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宁波市镇海区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1页
2019年宁波市镇海区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2页
2019年宁波市镇海区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3页
2019年宁波市镇海区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4页
2019年宁波市镇海区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宁波市镇海区炼化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第1题:(18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或医学奖授于了美国和德国的3位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在“揭开细胞内的物质运输机制”方而做出的巨大贡献。结合下图分析回答

问题。

(I)图1是人体内的一个细胞,可以通过“出芽”方式形成囊泡的细胞器自

,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被称为—,囊泡中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原因是o

(2)如图2所示,兰迪•谢克曼发现调节囊泡运输的基因,若这些基因发生了—,

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就会出现“交通堵塞”而堆在细胞内找不到目的地。如果这种情形发

生在胰岛B细胞内,则人体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将.

天王A地皮

小璃珑晨尊!

图3

(3)詹姆斯•罗斯曼发现了囊泡准确送货的联络暗语,如图3所示,你认为这些

联络暗语的化学本质是,囊泡发货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特性。

(4)种新的制药工艺是以—分子为基本骨架制成很小的“人工囊泡”,让这些“人

丁囊池”裹着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人工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

为了将药物准确作用患病细胞,囊泡还要与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结台,成为

生物导弹。

【答案】

(1)高尔基体、内质网突触小

泡突触后膜上具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2)突

变减少(3)蛋白

质流动性(4)磷脂分

子单克隆抗体

第2题:下图为真核细胞部分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①一⑥表示细胞的结

构。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有(填序号),既能产生ATP又能产生H]

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2)结构③加工的物质除图示去向外,还可以储存在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中,

起催化作用。

(3)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有(填序号),其中不遵循孟德尔遗

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填序号)中。

(4)若该细胞为人的胰岛B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填序号),胰岛素

在结构①合成,运输到(填序号)中进行加工和修饰,最后分泌到细胞

外,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

【答案】

(1).②③(2).④⑤(3).溶酶体(4).

④⑤⑥(5).④⑤(6).⑤(7).②③(8).一定的流动性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的形式考查了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解答此类题的

关键是明确各种细胞结构及其化学组成,正确识别各种细胞器;熟练掌握各种细胞器的

功能、分布和特点,并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建立联系。本题易错点是对图示中的细胞结

构分辨不清。据图分析可知结构①为核糖体;结构②为内质网;结构③为为高尔基体;

结构④为线粒体;结构⑤为叶绿体;结构⑥为细胞核。据此答题。

(1)图中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有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既能产生ATP又能产生H]的细

胞器有④线粒体、⑤叶绿体。

(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酶仓库”,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

病菌。

(3)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为④为线粒体、⑤为叶绿体;细胞核也含有遗传物质,但

不是细胞器,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因此④线粒体、⑤

叶绿体中的遗传物质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3题:图5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甲~丁

表示某些物质。请回答:

(1)①〜⑥中,具有双层膜的是(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

是(填序号)。

(2)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甲表示的物质

是,其合成部位

是(填序

号)。

(3)参与丁物质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填序号),其分泌过程体现了④

的。

(4)由图可知分泌蛋白不在游离的①上合成,其原因

是O

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

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

【答案】

1)⑤⑥①(2)翻译或蛋白质合成mRNA⑤

(3)①②③⑥流动性

第4题:如图1表示种植菠菜的某密闭大棚内24小时0,含量的变化情况,图2表示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I〜VII代表物质,①〜⑤代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菠菜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0,量和细胞呼吸消耗的0,量相等的点是_

(用图中字母回答).大棚内的菠菜经过一昼夜后(填“有”

或“没有”)有机物的积累.

(2)图1中BC段0.含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阶段增强,该

阶段发生的场所为.

(3)图2中①被称为,III表

示,IV产生后运至(具

体场所),最终与V结合.

