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1页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2页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3页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4页
湖北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专题荆州市2020届高三12月质量检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儋耳①苏轼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②。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③万事灰。[注]①此诗为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65岁的苏轼得到朝廷诏书将从海南儋耳调任廉州(今广西合浦)时作。②崔嵬:山高大的样子。③一壑能专:《庄子·秋子》载坎井之蛙语:“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庄子讥井蛙之浅薄,后人却以“专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表现“轻天下,细万物”的思想。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霹雳收威”一语双关,既是实指自然景象,也暗喻朝廷政局变化。B.虹霓垂天,海风快意,颔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儋耳夏天雨后特有的景象。C.诗人自称“野老”“逐臣”,表达在贬逐之地接到朝廷诏书后的复杂心情。D.诗的末句借用典故,虽然略嫌消沉,但不影响全诗清雄慷慨的感情基调。15.清人汪师韩评此诗:“崷崪雄姿,经挫折而不稍损抑。浩然之气,于此见其心声。”请结合全诗分析此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心声”。(6分)14.答案C("野老"指村野老人,而不是诗人自称。)15.①得到朝廷调离诏书的喜悦之情。诗中以"霹雳收威"比喻朝廷对自己的责罚减轻,以"雄风"比喻朝廷的恩泽,诗人即将离开这偏僻荒凉的海岛,心中充满了喜悦。②为百姓丰收生活安定而欣喜。"野老已歌丰岁语",村野老人为庄稼丰收而歌,表达了诗人为自己治下百姓生活安定而感到欣慰。③年岁已老,万念俱灰的伤感无奈。(如果回答"坦荡""豁达"之意,能自圆其说也可)诗人自叹"残年""东坡老",感慨年岁已高,再也难以实现理想抱负,只要能吃饱饭,有栖身之地就行了。(大意对即可)荆州中学、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12月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六幺令·天中节①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苏轼一生坎坷,几上几下,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有一些相似之处。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运用了动静结合、铺叙、渲染、夸张和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选取庆祝端午节的几个场面,描写出了端午节的盛况。B.“异客垂涕”“鬓白知几许”指屈原已远离了自己的故土,被流放到了外地,两鬓白发如霜。这正是屈原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C.词的下片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准确贴切,是因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D.词中有景,景中寓“境”。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14.A("象征"错,词的上片没有运用"象征"的手法。)15.①表达词人对屈原的景仰、凭吊之情。词的上片通过描写"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渡""诵赋祭吊"几个场面渲染端午节的盛况,抒发词人对屈原景仰凭吊之情。②表达词人仕途失意、怀才不遇、遭受贬谪的痛苦哀怨之情。屈原"异客垂涕","泪竭陵阳",词人以屈原来自比,感怀了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虚写屈原,实写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③表达词人对北宋朝廷昏庸腐败、小人得志的悲愤之情。词的下片"感叹怀王昏聩",直接抨击楚王昏庸,不明事理,借古讽今,暗讽时政,锋芒直指向北宋王朝,词人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6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龙泉中学潜江中学12月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看山寄宋中道[注]梅尧臣前山不碍远,断处吐尖碧。研青点无光,淡墨近有迹。前林横白云,复与后岭隔。孤舟川上人,引望不知夕。安得老画师,写寄幽怀客。[注]当时梅尧臣在淮河舟行途中。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山”二句写出山岭的断缺处露出了远处的山峰,没有挡住远处的美景。B.“前林”二句写出前面树林、白云、后岭等多种景物构成的自然、朴素的美。C.舟行途中的诗人,引颈遥望,盼望着和即将到来的好友一起欣赏美景。D.这首诗写景时借用了绘画的构图和笔法,远近高低,层次错落,画面生动。15.这首诗的结尾两句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14.C解析:“盼望着和即将到来的好友一起”错。15.答案要点:含意:哪里能找到高明画师,画下眼前美景,送给远方的胸怀幽深高远的好朋友。感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答“遗憾之情”也可酌情给分。)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三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15.“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二)14.A15.第一问: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第二问: 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11月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车式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的字数不足58字,属于词中的小令;由上、下两片构成,又属于双调。