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2021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昆明市2021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疫灾是急性、烈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所导致的灾难。它既可以是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原生灾难,也可以是其他自然和人为灾难诱发的次生灾难。疫灾直接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是必需重视和应对的一个重要灾难。
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疫灾作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子,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方面,疫灾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灾难叠加,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危害。疫灾之祸常不单行,多与水、旱、蝗、震,饥、兵等灾结伴而行。疫灾流行时,"死者太半"、"死者什七八"、"死者不行胜数"等大批人口死亡的描述,史不绝书。另一方面,人类通过与疫灾的抗争并不断战胜疫灾,推动了预防医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比如,东汉末年的伤寒大流行,催生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小冰河期瘟疫的频繁流行,造就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
对历史疫灾的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意义。"天灾流行,国家代有",病原体与人类同进化,疫灾与人类相始终。即使到了今日,虽然很多古老疫病(如伤寒、天花、麻疹、白喉等)已得到有效掌握,但新的疫病(如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冠肺炎等)不断消失,疫灾流行的威逼并没有彻底消退。不仅如此,随着人类对自然干扰的深化和全球环境的变化,疫病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致病力量,也发生了很多新的简单变化,甚至一些旧的传染病(如肺结核、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等)还有死灰复燃之势。防控疫病流行依旧是当今社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进展和国家民族振兴的重大任务。开展历史疫灾讨论,探究疫灾的形成机理,揭示历史疫灾的流行规律,对完善卫生防疫体系,增加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力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中国历代非常重视疫灾的救治。中国古人由于没有弄清疫灾流行的真正缘由,对疫情防控缺少有效方法,故而每当大疫之时,人心惶惶,谣诼纷飞,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开展历史疫灾讨论,总结历史疫灾的应对阅历,剖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危害,对于增加民众的防范意识,指导民众的抗疫实践,强化政府的疫灾防控治理力量,维护疫灾冲击下的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进展,以及讨论的问题的简单化和综合化,融合多学科讨论手段与方法已成为当前科学讨论的新趋势。因此,开展历史疫灾讨论,追溯历史疫灾的时间过程,探究历史疫灾的空间分布,分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影响,对于拓宽历史学的空间视野,拓展地理学的时间尺度,拓新灾难学的讨论领域;对于促进历史学、地理学和灾难学的交叉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摘编自龚胜生《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历史上,疫灾对人类各方面产生过巨大危害,主要由于它经常与水、旱、蝗等灾难叠加。
B.受病原体不断进化等因素影响,虽然人类抗疫取得乐观成效,但疫灾流行的威逼未彻底消退。
C.古人对疫灾形成机理有困惑,官府对防控不作为,使古代大疫总伴随着人心惶怕,谣诼纷飞。
D.开展历史疫灾讨论既有对医疗、民众、政府的实践意义,又有促进相关学科融合的理论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纳总分结构,开篇明确了何为疫灾,引出后文关于历史疫灾讨论的当代意义的论述。
B.文章其次段从历史上疫灾对人类的危害与推动作用两个方面绽开论述,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C.文章先分析疫灾的历史影响,又论述了疫灾的当代意义,评古论今,立足当代,纵横开阖。
D.对于历代疫灾讨论的三个当代意义,文章都是先分析现象,然后由之得出结论,条理清楚。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言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此处的"大疫"指的就是由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原生疫灾。
B.《伤寒杂病论》和《瘟疫论》的消失,说明疫灾当然带来了危害,也酝酿了进步的契机。
C.疫病的传播与人类对自然的干扰有关,只要削减对自然的干扰,就可以掌握疫灾的发生。
D.融合多学科讨论手段与方法是当前科学讨论的新趋势,疫灾讨论也应当以学科融合为重心。
(二)有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有关"云教育"的诸多尝试都是一次次"破冰"之旅,正在转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不行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不行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渐渐恢复,信任有关"云教育"的探究不会也不应停滞。如何推动线上线下教育更好地融合,"云教育"如何连续发挥应有作用、扮演好恰当角色,给大中学校各学段的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是下一阶段需要连续探究的课题。随着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云教育"带给我们的有关将来教育的诸多绚丽想象,有望逐步成为更加鲜活的现实。
