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污染防治与生态保育课件_第1页
Chapter 7污染防治与生态保育课件_第2页
Chapter 7污染防治与生态保育课件_第3页
Chapter 7污染防治与生态保育课件_第4页
Chapter 7污染防治与生态保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7

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育7-1污染物與污染源火山爆發、乾旱、水災、瘟疫等是自然性污染;因為人類的生活或生產活動製造出來的有害物質,造成大氣、水體、土壤的自淨作用無法負荷喪失正常環境機能,則是人為的環境污染。人為製造的污染物未經妥善處理即排入環境中是所謂的「污染源」。依據產生的原因,人為污染源可分為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大類。一.工業污染源工業生產過程中可能排出各種不同的汙染物,常見而影響嚴重的,如工業廢氣中所含的粉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等。另外,工業廢水中也常含有汞、銅、鋅、鎘等重金屬,以及氰化物、硫化物、酚類等有毒物質。三.交通運輸污染源交通工具所排出的廢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氯化硫、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鉛化物等,這都是大氣溫室效應、酸雨及光化學煙霧的元凶,有些甚至會引起人類中毒或致病的現象。除了有毒廢氣外,交通工具也是噪音和廢油污染的汙染源。四.生活污染源有許多污染物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所製造的,例如生活廢水和垃圾即是最常見的生活污染源。除了垃圾與污水外,為了改善人類生活環境而增加的發電、空調、醫療、家電設備等,也會直接或間接的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7-2污染防治工作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大概都只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空氣污染防治二.水污染防治三.物理污染防治1.改變燃料結構。以改變燃料結構來降低空氣污染。節約能源消耗與開發更潔淨的能源,是未來防治空氣污染更重要的方向。2.減少交通工具的廢氣污染以電動車、瓦斯車取代燃油車種,空氣品質將可獲得更近一步的改善,另外,鼓勵民眾使用大眾交通工具,也是一個值得推展且能立見成效的努力方向。3.改善燃燒過程燃料不完全然燒,會使廢氣污染更嚴重,若能有效改善燃燒過程,可達到節約燃料、提高燃燒效率以及降低空氣污染等多重成效。4.加強排煙淨化設備廢棄進入大氣之前,應先經過淨化處理,才能避免對空氣造成污染。5.合理規劃工業區的分布工業區的位置及分布狀況,對空氣污染有不同影響,分散工廠的位置,有利於廢棄的稀釋而降低污染程度,並且工廠與住宅區應該保持足夠的距離。6.增加煙囪高度並採集合式排放廢氣地面空氣污染的濃度,與煙囪的高度平方成正比,煙囪越高,廢氣就越容易被稀釋擴散。二.水污染防治2.控制廢水排放量

減少廢水的排放量是控制工業廢水污染直接而有效的措施。3.防止海域受廢油污染如何減少廢油污染,是海水污染防治的另一項重要課題,技術上,在漏油事件發生後,通常會先用「油帳」或擴散抑制劑來控制污染範圍,再以回收船或吸附性材料處理污染廢油,至於不能回收的部份,就只能運用見面活性劑製成的儲油劑來乳化廢油分子使之分散於海水中,讓細菌較易發揮淨化作用而將之消除於無形。三.物理污染防治物理污染包括放射線污染、噪音污染及熱污染三項。1.放射線污染:嚴格管制「放射源」是目前世界各國共同的做法。2.噪音污染:一般可從管制聲源、阻滯傳輸與隔離受點三方面來進行。3.熱污染:要從根源處減少製造廢熱才是根本之道。7-3環境保護措施以普遍提升環境品質為目標,是全面的與治本的。可分類為下列四項:一、提高環境自淨能力二、加強環境監測工作三、落實資源回收制度四、成立跨國性環保組織並制定國際公約

二、加強環境監測工作「環境監測」,是政府機構透過監測站或研究單位,對區域內的網狀定點實施長期的環境變化測定與監控措施。監測對象可能包括水質、大氣、土壤、生物等等。全球環境變化的監測工作,勢必要透過國際間的合作才能有效進行。監測技術的標準與環境背景值的建立,則仍在繼續努力當中。三、落實資源回收制度早期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大多以掩埋、灰化或海拋為主,但無論採用哪一種方法,都難免造成二次傷害。回收有再生價值的資源性廢棄物,才是環境保護措施中一種有效且具積極意義的做法。四、成立跨國性環保組織並制定國際公約

由於某些污染源的危害是全球性的,所以環保工作勢必透過國際合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全球的環境保護措施,依其內容可分為以下五類:1、防止大氣及氣候改變方面2、防止海洋污染方面3、防止沙漠化方面4、保護熱帶雨林方面5、保護野生動植物方面1、防止大氣及氣候改變方面F.1989年荷蘭「那德威克宣言」立即停止濫伐熱帶雨林並建立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應予安定化」的共識。G.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有154國簽署了「氣候變化綱要公約」。H.1992年12月「京都議定書」在2008-2012年間將各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準並再減少6-8%。2、防止海洋污染方面制定了「國際海洋保護條約」及「倫敦廢棄物投棄條約」,嚴格禁止海上焚燒或將有害廢棄物投棄入海的行為,其後,1982年又通過新的「聯合國海洋條約」明定海洋的環境保護及資源保育規範。3、防止沙漠化方面

193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防止沙漠化國際合作」議題另於1977年通過「沙漠化防止行動計畫」。4、保護熱帶雨林方面1985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通過「熱帶森林行動計畫」。1989年,「那德威克宣言」宣示立即停止濫伐熱帶雨林。7-4自然資源保育自然界提供人類賴以維生的物質是為自然資源,自然資源依其特性可分成三類:一、恆定性資源:如太陽能、風力能、潮汐能、地熱能等。二、非再生性資源:如各種礦產、煤炭、原油等有限而不會再形成的物質。三、再生性資源:如土壤、水源、森林、生物等生生不息的資源,但仍須以合理而適當的利用為前提。7-4自然資源保育由於人口激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也急遽升高,因此,非再生資源的存量正日漸減少,再生性資源也因不當開發,再生速度遠落後於消耗速度。因而提出保護策略:一、非再生性自然資源的保護策略二、再生性自然資源的保護策略一、非再生性自然資源的保護策略5、制定周延的環保法令為了確保各項環保策略能夠有效進行,制訂周延的法令勢在必行,例如,對產業應訂定罰則,強制達到一定的回收比率,對高消耗資源者應課以更多的稅捐或費率等。二、再生性自然資源的保護策略1、劃定自然保護區劃定自然保護區或自然公園已成為各國保護自然資源的一種重要方法。2、推廣生態工法避免盲目的開發或整治,應該以能夠保護生物棲地的「生態工法」為考量。3、執行復育工作對某些適應力較差,或族群中的個體數已降到幾乎無法自然繁衍的生物,就不得不以人為介入方式進行復育工作。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