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92023年宁波余姚市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甲亢”是由于()释放过多,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增多、排便增多、体重减轻的症状。A、生长激素B、生长素C、甲状腺激素D、雄性激素答案:C解析:甲亢即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新陈代谢,胃肠活动增强,因此患者食欲旺盛,却体重减轻;甲状腺激素增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临床表现心悸、心动过速,失眠,对周围事物敏感,情绪波动,甚至焦虑。故选C。2.已婚夫妇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主干家庭B、隔代家庭C、联合家庭D、核心家庭答案:D解析:核心家庭是指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家庭内只有三种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故选D。3.某幼儿园在进行教师评价的时候,参考了教师自评、校领导评价、其他教师评价、幼儿评价和幼儿家长评价。该幼儿园的评价工作做到了()。A、评价主体的多元性B、评价内容的全面性C、评价功能的选拔性D、评价方法的灵活性答案:A解析:题干中,教师自己、校领导、其他教师、幼儿、家长属于评价的主体,该幼儿园的做法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故选A。4.学前教育中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是()。A、托儿所B、托幼园所一体化C、幼儿园D、儿童福利院答案:C解析:学前教育机构是对0—6、7岁的学前儿童实施保育教育的机构,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具体来说,面向0—6、7岁的学前教育机构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面向0—3岁儿童的早教机构,这其中又包括面向儿童的,收托两个月至3岁的孩子的托儿所以及面向成长中的0—3岁儿童、面向家庭、面向社会的早教指导机构。另外,幼儿园是对3—6、7岁的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承担着对3—6、7岁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为儿童家长生活、工作提供便利的双重任务。故选C。5.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是()。A、社会文化影响B、移情C、性别角色认知D、同伴相互作用答案:B解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包括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生活环境和移情。其中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故选B。6.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A、综合教育B、启蒙教育C、独立性教育D、适宜性教育答案:B解析:学前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故选B。7.幼儿为了得到奖励而进行学习的学习动机是()。A、普遍型学习动机B、偏重型学习动机C、内在动机D、外在动机答案:D解析:幼儿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当学习可以带来奖励或避免惩罚时,才对学习产生兴趣,这种学习动机是外在动机。故选D。8.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A、《义务教育法》B、《普通教育法》C、《儿童权利公约》D、《实用教育心理学》答案:C解析:《儿童权利公约》于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它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的国际性约定。故选C。9.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这是引导幼儿感知理解()。A、集合B、形C、量D、数答案:C解析:在学前数学教育的内容中,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一栏包含:①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特征;②量的正、逆排序;③量的守恒;④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⑤自然测量。故选C。10.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是()。A、演示法B、范例法C、观察法D、示范法答案:D解析: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美工、音乐、体育教学中则通过示范动作帮助儿童掌握学习内容和动作技能。进行动作示范时,要选择好位置,使每个儿童都能看清楚;示范动作要慢、清楚而准确,并适当加以解释,以达到明确的目的。故选D。11.体操的功用是不同的,“编排的操节动作要全面,以便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这是对()的要求。A、准备操B、表演操C、早操D、放松操答案:D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目标提出,5~6岁的儿童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活动。故选D。12.当孩子把学业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答案: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题干中,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故选D。13.贝贝想坐飞机,可从来没坐过,可是有一天他绘声绘色地与小朋友说他坐飞机的情境与感受,这反映了幼儿想像的()。A、情节性B、夸张性C、新颖性D、丰富性答案:B解析: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故选B。14.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A、道德感的发展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D、理智感的发展答案:A解析:中班幼儿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他们爱告状,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故选A。15.数学认知不包含哪项内容?()A、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B、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C、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D、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答案:D解析:学前数学教育认知目标包括: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故选D。16.以下动作最早产生的是()。A、坐B、翻身C、爬D、站答案:B解析:翻身动作最早产生。故选B。17.下列关于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C、新生儿爱听节奏快的乐曲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答案:D解析:新生儿对听觉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偏好,趋向于人声;对母亲的声音和陌生人的声音而言;更趋向于母亲的声音,喜欢柔和安定的声音。故选D。18.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班杜拉B、瓦拉斯C、韦纳D、马斯洛答案:A解析: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并于80年代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19.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应以()为主要衡量标准。A、综合性B、启蒙性C、科学性D、现代性答案:B解析:启蒙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要为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故选B。