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制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六年制第十册语文教学规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编有35课。其中看图学文2课,精读18课,略读15课。全册保存了原教材11篇课文,新选和从其他册调整了24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适合教学的课文,其中《大瀑布的葬礼》《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桃花心木》《“诺曼底”号遇难记》《乌塔》《军神》《游览太空的五星红旗》及古诗词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本册留意了语文训练的整合性,重新精选了训练重点,共编排了“阅读要有肯定的速度”“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按肯定的挨次写”三个读写训练工程,分别放在其次、第五和第七组中。全册将课文编为8组,每组一般4—5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编写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编写了“思索·练习”,略读课文前编写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积存·运用”。
每组教材一般由四局部组成。1.导读。2.课例。包括预习或阅读提示、课文以及思索·练习。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重点训练工程的概括和归纳小结。4.积存·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存·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第四、六组各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由导读到积存·运用,表达了由实践到熟悉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表达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本册教材要求会写会认的生字为210个,分别安排在看图学文和精读课文中。每课要求把握的生字在课后田字格和书后生字表中标明。要求会认的二类字为70个(只要求认读),安排在局部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或看图学文后,用横条标明。课文中的生字,包括二类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本册中,“导读”“思索·练习”“读写例话”“积存·运用”中的生难字均不注音,由学生自己想方法解决,目的是盼望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为了帮忙学生理解课文,进展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图画。
二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52人,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学生成绩较好;根底学问把握的比拟坚固,学习习惯好;各种力量都得到肯定程度的培育和提高。这学期在教学要求和小组合作学习及辅导上要留意些,进一步走“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路子,抓两头带中间,进一步抓好课堂纪律和各种力量的培育。
三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喜爱祖国、喜爱中国共产党、喜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斗的艰难,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难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自觉熬炼意志品质;培育喜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学习观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培育喜爱动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祖国美丽的风景名胜,陶冶爱美的情趣。
2.连续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一般话。
3.培育独立识字的力量。把握2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肯定的识字力量。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词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局部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留意语言的积存,逐步养成积存语言的习惯。
5.连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连续学习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分清*的主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观看和表达事物的根本方法。
6.学习扫瞄,能依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能逐步做点读书笔记。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一般话清晰明白地口述见闻,做到态度大方,语句比拟通顺连贯,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力量。鼓舞学生无拘无束地进展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熬炼口语交际力量。
8.留心四周事物,逐步养成勤于观看思索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看的根底上写出内容比拟详细、感情真实、有肯定条理的简洁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逐步养成想清晰再写和写后仔细修改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观看和表达的方法,提高观看力量和表达力量,培育爱美的情趣.
2学会用肯定的速度郎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3指导学生透过美丽的或富有规律性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绽开想象,领悟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5理解课文怎样借物喻人,感悟其内含的深刻道理.
6在了解有关科学学问的同时,学习说明文的根本写作方法,并受到喜爱科学的教育.
7理清*表达挨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建议及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连续重视字的教学。
识字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要使学生能比拟娴熟地查字典,自学生字,逐步具有自主识字的力量。要加强写字的指导,要求学生认仔细真地写字,不断提高写字的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2.连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在中年级训练的根底上,应提高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精确理解词语,特殊是那些含义比拟深刻的句子。要鼓舞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存词语,摘抄好词佳句;重视词句的运用,学习用词造句的方法,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留意“思索·练习”的变化。
修订后的“思索·练习”,去掉了原教材中一些繁琐的理解课文内容和孤立进展词句训练的题目,强调了整合性、开放性和扩展性,把理解内容和训练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力量。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索,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采纳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存语言,努力表达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存。加强了朗读、背诵,而且增加了弹性,很多课文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背诵的局部。教学时,要留意把握好修订后的“思索·练习”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思索·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索和争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课后安排的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和兴趣爱好,打算是否选做,教学时不要作统一要求。
4.连续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根本功,课上肯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教学中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的时间用于朗读;指导朗读,不光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还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根本功,要指导学生逐步提高默读速度。
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留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展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索的根底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争论和沟通,鼓舞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索,学会读书。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索、争论。一般不要逐段讲读,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压缩的精读课文。可以鼓舞学生采纳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力量。
(三)读写例话的教学
读写例话重在提示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同时担负着指导阅读或习作的任务。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性质,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指导学生学习读写例话,可以让学生先读读例话,知道例话在读写的哪一方面作了提示;然后联系本组的精读课文,对例话中提示的阅读或习作方法进一步加以理解;最终联系自己的读写实际,说说从例话中得到的启发与体会,重在引导学生把从例话中学到的学问用于今后的读写实践。
(四)积存·运用的教学