【答案】

(1)B、C没有

(2)光反应(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CO,的固定CO;线粒体内膜

(1)分析曲线,氧气含量下降,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氧气

含量上升,表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中B、C两点表示氧气含量的平衡点,此时

菠菜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量和细胞呼吸消耗的0,量相等.根据图中的A点和D点的氧

气含量,D点氧气含量反而有所降低,说明大棚内的菠菜经过一昼夜后并没有有机物的

积累.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产生氧气,因此图1中BC段a含量变化的直

接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增强,该阶段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第5题:(08盐城中学二模)(6分)2007年,陕西镇坪“华南虎”事件重新引起了人

们对这种濒危生物的关注。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

只,在野外生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10到30只。影响它们数量的首要原因是人虎冲突。一只

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里活动空间。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

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要求,被孤立的华南虎个体之间很难交流和繁殖。第二个原

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

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

种信息。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的生存需要较大领地的原因

是。

(3)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人虎之间的关系。

(4)如果镇坪存在华南虎,对该区域内的华南虎最好的保护方式

是o

(5)华南虎与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由于隔离形成的两个虎的

亚种,亚种可互相交配和繁衍,它们仍是同一物种。从进化角度看,其差异的实质是种

群不同。

【答案】

答案:

(1)化学

(2)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一般来说华南虎处于食物链的最项级(营养级最高),

相同面积的领地其获得的能量最少

(3)竞争

(4)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6题: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淀粉糊,

试管1、3中各加入2nli清水,试管2、4中各加入2ml唾液,如图处理5〜10分钟后,

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3元9OV

A.滴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试管2

B.试管3在该实验中必不可少

C.试管1和试管4可作为对照

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答案】

A

试管2中滴加的是唾液,唾液把淀粉消化了,所以2号试管不变蓝,故A正确;

第7题: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

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二对基因

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两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的雄性个体其中一只为黄色,则父本和母本

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父本:母本:.

(2)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

是—.

①aayyXAAYY②AAYyXaayy③AaYYXaaYy④AAYyXaaYy

(3)如果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正常尾的亲本杂交,F,表现型雄

_33_1111_

性石黄色棒状、石黄色正常、石白色棒状、石白色正常;雌性白色棒状、白色

正常,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雄—;雌—.

【答案】

(1)yyYy

(2)①③

(3)YyAaYyaa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由题意知,该哺乳动物的雄性个体黄毛的基因型为YY、Yy,白毛的基因型为

yy,雌性个体白毛的基因型为YY、Yy、yy;棒状尾的基因型在雌雄个体间相同,AA、Aa

表现为棒状尾,aa表现为正常尾,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1)两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的雄性个体有白色和黄色,由于雄性亲本

白色的基因型为yy,因此黄色基因只能来自雌性个体,又由于雄性后代中含有白色个体

(yy),因此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Yy.

(2)①aayyXAAYYfAaYy,其中雄性表现为黄色,雌性表现为白色,能依据子代的表

现型判断出性别;

②AAYyXaayyfAaYy、Aayy,雌性个体中都是白色,雄性个体中AaYy表现为黄色,Aayy

表现为白色,因此白色个体既有雌性个体也有雄性个体,不能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

性别;

③AaYYXaaYyfAAYY、AAYy、aaYy、aaYY、其中雄性个体全是黄色,雌性个体全是白色,

可以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

④AAYyXaaYyfAaYY、AaYy、Aayy,其中雌性个体全是白色,雄性个体AaYY、AaYy表

现为黄色,Aayy表现为白色,因此白色个体既有雌性个体也有雄性个体,不能依据子代

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

(3)由题意知,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正常尾的亲本杂交,E雄性个体中

黄色:白色=3:1,说明对毛色来说,是杂合子自交,即基因型为YyXYy;F,中

棒状尾:正常尾=1:1,说明是符合测交实验,即亲本基因型为AaXaa,所以亲本中表

现型为黄色棒状尾的基因型为YyAa,白色正常尾的亲本的基因型为Yyaa.

故答案为:

(1)yyYy

(2)①③

第8题: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

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一一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利

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

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纤维素为碳源、并加入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

_____________的菌落。

(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

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选填“一定相同”、

“不一定相同”、“一定不同”),可以通过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

进行定量测定。

(3)根据测定结果,①环节常选择木霉,则②中获得的酶至少包括____________三个

组分。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为了确保获得

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

(5)该技术虽然有广阔的前景,但存在酶的成本高等问题,为了降低成本主要从以下几

方面来改进该过程。可以通过等技术手段对产酶微生物改造,提高酶的产

量。

【答案】

(1).富含纤维素(其他答案合理给分,如落叶较多等)(2).刚果

红(3).透明圈(4).不一定相同(5).葡萄糖(6).C.

