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总体规划设计浅析-大型医院综合体总体布局与功能流线初探_第1页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总体规划设计浅析-大型医院综合体总体布局与功能流线初探_第2页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总体规划设计浅析-大型医院综合体总体布局与功能流线初探_第3页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总体规划设计浅析-大型医院综合体总体布局与功能流线初探_第4页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总体规划设计浅析-大型医院综合体总体布局与功能流线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析—大型医院综合体总体布局与功能流线初探金波(上海析—大型医院综合体总体布局与功能流线初探金波(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03)摘要:文章从总体布局功能关系流线消防等方面对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设计进行介绍,着重论述了医疗建筑设计过程中,从总体流线到单体流线设计以至消防设计均应坚持以功能为主形式为辅的原那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医疗建筑;院中院;集中与分散布局;流线;采光通风中图分类号:2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0704-0050-03OntheOveralPannngofTheewFrtffaedHopalofenhouedcaloege—pprhoherlutndunnwfagplnohnhihnunnnue.,d,hnhi200003,hn)btrat:hepprndushednfhewitilitdpitlfnhudilllemp,uhshelu,unnn,wnendhn;shtthudeunnpyhmsuppntndlbudngdn,numusbehdhe.Kyord:dlbudng;pedpnsnhpl;nlnddpddbun;unnw;dyhngndnn1工程的性质与概况温州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们面前的问题是总体规划。传统的医院设计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上述的要求,只有用全新的思路和超前的观念,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大胆革新医疗流程,突“以疾病为主线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使病人治病的各主要环节更加合“对症而治。也就是以各科功能专业化为中心,将几个相关的专科中心归并为假设干分院,假设干分院再组成总医院,形成所谓“院中院格局各专科中心内部均有自己的管理组织层,管理结构简单而先进例如:脑科中心;肿瘤中心;心脏中心;移植中心;生殖中心等这些小单元让管理更有效,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把各个专科中心集中在一起的组织形式,使各中心各司其职,能有效地激发各个专科中心之间的协作热情,还能集中物流,简化医院流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本世纪温州市“建设现代化新温州的战略指导下,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贸易和港口城市。历经85年的风雨沧桑,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历来是浙南闽北地区医疗中心,担负着近千万人口的医疗及危重疑难病症救治任务。迁扩建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设计规模2000床位,日门诊量5000~6000人次,用地面积3372h医院总建筑面积3497002,包括门急诊专科中心医技病房楼、医疗保健中心传染病中心医护值班公寓教学科研综合楼、能源中心以及地下人防(包括一个五级地下战时医院)。一次设计,分期实施。工程基地选址在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镇桥头河村,该基地地形平整,交通便利基地东侧规划建有高教园区北入口道路,路宽约40,是连接市区及浙南闽北地区的交通动脉;西侧与规划中的物流中心隔河相望,距南塘大道约500基地中间以20m规划道路为界,分为南北2个地块,同时基地东侧与规划中的温州市植物园相邻基地四周河流环绕,自然环境优越,空气清新,有利于病人的医疗康复和疗养。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分成3大块,在建筑和功能上彼此连接:各专科中心-医技中心-护理中(住院部)。