)、外脚手架设置上下走人斜道,附着搭设在脚手架外侧,斜道立杆单独设置。斜道的设置为来回“之”字形,坡度1:3,宽度1.2m,转角处平台面积不小于3m2。斜道两侧及平台外侧均设防护墙杆和30cm高踢脚杆,里侧张挂密目网,斜道侧面及平台外侧设置剪刀撑。4、安全措施:1)、搭设脚手架必须持由特种作业证的架子工承担,凡患高血压、心脏病、及不能从事登高作业者从事上脚手架操作。2)、搭设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好安全带,工具及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内,穿防滑鞋,袖口、裤口要扎紧。3)、在靠近架空输电线路搭设脚手架时,应按规范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切断电源或迁移电源。4)、施工现场带电线路一律不准通过脚手架。5)、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墙杆采用钢管作钢性连接,连墙点设置为横向二跨,高度按楼层设置(垂直3m)。6)、严禁在脚手架上堆放模板,木材及施工多余的物料,以确保脚手架畅通及防止超载。7)、吊运脚手片、钢管等材料要堆放平整,须用专用保险吊钩,严禁单点起吊,并严格控制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8)、底排立杆、扫地杆及临边防护栏杆均涂红白油漆或黑黄相间安全警示色。9)、脚手架四角应有接地保护及避雷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六、设计计算(一)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扰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架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0×0.95/3=0.111KN/m活荷载计算值Q=3.000×0.95/3=0.95KN/m静荷载计算值q1=1.2×0.038+1.2×0.111=0.179KN/m活荷载计算值q2=1.4×0.95=1.33KN/m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扰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0.08q1Ll2+0.10q2l2跨中最大弯矩为M1=(0.08×0.179+0.10×1.33)×1.5002=0.314KN.m支座处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0.10q1l2-0.177q2l2支座最大弯矩为M2=-(0.10×0.179+0.117×1.33)×1.5002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最大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0.39×106/5080.0=76.772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强度满足要求!3.扰度计算最大扰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扰度计算公式如下:Vmax=0.677×q1l4/100EI+0.990×q2l4/100EI静荷载标准值q1=0.038+0.111=0.149KN/m活荷载标准值q2=1.05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扰度V=(0.677×0.149+0.990×0.95)×1500.04/(100×2.06×105×121900.0)=2.099mm大横杆的最大扰度小于1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扰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荷载值的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注注值P1=0.0338×1.5500=0..057KN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准值P2=0.3550×0.995×1.5500/3==0.1666KN活荷载标准值Q=3.0000×0.955×1.5000/3=11.425KKN荷载的计算P=1.2×00.057++1.2×00.166++1.4×11.425==2.26KKN小横杆计算简图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小横杆自重均均布荷载与荷荷载的计算值值最不利分配配的弯矩和均均布荷载最大大弯矩计算公公式如下:Mqmaax=ql2/8集中荷载最大弯矩矩计算公式如如下:Mpmax=PPl/3M=(1.2×0..038)××0.9522/8+2..26×0..95/3==0.7211KN.mσ=0.721×1106/50800.0=1441.92991N/mm2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度小于205.00N/mm2,满足要求!3.