20.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A、学校需要为出发点B、学生需要为出发点C、社会需要为出发点D、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答案:C解析: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因此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本身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故选C。21.素质教育是以()为宗旨的教育。A、提高民族素质B、提高创新意识C、全面发展D、提高创新能力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故选A。22.有的人从小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智力,被称为早慧的儿童、小天才;而有的人却大器晚成。这表现了()。A、智力发展水平差异B、智力类型差异C、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D、智力的性别差异答案:C解析:人的智力表现存在着早晚差异。有的人从小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智力,被称为早慧的儿童、小天才;而有的人却大器晚成。故选C。23.有研究表明,从事脑力劳动的幼儿家长更倾向于教育方式()。A、放任型B、冷漠型C、民主型D、溺爱型答案:C解析:研究表明,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倾向于民主型教育方式。故选C。24.因下雨,天很快黑了,幼儿哭着说:“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接我回家。”说明幼儿对时间的直觉依靠的是()。A、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环境变化B、感受季节的变化C、观察钟表的行走D、生活中发现日历的变化答案:A解析: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逐渐学习了借助于某种生活经验(生活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事件等)和环境信息反映时间。故选A。25.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出生的第一年B、3~4岁C、5~6岁D、6~10岁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为50厘米,第一年会增加24厘米,此后每年增加10~20厘米;初生的婴儿平均体重为3.2千克,一年体重可增加至三倍,在前五个月中重量的增加最大,约为出生时的两倍,以后的生长速度会减慢。故选A。26.幼儿坚持性发展发生质变的年龄是()。A、3~4岁B、4~5岁C、5~6岁D、6~7岁答案:B解析:行动过程中的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研究表明,儿童虽然从2~3岁开始出现了坚持性,但是3岁幼儿的坚持性发展的水平是很低的,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坚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故选B。27.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答案:A解析:感知觉是人类最低级的心理过程,人从一出生都具备感知觉的能力,这是人适应外部世界的重要手段。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例如,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闻到花香等,这些都是知觉现象。故选A。28.一位新入园的儿童问教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教师最好回答()。A、“老师不知道。”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答案:B解析:面对新入园、适应上有困难的劝儿,教师要用爱打动幼儿,以亲切的态度和幼儿交流,给予温暖的支持。同时,由于幼儿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尽量用清楚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达。故选B。29.在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小狗钻火圈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养金鱼C、小猴吃苹果D、熊冬眠答案:A解析:BCD项的行为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和生理活动。A项小狗钻火圈是经过后天人为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30.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A、朋友关系B、伙伴关系C、合作关系D、对立关系答案:B解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存在于家庭和学校之间,是面向整个家庭,而不是孤立地针对个别儿童。这种伙伴关系强调了家长和教师的平等性,肯定了家长的潜能和作用。正是教师和家长共同活动,促使家长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有利于家长的关系融洽而形成家长教育群体。反过来,这个群体有效地作用于教师,使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故选B。31.()幼儿的思维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过渡。A、学前班B、小班C、中班D、大班答案:C解析:中班幼儿思维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过渡,意志力逐渐加强,行为有了初步的目的性、组织性,过集体生活时能较好地遵守规则,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故选C。32.以下更适合在大班运用的学前社会教育方法是()。A、行为练习法B、讨论法C、行为评价法D、谈话法答案:B解析:讨论法是指在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中,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就社会性问题、现象互相启发、交换看法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讨论法在运用时需要根据儿童年龄阶段进行讨论,只有当儿童具备一定讨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知识经验储备时,才能使讨论交流的问题顺利进行下去。年龄太小的儿童不适合运用讨论法。故选B。33.根据情绪的发生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三种基本形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情绪基本形式的是()。A、心境B、激情C、愤怒D、应激答案:C解析:根据情绪的发生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不同,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基本形式。故选C。34.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答案:D解析: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二因素论把遗传和环境看作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相互作用论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故选D。35.幼儿德育目标的入手点是()。A、思维B、想象C、任务D、情感答案:D解析: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入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故选D。36.炎炎听到歌曲《拔萝卜》时,高兴地说:“老师教我们唱过”这种记忆现象是()。A、再认B、识记C、保持D、回忆答案:A解析: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定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故选A。37.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对行为有特别作用。A、情绪B、动机C、意识D、注意答案:A解析: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很重要。