医技中心在医院的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该区内的设备涵盖医院各个专科中心,根据各科病人的康复和诊断要求,所投入的设备不同而设立专门的功能单位。例如:EG检查中心;内窥镜中心;影像中心;药理病理解剖中心;手术中心;注射输液中心等,以减少设备损耗,提高使用率;同时提高灵活性,随时根据使用程度调整各个功能单位的大小通过功能区块的集中化使医院内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护理中心设计了灵活的标准化的方案,给界限推移混合配置和有效地使用提供了空间,使医院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科室的房位。护理区的安排力争做到使用的中立性,即床位可自由安排到各专科功能区到达最大的病床使用率,毫无困难地适应未来的开展变化另外,如移植中心病房烧伤科病房等均设在顶层独立成区,有利于净化和隔离。根“院中院的设计思想,医院建筑以多层为主,并与环境相结合,重视室内与室外设计的环境,力争创造花园式的医2总体规划与建筑布局大型的医院综合体设计中如何解决超大规模日门诊量的人流?如何解决众多门诊科室初诊与复诊的人流分配?如何便捷地联系门诊科室医技病房的关系?如何解决洁污流线及大量物品和医疗废气物的吞吐问题?2000多名医护工作人员每天如何以医护工作人员的面貌快速地进入工作岗位?首先摆在我院环(图1)。收稿日期:--9作者简介:金波-,男,江苏镇江人,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程师,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基地以20m规划道路为界,分为南北2个地块,基地南侧图1 总体鸟瞰图图2总平面规划图图3地面交通图1 总体鸟瞰图图2总平面规划图图3地面交通停车场布置图2007No.4建筑与规划设计51教学科研综合楼位于基地北部地块最东侧,主要供医院进行教学及科研使用。总体规划以为病人提供最正确诊疗环境,为医护人员创立高效的医疗管理条件为前提,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流线清楚,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减少交叉感染。3室外交通与室内流线的组织道路设计遵循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景观要求的原那么院区道路采用城市型双坡道路,水泥沥青路面医疗区内主楼医疗保健中心传染病中心之间设有环型道路与纵横主干道相通,便于车辆通行,还可兼做消防通道北侧地块的能源中心医护值班楼教学科研综合楼之间也设有道路相互环通,南北地块除地上出入口联系外,并设有地下通廊联系。院区主要环形道路为7m或12m宽,次要道路为4m(图3)。地块布置医院的主要功能区—医疗区,北侧地块布置科研教学后勤保障区。医疗区在总体设计上是一组集中的医疗建筑群医院主入口集散广场在正南面,以便于人流的引入,医院的东侧设置了4幢门诊专科中心大楼;西侧在接近水系环境优美处设置4幢住院护理中心;东侧的门诊专科中心大楼与西侧的护理中心通过中间的医技中心大楼,组成了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有机联合体。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及自然采光与通风的条件,在建筑群中合理的布置了内院和天井。西侧护理中心的底层架空,为住院的病人提供了通敞明亮的自然环境。架空的空间使得病人在阴雨或日晒的情况下也能享受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还为消防解决了合理通道。除此之外,所有病房均为南向,为自然通风与采光提供了条(图2)。在医疗区门急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地下室东西两侧分别设有2个大型的地下停车(东侧609辆,西侧376辆),以满足医护工作人员上班停车的要求。在高教园区北入口道路西侧,南北2地块均设有公共停车场,同时在医疗保健中心急诊出入口传染病中心出入口附近以及医护值班楼的北侧都设有小型停车场,地面停车共673辆,以满足各种人员的就近停车在主楼西侧地下停车库的北面设有自行车停车库,停车230辆,以及医护值班楼主楼东侧用地高教园区北入口道路的东侧设有自行车停车场,停车2850辆。医院作为功能最复杂的公共建筑,不仅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包括病人医护人员和探病者的使用,而且还有无数的药品和货物的运输,因此,一个简单而清晰的内部交通系统对医院的运作至关重要。急救中心位于医技中心最北面,独立设置的急诊急救入口广场也设在正北面,并在其入口东北角留有直升机停机坪,为多山多川的温州地区突然的急救创造快速高效的条件。医疗保健中心那么独立地设置在医院基地的西南角上,双面环河,四周绿地环绕环境优美安静,交通便捷,为外宾干部创造了良好的就医康复环境。传染病中心与医院主楼分开单独设立,位于南部地块的西北部。