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后,训练内容与课文有肯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一局部:读读背背
本册8组安排了两次名言警句、两首古诗、两次成语和1次三字经(节选)、1次对联。教学“读读背背”,重在引导学生在积存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能够熟读成诵。教师千万不要讲解详细含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争论或适当点拨。
其次局部:阅读
在每个积存·运用中都安排了阅读短文训练。教学时可凭借短文后面的思索题,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一边阅读一边思索,并试着答复这些问题,最终再沟通、争论。指导学生阅读短文时,留意将学到的语文根本功运用于阅读实践中,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力量。
第三局部:口语交际
本册在“积存·运用”中安排了6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自己选自己好不好”、“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推举一本好书”、“小学生结伴出门旅*不行”、“客人来我家”、“暑期怎么过”。安排口语交际的目的是标准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力量,培育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展口语交际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知道怎样去说。要加强说话通顺、连贯的训练,使学生把话说得清晰明白。要表达学生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表达交际性。口语交际的训练仅靠积存·运用中安排的几次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展。口语交际训练要实行多种形式,面对全体,使人人都有训练的时机,从根本上扭转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
第四局部:习作
本册安排了8次习作训练,分别是“写观看到的春天的景物”、“缩写”、“写一件自己懊悔的事”、“写建议书”、“写最想对他人说的心里话”、“写将来的人或事物”、“写第一次做的事”、“写我家的星期天”。指导习作,要引导学生留意观看和喜爱四周的生活,调动学生观看思索和练笔的积极性,翻开思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要引导学生写熟识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绽开联想甚至梦想,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制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敏捷地运用教材,制造条件使学生乐于表达。
第五局部:实践活动
本册安排了两次,分别是调查社会用字状况和评比优秀的小创造*。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表达学生自主实践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育团结合作的精神。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力量的综合运用。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必过于受课时的限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当因地制宜。教师要依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制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教材中的安排仅供参考。各地教师在使用五年制第八册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准时告知我们,以便在修订时改良。
五时间安排:
讲读课文40课时
略读课文15课时
读写例话3课时
积存运用40课时
机动16课时
总计114课时
****
篇2:六年制第九册语文教学规划
六年制第九册语文教学规划
一、班级状况分析(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又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其中保存了原教材21篇课文,新选了11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其中《夕照》、《迷人的张家界》、《秋天的思念》、《地震中的父子》、《三峡之秋》、《军神》、《一件运动衫》、《海豚救入》、《珍宝鸟》、《大瀑布的葬礼》、《北京的四合院》及古诗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留意训练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全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索-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存-应用”,本册没有2个重点训练工程,它们是《体会句子含有的意思》、《阅读要有肯定的速度》分别安排在二、五组中。
每组教材一般应四局部组成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示简要地说明在学习中要留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课例。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索练习
课文。课文的内容具有思想性,语言具有典范性,每组中的内容或形式上有肯定的联系
预习。要求学生先读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读有关资料等
思索.练习,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一般有了3---4个题目,标有“△”符的是选做题,表达教材的弹性和课内外的结合。
阅读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一般提出1—2个思索题,侧重在理解内容,提示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中扩绽开去。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对训练重点的归纳概括和小结。
4、积存、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存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
、阅读,口语交际活动。本册的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三、七两组中。
“积存运用”实际上是由原有“根底训练”转变而来的,教材中不再安排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而是在整合的训练中,培育学生理解语言,积存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力量。
“积存运用”中安排的第一项“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存语言;其次项“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学问,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育独立阅读力量;第三项“口语交际”,旨在沟通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力量:第四项“习作”,适当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削减了命题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写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提高应用文的作文力量;“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展综合性、讨论性学习,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语文综合力量。
由导读到“积存应用”,表达了由实践到熟悉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表达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一般话。
2、培育独立识字的力量,学习230个生字,其中160个能读准子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子音,不要求会写。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殊是含义比拟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局部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存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肯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区分词语的感情颜色,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存,领悟有肯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的表达挨次,体会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根本的表达方法,在沟通和争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推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⒃亩脸潭仁屎系亩廖铮私庵饕谌荩颁溃芨菪枰占泄刈柿希鸩窖煽瓮庠亩恋南肮撸睦骄啃卧亩粒狙诳瓮庠亩敛簧儆?0万字。
5、口语交际
(1)、能用一般话清晰明白地叙述一件事情,争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
(2)、与人沟通能敬重理解对方可,乐于参加争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仔细急躁,并能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粉末冶金在计算机散热部件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稀土国际贸易与政策法规考核试卷
- 疾病预防控制中的社会经济学影响考核试卷
- 租赁经营合同(9篇)
- 游苏州园林心得体会600字(15篇)
- 糕点行业生产安全规范与事故预防考核试卷
- 2025年设计个人年终工作总结(4篇)
- 世界文化遗产解读考核试卷
- 石油开采业的区域发展与资源整合方法考核试卷
- 网络公共服务平台风险防控考核试卷
- DB11-T 212-2024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托盘贸易合作合同范例
- 劳动节安全教育家长会
- 品类运营管理
-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合同
- 我的家乡浙江衢州
- 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答案
- 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特征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国开-参考资料
- 学校食堂蔬菜配送合同范本
- 建筑物外墙广告牌拆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