(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将来教育想象空间》
材料二:教育部会同工信部开通了国家中学校网络云平台,能满意5000万同学同时在线学习。自2月17日开通以来,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截至3月24号,共播出学校、学校、一般高中课程1917节,扫瞄量累计达到了9.94亿次,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同学累计超过了1.95亿人次。据统计,目前全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掩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多万名同学,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老师和近50%的同学开通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进展契机。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摘编自马璐璐、姜子涵《数说疫情下的"云生活"模式》)
材料四:在线教育要稳健进展,有赖内容与技术融合创新,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盲点是定位不清楚,痛点是资源不对路,堵点是产品不赋能,详细体现:一、市场、上大部分在线课堂以补习学问为主旨,以刷题为评价手段,通过过度训练、超纲挖掘、提前授课等策略,实现"提分"目标。二、在线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以课程资源与同学的互动为主线,但我国没有统一建立中学校教学专业资源库,缺少体系完备且具有创新价值的在线教学资源。没有专业、适需的资源支撑,技术再翻新也是空壳,同学们没有爱好点击,即使强制也粘不住。这已成为在线教育不能给师生赋能的关键所在。这些都与21世纪教育理念和框架不符,影响着青少年高阶认知力量和思维进展,所以我国在线教育需要颠覆性重建。详细做法;一、建立与全球21世纪学习目标框架相配套的内容体系;二、搭建与区域进展基础及实际需求相适应的供应服务体系;三、构建教育与企业多元共建实施体制及在线教育准入机制、评级机制等。总之,要通过政策的、资本的、技术的、讨论的等多措并举,加快全国在线教育整体力量有序进化。
(摘编自吕文清《疫情催生在线教育2.0变革》)
4.下列对"云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教育"基于云计算应用,搭建了一个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供教育方、受教育方等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
B."云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正在转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让我们对将来教育产生了很多绚丽的想象。
C.据统计,自2月17日至3月24日,已经有近2亿人次在国家中学校网络云平台在线完成了百余门学科课程的学习。
D.春节后我国教育学习APP行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较春节增加7.5分钟,教育学习人群活跃时段的占比较平日增加一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教育所搭建的平台能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可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实现育人任务,但是不管在任何时代,它都不能取代线下教育。
B.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建立,是我国在线教育的一次破冰之旅,但在线教育在定位、资源、产品等方面的不足阻碍自身进展。
C.建立与21世纪学习目标框架相配套的内容体系,供应体系完备且有创新价值的在线教学资源,这是在线教育能够给师生赋能的关键所在。
D.综合以上材料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进展契机,目前我们须多措并举,加快在线教育整体力量的有序进化。
6.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云教育"的进展趋势。(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马伯乐(节选)
萧红
一个说:
"到了汉口,你应当买块膏药贴上。"
一个说:
"到了汉口,你应当买瓶虎骨酒喝了。"
也许这船,用不了一个钟头,就可以靠岸的。但是人们都不怎么兴奋,人们的嘴里都在嘟嘟着。
有的说:
"这样的船,就不该载客。"
有的说:
"这样的破船,还不如老水牛,还要船票钱
另一个接着说:"不但要船票钱,好嘛!船底一朝天还带要命的。"
在舱里的船老板,听到他们嚷嚷好些时候了,最终,他听到他们越嚷嚷越不像话了,且有牵涉到这船要出乱子的话。船老板就把头从舱底的小扶梯间探了出来。开初他悄悄听了一会,而后他发表了一篇演说:
"咱们是用木船的国家呀!咱们只配用木船。现在有了汽船了,虽然不好,但终于是汽船呀!虽然说是太慢,但总比木船快呀!诸位不要凭感情用事,要拍一拍良心,人总是有良心的。吹毛求疵,那是奸徒之辈。在我全国上下一心抗敌的时候,不怕任何艰苦,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才是我宏大中华民族的精神,才配做黄帝的子孙。"
船老板的演说,演完了,把头缩回去了,刚刚下到了舱底。
刚睡醒的马伯乐瞪着通红的眼睛问着:
"什么事?"
船老板把两手指放在自己的鼻子尖上,笑得端着肩膀缩着脖,说:
"我两千块钱兑过来的这小破船,我保了八千块钱的险呢。这船翻了,我去领保险费。这船不翻,跑一趟就应付二三百老弟,你说够本不够本"
船老板还在马伯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
马伯乐原来要骂一声"真他妈的中国人",但经过一拍,他觉得老板是特别看得起他,于是他觉得船老板这人是多么坦白呀!是一个特别正大光明的敢做敢为的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一个天真的人。于是马伯乐就问:
"是哪一家保险公司呢?像这样的船,保险公司肯保吗?"
"通融啦!中国的事,一通融还有不行的吗?"船老板说得兴奋了,于是又拍着马伯乐的肩膀,甜美蜜地自信地说:"中国无论什么事,一通融是没有不行的哪,老弟!"
