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记在部编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运用_第1页
论传记在部编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运用_第2页
论传记在部编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运用_第3页
论传记在部编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运用_第4页
论传记在部编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传记在部编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运用语文课P采用了诸多传记作品。传记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文学形式,兼具文学性和真实性,但真实性是第一特性!在教学中它具有特殊的教育;能!部编中小学语文课P中传记的设计与编排,对应课程标准,遵循了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和一般的教学规律。传记在课本运用中具有知识相互渗透、培养价值观5、提升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学意义!关键词:部编;中小学语文课P;传记;运用;特点课本又称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课本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和教育资料,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它也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教书育人,优秀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一代代的好课本,因此,)本研究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部编课本指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科书$2016年9月,部编中小学语文)本开始在一些省市试点使用$2019年9月起,小学、初中阶段的各年级统一使用部编语文)本,高中一年级也开始使用$部编中小学语文)本采用了诸多传记作品,整理与研究课本中的传记作品,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文教学$传记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描写和再现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形象风貌、性格心灵$杨正润先生指出:“歌德把自己的传记取名《诗与真》,鲁迅称中国最伟大的古典传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钱钟书要求传记作品,史蕴诗心',这些不同时代或不同国度的博学大家,对传记的看法却是如此一致,他们道出了传记的真谛一一传记是历史的和真实的,又是文学的和诗的。”⑵显然,传记兼具文学性和真实性,但真实性是第一特性$它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文体,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本文对部编中小学语文)本中传记的整理,以真实性为第一原则,入选篇目内容皆为真人实事$至于虽有传记之名和形式,但内容其实是虚构性、寓言性的作品,则被排除在传记之外,如柳宗元的《种树郭橐)传》等$-、部(小学语文课本传记的

分布、详情与特点(—)分布小学语文以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为主,故事性文章的内容都比较简单,至于低年级阶段更是以识字为主$因此,所选传记都是经过简单化处理的作品,适宜低龄少年儿童$各年级)本中传记分布情况见表1$

年级传记篇数总篇数所占比重/%篇目年级传记篇数总篇数所占比重/%篇目一年级1!352.86《吃水不忘挖井人》《曹冲称象》《朱德的扁担》二年级4508《难忘的泼水节》《邓小平爷爷植树》《不懂就要问》《司马光》三年级4557.27《手术台就是阵地》《我不能失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四年级5549.26《西门豹治邺》《囊萤夜读》《黄继光》《将相和》《青山处处埋忠骨》五年级54910.20《军神》《清贫》《田忌赛马》《狼牙山五壮士》六年级3446.8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十六年前的回忆》合计222877.67表1部编小学语文课本传记分布部编小学语文)本一共有287篇)文,传记有22篇,约占课文总篇目的7.67%$一年级上册无传记。下册中仅有1篇传记,即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文室编写$文章据1951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中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改写,讲述了毛泽东同志在沙洲坝带领大家挖井取水的故事$二年级)本除去“识字”单元共有50篇文章,其中有传记4篇,约占总篇目的8%$上册有3篇传记,分别是第4课《曹冲称象》、第16课《朱德的扁担》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曹冲称象》根据《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改写,运用较为简单的字、词、句将其改写成现代白话文$该文讲述了?冲利用水的浮力称象的故事,称赞了其聪明机智$《朱德的扁担》作者朱良才,讲的是朱德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朱良)亲历其事,根据自己的回忆写下此文$文章几经修改,终于最大程度符合事实原貌。《难忘的泼水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文实验教科书》,记叙了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故事$下册中传记仅有第4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根据1987年4月6日《人民日报》的《首都百余万军民义务植树》改写,记录了邓小平同志在北京天坛公园亲自植树的往事$三年级课本共有55篇文章,其中4篇传记,约占总篇目的7.27%$上册3篇,分别是:第3课《不懂就要问》、第24课《司马光》和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不懂就要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文室根据真实事件编写,记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问的故事。《司马光》选自《宋史%司马光传》,全文仅两句,但故事完整,讲述了司马光幼时砸缸救出同伴的故事,体现了其聪明、勇敢的品质。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第一篇文言文传记。《手术台就是阵地》主要叙述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齐会战斗中为救治受伤战士连续工作的故事,赞扬其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下册有传记1篇,即第21课《我不能失信》,记叙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四年级课本共有54篇)文,传记5篇,占总篇目的9.26%。上册3篇,即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23课《梅兰芳蓄须》和第26课《西门豹治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者余心言,主要记叙了少年周恩来痛感祖国贫弱,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梅兰芳蓄须》作者李大同,?述了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人演戏而蓄须明志的故事。《西门豹治邺》根据汉代褚少孙补《史记•滑稽列传》相关内容改写,原文言文篇幅较长且难懂,因此以现代白话文呈现,讲述了西门豹在治理邺地时,机智破解巫师诡计、破除群众迷信观念的历史故事。