酶、Cx酶、葡萄糖昔酶(7).酵母菌(8).发酵装置密闭(9).基

因工程(基因突变)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筛选、鉴定及发酵产物的获得等相关知识,解题要点是识

记微生物培养中相关原理及技术手段。

(1)环节①目的是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故该生物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中;将该微生物培养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再用刚果红染液鉴定,筛选培

养基上周围有透明圈的菌落。

(2)如果从三个菌落中获得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三种酶液的活性也不

一定相同,可以通过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3)根据测定结果,如果①环节常选择木霉,则②中获得的酶是纤维素酶。该酶至少

包括C酶、C酶、葡萄糖甘酶三个组分。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酵母菌,为了确保获得无氧呼吸产物乙醇,

因此⑤环节要注意发酵装置密闭,以保证无氧条件,④过程要注意避免污染杂菌。

(5)为了降低成本首先要通过基因工程或基因突变等技术手段对产酶微生物改造,提

高酶的产量。其次,可利用固定化酶等技术使酶能够重复利用。

第9题: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递质的大部分应答.如图表示促甲状

腺激素与靶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活化G蛋白,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

谢变化的过程.请回答:

0活化为__编做/

,置臼就1*A'谶话并假举国,拉

•系列r9件逐Q缶自0股化

di一〜尸、丁丁因话化

Yu3因调2L4=

/门沃41-无活性的«»£!I®

承自空上Kf!»M\RNA'

><,您I■,偈)««体

生物效或一y

功豌齿汽A®

(1)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2)图中过程①需要细胞质为其提供作为原料,催化该过程的酶是.

(3)寒冷刺激时,图中的生物学效应指的是.

(4)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在

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

【答案】

(1)甲状腺细胞糖蛋白

(2)核糖核甘酸RNA聚合酶

(3)促进甲状腺细胞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4)外负内正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

【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如图表示甲状腺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

联受体后被活化,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图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

译.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生成mRNA的过程,过程中需要四种游离的核糖核普

酸作为原料、ATP供能、RNA聚合酶的催化等;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过程中需要原料氨基酸、ATP供能、蛋白质合成酶的催化和tRNA的转运等.

【解答】解:(1)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G偶联蛋白能识别特定的

信息分子并与信息分子结合,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

动中具有识别等重要的功能.

(2)图中过程①是转录,需要细胞质为其提供核糖核甘酸为原料,需要RNA聚合酶催

化转录过程.

(3)寒冷刺激时,G蛋白偶联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促进甲状腺细胞合成并分泌甲

状腺激素,从而增加机体的产热量,抵御寒冷.

第10题:黑米是黑稻加工产品,属于釉米或者粳米,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

成的一类特色品种。有研究发现黑米色素为花青甘类色素,属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具有

改善视敏度、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抗氧化和抗癌活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的花青甘类色素

含量有差别,从而表现黑色以外的其他色泽。水稻色泽受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个黑色品系A与一个白色品系B,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AXBfRfF:黑色:紫黑:深褐:褐色:浅褐:微褐:白色=1:6:15:20:15:6:1

(1)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对等位基因控制,色素基因具有剂量效应,米

色深浅随显性基因数的多少而叠加,米色越深,显性基因数越多。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是A和a、B和b……(按照26个英语字母排列顺

序从前往后选择字母),K代中某深褐色个体自交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该个体的基因

型为(写一个即可)。

(3)F代中另一深褐色个体自交后代存在性状分离,该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后代表现

型及比例为。

(4)从F,植株不同部位取一些细胞,将基因A和B都用荧光染料标(a和b等其他基因

不能被标记)。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荧光点,也可能不含荧光点。不含荧光点的细胞是

如何产生的?。若没有突变的情况下细胞中含有荧光点,则一个细胞中可

能含有个荧光点。

【答案】

(1).3(2).aaBBCC或AAbbCC或AABBcc(3).褐色:浅褐:微

褐=1:2:1(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导致基因a和基因b进入同一个细胞(5).1个或2个或3个或4个

试题分析:由题意“水稻色泽受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准确定位这多对等位基

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题意中的杂交组合F,代的性状分离比为解题的切

入点,从中提取信息[如F中白色植株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1/4)],明辨控制水稻色泽

的等位基因对数,进而对(1)〜(3)题进行解答。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进

行相关问题的解答。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若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则细胞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据此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将基因A和B都用荧

光染料标(a和b等其他基因不能被标记)”,围绕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对(4)

题进行分析解答。

(1)水稻色泽受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说明色泽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一个黑色品系A与一个白色品系B杂交实验:F中白色植株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1/

