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8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托儿所保教任务的是()。A、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B、对幼儿进行适宜的艺术陶冶C、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D、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答案:C解析:托儿所的保教任务:①保障小儿健康;②培养小儿的生活习惯,与人交往等各方面的良好习惯;③发展语言能力,获得知识,发展智力;④进行品德教育,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⑤给小儿适宜的艺术形式的陶冶,萌发小儿初步的审美的情趣。故选C。2.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访谈法答案:A解析: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故选A。3.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现象。A、最近发展期B、敏感期C、转折期D、关健期答案:C解析:转折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危机期是指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的时期,经常出现反抗或执拗现象是儿童危机期的表现。故选C。4.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A、反面评价B、正面评价C、正面评价与反面评价相结合D、消极评价答案:B解析: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应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能对其进行打击。因此,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评价时应该是正面评价,这样才能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故选B。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主要类型的是()。A、人际交往活动B、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活动C、多元文化教育活动D、民族文化活动答案:D解析: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自我教育活动、人际交往活动、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活动、多元文化教育活动。故选D。6.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A、直观形象法B、参观法C、环境体验法D、演示法答案:C解析:环境体验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环境体验法可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题干中教师运用了精神环境体验法。故选C。7.古希腊最早提出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育自然特点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夸美纽斯D、苏格拉底答案:B解析: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有国家管理。他最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出把德、智、体结合起来促使人的多方面发展。故选B。8.个体社会化是()。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C、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D、在社会而不是家庭中进行的答案:C解析: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幼儿的社会化)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个体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幼儿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故选C。9.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知识的范畴的是()。A、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B、专门性的学科知识C、教育学科知识D、教育研究知识答案:D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性的。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最基础的层面。教师还要拥有专门性的学科知识,掌握1—2门专门性的知识,有扎实的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这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教师还要具备教育性知识,即教育学科类知识,这是指有关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的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技能等。故选D。10.数学教育中最适合幼儿认知结构特点和水平的方法是()。A、游戏法B、讨论法C、操作法D、演示法答案:C解析: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幼儿从多次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将外部的、展开的、动作逐渐向内部的、压缩的方式发展,形成了可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的、可逆转的动作。所以说,在幼儿数学学习中,操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最适合幼儿认知结构特点和水平的方法。故选C。11.面对捣乱的幼儿,个别同事采取体罚的办法,叶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耐心地与幼儿交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这说明叶老师能够做到()。A、依法执教B、团结协作C、尊重同事D、终身学习答案:A解析:依法执教是指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题干中,叶老师并没有像个别同事一样采取体罚的办法,而是耐心地与幼儿交流,这表明叶老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关心爱护幼儿,切实做到了依法执教。故选A。12.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幼儿教育机构是()诞生的。A、1837年B、1838年C、1839年D、1840年答案:D解析:尤其是选项A的1837年和选项D的1840年。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了一所专收3—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他把这所机构命名为“幼儿园”。自此,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为名的幼儿教育机构诞生了。这也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幼儿教育产生了。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1837年建立的是一所儿童教育机构,此时它还不叫作“幼儿园”,直到1840年才正式命名为“幼儿园”,标志着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故选D。13.幼儿听不进去成人苦口婆心的讲解,是因为()。A、成人的话对幼儿的学习没有帮助B、幼儿不喜欢用听这种方式进行学习C、幼儿不听话D、幼儿无法理解过于抽象的内容答案:D解析: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学习更多依赖从感性入手的方式,而不是从理性入手的方式;从归纳入手,而不是从演绎入手的学习方式。苦口婆心的讲解,幼儿经常听不进去。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过多使用抽象说教的方式,或是从某一件事做演绎推论的方式。故选D。14.以下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A、同伴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B、保护自身安全C、认识感官的结构与功能D、了解红绿灯的作用答案:B解析:A项和D项属于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C项属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故选B。15.从频率上看,()岁之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A、2B、3C、4D、5答案:C解析:1岁左右幼儿开始出现工具性攻击行为。两岁左右幼儿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等。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到4岁最多,之后数量就逐渐减少。故选C。16.在人的要素中,()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A、幼儿教师B、保育员C、同龄伙伴D、家长答案:A解析:首先,教师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行为本身就是构成幼儿园环境的要素之一;其次,由于幼儿园的各种环境都是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精心创设与控制的。因此,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具备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影响幼儿园环境和质量的决定因素,进而也对幼儿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故选A。17.春游过去两天了,小明这边还没有忘记当时的欢乐情景记忆属于()。A、语言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答案:C解析: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厌恶什么都是情绪记忆的表现。故选C。18.儿童对形状形成正确知觉的关键期是()岁。A、1B、2C、3D、4答案:D解析: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故选D。19.()是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政策D、培养目标答案:B解析:题干中给出的“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关于教育目的的概念.这是教育目的的狭义概念。除此之外,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发展结果,或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故选B。20.杜威对教育的本质的阐述,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中不包括()。A、教育即生长B、教育即生活C、生活即教育D、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答案:C解析: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提出三个重要的论点来对教育本质进行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所以,本题选C。