故选A。38.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放在第一位的是()。A、家庭德育B、家庭智育C、家庭体育D、家庭美育答案:C解析: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把家庭体育放在第一位。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便指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故选C。39.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占优势地位。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选择性注意D、定向性注意答案:A解析: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就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故选A。40.青青听妈妈说:“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A、思维的片面性B、思维的拟人性C、思维的纯洁性D、思维的表面性答案:D解析:幼儿思维通常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因此反映的只是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本质联系。青青对“小嘴甜”和“食物甜”的“甜”的理解是一致的,只看到了表面的“甜”之间的联系。故选D。41.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A、婴儿期B、婴儿期C、学前期D、学龄期答案:A解析: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也有人称之为乳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故选A。42.牙齿发育过程中,最先发育长出的牙叫()。A、六龄齿B、恒牙C、磨牙D、乳牙答案:D解析:幼儿先发育牙体小、数目小、咀嚼功能低下的乳牙,而后再替换为牙体大、数目多、咀嚼功能强大的恒牙。乳牙出牙顺序为: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侧切牙、下侧切牙、第一磨牙、尖牙、第二磨牙。6岁左右开始出现第一颗恒牙——六龄齿。故选D。43.()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A、电话联系B、开放日制度C、家访D、家长会答案:A解析:电话、短信联系是近年来幼儿园经常采用的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之一。利用电话信息联系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能够及时沟通幼儿在家或者在园的情况,迅速处理一些应急性的问题,为家长和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故选A。44.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A、福禄贝尔B、蒙台梭利C、德可乐利D、凯米答案:B解析: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曾被罗马大学聘任为该校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主要治疗对象为低能儿童。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7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她创立了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将其使用于特殊儿童,后来又将其经过适当的修订,运用于正常儿童,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故选B。45.根据华生的观点,下列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是()。A、怕B、怒C、悲D、爱答案:C解析: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提出:新生儿有三种天生的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故选C。46.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B、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答案:B解析: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对儿童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儿童0—3岁时,在家庭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长,父母或家长对其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在孩子3岁以后进入幼儿园开始,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教育作用逐渐凸显,但与此同时,家长的教育作用并不是就消失了,而是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见,家长与教师没有谁为主体,谁为辅助的区别,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故选B。47.气质对智力的影响作用表现在()。A、能影响潜能的高低B、能影响“最近发展区”的大小C、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D、能影响智力的可变性答案:C解析:气质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与成就大小,但它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故选C。48.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是()。A、角色游戏B、智力游戏C、结构游戏D、表演游戏答案:A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角色游戏是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故选A。49.一般来说,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收入较好的家庭,对待子女的教育态度更多地表现为()。A、随意、放任B、严厉、专制C、正统、学术化D、民主、尊重答案:D解析: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对待子女的教育态度不同。故选D。50.下列观点不属于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是()。A、儿童是课程的核心B、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C、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D、课程内容应该与儿童的经验相结合答案:B解析:B项体现了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观点。故选B。51.以下活动不属于生活活动的是()。A、打扫书桌卫生B、午睡休息C、语言学习D、离园答案:C解析:生活活动包括幼儿来园、盥洗、入厕、饮水、进餐、点心、睡眠、劳动以及离园。生活活动在幼儿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语言学习属于狭义的教育活动。故选C。52.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像属于()。A、无意想像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答案:A解析:根据想像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形成某种形象的过程;有意想像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反映了幼儿并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是一种不由自主进行的想像,是一种无意想像。故选A。53.视紫红质的合成需要()的参与。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C答案:A解析: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视紫红质,以维持暗光下的视觉。缺乏维生素A,暗适应能力下降,容易产生夜盲的现象。故选A。54.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答案:A解析: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故选A。