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交底1一般路基注意事项(1) 路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工;(2) 路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尽量保持原有植被地貌,防止噪声和粉尘污染,对于施工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3) 路基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遇有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保护现场,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4) 路基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5) 全段路基施工宜在旱季(每年10月至次年5月)进行,以避开雨季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和农灌期用水需要所造成的地基土过湿,填方地段则可减少对过湿路段地基的特殊处理,有利于路基压实成形,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对沿线改移沟渠段应在旱季,在路基施工前尽早完成,以免影响区内正常排水系统。现场勘测、沿线调查及资料收集。(6) 全路用作上路床的填料,必须通过试验进行选择,以满足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的要求。由于《规范》对上、下路床及上、下路堤填料强度要求不同,施工时应根据填料料源情况进行合理调运、精心安排,以避免将强度CBR值高的填料提前在路床以下路堤填筑中用完,而出现路床填料缺乏现象。(7) 零填路基,路床范围(0〜100厘米)必须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精心施工,认真处理,处理后的压实度必须达到96%。(8) 施工管理段交界部位尤其应重视几何尺寸的控制和施工质量的控制,路基各部几何尺寸不允许出现错位,当结合部为填方时应注意填筑路堤的压实满足设计要求。(9) 控制爆破:当挖方边坡靠近民房或其他民用设施时,应采取控制爆破,避免造成民房开裂和设施的破坏,引来不必要是纠纷和经济损失。(10) 挡墙应严格执行跳槽开挖,分段实施,已确保坡体和基坑的稳定(11) 未尽事宜除请参见有关设计图外,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执行。2特殊路基注意事项2.1设计概述(1) 本项目特殊路基主要仅有软弱地基。(2) 特殊路基采取的措施有:特殊路基一软弱地基:换填(150段)、碎石桩(6段)。2.2特殊路基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前应按工点设计图上提供的桩号坐标确定处治范围。(2) 软基处理预压期完成以后,方可进行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及路基底基层的施工。(3) 按照变形与沉降监测表上段落及监测断面对软基进行监测。填筑过程中及通车后一年半须进行沉降和稳定观测,以严格控制填筑速率,避免加载过快出现路基剪滑破坏。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如超过此控制标准,应立即停止填筑。路面铺筑须待沉降稳定后进行,要求连续2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不超过5毫米方可铺筑路面。换填施工注意事项:(1) 开挖坡比1:0.5,从设计深度开始每铺设30cm厚,采用50吨的拖振机进行碾压,压实度要求满足路基压实度规定。(2) 填方路基换填厚度自地面起算。挖方路基换填厚度自路槽底部起算。通道涵洞底部换填厚度自涵底起算,并且平面范围自涵洞边界向两侧延伸2m。(3) 换填的片碎石来自于路基挖方中的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5MPa,其中50%的粒径大于10cm,50%的粒径小于10cm,最大粒径不大于30cm,最小粒径不小于2cm。换填的合格填料来自于路基挖方中满足路基填筑要求的填料。(4)路基应均匀填筑,填筑时间为6个月。图-1换填处治软基示意图碎石桩施工注意事项:正式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桩长、桩径、桩间距、碎石灌入量以及试验确定的桩管提升高度和速度、挤压次数和留振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施工参数进行施工,以确保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施工时应间隔打桩,孔内碎石量不应少于设计值的95%;碎石桩桩体密度主要靠贯入度控制及“少吃多餐”予以保证,贯入度控制就是在保证桩长和投石量的前提下,每米桩要见到“不进锤”(即在锤击行程大于3m,一次锤击后桩面下降小于5cm的这一锤)。“少吃多餐”就是根据设计桩身直径和所用的成孔管直径(不小于500mm),计算好每次投石量,控制每次投石量在导管内堆高应小于1.5m,成桩高度小于34cm。填料采用碎石,碎石常用粒径为2〜5cm,碎石含泥量不大于3%,且不得含粘土块。为避免缩径或断桩,必须控制每米桩长投石量,实际每米桩身投石量不得小于计算投石量的1.15倍,按式q=(nd2k)/4计算(q——计算每米桩长投石量(m3/m);d设计桩径(m);k挤密系数,取1.2-1.3。)应保证起重设备平稳,导向架和地面垂直,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成孔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应大于30mm,桩径偏差控制在土20mm以内;桩长采用设计标高及贯入度双控,贯入度控制的标准是在最后2min内小于5cm,具体有电机的实际工作电流控制,电流值最小不低于100A;施工时由专人记录各项施工参数,施工完毕后先将桩顶以上松土清除干净,碾压密实后再进行碎石垫层施工。

图-2碎石桩处治软基示意图2.3加筋土路堤施工注意事项(1) 填料从中心向外侧,对称进行,平面上使其成中凸形,使筋材一直受拉,填铺厚度按设计要求,不能过高,防止局部下陷。(2) 采用轻型施工机械,施工机械形成的车辙不超过7--8cm。(3) 碾压设备对填土边缘进行碾压困难时,也可适当超填,而后用传统方法进行处理。(3)排水:墙体底部设置碎石排水层,将水排向墙外,通过墙底的排水排走。(4)筋材保管:对于不同型号的塑料土工格栅应分开堆放,并应在筋材上标上各自不同的明显标记,以防止混用。图-3加筋土路基示意图堆放弃土前,要求将原地表耕植土至于弃土场一侧,待弃土完成后将耕植土覆盖于弃土场表面还耕。改道路基范围弃土应达到0.94,排水沟下卧土层密实度不应低于0.9,具体范围详横断面图。弃土场堆放弃土前,应按图中位置设置拦渣坝以防止土石滑移;拦渣坝也可以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自行调整拦渣坝设置位置;拦渣坝工程量计入护脚墙工程量。施工前须对截洪沟中心线纵断面进行实测,如与设计出入较大,应告知设计单位进行修改补充设计。施工中必须与总图、勘察报告密切配合,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在施工过程中,搅拌站产生污水、废水不得直接排放,需进行必要处理后方可排放,避免污染下游水体。4路面施工注意事项VM亍可亍飞路面厚度渺MVM亍可亍飞路面厚度渺M»30O17VVVT75?VVVVVVVVV路面结构为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中面层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cm级配碎石路基改善层。根据交通量计算,交通等级为重交通,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应不低于50Mpa。路面施工注意事项:(1) 上面层采用玄武岩碎石,应严格控制吸水率,灰岩碎石注意方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