“生活即教育”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里的观点。故选C。21.儿童从会算“2个苹果加3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上升到“2+3=5”的思维变化,体现的发展趋势是()。A、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B、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C、从发散思维到辐合思维D、从常规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答案:B解析:儿童会算“2个苹果加3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是依靠着苹果的形象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着计算:“2+3=5”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表现。故选B。22.插图可使儿童理解文艺作品的水平有所提高,是因为()。A、幼儿常常只能理解图画中最突出的人物B、幼儿常常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C、幼儿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D、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受其情感态度的影响答案:B解析: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插图以具体形象的方式更容易使幼儿理解,符合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故选B。23.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活动是()年龄段的孩子能达到的能力。A、2~3岁B、3~4岁C、4~5岁D、5~6岁答案:D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目标提出,5~6岁的儿童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活动。故选D。24.某幼儿园为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要求保育员采取措施控制幼儿的便溺时间和次数,该幼儿园的做法()。A、正确,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B、正确,体现了保育员管理幼儿生活的权利C、错误,违反了《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D、错误,违反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答案:C解析: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22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故选C。25.《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应该重视()的培养,即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A、全面发展B、德智体C、儿童个性D、完整儿童答案:D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这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也就是说应该重视“完整儿童”的培养,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故选D。26.下列关于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C、新生儿爱听节奏快的乐曲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答案:D解析:新生儿对听觉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偏好,趋向于人声;对母亲的声音和陌生人的声音而言;更趋向于母亲的声音,喜欢柔和安定的声音。故选D。27.《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的时间,应当是每年的()。A、1月15日前B、1月31日前C、2月15日前D、2月28日前答案:B解析: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安全事故处理”规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每年1月31日前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故选B。28.集中注意倾听的能力属于()。A、辨析性倾听B、有意识倾听C、理解性倾听D、欣赏性倾听答案:B解析:在学前语言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幼儿形成三种倾听能力,即有意识倾听能力、辨析性倾听能力和理解性倾听能力。其中,有意识倾听能力是指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倾听能力。故选B。29.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时,需要能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A、道德感B、理智感C、心境D、美感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时,需要能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产生,又进一步推动认识深入和发展。故选B。30.3-6岁幼儿运动时,正常脉率高峰区间应是()。A、90-110次/分B、110-130次/分C、130-150次/分D、150-170次/分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幼儿在运动前脉率为每分钟90-110次,幼儿在运动时的脉率处在每分钟140-150次之间,适量强度的运动后在每分钟150-180次。题干中表明是幼儿运动时的脉率。故选C。31.4-5岁幼儿应具有一定的适用能力,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左右。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答案:B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中“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要求4-5岁幼儿:(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2)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3)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故选B。32.具有构造新细胞、修补组织功能的是()。A、脂肪B、淀粉C、蛋白质D、无机盐答案:C解析:蛋白质具有修补组织的功能。故选C。33.“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由公共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确立这一原则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世界人权宣言》C、《儿童权利法》D、《儿童权利公约》答案: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故本题选D。34.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了幼()。A、情感的发展B、社会认知的发展C、感觉的发展D、个性的发展答案:D解析:幼儿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构成。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个性的发展。故选D。35.幼儿期幼儿性格的典型特点不包括()。A、活泼好动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很不稳定答案:D解析:在婴儿期性格差异的基础上,幼儿性格差异更加明显,并越来越趋向于稳定。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其典型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以及好冲动。故选D。36.根据评价方式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A、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标准化测验评价与教师自编测验评价D、系统测验评价和日常观察评价答案:D解析:根据评价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系统测验评价和日常观察评价。故选D。37.教案是一个()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A、教学目标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学活动答案:D解析:教案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设计的,它是针对一个教学活动而拟定的具体计划。故选D。38.下列食物中含碘最丰富的是()。A、牛奶B、猪肝C、番茄D、紫菜答案:D解析:食物中含碘最丰富的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海虾、贝类等。故选D。39.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B、家庭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C、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D、家庭教育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教育答案:B解析:家庭教育是在有着血缘关系的成员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正说明家庭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故选B。40.在球类活动中,()应以滚接球、抛接球、原地变化拍球和直线运球为主。A、托班幼儿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答案:B解析:根据各年龄班投掷要求及内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儿投掷要求为:滚、抛、拍和接滚动球。具体内容为滚接大皮球、双手抛大皮球、拍皮球。故选B。41.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鲜明的()。A、目的性B、组织性C、随机性D、计划性答案:C解析: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父母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如何进行,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都是由父母决定,自行解决的。家庭教育的随机性还表现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随时随地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故选C。42.在有关教育起源的理论中,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是()的代表人物。A、生物起源说B、生存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D解析: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主张: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等。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论者则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所以本题题干中的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是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故选D。