(1+6+15+20+15+6+1)=1/64=(1/4)',说明F,至少含有3对等位基因,进而推

知: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2)色素基因具有剂量效应,米色深浅随显性基因数的多少而叠加,米色越深,显性基

因数越多,据此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黑色品系A与一个白色品系B的基因型依次是

AABBCC和aabbcc,F.的基因型为AaBbCc,表现型为褐色;F,自交所得F;中,表现型为深

褐色的个体含有4个显性基因;若F代中某深褐色个体自交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该个

体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3)羯代中另一深褐色个体自交后代存在性状分离,说明该个体为杂合子,基因型为

AaBbCC或AABbCc或AaBBCc,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含有3个显性基因:2个显

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1:2:1,因此与白色个体(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为褐色(含有3个显性基因):浅褐(含有2个显性基因):微褐(含有1个显性基因)

=1:2:1。

第11题:【生物一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公牛------►精子

激素

良种姻牛加理》卵细胞

(1)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

是。为提高良种奶牛的

繁殖能力,在获取卵母细胞之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目的

是。

(2)“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

是。

(3)图中数字标号①代表的结构为,①将来发育

为,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的目的

是。A、B牛基因型是否相

同?=

(4)在培育良种牛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

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

【答案】

(15分,除标明的外,每空2分)

(1)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超数排卵

(2)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

(3)内细胞团胎儿的各种组织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

育相同

(4)抗生素(1分)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相关知识。

(1)胚胎移植的优势是能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促性腺激素处理奶牛可

促使其超数排卵。(2)动物细胞的受精卵全能性易于表达,因此动物基因工程一般把

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3)由图可知,①为囊胚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胚胎,胚胎

分割要保证对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目的是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胚胎分割产

生的个体基因型相同。(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

量的抗生素。

第12题:(8分)人体胰腺中胰岛的生理活动对糖代谢起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

相关问题:

(1)餐后随着食物淀粉的消化吸收,机体血糖浓度会偏高,此时(填“胰岛A细

胞”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从而使血糖水

平降低。

(2)如胰岛素分泌不足,人体会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多尿,原因是

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影响o

(3)已知胰岛作用的发挥与下丘脑有关。其作用机制是下丘脑感受血糖浓度变化,通

过其神经末梢释放,与胰岛细胞膜上的结合,引起相应激素的合成分泌,

调节血糖的平衡。综合分析,动物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属于调节。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8分)

(1)胰岛B细胞(1分)摄取、利用和储存

(2)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3)神经递质(1分)特异性受体(1分)神经一体液(1分)

【解析】(D血糖浓度升高时,高浓度血糖刺激膜岛B细胞分泌慎除素;陵岛素具有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

摄取、利用和储存;

(2)糖尿病痛入原尿中葡萄浓度高,音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速率降低;

(3)下丘他通过神经调节,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痰,神经递后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血糖调节有激

素的参与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名师点睛】血糖调节的过程

第13题:(10分)下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

同答:

CO,4H:0UftW

(1)以上的甲、乙两种结构的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植物的

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甲细胞器中完成的能量

转换的过程是,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

(2)图中甲、乙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是通过,乙增加

膜面积是通过o甲的D结构中发生的反应称,该反应之所以在D上进行,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看,是由于D中有。

(3)C0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

请写出在甲结构中的总反应式:。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图中的序号),在缺氧

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填名称)。

【答案】

第14题: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为了探究植物矿质吸收是否与水分吸收同步(即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

分),特设计如下实验(下图):通过光照控制大麦叶片的蒸腾作用(水分蒸发忽略不

计),然后测定大麦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探究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

【实验设计】依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如表5。

*5

检测参数

实聆条件

Y1Y2Y3......Yn

XIZ1Z2

X2Z37A

(1)表5中,如果实验条件XI代表光照,检测变量Y2代表大麦培养液中的Ca”

浓度,那么X2应为▲,而作为Y1的大麦根系水分吸收(或蒸腾量)

可借助于▲测得。

(2)表5中的实验数据应按▲方式处理方可初步证实探究假设的成立

与否。

A.比较Zl:Z3和Z2:Z4两个比值B.比较Z1+Z2和Z3+Z4两个加和

C.比较Z1-Z3和Z2-Z4两个差值D.比较Z1XZ2和Z3XZ4两个乘

(3)为了进一步调查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5中的Y3至Yn应为▲。

[中教网]