扰度计算最大扰度考虑为小小横杆自重均均布荷载与荷荷载的计算值值最不利分配配的扰度和均均布荷载最大大扰度计算公公式如下:Vqmax=5qll4/384EII集中荷载最大扰度度计算公式如如下:Vqmaax=pl(3l2-4l2/9)/772EI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荷载引起的最最大扰度V1=5.0×00.038××950.0004/(3844×2.0660×1055×1219900.0000)=0..016mmm集中荷载标准值PP=0.0557+0.1166+1..425=11.648K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最不利分配引引起的最大扰扰度V2=1648××950×(3×95002-4×95002/9)/(72×2..060×1105×1219000)=2mm最大扰度和V= V1+V22=0.0116+2=22.016mmm小横杆的最大扰度度小于9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三)扣件抗滑滑力的计算::1.荷载设计值横杆的自重标准值值P1=0..038×00.95=00.036KKN脚手板荷载标准值值P2=0..350×00.95×11.500//2=0.2249KN活荷载设计值QQ=3.0000×0.9950×1..500/22=2.144KN荷载的计算值RR=1.2××0.0366+1.2××0.2499+1.4××2.14==3.34<RC=8.0KNN单扣件抗滑滑承载力的设设计计算满足足要求!当直扣件的的拧紧力矩达达40——65N.m,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滑动,其抗滑滑承载力可取取8.0KN双扣件在20KNN的荷载作用用会滑动,其其抗滑承载力力可取12.0KNN(四)脚手架荷荷载标准值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荷载包括静荷荷载、活荷载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的结构自重标标准值(KNN/m);本例为0.12448NG1=0.11248×224=2.9995KN(2)脚手板的自重标标准值(KNN/m);本例采用木木脚手架,标标准值为0.35NG2=0.3350×4××1.5000×(0.995+0.33)/2=11.313KKN(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重标准值(KKN/m);本例采用栏栏杆、冲压钢钢脚手板挡板板,标准值为为0.11NG33=0.111×1.5500×4//2=0.3352KN(4)吊挂的安全设施施荷载,包括括安全网(KKN/m2);0.0005NG44=0.0005×1.5500×244=0.188KN经计算得到,静荷荷载标准值NNG=NG1+NG2+NG3+NG4=4.884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载标准值的轴轴向力总和,内内、外立杆按按一纵距内施施工荷载总和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到,活荷荷载标准值NNQ=3.0000×2×11.500××0.95//2=4.228KN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按照以下公式式计算WK=0.7UUZ×US×WO其中WO——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筑结构荷载规规范》(GB500009-20001)的规定定采用:WO=0.600UZ———风荷载高度度变化系数,按按照《建筑结结构荷载规范范》(GB500009-20001)的规定定采用:UZ=0840UZ——风荷载体型系数::US=1.0000经计算得到,风荷荷载标准值:WK=0.7×0.66×0.8440×1.0000=0..353KNN/m2考虑风荷载时,立立杆的轴向压压力设计值计计算公式N=1.22NG+0.855×1.4NNQ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生的立杆段弯弯矩MW计算公式MW=0.855×1.4WWklah2/10其中WK——风风荷载基本风风压值(KNN/m2);La——立杆的纵距(m);;H——立杆的步距(m)。经计算得到,立杆杆的轴向压力力设计值:N=1.2×4.884+0.885×1.44×4.288=10.9901KN经计算得到,风荷荷载设计值产产生的立杆弯弯矩为:MW=0.855×1.4××0.3533×1.5000×1.88002/10=00.204KKN/m2(五)立杆的稳稳定性计算考虑风荷载时,立立杆的稳定性性计算公式σ=N/∮A+MW/W≤[f]其中N——立杆的的轴向压力设设计值;N=10..901I——计算立立杆的截面回回转半径,i=1.588cm;∮——轴心受压立杆的稳稳定系数,由由长系比lo/i的结果查表表得到0.19;lo——计算长度(mm),由公式lo=kuuh确定,lo=3.112;k——计算长长度附加系数数,取1.155;u——计算长长度系数,由由脚手架的高高度确定;uu=1.500;A——立立杆净截面面面积,A=4.89cmm2;W——立杆杆净截面模量量(抵抗距),W=5.08cm3;MW——计算算立杆段有风风荷载设计值值产生的弯矩矩,MW=0.2004KN.m;σ——钢管立杆受压强度度计算值(N/mm2);经计算得到到σ=144..57;[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度设计值,[[f]=205..00N/mm2;经计算得得到:σ=10.901××103/0.199×4.899×102+0.2004×1066/50880=157.49NN/mm2<[f]=205..00N/mm2,满足要求求!(六)连墙杆的的计算连墙杆的轴向力计计算值:N1=N1w+N0=5.3337+5..000=110.3377KNN1W=1.4×wwk×Aw==1.4×00.353××3.00××3.60==5.3377KN连墙件轴向力设计计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