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12cm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
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④©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③⑥
3.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瞩目的“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在天空中亮相.
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镜焦距比目镜焦距短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更靠近眼睛
D.物镜越大,成像越清晰
4.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A.B.C.D.
5.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
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上述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B.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6.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
B.
露珠的形成
7.2013年CCTV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钺颗
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C,钺的熔点是2443.0C,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钺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064.0C并观察有无钺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钺颗粒
C.加热至2444.0C并观察有无钺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钺颗粒
8.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振幅不同
9.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B.“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处“折断”了
B.月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C.平静的河面映出桥的“倒影”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
二、填空题
11.一瓶某种气体的密度为5千克/米: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一克/厘米\一瓶煤
油,瓶内煤油的密度为0.9X103千克/米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为克/厘米
3。如图(a)所示为一瓶矿泉水,小刚将它放在冰箱冷冻降温,矿泉水结成冰块,同时发现饮料瓶“变
胖”了,如图(b)所示。饮料瓶“变胖”的原因是。(P水〉P冰)
A
(a)冷藏前(b)冷藏后
12.李琳学以了物理之后,养成了爱观生活的好习惯:
(1)小琳和妈妈在园博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时,李琳认为自已是静止的,她是以为参照物,但站
在旁边的爸爸认为她是运动的,这表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2)学习了声现象后,能分辨出是语文老师在朗读课文,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老师要求同
学们高声朗读课文,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3)在学习光学知识后,知道了走廊上的“整衣镜”是,眼晴近视的同学佩戴的是(均选填
“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13.蓝天上飘着白云,我们向清澈的、平静的池塘看去,仿佛鱼儿在白云中游动,你所看到的白云是由
于光的—射而形成的一像;(填“虚”或“实”,后同)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射而形成的—
像。
14.16年的冬天全国多地“雾霾肆虐”,甚至要影响到我们在家“停课不停学”,雾霾,雾和霾的统
称。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霾的主
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所谓的
PM2.5,其指直径小于等于2.5/m的颗粒物。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雾是
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
中水蒸气遇冷或的产物(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两种物态变化伴随着—(选填“吸”或
“放”)热。
15.A3两车分别从尸、。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A、8相遇,它们是S—7图象分别如图甲、乙
所示,由此可知LvB(填“>”、“=”或“<”),P、。间的距离为m.
16.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而发出
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三、计算题
17.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600g,则这种液
体的密度是kg/m3»(已知水的密度是P水=1.0X103kg/m3)
18.如图所示,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
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总长约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
大桥。一辆汽车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前30km,又用了36min通过后面的25km,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
度。
19.小贝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药液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图的位
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移动。调好天平后,她称得药液和药液瓶的总
质量为60g,然后将药液倒一部份在量筒中,如图;再将药液瓶放在天平上称剩余的质量如图,由此可知量
筒中药液的质量是g,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cm3,这种药液的密度是kg/m3.
2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H-------28cm—J
甲乙
(1)让一束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如图甲所示,此透镜的焦距cm«
(2)当蜡焰放在凸透镜左侧28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填放
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解决
的方法是o
(4)当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
的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21.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a0°15°30°45°60°
反射角60°15°30°45°60°
折射角丫0°11°22.1°35.4°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
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22.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留1图2
(1)他按照如图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
据可知,水从t=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丁=
t/min012345678
T/℃909294969899999999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选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所示为水沸腾(选填
“前”或“时”)的图景。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甲所示,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
的幅度,此实验现象表明了。
(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
随的增大而增大。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多
选)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8.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波能传递能量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
(4)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会不会弹起?原因是什么?
H乙卦
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
(1)该实验是根据基本公式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
(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BC=m/s;v*c=m/s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ADDCDBBAA
二、勾W空题
11.5X10-30.9详见解析
12.妈妈或自行车相对的音色响度平面镜凹透镜
13.反虚折虚
14.液化凝华放
15.<
16.振动响度
三、计算题
17.8X103
18.50km/h
四、实验题
19.左31.4201.57X103
20.缩小照相机将蜡烛上调,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
虚C
2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是应换用其它透明介质再做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
偶然性
22.秒表599不变时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BC左边音叉边的乒乓球不会弹起因为月球上没有空
气,真空不能传声
24.0.050.03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
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305070
液体的体积V/cm3103050
A.3.0xl03kg/m310gB.1.7xl03kg/m310g
C.1.4xl03kg/m320gD.1.0xl03kg/m320g
2.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甲和乙,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右盘中放两个甲球,在左盘中放三
个乙球,天平刚好平衡,则
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1:1B.甲球和乙球的质量之比为2:3
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3:2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
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
断正确的是
2030405060an4
A.一定是正立放大的像
B.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像
C.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像
D.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4.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
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则下列四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
5.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
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
6.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I处可补充
的现象是()。
A.镜子中的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绿叶挂珠
红叶落霜
,滴水成冰
8.如图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树叶上的白雪熔化
冰冻的衣服变干
阳光下露珠变小
树枝上形成雾淞
9.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了
A.水可以传播声音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C.固体能够传声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
10.每年看春晚都会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听不见电视声。下列方法中属于从
噪声的传播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B.将电视音量调到最大
C.紧闭装上双层玻璃的窗户D.带上防噪声耳机看电视
二、填空题
11.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500g,现在此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变为
520go接着取出石块,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490g。若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
质量为g,石块的密度为kg/m%
12.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
成像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选填“放
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要使屏幕
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选填“远”或“近”)些。
双便头摄像祝
G八」一人将捕捉
人脸识孙主机
13.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
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后.
