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新授课教师单位课题名称第8课辛亥革命学情分析:本次教学是历史学科在新课标教学模式下的一次尝试,试图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合作中,活动的参于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
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初中学生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学习中兴趣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氛围。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出自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8课《辛亥革命》。本单元主要体现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与探索,从而使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其中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共分有两目: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策略:建议:1.教学用具:powerpoint演示和武昌起义视屏。2.采用合作探究和史料教学法。利用多媒体PPT,以展示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学探究课前两分钟播放《走向共和》主题曲,多媒体配以历史事件的画面,最后打出歌词,上课铃响音乐结束。师:“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这首歌都让你想起了哪些历史事件?(课件出示历史画面配以音乐)师:是的,一次又一次挨打,中国到底是怎么了?中国该怎么办?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用血的代价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和“振兴中华”的道路,其中杰出的代表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就是?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孙中山,学习他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孙中山,学习他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
师:重温辛亥精神。
(课件出示课题)
师:提到孙中山,你对他都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对孙中山的介绍)
师:孙中山一生有三大爱好,其中一大爱好便是:读书。我们知道“读书可知史”,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0页第一目,了解孙中山早期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课件出示孙中山革命事迹知多少?)
师:讲述“兴中会”,“同盟会”创立的相关信息。
(课件出示兴中会,同盟会创立的相关信息)
师: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
师:讲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革命目标,革命旗帜。
(课件出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旗帜)
师:讲述同盟会是一个政党的原因。
师:你能找出同盟会革命纲领和革命旗帜之间的对应关系吗?
(课件出示革命纲领,革命旗帜,革命目标之间的关系)
师:(过渡)在同盟会成立并提出明确的革命旗帜后,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许多武装起义,如: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课件出示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示意图)
师:这些起义的结果都怎么样?
师:一次又一次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众多热血儿女的英灵变成了纪念碑上笼统的数字。
师: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敛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郊外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们大多是留洋归来的学生,平均年龄才29岁。英雄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起义三天前,林觉民在一方白色手帕上给妻子用血和泪写下一封感人至深的绝笔信。
师:这是截取信中的一段:
(课件出示《与妻书》部分内容)
师:这段什么意思?
师:为了苦难的祖国,他永远地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为了天下人的幸福,他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和年轻的生命。
师:林觉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师:林觉民这种为了祖国,为了民主共和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师:黄花岗起义结果失败了,但烈士的鲜血唤醒了更多的国人,黄花岗起义半年后,武昌起义就爆发了,现在就让我们回到99年前那个敲响清王朝丧钟的夜晚吧。
(课件播放:“武昌起义”视频)师:武昌起义的结果使得武汉三镇光复,武汉三镇包括:武昌,汉阳,汉口。1949年后将这三部分合成:武汉市。不仅如此,武昌起义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各省纷纷起义,大家看地图:
(课件出示武昌起义后形势图)
师:清王朝这座260年的老屋子,革命党人这么一推,它就哗啦啦一个月倒了一半。十几个省响应起义,宣布脱离清王朝而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师:有人说: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课件出示“史学争鸣”)
(课件出示能量充值卡)
师:各省宣布脱离清王朝而独立,这个独立可不是今天说那个地方闹独立的意思,各省从清王朝里面独立出来,就是等着民国建立以后再加入进去,因此这时,大家邀请革命领袖孙中山回国,建立民国,颁布约法,使革命达到高潮。
师:情境:假如你是民国记者,你会如何报道民国建立呢?
(课件出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表格)
师: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什么成就呢?
师: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临时约法》师: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比封建制度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有人就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课件出示史学争鸣)
师:我们用事实说话,请看材料。
(课件出示阿Q,黎元洪,袁世凯图片以及介绍武昌起义后社会风俗方面变化的视频)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革命的过程,不难发现,从开始到结束,革命阵营内部始终存在一个什么严重的问题呢?旧官僚,假革命混进了革命阵营,从内部破坏革命,尤其是最后结局里那个头号假革命——袁世凯还当上了大总统,你认为这会对革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师:虽然有败笔,但革命的功绩是不容抹煞的,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3页,总结概括一下辛亥革命都有哪些功绩?
师:(小结:到今天辛亥革命已经有了99年的历史,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成为光辉得现实。辛亥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总结一下我们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节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件出示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探讨了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以革命的方式救亡图存,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各省纷纷响应,将革命推向高潮的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通过学习我们深刻理解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了解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经历。
(课件出示孙中山一生大事年表)师:轻松一刻,九宫格游戏
(课件出示九宫格游戏)
师:同学们,学史明智,同学本节课学习,你都有哪些感悟呢?
(课件出示“学史感悟”)
师:谈得很好,辛亥革命百年将悄然而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现在传承倒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肩上,我们几年辛亥革命,就是要思考革命的成败得失,要学习当年革命志士的爱国精神,学习孙中山等人顺应世界潮流不断前进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缅怀孙中山先生,重温辛亥精神。
(课件视频播放“国父纪念歌”)
师:
我送一句孙中山先生的话以共勉: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课件出示)生:欣赏歌曲生:想起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生:孙中山生:辛亥革命生:思考回答生:读书回答完成表格生:对比回答生:思考回答生:思考回答生:齐读生:思考回答生:回答生:看“武昌起义”视频生:观察地图生:讨论回答生:讨论回答生:颁布临时约法
生:辩证回答生:革命失败
生:阅读回答生:回顾总结
生:回答
生:谈感悟
通过活动增长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明确本课学习要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
养成正确读书的方法和习惯
巩固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影像与图文结合,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图史结合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
。
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
巩固基础知识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观察地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
的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在总结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板书设计分层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振兴中国”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国,他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强学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2.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纲领的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3.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A.师夷长技 B.要反对外国侵略C.要自强、求富 D.要实行三民主义4.服装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分立,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A.民主 B.民治C.民生 D.民享5.“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6.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广州7.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A.新中国成立 B.国民政府垮台C.中华民国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8.(2014·海南中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中国()A.摆脱了殖民统治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D.改变了社会性质9.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10.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上图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发生在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请你就这一事件,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一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先生,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发生在______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2)在这里,“辛亥”的意思是()A.旧历纪年 B.起义军的名称C.武装起义的代号 D.地名(3)想一想,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驱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答案:(1)孙中山1911三民主义(2)A(3)爱国主义精神,为革命、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等。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完成,清王朝正病入膏肓。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曾说“药”不可治者,刀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