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i.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甲和乙,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右盘中放两个甲球,在左盘中放三
个乙球,天平刚好平衡,则
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1:1B.甲球和乙球的质量之比为2:3
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3:2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发光物体P从距凸透镜85cm处沿主轴向透镜方向以0.05m/s的速度开始做
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关于物体P经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运动3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当运动5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当运动7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当运动8s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5.下图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6.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
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⑤冰冻的衣服变干;⑥蜡烛的液滴掉落在桌面上变成蜡
块
A.①@③B.②④⑥C.①@⑤D.③④⑤
7.敲响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大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8.如图所示,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纸板E、F可绕ON翻折,一
束激光A0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A0在纸板E上发生漫反射
B.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暗
C.入射光线A0顺时针转动,反射光线0B将逆时针转动
D.当纸板F向后翻折时,不存在光的反射,看不到反射光线
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麦田灌水防冻,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B.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C.海鲜放在冰块上保鲜,利用了冰升华放热
D.冰箱冷藏室能够保持低温,利用制冷剂的汽化吸热
10.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
水面,水花四溅。以下活动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
D.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瓶内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二、填空题
11.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5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
瓶内氧气的一半,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密度为kg/m3.
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
物体的缩小、的实像。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
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
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左/右)移。
14.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C,水银的沸点是
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15.如图是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现场,主持人正在展示“用锡纸记录声音”的过程。对着纸
筒唱歌,纸筒底部的振针在移动的锡纸上留下深浅不同的刻痕从而记录下声音。这说明声音具有O
复原声音时,振针经过刻痕带动纸筒发声重现歌声。
16.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则乙车的速度为m/s,若甲车长5m,则完
全通过长75m的一座桥用时间是s;车上的乘客发现自己对于对面的乘客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窗
外的景物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汽车必要时会鸣笛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
17.一个空瓶质量为78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78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8g。若先将空瓶内装一
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32g。然后将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212g。(P
水=L0Xl()3kg/m3)
求:(1)空瓶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3)金属颗粒的密度。
18.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
音,求大炮距坦克多远?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四、实验题
19.探究密度概念的构建
实验次数物体m/gm/gM/V/(g/cm3)
1铝块127102.7
表格图像2铝块254202.7
3铁块179107.9
4铁块2158207.9
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的。
②上述实验图象如图,图线反映了铁块的实验情况。
③由数据表格形式变换成图象格式,运用了法。
④由上述试验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
20.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焦距变小,抽水时焦距变大)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
甲乙丙Q
(1)若实验在光屏上得到如图甲的像,应将蜡烛向(选填“右下”“左上”“右上"'‘左下”)
调节,直至_____。
(2)如图乙,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凸透镜,调节光屏位置,此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最小最亮
的光斑,则此水凸透镜的焦距为cm。
(3)小明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调整至如图丙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
的实像,小明接着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移至光具座_cm刻度处,再
次得到清晰地烛焰像。
(拓展)小明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中向外抽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的模糊不清,这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相同: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在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
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水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1.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
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
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广告牌玻璃屏蔽门
小明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3)量出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
用的仪器是。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
是.
22.如图(a)是小明和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金相同,同样将一定量的
水加热16min.
(1)根据(填“甲”或“乙”)图,说明水已沸腾。根据实验数据,在图(b)中画出了水的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观察水是
否继续沸腾.
(3)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比小明长的原因是.
(4)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所示,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
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d)所示。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
波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23.自选实验器材,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
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24.如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是o
(2)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选填“大”或“小”)
(3)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消,为了便于测量全程时间,小致同学在C点放置一块金属片。
小车通过AC段时,测得时间为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BACBCCADC
二、填空题
11.变小2.5
12.凸透倒立
13.(1)下(2)放大;左(3)左
14.液体热胀冷缩水银
15.能量振动
16.4相对性信息
三、计算题
17.(1)100cm23;(2)0.8g/cm3;(3)2.7g/cm3
18.714mli9°m/s
四、实验题
19.不同a等价变换单位体积
20.左上像成在光屏的中央10.0缩小35.0远视眼远离
21.(1)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的站位;
(3)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刻度尺。像到称镜面的距离等于
物到镜面的距离.