可由基地北侧的规划道路直接进入,使得传染病中心与其他大楼不产生交叉感染。能源中心位于基地北部地块的西侧,由变电所冷冻机房、锅炉房洗衣房等组成,向南通过地下管道连廊,为整个医院提供能源。医护值班楼位于基地北部地块的中间,主要供医生护士值班和休息使用,并可通过地下通道与医院主楼相连,十分便捷。①初诊病患由门诊主入口大厅进入跨科的根底诊(综合门诊),这里是新院控制医疗流程的根底部门,用以决定下一步需要的医疗效劳内容—各专科门诊中心或检查和治疗中心。②复诊病患可以通过各专科门诊中心独立的出入口直接而快速的到达就诊处,并就地解决挂号检验取药等一整套就医流程。③急诊急救病患急救中心设于医技区及专科中心一层的最北面,它不仅有自己的观察室和E,更配有急诊X光T和急救大小手术间,以减少重症病人等候转送的时间急症病人首先进入急症检查区,按各个病人病症的严重程度把他们分配到下一个部门,紧急事故时,区内的候诊区也可用于救治即使在事故紧急时刻,该急救中心也能以本身的医疗设施保证新院正常的医疗效劳不受影响。④便捷的就医治疗流线。众所周知,医院建筑的首层出入图4图4安徽建筑2007年第4期52口要求最严格,人流量最大,功能最复杂。因图4图4安徽建筑2007年第4期52口要求最严格,人流量最大,功能最复杂。因此,在主入口的两侧分别设计了宽度为7.8m及15m的通“H型通道,就象医院内部“高速公路。病患只要从就诊区出来就能进入这条“高速公路,确保病患不会迷路,缓解病人及家属心理负担过重而产生的焦躁和不安情绪,快速到达各区域,同时也消除了医护人员不必要的来回奔波。⑤多中心的竖向交通系统,⑧医护工作人员。由门急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地下室东西两侧的大型地下停车库进入医院,在集中设置的几个大型更衣室更换工作服,通过各个区域的电梯快捷地到达自己的工作位置,保证医护人员上下班与病患分流。⑨高层集中式的布置,这二者更增添了其复杂性和矛盾性,更重要的是其受众人(病人)的特殊性,其生命平安需要特殊的保障措施所以消防平安意识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前面提到“H型通道就是一个例(图4),它是一个具有防排烟功能的,防烟前室效果的空间,来解决集中布置形式疏散楼梯不能直接对外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疏散距离,争取了珍贵的时间。为了检验消防设计的可靠性,引进了火灾性能化防火设计从大的功能分区概念出发,确定了以功能分区为单元的竖向交通中心,同时在各单元中又以内外、洁污、医患等对应关系配备了竖向交通。分别设计了67座室内、室外楼梯,结“H型通道很好的解决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68台垂直电梯;靠近专科中心的“H〞型通道里分3处设6台自来分析研究,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在设定火灾场景下,着火防火分区的排烟系统有效动作时,火灾烟气被控制在防火分区内,不会蔓延进入H形通道,同时防火分区内的烟气(除着火房间)在1200s内不会到达危险状态,根据人员疏散分析,人员整体疏散需要760s,现有的消防设施可以满足人员平安疏散的要求。动扶梯,快速地运送绝大局部初诊和复诊的病人。⑥各专科中心也分别设有独立的挂号收费药房检验样品的采集,并通过专用物流系统送4结束语医院的使用功能十分复杂,然而同样无法否认的是:没有一种不变的医疗模式可以引导医院建筑建立起一套固有的设计模式。使用功能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它的多样性复合性,更重要的是其可变性,即可持续开展的特性。以合理的医疗功能设计引导建筑设计创作。医院整体就医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体布局的优劣,其中包括能否处理好整个医院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能否有效地组织医院建筑群本身内部各组成局部之间的布局,引入标准单元模式设计,规整的柱网构成,充分的预留未来开展用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医院开展。另外,以科学的态度勇于疑心和否认传统的观点和理论,“介入式的工作方法,在参照其他医院的同时与业主不断的接触讨论,与第一线工作的医生主任接触掌握第一手资料,坚持以功能为主、形式为辅的原那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检验中心,报告单由电脑系统在各专科中心打印,病患只要在专科中心内就可以完成整个就医过程。⑦现代医疗流程中,有些概念可以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作调整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以往在医院流程中,废弃物未被严格地封闭,只能依赖专用的污物通道传输,传输通道常常占用了相当的面积,且使用频率不高由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