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淮安市淮阴区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淮安市淮阴区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淮安市淮阴区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92023年淮安市淮阴区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数学教育中最适合幼儿认知结构特点和水平的方法是()。A、游戏法B、讨论法C、操作法D、演示法答案:C解析: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幼儿从多次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将外部的、展开的、动作逐渐向内部的、压缩的方式发展,形成了可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的、可逆转的动作。所以说,在幼儿数学学习中,操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最适合幼儿认知结构特点和水平的方法。故选C。2.幼儿赛跑、下棋一般属于()。A、表演游戏B、建构游戏C、角色游戏D、规则游戏答案:D解析:规则游戏是指儿童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题干中幼儿赛跑、下棋都是具有一定规则竞赛性质的游戏。故选D。3.幼儿园基本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有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A、晨间谈话B、早期阅读C、睡前故事D、日常活动答案:B解析:幼儿园基本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有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早期阅读。故选B。4.患有“夜盲症”的人可能是体内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的饮食中要注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钙等营养物质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病。维生素A缺乏还可有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脆,易于脱落,并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故选A。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主要类型的是()。A、人际交往活动B、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活动C、多元文化教育活动D、民族文化活动答案:D解析: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自我教育活动、人际交往活动、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活动、多元文化教育活动。故选D。6.()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答案:A解析: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当选。B项,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不当选。C项,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此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不当选。D项,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不当选。故选A。7.幼儿为了得到奖励而进行学习的学习动机是()。A、普遍型学习动机B、偏重型学习动机C、内在动机D、外在动机答案:D解析:幼儿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当学习可以带来奖励或避免惩罚时,才对学习产生兴趣,这种学习动机是外在动机。故选D。8.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答案:D解析: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7~1948年观察了500多个出生1~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54种动作的情况,认为新生婴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映,即愉快和不愉快。二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故选D。9.对幼儿发展评价说法错误的是()。A、具体的评价内容可根据评价目的、教育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B、评价者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时都要有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C、对幼儿的发展评价要采用动态评价的方式D、教师应该采用一成不变的评价方式评价幼儿发展答案:D解析:具体的评价内容教师可根据评价目的、教育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不论使用哪种内容的划分方式,评价者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时都要有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要采用动态评价的方式,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持续地观察和评估他们的发展潜能,调整教学策略,调整环境和材料的适宜性,并给予支持,引导幼儿发展。故选D。10.幼儿易激动,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较差,这是因为()。A、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B、与儿童的气质类型有关C、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D、与儿童的家庭氛围有关答案:C解析:幼儿易激动,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较差,这是因为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故选C。11.被动使用记忆策略的阶段大致出现在()左右。A、2岁B、4~5岁C、5~7岁D、7~8岁答案:B解析:在适宜的条件下,记忆策略出现得早些。一般来讲,4~5岁前儿童的记忆过程比较被动,没有策略、计划和方法;5~7岁是一个转变期,7~8岁以后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比较稳定。故选B。12.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是()。A、演示法B、范例法C、观察法D、示范法答案:D解析: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美工、音乐、体育教学中则通过示范动作帮助儿童掌握学习内容和动作技能。进行动作示范时,要选择好位置,使每个儿童都能看清楚;示范动作要慢、清楚而准确,并适当加以解释,以达到明确的目的。故选D。13.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是在()。A、婴儿期B、幼儿晚期C、幼儿初期D、幼儿中期答案:B14.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说明的学前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A、尊重儿童B、重视儿童积极情感体验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答案:D解析:我们对题干进行分析,“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显然,只让孩子乖乖坐在那里“听课”或听教师讲述是无法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儿童很快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强调的是儿童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如果给儿童多提供一些可见的具体形象,对儿童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更高水平的学习,幼儿不仅记住了,而且理解了,而这是通过儿童的“做”实现的,所以本题强调的是儿童的做,换言之就是强调儿童的主动操作,强调儿童的活动性。故选D。15.从频率上看,()岁之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A、2B、3C、4D、5答案:C解析:1岁左右幼儿开始出现工具性攻击行为。