(4)实验条件XI的光照既有光能因素又有热能因素,为区分两者,增设一实验条

件X3▲。

A.将II号杯置于晨光或夕照之下B.在II号杯中加装散热搅拌装

C.在光源与II号杯之间加装滤色玻片D.将II号杯置于不同温度恒温水浴

(5)在本探究中,检测变量Y2的初始浓度(大麦插入前)不宜过高,否

则▲。

【答案】

3)黑暗(或不同光照强度)容器上的刻度

(2)A(3)其它矿质元素(或至少三种以上的矿质元素名称)

第15题:(10分)玉米是辽宁省的主要农作物,常作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材料。如图1

表示玉米细胞的某一生理状态;图2表示温度恒定条件下,另两个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

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

光曲线I泡和浓度co:

合曲线2任浓ISCO2

光照强度

图2

(1)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在图2曲线中.(有/没有)对应的点,若玉米长期处

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则(能/不能)正常生长。

(2)图2中M点之前(左侧)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该因素不足,直

接导致光合作用中生成的较少,进一步直接限制

了。

(3)图2中大于a点光照强度后限制曲线1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4)正行通风、合理密植、施有机肥等措施缓解较低对农作物光合

作用的制约。

【答案】

(1)有不能(2)光照强度(2分)[H]和ATP(2分)C的还原

(3)温度(4)C。浓度

【知识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和提高光能利用率

解析:(1)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图2曲线中a

—b之间的点都可以对应上;若玉米长期处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光合作用强度小于

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不能积累,玉米不能正常生长。

(2)图2中c点之前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所以限制光合速率的

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不足,直接导致光合作用中生成的[H]和ATP较少,

因而对C的还原减少。

(3)图2中大于a点光照强度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不变,表明光照强度不是

限制曲线1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此时CO,的浓度已达到饱和,表明也不是限制曲线1

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限制曲线1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可能是温度。

第16题:(8分)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分析

回答:

(1)甲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期,乙表示过程,丙过程中碱基

互补配对的方式有o

(2)丙过程通过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

核糖体上。

(3)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一次。

甲过程所需的酶有。

(4)科学家运用技术可探究甲过程的特点。若甲所示模板分子为

GAA

III

CTT

AA3冬将其放在含,,N的培养液中进行3次甲过程,则子代中含"N的DNA

所占比例为O

【答案】

⑴间(期)转录A-UC-G(只写出一

种不得分)

(2)tRNA

(3)-DNA解旋酶、DNA聚合酶

(4)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标记)1/8

解析:(1)甲图通过起点看出,此过程以DNA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进行的,即表示DNA

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乙图通过起点看出,此过程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即

表示转录。丙图表示翻译,翻译过程中tRNA携带特定氨基酸与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即A-UC-G<,

(2)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

(3)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1

次。甲过程为DNA复制过程,所需的酶有DNA解旋酶、DNA聚合酶。

(4)科学家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可探究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若甲所示模板分子放

在含咽的培养液中进行3次甲过程,则子代有2=8个DNA分子,其中含"N的DNA只

有一条,所占比例为1/8。

第17题:科研人员将某纯合的二倍体无叶舌植物种子送入太空,得到了一株有叶舌变

异植株,原因是该植株某条染色体上3对脱氧核昔酸发生了改变.已知有、无叶舌由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突变为("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或“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2)让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有叶舌幼苗134株、无叶舌幼苗112株,这一结

果(“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分离比.

(3)科研人员从自交后代中挑选出纯合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

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编号亲本组合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结实率

①无叶舌雌株X有叶舌雄株1610%

158

②有叶舌雌株X无叶舌雄株14896%

154

③无叶舌雌株义无叶舌雄株13898%

141

由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该变异能导致配子育性大大降低.

(4)要通过表现型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断,请从上表杂交组合后代中选择亲本设计杂交

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答案】

(1)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2)不符合

(3)含有叶舌基因雄配子

(4)选择有叶舌植株为父本,选择无叶舌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性

状表现.结果:后代大部分为无叶舌植株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杂交①②为实验组,③为对照组,②③组的结实率

无明显差异,①组的结实率明显低于③组,说明该变异使雄配子育性降低.