B.苏轼的词写到寒食节,按习俗寒食节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不得。词作寄寓了作者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C.在苏轼的词中,面对难以排解的苦闷,作者认识到,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D.这首诗描写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和作者感情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15.欧阳修在《玉楼春》中写到“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请比较苏轼这首词与欧阳修这句话在感情表达上的异同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14.D暮春时节15.不同点:欧阳修的词表现了离别时“肠寸结”的苦痛。苏词写出了思乡的惆怅和诗酒自娱的达观。(2分)相同点:都是在春日中生发出满心的愁苦,无限惆怅,而后跳出愁绪,自我解脱。(2分)欧阳修词中诗人不忍听新唱的离歌,因为自己已经“肠寸结”,后又以“看尽洛城花”“容易别”冲淡现实中的苦别。苏轼的词上片跳望满城烟雨;下片触景伤情,“咨嗟”思乡。最后以诗酒自娱,自我排遣。(2分)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二)文天祥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坐移白日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注】狴犴(biàn):指监狱。南冠:与“楚囚”意同,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系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结缨:系好帽带,表示从容就死。孔子的学生子路在战斗中帽带开了,“结缨而死”。桁(háng)杨:用于颈部、手脚的木制刑具。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用了两个典故:“南冠”自指,“结缨”自励,体现出诗人意志的坚定。B.“影纵横”,写诗人狱中戴着刑具坐卧的情景,诗人被囚禁的苦痛可见一斑。C.“坐移白日”“梦断青灯”,写昼观日影、夜不知时的孤寂,凄婉而悲凉。D.“黄粱得失俱成幻”一句,直斥元朝统治者的美梦不能成真。15.这首诗的颈联有什么含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高三新高考备考期中监测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送客归江州韩翃东归复得采真①游,江水迎君日夜流。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②。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闻道泉明③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注]①采真:道教语,指顺乎天性,放任自然。②白鸥洲:指白鸥翔集的沙洲。此处借指客之家乡。③泉明:指晋陶渊明,此称其为泉明,乃避唐高祖李渊之讳。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写诗人送客人归江州隐居,但并无送别时的伤感,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B.“江水迎君”采用拟人手法,客人归心似箭、归程片刻不能迟的心态跃然纸上。C.“青雀舫”“白鸥洲”写出了诗人对客人旅舟华美,家乡景色宜人的赞美与羡慕。D.尾联写诗人听说陶渊明居所离客人很近,定会借探访陶渊明居所之机去拜访客人。15.请从表现手法上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6分)14.D(尾联的意思是听说陶渊明居住的地方就在附近,你可以常常乘着竹轿,前往拜访。表达了诗人对客人隐逸情怀的赞美与羡慕)15.①运用虚写。这一联是诗人想象客人到家后赏玩山野的隐逸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客人顺乎天性,放任自然情怀的赞美之情。②用典。“荷裳”化用了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赞美了客人高洁的情怀。③比喻。将山间白云比作“山带”,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每点3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B.颔联语言清新隽永,由听觉感知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能给诗人些许欣喜与慰藉。C.颈联“作草”“分茶”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但背后却深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D.全诗将日常生活写得很有情趣,章法极为谨严,表现了诗人闲居自遣和对于官场生活冷淡的心情。15.本诗与《书愤》作于同一年,抒发的感情也大致相同,但两诗还有许多不同之处,试加以分析。(6分)14.B(B项中“些许欣喜与慰藉”错误。颔联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15答案:=1\*GB3①内容不同:《书愤》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临安春雨初霁》写明媚春光下客居京华的恬静闲适生活,表达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能上前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悲愤心情。=2\*GB3②意境不同:《书愤》的意境是沉郁雄浑顿挫;《临安春雨初霁》的意境是明艳恬静闲适。=3\*GB3③风格不同:《书愤》的风格是沉郁雄放;《临安春雨初霁》的风格是清新隽永,优美自然。=4\*GB3④表达技巧不同:《书愤》表达技巧之一是虚实相济,前四句回忆往事是虚,后四句着眼现实为实,虚实对比,相得益彰;《临安春雨初霁》表达技巧之一以乐景衬哀情,以恬静闲适的生活反衬落寞无聊的心境。(每点2分,3点给6分)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期中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①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