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学备考专题十三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考点CONTENTS目录专题过关考点
植被的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1.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的关系2.成土母质与土壤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3.气候与土壤4.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图解如下:5.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6.时间与土壤: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7.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而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违反自然成土规律会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对点训练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据此回答1~2题。1.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B.气候
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BC【解析】第1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与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关系不大;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进行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风化壳逐渐加厚,但与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无关;岩石风化物即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第2题,本题考查生物对土壤发育的作用。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成土母质上滋生出生物后,通过光合作用和根系有选择地吸收,慢慢地积累了有机物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生物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和矿物养分归还给地表,加速土壤的形成。因此,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一是有机质生物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因此②④正确。6%35%专题过关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C.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C6%35%
2.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势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B.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长期积累C.地表植被覆盖率大,植物归还土壤的有机质多D.人们耕作科学,对土地的利用合理B6%35%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3~4题。6%35%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A.风化基岩
B.气候C.地形
D.生物4.图示区域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DA6%35%【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母质;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6%35%
读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母质层上有四个土层,其中甲为 ()A.有机层,以分解的有机质为主B.母岩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C.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D.腐殖质层,以枯枝落叶为主6.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为()A.成土母质
B.生物C.地貌
D.人类活动CA【解析】第5题,森林土壤剖面自上而下依次为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所以甲为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的淋溶层。第6题,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所以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为成土母质。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读图,回答7~9题。7.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沙化
B.土壤盐碱化C.土壤酸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8.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术 B.适量掺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时深耕土壤CD9.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的pH减小到小于7,使土壤呈酸性,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第8题,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第9题,读图可知,表层土壤(0~20cm)刚耕作1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可能位于北方地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塔里木盆地中为有机质含量低的荒漠土。C6%35%
二、非选择题10.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A
、B
。
矿物质有机质
(2)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管理咨询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防暴反恐知识技能培训课件
- 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探索
- 2025年最简单土石方运输合同3篇
-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文化生活模块全套知识清单
- 知识图谱辅助关系抽取方法-洞察及研究
- 四川省成都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二(上)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部门生产安全培训纪要课件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管廊运维招聘题库及答案
- 江西省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广东河源市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需紧缺人员招聘117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航空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 无人机地下结构探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