22.乙99撤去酒精灯小红的水的初温更低固液共存
23.实验器材:扬声器,纸屑;
实验步骤: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把纸屑放在扬声器上;
实验现象:会看到纸屑在跳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s
24.v=-小t0.32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升降台面上有一个足够深、底面积为©cmZ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深为20cm
的水。现将底面积为lOcn?、高为20cm的圆柱体A用细线(足够长)悬挂在固定的弹簧测力计下端,使
A浸入水中,稳定后,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在此基础上,在使升降台不
断上升的过程中(g=10N/kg,水的密度为LOX103kg/m3)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圆柱体A的重力为1.2N
B.圆柱体A的密度为0.8X103kg/m3
C.圆柱体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3XU)3pa
D.升降台上升的高度等于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
2.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3.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
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④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4.如图所示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B.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手指看上去“变粗”了
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7.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8.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A.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水的凝固点是100℃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BC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AB段物质为固态,B时刻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9.俗话说,响鼓也要重锤敲,重锤敲改变的是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频率D.音调
10.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B.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
C.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2:5,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一.如果
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
12.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小华需要佩戴用
透镜制成的眼镜。该透镜对光具有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3.雨后睛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的是(选填“积水”或“地
面”),原因是光照到它表面上发生的是。白天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
14.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
(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cm;
(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s;
(3)图(c)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15.把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所示。若把频率为
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备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图中的。
16.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被测木块
的长度为cm。
0123
)而小丽仙1Mlem
三、计算题
17.一捆铁线,质量是79kg,铁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请算出这捆铁线的长度?(已知P铁=7.9X103kg/m3)
18.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利用这一点,可以粗略测量人到山崖的距离。小峰面对山崖
大喊一声,2s后听到回声,他离山崖有多远?这种方法不能在太空中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声音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四、实验题
19.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
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
值。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D
110181.8
甲220361.8
330541.8
乙41080.80
520160.80
630240.80
①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
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
的。
③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0.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
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
(1)他们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距离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
镜的焦距f=cm。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
像特点制成了(写出一个即可)。
(3)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cm~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它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原因是像距。
(4)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
这表明像距变T,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15cm(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
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选填“大”或“小”),将
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方(选填"前”或"后”),故需配戴透镜矫正。
21.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脸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
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
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
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
像.这是因为.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2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
£度/°c
1234567891011t/min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而
且碎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完全熔化需要分钟。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
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23.如图,某同学用尺子作乐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
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
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尺子伸
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________有关.
(2)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
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
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的幅度越,发出声音的响度越;拨
动尺子的力度越小,尺子振动的幅度越,发出声音的响度越.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
的大小与有关.
(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
是由于.
(4)在用尺子作乐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化法”)
24.小亮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将移至标尺左端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的质量是20g。
(3)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g,已知瓶子的容积是40
mb则液体的密度是kg/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ACACCCCAA
二、填空题
11.6:5,3:1
12.凹发散
13.积水镜面反射色散
14.20218-4
15.T
16.量程1mm1.70
三、计算题
17.400m
18.m@真空不能传声
四、实验题
19.(1)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1与4、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20.放大投影仪/幻灯机太大/超出光具座长度范围小小于大后凸
21.(1)2;大小;(2)不能;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22.使冰块受热均匀慢固液共存态3不能试管中的水温度达到100℃后与烧杯中水
温相同,不能继续吸热
23.慢低快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大大小小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发出
声音的音调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控制变量法
24.水平游码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祛码放在左盘53.20.83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已知铜密度为&9X103kg/m3,酒精密度为O.gXIO/g/n?,把一金属铜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
中溢出水20g,若把该铜块放入另一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A.20gB.10gC.16gD.8g
2.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己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祛码后
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祛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3.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0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
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oSiS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动,将镜子转过0角度,则此时
A.入射角为2。
B.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2。
c.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e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9
6.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
7.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C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
际体温是36.5C,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A.36.5℃B.39.7℃C.76.2℃D.无法读数
8.腰鼓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它展示出了陕北人朴素而豪
放的性格。关于腰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腰鼓,可以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B.敲击大小不同的腰鼓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腰鼓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9.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象,下说法正确的
是()
A.“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B.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是汽化现象
C.“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是液化现象
10.元旦晚会上,小琳演奏了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下列有关古筝演奏说法错误的是
A.拨动号弦,琴弦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B.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琴弦停止振动,琴弦停止发声
D.古筝声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中
二、填空题
11.长江三峡水库总容量约为3.93X10%:这个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t。
12.如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透镜,所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20cm,为了能
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
13.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性质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o
14.在小羽进行实验时,邻居家的孩子练琴声影响了她的研究,请你帮小羽想出办法来减弱这种噪声的
干扰具体做法是:(只写一种即可),这是通过的途径减弱噪声。
15.汽车的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小汽
车的后视镜大多是平面镜,而对于大型车辆。其后视镜一般是(选填“凹面镜子”、“凸面
镜”),物体在镜中成正立、的虚像,增大了驾驶员观察视野。但即使如此,驾驶员仍有观察不到
的盲区,如图所示,所以行车、走路定要注意安全。
货车・出示,图
16.身高1.75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m.如果他向镜面移
近0.5m,他的像高(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5m。
三、计算题
17.“十一”黄金周,小珊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4.8g。(已知水的密度P水nl.OXlO/g/n?)求:
(1)壶盖的体积。
(2)这种材料的密度。
(3)茶壶的容积为600mL,若用该茶壶装满水时,茶壶中水的质量。
18.小明一家去广州旅游,在去广州的高速公路上,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圆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什么意思?方标志牌上“广州120km”表示什么意思?