正说得喧闹之间,马伯乐太太来了,她抱着小雅格,牵着约瑟,从小扶梯上扑扑腾腾地走下来了。走下来一听,他们正谈着这船的问题。
太太是很胆小的,坐火车就怕车出轨,乘船最忌讳船翻。但船老板说完之后,却很冷静的,好像把生命置之度外了。她向马伯乐说:
"保罗,你看看人家,人家有两千块钱,一转瞬就能够赚两万你就不会也买这样一条廉价的船,也去保了险。不翻,一趟就是二三百,翻了就去领保险费。"
马伯乐说:
"这是良心问题。"
太太说:
"什么良心问题?"
马伯乐说:
"船翻了不淹死人吗?"
太太说:
"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逃起难来还怕死吗?"
船老板在一边溜着缝说:
"说得对呀,买一只船做做好事,多救几条命也是应当的。"
马伯乐转转通红的眼睛说:
"也是!"
这时候在甲板上又有些人在骂着,在说着疙疸话。船老板越听越不入耳,又从扶梯上去,又要发表谈话。
这时候有几位伤兵弟兄,就首先招呼着说:
"听老板发表演说啦!"
于是果真绽开了一个很安静的场面。老板第一句就说:
"我为的什么?"而后很沉静他说了其次句,"诸位是为的逃难,是想要从危急的地方逃到平安的地方去。而我呢,南京一趟,汉口一趟,我是为的什么?我是为的诸位呀!换句话说,我就是为的我们的国家民族,若不然,我们何必非干这行子不行呢?就说我这只船吧,载点别的什么货物不行吗?莫非不载客人就烂到家里了吗?不过就是这样,在国难的时候,有一分力气就要尽一分力气,有枪的上前线,没枪的在后方工作。大家在逃难的时候,忍耐着一点,也就过去了,说三道四,于事无补,白起摩擦,那是汉奸行为。人要有良心,不然我为的什么?"
船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拍着胸脯,凛然一股正气,把船上全部的人都劝说了,说得个个目瞪口呆,有的感动得悲从中来,含着两泡眼泪,说:
"中国亡不了"
听了船老板这样反复的顽强的宣言,人们都特别感动。至于这船的"破",这船的"慢",那些小节目,人们早抛开了,只是向着中国整个的远大的前程迈进着。
这时候,大江上的波浪一个跟着一个滚来,翻着白花,冒着白沫,撞击着船头。从正面望去,这江也望不到终点,那遥远的地方也是一样起着白烟,那白色的烟雾,也是缄默不语的。它已经拟定了,假如来了"难船",它非淹没了它不行。
1941年1月(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的场景描写,生动直接,既让读者可以快速地进入故事设定的情境之中,也表现了船上旅客的辛苦和不满。
B."良心"一词在人物对话中多次消失,有的是本心流露,有的虛情假意,其中马伯乐说:"这是良心问题"属于前者。
C.小说节选部分将主要情节支配在一艘逃难的破船上,情节紧凑集中,一波三折,随着冲突的缓和活画出一幅众生相。
D.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是一幅迷茫清寂的画面,有象征意味,"它非淹没了它不行"暗含无望,示意人们的不幸命运。
8.本文语言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评论说萧红的这部作品写出了当时大众的国民性,请结合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为儿玩耍,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离蕃息。鲁乱,孔子适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遣。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孔子之时,周室徽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B.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C.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D.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摄同义复合,摄即"摄政王"之"摄",有代理政事、暂任官职的意思。
B.三代,尧、舜、禹三代的统称,礼乐制度比较完备,故孔子据以考订礼乐。
C.六艺,古代贵族教育的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也指儒家教育的六经。
D.孔里,即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代子孙之墓地,与孔庙、孔府统称曲阜三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喜礼好学,深受爱戴。他从小爱玩仿照祭祀的嬉戏,成年后学一曲古乐沉迷多月,生前众弟子随他颠沛流离,死后有弟子为他结庐守丧。
B.孔子擅长治理,政绩突出。他做小吏管理仓库则精确 公正、管理牲畜则牲畜繁殖,他主政地方很快就成各地榜样,治理国家很快就民风改善。
C.孔子处处碰壁仍从容乐观。他在鲁国政治失意,周游列国亦不受待见,他被困断粮仍弦歌不辍,身心俱疲仍开怀自嘲,险遭不测仍自信有度。
D.孔子传承文化,贡献巨大。他仕途失意后整理《诗》《书》,写作《春秋》,虽自称是为了显名后世,但众多经典因其完善整秩,自其流传后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離其如予何!"