两岁左右幼儿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等。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到4岁最多,之后数量就逐渐减少。故选C。16.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的人是()。A、孔子B、孟子C、卢梭D、夸美纽斯答案:C解析:卢梭提倡自然教育,他所理解的自然,是指不为社会和环境所歪曲、不受习俗和偏见支配的人性,即人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淳朴和良知。卢梭认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因此,他主张顺应儿童自然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故选C。17.()决定机体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A、营养B、教育因素C、心理状态D、遗传因素答案:D解析:遗传决定机体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儿童生长发育的家族性、种族性差异是遗传因素影响机体的具体体现。故选D。18.1903年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其所在地()。A、南京B、上海C、福州D、武昌答案:D解析: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故选D。19.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际。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答案:B解析: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后,将杠杆的力臂原理归入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然后学习滑轮,将滑轮的原理归入到了已知的力臂原理,这是一种下位学习。故选B。20.《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把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五个方面。A、健康、语言、科学、社会、保健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C、游戏、健康、科学、社会、艺术D、健康、安全、科学、语言、社会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故选B。21.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A、幼儿发展B、社会需求C、学科知识D、教师特长答案:A解析:幼儿发展是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幼儿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故选A。22.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活动目标答案:D解析:具体的一个活动、一节课为具体教学活动目标。23.一名幼儿老师爱穿裙子,她班上的女孩也爱穿裙子,这表明教师职业劳动特点具有()。A、示范性B、创造性C、全面性D、长期性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富于模仿性和易受暗示,他们往往把教师看作知识的化身、高尚人格的代表,是天然的模仿对像。教师的思想行为、求知精神、科学态度、思维方式、言谈举止都对儿童起着示范作用。题干中班上的女孩模仿老师也爱穿裙子,体现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故选A。24.在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对学前儿童道德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A、亲子关系B、同伴关系C、亲社会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答案:C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故选C。25.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答案:A解析:清末民初的中国已出现许多幼儿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大多是分布在各大中城市,为上层社会服务。陶行知批评它们存在三大弊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故选A。26.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左右的儿童开始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A、3~4岁B、4~5岁C、5~6岁D、7岁之后答案:C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中指出,5~6岁的幼儿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故选C。27.《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的时间,应当是每年的()。A、1月15日前B、1月31日前C、2月15日前D、2月28日前答案:B解析: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安全事故处理”规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每年1月31日前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故选B。28.婷婷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要问“妈妈,你说呢?““老师,你选什么?“,或者一定要等别人说完自己的答案之后才肯回答。婷婷的认知风格属于()。A、沉思型B、冲动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答案:D解析:场依存型者,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易受环境或附加物的干扰,常不加批评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应激能力差。故选D。29.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选择性注意D、定向性注意答案:A解析: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3—6岁儿童的注意仍然主要是无意注意。但是和3岁前儿童相比,幼儿的无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强烈的声音、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比如电视、电影和各种活动教具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水里的鱼、天上的鸟,也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在上课时,如果教室外面有儿童在玩耍,幼儿难以保持注意;如果有人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也易使幼儿分散注意。如果大部分幼儿不注意听老师讲话,而互相交谈或玩耍,造成一片喧哗声,教师用提高声音的方法,往往并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反而会引起幼儿的注意。故选A。30.教师每天邀请一名幼儿的家长来校参加整个半天的活动,这是()的做法。A、美国保育学校B、法国保育学校C、德国保育学校D、英国保育学校答案:D解析:英国保育学校的做法是:教师每天邀请一名幼儿的家长来校参加整个半天的活动。在孩子早晨来园的时候教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今天来的是谁的家长,小朋友表示欢迎,而那名幼儿也感觉十分骄傲和自豪。在半天的活动中,家长陪伴幼儿参加每一项活动,如在读书角为幼儿读书,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等,促使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故选D。31.下列不属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的是()。A、传染源B、传染途径C、空气飞沫D、易感者答案:C解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者。空气飞沫属于传染途径中的一种。故选C。3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四个方面。A、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审美教育B、健康教育、知识教育、品行教育、审美教育C、品行教育、智力教育、体育、劳动教育D、品行教育、智力教育、体育、美育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为: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审美教育。