(2)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广州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四、实验题
19.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
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o
(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kg/m3.
(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大”或“小”)。
20.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下列操作,比较规
范的是(选填“甲”或“乙”)。
甲: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乙: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2)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如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图中凸透镜
所成像是()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D.正立缩小
(3)在如图中,若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
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中的位置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
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如图中蜡烛和透镜间放置了一个视眼镜时,则将光屏向右移动后可以再次找到了清晰
的像。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透明玻璃板竖立在直尺上方,且底边与直尺相互垂
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在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且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杯所成的像.
(2)点燃蜡烛A,小心的移动蜡烛B,当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表面像与物体的大小
.这时,若把蜡烛B换成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填“实”或“虚”)像.
22.小华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的物态变化规律"o
(1)该实验应选用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选填“甲”或
“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如图丙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温
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熔化的过程是段(用字母表示),在第4分钟时处于
状态。
(4)当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不变且气泡上升时(选填“越来越小”“大小不变”或“越来越
大”),说明水已_____。
(5)图象丙中,在实验过程中BC段和DE段,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
A.都不吸热
B.BC段吸热,DE段不吸热
C.都吸热
D.BC段不吸热,DE段吸热
23.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
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
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
11.52131
23121284
348.52.5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
的理由。
答:(填“能”或“不能”);理由:.
24.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用不同力度敲击音叉同一部位,这套装置还可以
探究:o
(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图,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便于确定的位置:蜡
烛远离玻璃板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把光屏放在玻璃后
蜡烛成像的位置,像(选填"会”或“不会”)呈在光屏上。
(3)如图丙,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图中AB段的距离cm,测得时问t四=1.65。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B=cm/s,VM%(选填“>”“V”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DBDBBBBCB
二、填空题
11.93X1011
12.凸缩小40
13.液体热胀冷缩37℃
14.关闭门窗阻断噪声传播
15.凸面镜缩小
16.3;等于
三、计算题
17.(1)14.8cm3;(2)3g/cm3;(3)600g»
18.(1)圆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此处路段限速80km/h;方标志牌上“广州120km”表示此处到广
州的路程是120km;(2)1.5h,
四、实验题
19.右27102.7X103小
20.乙B远离变大近
21.较暗A相等不能虚
22.碎冰块乙BC固液共存越来越大沸腾C
23.(1)20.50;(2)3;(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2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像不变
不会40.025.0>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
料的密度较小
2.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图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
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C.乙丙D.丙丁
4.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
“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仆“钠****大(L)MN铀肺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
6.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7.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8.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A.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水的凝固点是100℃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BC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AB段物质为固态,B时刻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9.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与“低声细语”属于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隔墙有耳B.悦耳动听C.掩耳盗铃D.震耳欲聋
10.有些声音人耳听不到,有些光人眼看不到,但它们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外线的照射在任何情况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医院常用热效应显著的红外线照射来灭菌消毒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预报地震
D.医生通过听诊器接收超声波来了解病人的病情
二、填空题
11.一块质量为20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
的体积为cm%
12.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如图所示的两副眼镜中,镜片(选填“(A)”或“(B)”)属于
凸透镜,此时,该镜片到文字间的距离(选填“小于f”、“介于f与2f之间”或“大于
2f”)。
(unMu
55
(A)
13.75.华鎏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
上,现场观众能听到他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
种光的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
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_____色。
14.小明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
中正确的是_____»如图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那么温度计甲的示数是,乙的示数是.
15.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
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1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f图像如图所示,甲物体的速度是m/s,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选填“东”或“西”)运动.
三、计算题
17.“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
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56%再把壶
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2%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8.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nl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
(2)汽车的速度V。
四、实验题
19.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
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
L
r
r
50g2Dg10gr
[J"[”I[111IiI工]
r0
图甲-
图乙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
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硅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____go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mlo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g/cm)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
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选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选填“变大”或“变
小”)。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
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像完全_____.
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相等。
(2)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别破璃扳的距离,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u(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V(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1010
21515
3202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检测与质量监控技术-洞察及研究
- 物流公司仓库管理操作规程与流程
- 角度认识专项练习题及教学参考
- 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运营策略分析
-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
-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范本
- 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建设实操指导
- 深圳装修合同内容与注意事项详解
- 工业机器人维护操作培训教材及考核题库
- 电气维护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信访诉求书撰写指南2025
- 2024邯郸大名县招聘村(居)党务、村务(居务)工作者354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医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 2024 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 13 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检测卷
-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 农村处理矛盾纠纷课件
- 厂房搬迁管理办法
- 保险学考试题(附答案)
- 中药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 国企纪法教育实施路径
- 药品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