(2)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
[注]流黄:一种绢,此处指帷帐。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间含对比。玳瑁梁虽然简陋,但是栖于此的海燕却成双成对,郁金堂虽然豪华,但是居于此的少妇却形单影只。
B.三四句间藏虛境。风吹树叶、捣衣声声,勾起少妇对久戍远方的征人的思念,此日此况借"十年"而幻化出彼日彼况。
C.五六句间有因果。由于远成东北的征人音讯渺茫,所以守候京城长安的少妇非常思念、担忧,夜不能寐乃至度夜如年。
D.七八两句余韵长。可生"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之境,可见"玉户帘中卷不去"之情。
15.请赏析本诗尾联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两句,写出了当时迎娶陪嫁的生活场景。
(2)《琵琶行》中琵琶女用","两句,高度概括了自己年复一年的欢场生涯。
(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月光如水的空灵画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对宇宙起源的解释不是个新话题,数千年前,这个世界上就流传与此相关的各种神话传奇,给出的解释,这些神话传奇更多仰仗脱缰放马的想象力,满含激情,又不失才智的光线。(),宇宙并非无始无终,至少不是"无始"的,而是起源于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同样,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不是自来就有的,大约45亿年前,地球才奇迹一般粉墨登场。说这是一个奇迹,并不是由于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就要,而是由于在地球上最终消失了生命。迄今为止,我们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没有发觉其他星球有生命的迹象。可怜的人类不时就感到孤独,而很多次满怀激情地过与外星人相遇的场景,就如科幻电影《外星人E.T.》或者《星际迷航》带给我们的畅想一样。略有些圆满的是,这些感动人心的场景只在文字或者银屏上呈现,至今没有准确证据表明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我们始终没有摆脱孤独。值得欣慰的是,孤独也经常扮演激情的母亲的角色,最富有激情的人经常也是最孤独的。我们今日的是,从生命初露头角到人类最终登场,生命的进化是个极其漫长,又富有魔术意味、感动人心的过程。经常只要我们偶然一瞥对这个进程的某个片段,就会感到激情澎湃。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千奇百怪自吹自擂预想乐此不疲
B.千奇百怪自吹自擂想象津津乐道
C.稀奇奇怪大言不惭预象乐此不疲
D.稀奇奇怪大言不惭想象津津乐道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日我们可以科学地推想,全得益于很多科学家的努力
B.得益于今日我们很多科学家的努力,可以科学地推想
C.得益于很多科学家的努力,今日我们可以科学地推想
D.很多科学家的努力是得益的,今日我们可以科学地推想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要我们经常偶然一瞥对这个进程的某个片段,就会感到激情澎湃。
B.经常我们只要对这个进程的某个片段偶然一瞥,就会感到激情澎湃。
C.经常我们只要偶然-瞥对这个进程的某个片段,就会感到激情澎湃。
D.只要我们经常对这个进程的某个片段偶然一瞥,就会感到激情澎湃。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规律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等养分,但①。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含量都高于水果,因此水果不能代替蔬莱;②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芳香物质比新奇蔬菜多,且食用便利、不需烹调加热,养分成分不会因烹调而受损。维生素补充剂不能代替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片养分过于单一,即使是复合维生素片,③各种水果加工制品假如汁、水果罐头、果脯、干果等,养分价值也不能与水果相提并论。
21.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拼多多、消费者两个角度中任选其一,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25个字。(5分)
3月27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天坛、湖南湘绣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等七大顶級博物馆,就在拼多多开启了一场几乎是全天候的直播。直播中,观众可以一边听专业的讲解员叙述梵高画作故事,一面顺手下单梵高主题的笔记本、丝巾、马克杯,许多周边产品此前只能在纽约买到;观众也可以一边听汉景帝的文景之治故事,怀古汉家陵阙的神奇与恢弘,一边下单一个陶瓷小马吊坠。如此,文博审美与文创消费,文博爱好者大快朵颐与给博物馆"雪中送炭",都以一种市场化的方式得到了稳妥的支配与对接。
示例博物馆:博物馆变身"播物馆",馆藏物带热文创品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假如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犹如一座山岬,
也犹如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伴侣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由于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约翰多恩JohnDonne(1572-1631)(英)《丧钟为谁而鸣》
这首诗触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索?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昆明市2021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
1.C("官府对防控不作为"曲解文意)
2.C("又论证了疫灾的当代意义"错误,文章论证的是对历史疫灾讨论的当代意义)
3.B(A项指的就是由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原生疫灾"错误,此处的"大疫"指的是"其他自然和人为灾难诱发的次生灾难"。C项"只要削减对自然的干扰,就可以掌握疫灾的发生"肯定化。D项"疫灾讨论也应当以学科融合为重心"有误,原文只说"开展历史疫灾讨论""对于促进历史学、地理学和灾难学的交叉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有用类文本
4.C(曲解文意,选项中"完成了百余门学科课程的学习"错误,原文表述为"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
5.A(说法肯定。选项中"但是不管在任何时代,它都不能取代线下教育"错误,原文表述没有"不管任何时代"之意)
6.①线上线下教育的充分融合将使"云教育"成为线下教育的重要补充,助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与推动将促进"云教育"连续进展。③随着内容与技术的融合创新,"云教育"整体力量得到有序进化。(答出一点给2分)
(三)文学类文本
7.D("清寂"不恰当。)
8.①文章大量运用对话描写,有利于推动故事情节,呈现人物共性。②船老板大段的演讲,符合他看似正义凛然,实则虚伪无耻的人物特征,使其形象更鲜亮。③文中语言描写大多具有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如"听老板发表演说啦!""人要有良心,不然我为的什么?