故选A。33.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包括()。A、体格发展B、认知发展C、社会性发展D、同伴关系的发展答案:D解析:体格、认知和社会性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三大方面,其中同伴关系的发展属于社会性发展。故选D。34.小南喜欢看书上的文字,小北喜欢听老师的朗读录音,这反映出幼儿的学习存在()。A、个体差异性B、操作性C、经验性D、主动性答案:A解析:幼儿的学习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认知与学习方式,也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其认知与理解。学习类型差异的研究发现,幼儿在学习方式上有偏好,如在学习通道上,有些儿童比较倾向视觉性的学习,有些则偏向听觉及触觉等;在场依赖性上,有些儿童是场依赖性的,而有些则是场独立性的。幼儿经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了解万事万物,并将其对事物的了解用多种方式表达出来。故选A。35.()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A、钙B、铁C、锌D、碘答案:B解析:铁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参与维持正常造血功能和体内氧的运送。故选B。36.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A、多样性B、丰富性C、率先性D、深刻性答案:C解析:幼儿早期较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其他几个特点是学校教育体现出来的。37.()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答案:B解析: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故选B。38.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上课B、游戏C、活动D、参观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故选B。39.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是新生儿的()。A、怀抱反射B、抓握反射C、觅食反射D、吸吮反射答案:B解析:抓握反射是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一种。当触及新生儿手掌时,立即被紧紧地抓住不放。故选B。40.实施幼儿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专门的德育活动B、游戏C、日常生活D、课本学习答案:C解析: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不断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所以,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故选C。41.下列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D、无意想象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答案:B解析:幼儿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故选B。42.由于大脑皮质对消化系统的调控作用,在幼儿进餐时显得很重要的是()。A、餐前活动B、环境C、食欲D、情绪答案:D解析: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的要求是:(1)注意口腔卫生;(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4)保持愉快情绪并安静进餐。故选D。43.()能激发幼儿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与欲望。A、体育B、美育C、智育D、德育答案:C解析:智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来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智育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②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③发展学生智力。故选C。44.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A、发挥B、结合C、充分尊重D、关注爱护答案:C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关于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指出,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故选C。45.幼儿最容易掌握的音乐要素是()。A、节奏B、旋律C、音高D、速度答案:A解析:在节奏方面,3-4岁的儿童基本上能做到比较合拍地歌唱,尤其是对与走步、跑步、心跳、呼吸等相协调的节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所构成的歌曲节奏更易感受和掌握。故选A。46.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B、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答案:B解析: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对儿童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儿童0—3岁时,在家庭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长,父母或家长对其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在孩子3岁以后进入幼儿园开始,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教育作用逐渐凸显,但与此同时,家长的教育作用并不是就消失了,而是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见,家长与教师没有谁为主体,谁为辅助的区别,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故选B。47.在目前条件下,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A、1:15—20B、1:20—25C、1:25—30D、1:30—35答案:A解析:在目前条件下,1:15—20是最为合适的师生比。但是现在由于我国幼儿园教育还在发展之中,所以现实条件下,大多数的幼儿园还是无法达到1:15—20这个最为合适的师生比,存在生多师少的问题,很多幼儿园的师生比都在1:25—30左右,只有少数的幼儿园有条件达到1:15—20这个比例,但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资源的逐渐充足,1:15—20的师生比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因为只有达到1:15—20这样的师生比,教师才能更好地关注到每一个儿童,而且儿童占有的教育资源也是比较合理的,儿童之间也能进行足够的人际交往。故选A。48.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A、概念B、命题C、表象D、图式答案:B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故选B。49.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是()。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答案:C解析:保教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保教结合是我国特定时间保存下来的教育原则。故选C。50.气质对智力的影响作用表现在()。A、能影响潜能的高低B、能影响“最近发展区”的大小C、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D、能影响智力的可变性答案:C解析:气质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与成就大小,但它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故选C。5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3岁前儿童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叫作“幼年健忘”B、短时记忆的广度为4~8个信息单位C、5~6个月婴儿有24小时的记忆D、4~6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答案:A解析:3岁前儿童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叫作“幼年健忘”,幼年健忘与幼小儿童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3~4岁以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故选A。