14.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超声波具有方
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超声波能够成像,
利用这个特点,制成了。
1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0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
移动到0点的(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增大/不变/减
小)。
16.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
的7倍”这一常识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由第21题图知脚印长为cm,“犯罪嫌疑
人”的身高约为m»
三、计算题
17.有一块岩石体积为40m③,为了测定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样品,测出样品的质量为70g,用量筒
装入70ml的水,然后把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液面升高到95mL求:
(1)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岩石的质量是多少?
18.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km,一辆小车以74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
100km/h的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h?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实验题
19.小贝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药液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称得药液和药液瓶的总质量为mi
B.计算药液的密度
C.称瓶和剩余药液的质量m?
D.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药液,测出药液的体积V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2)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移动。
(3)她称得药液和药液瓶的总质量为60g;将药液倒一部份在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药液的体积
是cm3;剩余药液和瓶放在天平上称的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药液的质量是
g,这种药液的密度是kg/m3»
20.如图甲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
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A的两侧,调节它们的位置,直至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请完成
下列问题:
v/cm
(1)在甲图中的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
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多次实验后,画
出凸透镜A成像中物距和像距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A的焦距为cm;在上述
实验过程中,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蜡烛和透镜位置:
①若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B,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
比(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②若将凸透镜A换成镜面直径相同、但焦距稍小的凸透镜C,再次实验,则需将屏向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选填“变
大”或“变小”)了;
(4)用LED灯做成字母“F”替代蜡烛来进行实验,除了亮度和清洁的因素之外,你认为这样改进后最主
要的一个好处是.
2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
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2)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
与电池A的像.
(3)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
面镜成的像是像。
(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
22.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C时,每隔I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
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
水的沸点是C.若要得到图丙B的图线,你的做法是o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热量,温度。
(4)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的。
23.探究声音的特征:
A硬纸板报触齿数B改变钢尺伸出桌C改变落塑料尺划D改变吹箜帽的力
不同的齿轮边的长度过核子的速度度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选
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选填
“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
后,发现音调逐渐变(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
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24.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
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
示“小时:分:秒”)
|15;35:2Q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1中信息回答:SAB=cm,tBc=s,VA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
度V*c偏(选填“大”或“小”).
(5)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CCDACCDBC
二、填空题
11.3X103
12.凸照相机缩小2f近
13.凝华熔化
14.不能B超
15.左不变
16.101.757
三、计算题
17.(1)石块的密度Z.gXIO/g/nA
(2)岩石的质量是1.12X10^.
18.(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3.48h;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85.06km/h.
四、实验题
19.ADCB左2031.41.57X103
20.放大投影仪10B变暗向左变小光源比较稳定
21.(1)较薄;大小;(2)重合;(3)不能;虚;(4)不变
22.A98减小水的质量吸收不变液化
23.A、B、C频率(快慢)钢尺响度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24.v=小40.0010.3大C.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
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悬浮在水中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2.如图所示,将边长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静止时,上表面距离水面4cm,g
取10N/kg,则
水
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4N
B.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施加4N向下的压力
C.木块的密度是0.dg/cn?
D.木块底部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为103Pa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
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乙B.甲丙
C.乙丙D.丙丁
4.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
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4
-2/—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6.同学们在湖水里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B.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D.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7.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
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8.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
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
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
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
9.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10.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
B.B超一一利用红外线获得人体内部信息
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雷达——靠次声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
二、填空题
11.体积为0.5m,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Gkg/n?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
质量为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kg/m3»
12.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经该摄像镜头所
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
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且便于观察的像,来访者的距离应大于cm;如图的透镜与该摄像
镜头(选填“是”或“不是”)同一类透镜。
13.月全食现象是由于光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数值近似为
m/s.晚上雨后,当我们背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面,应该走较亮的地方,因为其发生的是
(“镜面”或“漫”反射)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dtr
Hjo
15.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平时说的“B超”
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病人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o(选填“信息”、“能
量”)
16.如图,物体的长度是cm;
「丁飞工济之]
1M忡呻肺1吊时向“川
23456cm
三、计算题
17.一只容积为450mL某品牌矿泉水空瓶,如图所示,将其装满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等全部凝固
时,发现矿泉水瓶胀得鼓鼓得,变粗了,请完成下列问题:
(1)450mL水的质量是多少?
(2)450mL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多少?(P冰=0.9X103kg/m3)
(3)分析矿泉水瓶变粗的原因。
18.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如图)的建设解决了中山西路的交通拥堵问题。海上大桥全长5898加,一辆
小轿车通过主桥及其前后共2400m的直道时,行驶速度是80切?/h,通过桥上弯道等剩余的路程用时
3.6min.试求:
(1)小轿车通过主桥及前后的2400加路程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小轿车在桥上弯道等其他路程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小轿车通过全桥的平均速度米/秒?(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四、实验题
19.(2017•南京卷)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
的平衡螺母向端调,使横梁平衡;
甲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
(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501n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
kg/m3;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
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A、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PAPB
(选填">"、"=”或.