下册传记有第22课《囊萤夜读》和第24课《黄继光》《囊萤夜读》选自《晋书•车胤传》,摘录了其中两句,讲的是车胤因家境贫寒无法经常得到灯油,夏日夜晚便装萤火虫于白绢中来照明读书的故事。《黄继光》由石峰、王玉章的《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改写而成,讲述黄继光舍身;碉堡的故事,原文刊载于1952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五年级课本共有49篇)文,传记5篇,占总篇目的10.20%。上册传记仅第6课《将相和》1篇,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成现代白话文,篇幅较长,以秦、(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讲述了廉颇与蔺相如从失和到和好的过程。下册传记有4篇,分别是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1课《军神》、第12课《清贫》和第16课《田忌赛马》《青山处处埋忠骨》是晓年创作的一篇短文,记叙了毛泽东同志知道其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的悲痛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体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军神》记叙了刘伯承眼睛受伤,镇静;医,拒绝使用麻药的故事,表现了其钢铁般的意志。《清贫》是一篇自传,作者方志敏。文章记叙了国民党士兵抓捕方志敏后想从他身上发洋财,结果一无所获的故事。《田忌赛马》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叙述了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指导田忌通过调整马的出场顺序,从而赢得赛马的故事。六年级课本共有44篇)文,传记3篇,占总篇目的6.82%。上册传记有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沈重,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为执行掩护转移群众的任务,把敌人引上绝路后英勇跳崖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于1945年创作的,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的几件小事,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品质。下册中传记仅有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体现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三)特点小学阶段)本运用传记的主要特点有:篇幅短小,内容简单,选作课文时相比原文一般都进行了较大改动传记的选用,必须根据学生的识字量来进行,以适应他们的实际阅读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识字量要求在3000个左右,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在1600个左右,这就限制了传记的运用。同时,小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且集中时间不长,所以,小学阶段选取的传记篇幅都很短小,内容也较简单,很多还必须作简单化处理,相比原文一般都进行了较大改动,以便与该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传主皆具优秀道德品质,尤其是幼儿传主,容易为小学生接受传记的选用必须注意内容的价值取向。众所周知,语文课本的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应该重视语文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传记的第一特性是真实性,真实人物的事迹相比于虚构人物更容易触动学生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小学阶段所选传

记,主要叙写传主的优秀事例,展示其某种美好道德品格,能给予学生某种价值观上的熏陶与指引,尤其是幼儿传主的故事,更容易为小学生接受,如“不懂就要问”(孙中山)、“智慧称象”(?冲)、“囊萤夜读”(车胤)等故事’文言文传记数量少,绝大多数是浅显的白话文传记目前的《义务教育(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没有明确要求,仅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7条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标*&+7。在部编小学(文的传记中,仅有《司马光》和《囊萤夜读)2篇文言文传记,且篇幅甚短,只摘录了原文中的两三句。而分别取材于正史的《曹冲称象》《西门豹治邺》《将相和》和《田忌赛马》等,因为内容较长且难懂,选作课文时由原文言文改编成现代白话文。我们知道,文言文以古代文言字词为基本词素,以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为枢纽连接而成。文言文的通用年代距今久远,且与现代白话文相差甚大,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理解起来相对困难。这就决定了小学阶段多选用浅显的白话文传记!文言文传记数量少!在总共287篇课文中只占2席,且要到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二、部(初中语文课本传记的

分布、详情与特点(―)分布年级传记篇数总篇数所占比重/%篇目七年级114822.9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纪念白求恩》《邓稼先》《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八年级%4810.42《孙权劝学》《阿长与〈山海经〉》《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九年级4488.33《美丽的颜色》《周亚夫军细柳》《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合计2014413.89《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表2部编初中语文课本传记分布(二)详情 七年级课本共有48篇)文,其中传记11篇,约初中语文)本一共有144篇)文,其中传记有 占总篇目的22.92%。上册有3篇传记,即第9课20篇,约占课文总篇目的13.8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和部编语文注重体现语文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在小学的基础上,初中语文进一步深化了传记学习。各年级)本中传记分布情况见表2:第12课年级传记篇数总篇数所占比重/%篇目七年级114822.9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纪念白求恩》《邓稼先》《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八年级%4810.42《孙权劝学》《阿长与〈山海经〉》《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九年级4488.33《美丽的颜色》《周亚夫军细柳》《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合计2014413.89《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表2部编初中语文课本传记分布(二)详情 七年级课本共有48篇)文,其中传记11篇,约初中语文)本一共有144篇)文,其中传记有 占总篇目的22.92%。上册有3篇传记,即第9课20篇,约占课文总篇目的13.8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和八年级课本共有48篇)文,其中传记5篇,占总篇目的10.42%,均在上册中,即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和主题为“学写传记”的第2单元中的4篇,依次为第6课《藤野先生》、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和第9课《美丽的颜色》。《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述了周亚夫以军队之规见汉文帝慰问军队的历史故事。