(答出一点2分)
9.①船老板:正气凛然的表演之下却是利欲熏心的猥琐,发国难财还要给自己戴一顶爱国的"帽子",表里不一,自私虚伪。
马伯乐:遇事时在本能上有未泯的良知,但人云亦云,冷漠躲避。
马伯乐太太:凡事胆小但利益面前却冷漠贪欲,自私自利。
乘船众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会不满、埋怨,但极易被愚弄、蒙骗。(分析出一个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C
11.B(三代是夏商周)
12.D("自称是为了显名后世",于文无据)
13.(1)有弟子说:"我们应当走快点啊!"孔子说:"上天已经把品行给予了我,桓魅又能把我怎么样呢!"("速""生""如予何"各1分,大意2分)
(2)鲁国世代相传,每年按时到孔子的墓前进行祭祀,到了汉朝已经有二百多年了还没断绝。("以岁时""奉祠""绝"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当孔子还是一个孩子与小伙伴们做嬉戏的时候,就爱把玩具当做祭器摆设起来,仿照大人祭祀的样子。孔子十七岁的时候,鲁国的孟釐子病重将死,告诫他的儿子孟懿子说:"现在孔丘从小就喜好礼仪,说不定他就是那个该消失的名人吧?我就要死了,你肯定要拜他为师。"等到长大后,孔子先是给季孙氏家产管理仓库的小官,在把握钱粮的出入方面精确 公正;后来又做过管牲口的小官,牲畜也繁殖得很好。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就离开鲁国到齐国去了。他和齐国的太师谈论乐理,听到了虞舜时的《韶》乐时,就入迷地学起来,一连三个月连肉味都吃不出来了,齐国人因此欣赏他。后来鲁定公叫孔子做了中都宰,一年之后,四周各地的官员都来效法他。他从大司寇被任命为代理宰相,参加鲁国政事仅仅三个月,全国上下形成了路不拾遗的良善风气。然而鲁国从大夫以下都僭职越权,不守正道,鲁国终究还是没有任用孔子。于是孔子只好离开鲁国了。孔子到宋国去,和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孔子,就派人把那棵大树砍了。孔子就离开了宋国。有弟子说:"我们应当走快点啊!"孔子说:"上天已经把品行给予了我,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到郑国去,和他的弟子们失散了,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郑国的东门口。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个人,憔悴颓丧像一只丧家狗。"子贡把那个人的话照实地对孔子说了。孔子一听反而快乐地笑起来,说:"对啊!对啊!"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陈蔡两国串通起来发兵把孔子一行包围在陈、蔡之间的一片荒郊野地里。孔子他们想走走不了,带的干粮也都吃完了。那些随从弟子们一个个都饿得精疲力尽,站不起来了。孔子却还在那里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豫公司团建活动方案策划
- 2025年智能真空断路器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 护士群体心理咨询方案
- 皮蛋营销方案
- 长沙特殊传动方案咨询
- 天河山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
- 景区仿藤护栏施工方案
- 焦虑举例心理咨询方案
- 三八节活动策划方案模版
- 无人机经营活动方案策划
- 2025年招录考试-法院书记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关于销售人员的劳动合同样本
- 2025中国电建成都院勘测设计分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精神科护理科普:理解与关爱慢性精神疾病患者
- 法律与道德小学生课件
- vivo公司管理制度
- DB31/T 804-2014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规范
- 儿童早期矫正教学课件
- 银行代销业务管理制度
- 运动素质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招聘话术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