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经历了这场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3.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多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5.“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A.英德联军B.德法联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6.英法联军的翻译官郇和曾记录道:“一根又黑又长的巨大烟柱直插蓝天,表明行动已经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烟柱不断扩展、变厚,越来越浓,给北京城罩上一层黑云,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据此推断,该事件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鸦片战争期间7.在10月18日放火烧圆明园之前,额尔金还在北京张贴了告示,说明了烧圆明园的原因和预定的放火时间:“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这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从上述材料中得出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原因是()A.圆明园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B.抢劫后为了掩人耳目C.对清政府的报复D.清政府不同意开通商口岸8.下图为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9.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列强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发动了()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0.历史小组同学在测绘清王朝国土面积时,发现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与当时相差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B.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C.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D.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的结果11.据新华社报道,流落异国他乡的圆明园7件大理石柱(如下图),将在2014年秋,从挪威一家博物馆回归中国,这些石柱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雕工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的最高水准。那么,这些石柱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2.作为近代早期的两场侵略战争,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共同点有()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忠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A.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15.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俄国得到的好处之一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的领土,其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条约是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16.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A.英美盟军 B.反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17.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与如图遗迹有关的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B.中国进入近代史阶段C.侵略者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D.中国人民取得虎门销烟的伟大胜利19.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参与______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A.德意 B.俄奥 C.英法 D.美日20.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21.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该地在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22.“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鸦片战争23.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的“九龙半岛”在近代被割占是通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2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25.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D.获得大量赔款2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其中“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的事件是(

A.

亚罗号事件

B.

马神甫事件

C.

火烧圆明园

D.

沙俄侵占北方领土27.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28、俄国在近代史上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割占中国领土的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中俄《瑷珲条约》

②中俄《北京条约》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④中俄《伊犁条约》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④②③①29、从“圆明园2010年罹难150周年纪念启动仪式”上获悉,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清华大学,将对园内的石刻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文物的摧残者是…()A.英美联军

B.八国联军

C.德日联军

D.英法联军30、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指挥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这两个“强盗”是A.英美联军

B.美法联军

C.英德联军

D.英法联军31、每年都会有大批网络热词出现,记录时代发展和感知公众情绪。如果你生活在1860年,在报纸上看到的“年度热词”包括()A.甲午军魂、北洋水师、邓世昌

B.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赔款C.圆明园、文物流失、英法联军

D.九一八、攘外必先安内、长征32、19世纪中期,法国的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3、《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A.英美联军

B.俄日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日联军34、(美)德涅特《美国东南亚外交史》中这样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实。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这里的“果园的主人”是指

A.英国人

B.俄国人

C.法国人

D.清政府35、1860年的《泰晤士报》曾报道: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都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这则报道反映了哪一事件?(

)。A.英法联军在广州烧杀劫掠

B.英法联军在天津烧杀劫掠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占领紫禁城3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叙述正确是(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37.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38.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接下来: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显然导游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D.

③④①②39.19世纪中期,法国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0.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巴特力尔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41.某八年级同学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通过下表中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的最恰当结论是()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瑷珲条约》(1858年)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北京条约》(1860年)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A.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B.沙俄取得协定关税特权C.沙俄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D.沙俄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二、材料分析题42.材料一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4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