52.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是()。A、患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腹泻B、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食物不易消化等,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C、食物或餐具被细菌的毒素污染,引起胃肠道发炎,引起腹泻D、以上各项均是答案:D解析:因患感冒、中耳炎、肺炎等也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食物不易消化等,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食物或餐具被细菌的毒素污染,引起胃肠道发炎,引起腹泻。故选D。53.讲述“我喜欢夏天(冬天)”,要说出喜欢的季节及其原因。这一讲述类型属于()。A、描述性讲述B、叙事性讲述C、议论性讲述D、情景性讲述答案:C解析:学前语言教育讲述活动从内容来分,可以将其分为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其中议论性讲述是指通过摆观点、讲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学前阶段的儿童由于逻辑思维水平不高,议论能力还不强,因此只能进行初步的议论性讲述。儿童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个人喜好来讲述。故选C。54.以下活动不属于生活活动的是()。A、打扫书桌卫生B、午睡休息C、语言学习D、离园答案:C解析:生活活动包括幼儿来园、盥洗、入厕、饮水、进餐、点心、睡眠、劳动以及离园。生活活动在幼儿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语言学习属于狭义的教育活动。故选C。55.出现注意的最初形态是()。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注意D、特征注意答案:A解析: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或探究反射,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外来的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哭喊或把视线转向刺激物,这就是最初的定向性注意。故选A。56.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A、恒常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A解析: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亮度恒常、颜色恒常。虽然时间条件发生了变化,但知觉对象——国旗的颜色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属于知觉恒常性的体现。故选A。57.由于作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主要对象的学前儿童家长大部分在岗工作,只能利用公假来参加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因此决定了我国的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性质是()。A、师范教育B、成人教育C、终身教育D、业余教育答案:D解析:由于作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主要对象的学前儿童家长,特别是学前儿童的父母大部分仍在岗工作,利用公假参加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并未得到法规方面的承认,因此决定了我国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必须具有业余的性质。故选D。58.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A、3个月左右B、4个月左右C、5个月左右D、6个月左右答案:B解析:这一现象出现在4个月左右。故选B。59.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与环境和材料交往的积极性,是()。A、讨论法B、探索法C、操作法D、评价法答案:B解析:探索法是让幼儿自己在环境中发现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同时获得知识。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与环境和材料交往的积极性。幼儿园环境中隐藏了幼儿探索的无限“机密”,幼儿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墙饰、活动区域、材料、游戏、活动设施设备进行探索,发现事物的变化。故选B。60.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A、不会变化B、不会缩小C、逐渐增大D、逐渐缩小答案:D解析:幼儿以形象记忆,随着年龄增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其差距逐渐缩小。61.()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是我国从理论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第一人。A、皮亚杰B、维果茨基C、陈鹤琴D、陶行知答案:C解析:陈鹤琴先生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是我国从理论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第一人,他认为,学前儿童应该有游戏的环境、艺术的环境和阅读的环境。而区域活动恰恰是一种很易于操作的教育环境。故选C。62.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的是()。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科尔伯格D、荣格答案:C解析: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认知进行研究的是科尔伯格。故选C。63.游戏理论生长说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B、格罗斯C、阿普利登D、拜敦代克答案:C解析:阿普利登认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一种模式,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生长的结果就是游戏,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生长。故选C。64.教育使人们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得到提升,使人们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即教育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这一作用开始发挥的起点就在学前教育,它体现了学前教育的()。A、个人经济效益B、社会经济效益C、个人精神效益D、社会精神效益答案:D解析:教育使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得到提升,使人们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即教育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这一作用开始发挥的起点就在学前教育,它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社会精神效益。故选D。65.教师应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与幼儿积极互动的能力、及时转变角色的能力和()的能力。A、分析幼儿B、与幼儿交往C、评价与反思D、与幼儿游戏答案:C解析: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对幼儿进行行为辅导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与幼儿积极互动的能力);独立思维与创造的能力;适应新情境的能力;及时转变角色的能力;反思能力(不断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故选C。二、多选题1.下列不属于幼儿身心健康的表现的是()。A、心情愉快B、很少生病C、习惯良好D、体重超标答案:ABC解析: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体重超标,对幼儿来说不是身心健康的标志。故选ABC。2.下列关于幼儿睡眠活动的组织,正确的是()。A、睡眠室内空气要新鲜,夏天要开窗睡觉,但是避免风直接吹头部B、为保证幼儿不哭闹,可以让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