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红烛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红烛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红烛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红烛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理想而献身的青春底色学习目标1.了解意象概念,通过比较分析明白同一物象可以为不同意象;2.掌握象征修辞手法;3.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能够深入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1何谓“意象”?象,物象;意,情感或哲理。

3上述特点举例:“花”与“鸟”复习意象2“意象”特点:同一物象,被不同的情感或哲理包裹,会变成不同的意象。“蜡炬”与“红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初读诗歌,意象解构任务:自由朗读,解构“红烛”意象

文艺评论中总能看到一个术语,叫“意象解构”,它指的是诗人经常将一个完整的意象,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来表情达意。无题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蜡炬:

“灰”“泪”红烛:“色”“灰”“泪”“光”明确将红烛的红,类比为红心的红。红心的红象征意义:赤诚、热烈、忠诚;根据作者的类比,同理推之,红烛的红色象征意义:赤诚、热烈、忠诚。“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辞海》解象征:借有形之事物以表现无形之主观者,谓之象征。其含义就是——借助有形的事物,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识、主观思想或特殊意义,称为象征。“色”请同学们结合这一节的具体诗句,分析红色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光”“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第二、三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红烛”有着怎样的认识?①设问和比喻。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强烈的错怪,认为红烛自作聪明。诗人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便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大惑不解,认为“红烛”“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很“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光”“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根据上下文分析,“光”象征什么?“光”象征着红烛牺牲自我,拯救世人的理想信念。“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灰”无题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蜡炬:“灰”“泪”红烛:“灰”“泪”“泪”“蜡炬”与“红烛”的“灰”和“泪”象征意义有何不同?“蜡炬”的“灰”象征着因不能承受相思之苦而逐渐残损、衰亡的躯体;“蜡炬”的“泪”象征着相思的悲伤之情。

“红烛”的“泪”象征着因理想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着急焦虑之情。

“红烛”的“灰”象征着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自我牺牲后还能培育花果的脂膏;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请将你的膏脂,不惜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蜡炬”象征着“红烛”象征着因不能承受相思之苦而陷入悲伤无法自拔的忠贞;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牺牲自我的理想人格。意象特点:燃尽自己,创造光明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闻一多笔下“红烛”意象的象征内涵和所寄情感是比较固定的,但是诗人每次面对“红烛”的情绪却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每节诗歌的开头,诗人咏叹“红烛啊!”,这背后的情绪都不尽相同,请你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诗人在每节诗歌中咏叹红烛的不同情绪。二、再读诗歌,体会情绪第一节:对红烛的赞颂;第二节:对红烛的困惑;第三节:对红烛的了悟;第四节:对红烛的激励;第五节:对红烛的感伤;

第六节:对红烛的彻悟;第七节:对红烛的慰藉;第八节:对红烛的认同;第九节:对红烛的肯定和期望。1923年1.苏联提供援助,为中国争取民族独立;2.日军在长沙肆意枪杀中国平民;3.胡适力倡研究旧国学;4.毛泽东创办《新时代》杂志;5.蔡元培愤然辞去北大校长职务;6.北大哲学系教授引发爱情问题的社会大讨论。三、三读诗歌,了解背景《无题》创作于风雨飘摇的晚唐末世,金戈铁马,风雨飘摇的大唐王朝岌岌可危《红烛》创作于1923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天翻地覆。小我

无我

形象特点:奉献他人、牺牲自己《红烛》: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诗人将自己比做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和快乐的果。尽管是“流一滴泪,灰一分心”,但是即使是“直到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在所不惜。青春蕴含的价值在于:奉献知识拓展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等,表现对祖国深挚的情感,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抗议。文学常识:闻一多文学常识:新月派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文学常识:诗歌的“三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