55.老师告诉幼儿杯子就是用来装水的器皿,一名幼儿却说道:“杯子倒过来可以当成笼子”。另一名幼儿也接着说:“停电的时候,我妈妈把杯子倒过来放蜡烛。”老师的话反映出教师思维存在的问题是()。A、定势B、功能固着C、投射D、原型启发答案:A解析: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功能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老师只知道杯子可以用来装水,看不到杯子的其他功能,反映的是功能固着。故选A。56.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的是()。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科尔伯格D、荣格答案:C解析: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认知进行研究的是科尔伯格。故选C。57.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A、中期目标B、近期目标C、活动目标D、长期目标答案:C解析:活动目标是指一个教育活动所达成的教育结果,或引起幼儿行为的变化,是最具操作性的目标。目标层次可以分为:①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即幼儿园教育目标也就是我们说的长远目标;②年龄阶段目标也就是中长期目标;③学期目标(中期目标)或者月(周)计划的教育目标;④某一教育活动目标即近期目标,某一教育活动目标是指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引起幼儿行为的变化,是最具有操作性的目标。题干中所指的就是幼儿园的活动目标。故选C。58.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恐惧、自豪、焦虑、害羞或惭愧,这种情感主要是与()的联系。A、思维活动B、自我意识C、想像D、感知答案:B解析:自豪感、焦虑、惭愧等主要与自我意识有关。59.某次体能测试规定,女生800米成绩在4分20秒以内为合格,这种评价属于()。A、定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答案:D解析: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题干以4分20秒作为女生800米的合格成绩(标准),属于绝对性评价。故选D。60.认为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这种作用模式是()。A、诱导B、维持C、递进D、促进答案:A解析: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三种作用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第二种作用模式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如果没有后天经验,儿童可以向前发展。第三种模式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故选A。61.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A、学习能力的发展B、音乐感的发展C、全面发展D、音乐知识技能发展答案:C解析: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全面的、启蒙性的,五大领域的教学均是为达到幼儿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服务的。故选C。62.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出现在()。A、4.5~5.5岁B、4~5岁C、5~6岁D、6.5~7.5岁答案:C解析:幼儿5岁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故选C。63.()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是我国从理论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第一人。A、皮亚杰B、维果茨基C、陈鹤琴D、陶行知答案:C解析:陈鹤琴先生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是我国从理论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第一人,他认为,学前儿童应该有游戏的环境、艺术的环境和阅读的环境。而区域活动恰恰是一种很易于操作的教育环境。故选C。64.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身为幼儿园教师张某认为自己也应该转变对幼儿的教育观念,以幼儿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最适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张某的做法体现了()。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答案:D解析: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干中的张某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的做法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要求。故选D。65.出现注意的最初形态是()。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注意D、特征注意答案:A解析: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或探究反射,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外来的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哭喊或把视线转向刺激物,这就是最初的定向性注意。故选A。二、多选题1.幼儿进入小学后面对的变化包括()。A、生活制度上的不同B、儿童的主导活动和学习方式不同C、师生关系的变化D、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同答案:ABC解析:幼儿进入小学后面临的变化有: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变化等。故选ABC。2.幼儿识记特点有()。A、形象识记占主导B、意义识记占主导C、无意识记占主导D、词语识记占主导答案:AC解析:幼儿识记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识记逐渐发展;(2)以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3)形象识记占主导,语词识记逐渐发展。故选AC。3.教师在自身和工作对象之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冷漠、忽视、应付,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癖,此时教师处于职业倦怠期的()。A、情绪衰竭B、人格解体C、低个人成就感D、去角色化答案:ABC解析: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有: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低个人成就感。题干的描述属于人格解体,又称去人性化。故选ABC。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效师幼互动的支持策略中的挑战式互动策略的是()。A、问题质疑B、环境创设C、启发思考D、推动深化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安全法制培训班课件
- 灭火器课件教学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服务商核心能力评估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场景创新研究报告
- 税务迁出申请书
- 关于内部承包经营合同范本模板7篇
- 单独当班申请书
- 增城人才引进申请书
- 造林补贴申请书
- 美标阀门培训课件下载
- 川贝母培训课件
- 甘肃浙能武威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设备快速换型管理制度
- 西华师范大学2024年《信号与系统》期末试卷(A 卷)
- 江南水乡讲课件
- QGDW11059.2-2018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测试技术现场应用导则第2部分特高频法
- 2025-2030年汽车模具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公司博士创新站管理制度
- 小学大队委竞选笔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