43.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中学B、寄宿学校C、学校D、小学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故选B。44.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B、活动过程中的学习速度C、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积累D、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品质答案:A解析:《指南》中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因此A选项正确。故选A。45.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解析:前运算阶段是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故选C。46.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相对轻松,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A、无意性B、自主性C、随意性D、被动性答案:B解析:与中小学相比,当前我国对幼儿教师的管理控制相对放松。幼儿教师可以自定教养目标,自选内容,自己组织安排各种活动。幼儿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的独立自觉性。因此,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故选B。47.被褥的日常消毒方法是()。A、开窗通风B、洗涤C、日晒D、煮沸答案:C解析:清洗消毒常规要求床单半月一换,被褥一月一晒。故选C。48.《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A、15人B、20人C、25人D、30人答案:C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25人,中班(4至5周岁)30人,大班(5至6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故选C。49.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A、确保幼儿安全B、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C、促进幼儿智力发展D、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答案:D解析: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促进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任务。故选D。50.气质对智力的影响作用表现在()。A、能影响潜能的高低B、能影响“最近发展区”的大小C、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D、能影响智力的可变性答案:C解析:气质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与成就大小,但它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故选C。51.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A、入学的适应性B、幼儿身体素质C、文化课学习D、社会性培养答案:A解析: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是要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因为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也关系到其以后的生活质量和在小学的学习质量。幼儿只有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后,才能安心学习、生活,进一步发展。故选A。52.为了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A、访谈法B、观察法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答案:B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幼儿的行为与言语,以了解幼儿心理与行为的一种方法。故选B。53.腮腺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空气B、饮食C、土壤D、血液答案:A解析: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的病毒可经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流行,病后获终身免疫。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症状。故选A。54.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与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A、目的性B、教育性C、自主性D、计划性答案:C解析:自主性是游戏和区域活动最本质属性的特点。故选C。55.3—4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中,()占多数。A、名词和形容词B、动词和副词C、名词和动词D、数次和量词答案:C解析:3--4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中,名词和动词占多数,这是由他们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决定的。因为名词代表着具体的东西,动词是与具体动作联系着的,这些具体东西和具体动作是幼儿生活中常常经历和感知到的,所以容易掌握。故选C。56.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称为()。A、总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D解析: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故选D。57.“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该目标属于幼儿全面发展的()。A、德育目标B、智育目标C、美育目标D、体育目标答案:B解析:幼儿的智育目标包括: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意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故选B。58.关心爱护每个幼儿,保护幼儿安全,尊重幼儿人格,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关注特殊幼儿,主动用各种方式与家长交流幼儿发展状况,做好科学育儿的宣传和指导工作,尊重家长,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这反映了教师的哪项道德规范()?A、为人师表,文明廉洁B、终身学习,提升能力C、教书育人,因材施教D、关爱幼儿,家园共育答案:D解析: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故选D。59.幼儿想像的典型形式是()。A、随意想像B、再造想像C、不随意想像D、相似想像答案:C解析:不随意想象又称无意想象,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故选C。60.《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组织与实施”部分,第七条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这一条()。A、说明了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的根本原则B、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形式C、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D、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相关内容的考查。在这一部分中,每一条规定都相对应地说明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本题题干中提到了第七条,第七条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这是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所以本题B选项是正确答案。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实践过程中,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活动时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应该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故选B。61.维生素C又名()。A、硫胺素B、胡萝卜素C、抗坏血酸D、叶酸答案:C解析: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在氧化还原代谢反应中起调节作用,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所以又称为抗坏血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胶原蛋白形成所必需的,它有助于保持间质物质的完整,如结缔组织,骨样组织以及牙本质。严重缺乏可引起坏血病,这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特征为出血,类骨质及牙本质形成异常。儿童主要表现为骨发育障碍,肢体肿痛,假性瘫痪,皮下出血。成人表现为齿龈肿胀、出血,皮下淤点,关节及肌肉疼痛,毛囊角化等。故选C。62.记忆潜伏期指的是()时间的长短。A、识记B、再认C、保持D、回忆答案:C解析:记忆潜伏期指保持时间的长短。63.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答案:B解析:由于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辨别对方的左右比较困难。所以,教师面对幼儿做示范动作时,要做“镜面示范”,如要对面站立的儿童举起右手,教师自己要举起左手;或者举出具体的事物说明,如说“伸出拿匙的那只手”,不要生硬地说“左右”,避免引起混乱。故选B。64.以下说法正确的为()。A、患急性肾炎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低下B、患湿疹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低下C、患支气管哮喘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超过正常D、患艾滋病是由于患者免疫反应超过正常答案:C解析: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刺激引起的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多种病因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免疫反应超过正常而引起支气管痉挛,发生呼吸困难。故选C。65.对鼻腔异物的急救处理正确的是()。A、嘱小儿用劲吸入或咽下B、根据情况嘱小儿擤出或立即送往医院C、立即用镊子等将异物取出D、暂不处理,观察答案:B解析:小儿鼻腔吸入异物,正确的做法是:让幼儿将无异物的鼻孔按住,然后用力擤鼻涕;还可用羽毛、纸刺激幼儿鼻黏膜,引起喷嚏反射。如果上述方法排不出异物,则应到医院处理。故选B。二、多选题1.幼儿进入小学后面对的变化包括()。A、生活制度上的不同B、儿童的主导活动和学习方式不同C、师生关系的变化D、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同答案:ABC解析:幼儿进入小学后面临的变化有: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变化;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