《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期间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些片段,体现了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朱德,从广阔的社会背景追忆了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一些往事及其对自己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深邃、伟大的精神世界。《美丽的颜色》作者艾芙%居里,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赞扬其科研精神#九年级课本共有48篇)文,传记4篇,约占总篇目的8.33%,均在下册中,且皆为文言文,即第10)《唐雎不辱使命》、第20课《曹刿论战》、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第22课《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强秦与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临危受命,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描述谋士?刿的政治远见和过人战略思想。《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邹忌巧言劝说君主纳谏的历史故事。《陈涉世家》叙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三)特点初中阶段课本运用传记的主要特点有:传记占比大,篇幅较长初中阶段的传记总占比约为13.89%,相比小学阶段占比较大#传记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适合阅读教学,因而选用率较高#此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在识字量还是阅读能力上,相比于小学阶段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提升,所以,传记篇幅较长,相比小学阶段有了一定的超越,这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选材范围广,体裁类型多样初中阶段的传记作品选材范围广、类型多样,古今中外的传记都有涉及,且传记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外国传记选取了《再塑生命的人》《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4篇,古代文言文传记选取了《孙权劝学》《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4篇,其余12篇为中国现代白话文传记。这些传记有节选自《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古代史书的,有《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先生》《回忆我的母亲》等回忆性散文,有来源自传《天地九重》的《太空一日》等,有悼念文章《纪念白求恩》和新闻类传记《邓稼先》等,传记类型多样,比较适合学生较为全面地学习刻画人物和记述事件的方法#设有一个独立的“人物传记"单元,系统全面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被设置为一个独立的“学写传记”单元,显示了教材编写者对“传记”的重视,也可见“传记”文体的重要性$在此单元中,中国和外国作品各选取了2篇一一《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和《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4篇传记风格各异,写作手法各有千秋,适合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模仿一-一创造”,学写传记。设置独立传记单元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传记,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研习传记。三、部(高中语文课本传记的分布与特点部编高中语文)本目前出版了5本:必修上册,必修下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三册,因为采用了一课多篇的选编方式,所以此阶段传记的整理不做占比分析$(―)分布在必修上册中,传记有第4课中的3篇——《喜爱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喜爱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作者沈英甲,叙述为解决人类粮食短缺问题而努力奋斗的科学家袁隆平的感人事迹$《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者林为民,叙述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张秉贵的先进事迹$《“探界者”钟扬》作者叶雨婷,赞扬了钟扬对科研工作不懈追求的献身精神$必修下册中有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和第3课《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叙述了有高超的游说技巧的烛之武解除国难的故事。《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选择性必修上册中,传记仅第3课中的1篇《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根据199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原文改写,叙述了心中只有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选择性必修中册中的传记有第9课《屈原列传》和第10课《苏武传》$《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列传》,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历史人物评传$《苏武传》节选自班固的《汉书(李广苏建传》,彰显了苏武以死报国、义不受辱的浩然正气$(二)特点传记的篇幅较长从高中已出版的5本语文教材看,所选传记篇幅都较长,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也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从小学至高中,所选传记不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其篇幅都逐步增长,题材范围渐渐扩大,阅读难度也是循序加大一-一尤其是文言文,从小学的几句到高中的长篇相应地,传记带给学生的思考深度也不断地加深。传记的数量较少高中已出版5本语文必修课本,包括1课多篇中的篇目,共有8篇传记,且只有中国古代文言文传记和新闻类传记两种类别。诚然,经由小学、初中而高中的学习,学生对传记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解,因此,传记的选择可以也应该加大难度,可以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传记的时代感强高中语文选用了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优秀传记,传主也是当下(教材编写时)健在或逝世不久的先进典型,如袁隆平、钟扬等,均是新时代的楷模$这些传记体现了时代精神,适应了新时代的需要$四、部(中小学语文课本运用传记的启示经对部编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整理分析,可以获得诸多启示$按照传记的严格界定,从小学、初中而高中的部编语文至少涉及50篇不同表现形式的文章$这些传记的设计与编排,对应课程标准,遵循了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和一般的教学规律,也显示了传记在教学中具有的独特教育功能$第一,知识相互渗透传记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主要记述传主经历的真实事件,对传主所处时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艺术、宗教信念、习惯风俗、道德伦理等方面都有所涉及,而人物命运与所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