20.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F
内
(1)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IDo
(2)蜡烛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填“照相机”、“投影仪”
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把蜡烛由图乙的位置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线处,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
动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请你利用光路图作出图丙中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
21.小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跳棋子C和D,还
缺少的器材是,选择蜡烛而不用棋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2)在小虎观察蜡烛A的像时,小宁同学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前面,那么小虎(填“能”或“不
能“)看到蜡烛A的像。
(3)如果在实验中,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移动(填字母)
A.OcmB.0.5cmC.1cmD.2cm
22.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纯水结的冰好,还是用
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第一种量程为“-2°C—102°C”,第二种量程为“-20。C〜102。C”的温度计,
应选择第种温度计.
(2)实验时,他们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盐水的凝固点不同.经过对比发现,不同小组加盐多少不同,由此猜
测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于是他们测量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
凝固点(C)0-2-4-8-11-15-18-17-1.8-0.40
其中当盐水浓度为9%时,凝固时的温度如图所示,则凝固点为℃.
(3)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4)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A.纯水结成的冰B.一定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甲所示,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
的幅度,此实验现象表明了.
(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
随的增大而增大。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多
选)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8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波能传递能量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
(4)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会不会弹起______?原因是什么?
24.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小车由A点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经过B、C两处时电子表显示
的时刻(h:min:s)如图所示。
(1)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
(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实验中测得路程Si上的平均速度为V”路程Sz上的平均速度为V2,那么,Vi、Vz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V"、“=”)。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BABAABBBC
二、填空题
11.4
12.倒立缩小20是
13.同种均匀介质3X108漫
14.39
15.能量信息
16.25
三、计算题
17.(1)450g;(2)500cm3;(3)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使得矿泉水瓶变粗。
18.(1)1.8min;(1)58.3km/h;(2)18.2m/s
四、实验题
19.水平左31.43.14X103<
20.0照相机右倒立放大
21.刻度尺便于观察物和像的大小关系
22.二-6先降低后升高B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BC左边音叉边的乒乓球不会弹起因为月球上没有空
气,真空不能传声
24.刻度尺停表0.4m/s>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i.甲、乙两个圆柱形固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现分别在它们的上方各自水平切去一部分质
量,使得剩余的体积大小相等。问图中哪个组合一定能保证甲切去的质量Am甲大于乙切去的质量△«!4
2.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祛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是38.2g.整理仪
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硅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A.33.2gB.43.2gC.31.8gD.35.8g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4.(2017•连云港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
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5.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
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6.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
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如下图中能反映小华整
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7.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8.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A.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B.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9.在一些高架道路两侧安装塑料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减少强光对驾驶员的干扰B.减少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保护车辆安全行驶D.减少车辆的噪声污染
10.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是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间游动,有时又只
能看到大雁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C.前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D.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4: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o
12.为了打击不法犯罪行为,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安装了“天网”监控。监视街道的摄像头镜头相当于一
个镜,摄像头离被拍物体的距离应在的范围,能形成(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
像。
13.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的量程为,此时的读数
是9.
14.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
1500m/s,此处海水深为m;这种利用超声波测距的方法(选填“能”或“不能”)测量月球
到地球的距离。
15.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A点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2秒记录的气泡位置。气
泡在AD段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
■浮70
”60
S-50
出至0
16.“用光具盘研究光的反射现象”的实验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从不同实
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②把小门向后折一个角度,
小门上看不到光线;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④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
也向法线靠近.
这四句话中,属于现象的是;属于结论的是。(均选填序号)
三、计算题
17.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500mL水上升到590mL处530mL处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g=10N/kg)
(1)乙图中碗受到的浮力;
(2)碗的质量;
(3)碗的密度。
18.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小
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日到武汉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
(1)从如图可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快时速不能超过km/h。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如图的标志牌到武汉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h—?
(3)若以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四、实验题
1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
一
|=-
-=
三
|==-nlT
二50
三
-430
|=
|=
|==-
=-
=
-201
=
二100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 She was very happy.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外研版(一起)
- 项目结算评审 合同7篇
- 2025年低空旅游行业「空中观光+文化IP」融合创新产业链研究报告
- 低空经济绿色认证标准实施现状与2025年发展前景报告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同步测评试题(解析卷)
- Unit 1 This is me!Grammar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其他版本教学设计中职中职专业课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公共课程
- 第四节 电势能 电势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沪科版(2020·上海专用)
-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2005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光热发电技术课件
- 2025年入团考试时事热点及试题与答案
- 昌平卫校笔试题目及答案
- NB/T 11525-2024气动、电动调度单轨吊车技术条件
- 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6.去外婆家》教案设计
- 餐饮管理六大技能
- 会计工作规范与行业标准研究计划
- 流产补偿协议书范本
- 《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深基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2025(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专项练习(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