【解答】解:(1)送入太空得到的有叶舌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

染色体上3对脱氧核甘酸发生了改变,说明是基因中的碱基数改变,属于基因突变,由

于只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改变,该基因改变,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对应基因没有改变,因此

该个体为杂合子,其基因型为Aa,属于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2)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有叶舌幼苗134株、无叶舌幼苗112,比列为1:1,这

一结果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比例,因为在孟德尔杂合子自交实验中后代表现型比

例:显性:隐性=3:1.

(3)由①②③结果可知,父本为无叶舌的杂交试验,其结实率比较高,父本为有叶舌

的杂交试验,结实率比较低,从而说明有叶舌的雄配子育性大大降低.

(4)要通过表现型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断,可选择有叶舌植株为父本,选择无叶舌植株

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性状表现.结果:后代大部分为无叶舌植株.

故答案为:

(1)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2)不符合

(3)含有叶舌基因雄配子

(4)选择有叶舌植株为父本,选择无叶舌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性

状表现.结果:后代大部分为无叶舌植株

第18题:如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品种—卷、*7贺培养了姆13品种B

途径】0妁途径2

希卜叶肉细胞

品种口空星卷/唯一一工秋水仙索处黑品种c

途径4°金L途径3

番茄植株

(1)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______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是o

(2)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3)一般情况下品种C与B不能自然相互授粉,原因是

(4)途径4与途径1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一

【答案】

(1).植物组织培养(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

1/4(4).存在生殖隔离(5).能够产生新基因

试题分析:途径1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种子是由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发育而

来,即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的子代;途径2是单倍体育种,其经过了花药离体培养和秋

水仙素处理幼苗两个阶段;途径3是多倍体育种;途径4是诱变育种,对种子8射线处

理后,其基因可能发生了改变。

(1)途径2和途径3都是由一个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培养到一个植株(幼苗阶

段),故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为HhRr(即体细胞基因型),途径1中HhRr自交,种子有

多种基因型,其中HhRr基因型的比例为1/4,

(3)B为二倍体,C为四倍体,存在生殖隔离,故不能自然相互授粉。

第19题: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数量,高效地吸收来

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2)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功能.

(3)图1的四种膜蛋白中,承担受体功能的是.

(4)四种膜蛋白功能的差异是由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

是.

【答案】

(1)载体蛋白(膜蛋白A)

(2)生物催化(或催化)

(3)膜蛋白C

(4)控制四种膜蛋白DNA基因不同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

能的关系,先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在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解答.

解答:解:(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所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即图中的

3,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2)由题意可知,膜蛋白D能水解双糖,说明膜蛋白还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

(3)分析题图可知,膜蛋白C的结构具有特异性,可能是受体.

(4)该细胞四种膜蛋白功能的差异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即控制四种膜蛋白DNA基

因不同.

第20题:有关植物生理的问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

q

*

放080

*

$00

)0O0

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

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

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

吸速率不变

3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2.5渐变为5千

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

(左侧或右侧或原始)位置处。

32.对叶片来说,当光照强度由5千勒克斯渐变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

(填字母)。

3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下先光照5小时,再黑暗15小时后,液滴所在位置

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左侧或右侧或原始)位置处。为了获得图乙中

-50mL/h的数据,则应对甲装置进行改进,新装置为,且应

在条件下进行实验。

34.丁图中在1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倍。

35.丙图中由同一个细胞产生的葡萄糖到消耗利用,需要穿过层膜。丙

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02或C02,图中c,d不可以表示

ATP的的去向,原因是o

【答案】

31.右侧

32.a、b、c、d

33.原始把甲装置中的C02缓冲液改为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

变黑暗或遮光

34.3.5倍。

第21题:下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的部分调节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离不开调节。

(2)下丘脑的“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的变化。“刺激”增强时,人

会出现口渴感觉,尿量也将减少的原因是

(3)在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的各部分中,中枢位于,膀胱属于

【答案】

(1)神经一体液(1分)

(2)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分的重吸收增强

(3)脊髓感受器和效应器

第22题:(05上海卷)(10分)回答有关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问题。

(1)将同位素标记的尿核甘(尿喘喔和核糖的结合物)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不久在细胞核

中发现被标记的、、。

(2)将从A细胞中提取的核酸,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转移到另一种细胞B中,当转入

时,其遗传信息在B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够复制传给下一代,当转入

一时,在B细胞中虽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性状不会遗传。

(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右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一脯氨酸一谷氨酸

一谷氨酸一赖氨酸一”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

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