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昌吉州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昌吉州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昌吉州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昌吉州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昌吉州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昌吉州育林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分,每小题3分)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

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

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

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

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

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

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

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

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

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

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

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日:“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

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

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起: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诛: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弛:延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

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

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

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

是和好了。

翻译句子。(10分)

12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12(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分)

第2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9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

惊臼:“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

幸从;骏马名雁,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忱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

不利兮雅不逝。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

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

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

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

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

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

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

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

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

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

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莫:没有

B.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终

C.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同“避”

D.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亡:损失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7.下列语句全部表现项羽英勇无畏的一组是()

①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②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③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④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A.①④⑤B.②③⑥

C.①②③D.③④⑤

8.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在汉军兵临城下之时的饮酒夜歌,既表现了他的穷途末路,也从另一个方面反

映了这位昔日驰骋疆场的英雄的悲壮人生。

B.在兵围垓下之时,项羽对虞姬的“悲歌惊慨”,表现了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

英雄的儿女情怀,司马迁的这段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

C.八百多人的突围队伍到渡过了淮河后仅有一百余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这次战斗的

惨烈,正是这惨烈的战争场面使项羽认识到自己大势已去。

D.文段结尾处写“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从侧面表现了这位末路英雄的威

势,此时的项羽仍然威风凛凛、不可侵犯。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题: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人。父淡,善《三礼》,知名宋世,事宋竟陵王刘诞,

诞反,淡坐诛。昭六岁而孤,十一,随外祖于朱雀航卖历日。为雍州刺史袁薇客,si

尝来昭所,昭读书自若,神色不改。叹曰:“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司徒建

安土休仁闻而悦之,因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太原王延秀荐昭于丹阳尹袁

粲,深见礼,辟为郡主簿,使诸子从昭受学。会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

制。每经昭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非名贤?”寻为

总明学士、奉朝请。

永明初,以昭为南郡王侍读。王嗣帝位,故时臣隶争求权宠,唯昭及南阳宗夬保身守

正,无所参入,竟不罹其祸。明帝践昨,引昭为中书通事舍人。时居此职者,皆权倾

天下,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粉。常插烛板床,明帝闻之,赐漆合

烛盘,敕曰:“卿有古人之风,故赐卿古人之物。”天监十一年,出为信武将军、安

成内史。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俄而疾风暴雨,倏忽便至,数间屋俱倒,即梦

者所见军马践蹈之所也。自后郡舍遂安,咸以昭正直所致。昭所莅官,常以清静为

政,不尚严肃。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终日端居,以书记为

乐,虽老不衰,性尤笃慎。子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

之则不可,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己,不负于暗室,类皆如此。京师后进,宗其学,

重其道,人人自以为不逮。大通二年九月,卒,时年七十五。诏赐钱三万,布五十

匹,即日举哀,谥曰贞子。

(节选自《梁书?傅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B.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C.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D.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

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2)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

“臣:也是谦称。

B.谥,即谥号,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

给予的一个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C.舍人,随侍身边亲近属官的统称,但是战国和汉初王公贵族没有舍人。

D.“大通”属于年号,”大通二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二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

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昭做事专注,很受欣赏。他做雍州刺史袁熊的门客时,袁^认为他读书时神情不

一般,必定成为人才;袁粲也因其专注称其有名人贤士之风。

B.傅昭为官廉洁,没有贪念。在任中书通事舍人时,他廉洁清静,不干预别人的事;

生活简朴,明帝赞他有古人的风范,赠给他漆盒烛盘等物。

C.傅昭笃厚谨慎,严于律己。儿媳妇从娘家带来别人馈赠的牛肉,他认为吃了犯法,

又不好报官,就不顾家人的反对,让儿子把牛肉埋掉了。

D.傅昭为人守正,备受仰慕。他时常以清静施政,不因私利与人交往;京城的后辈很

崇尚他的学问,尊重他的道义,都认为自己比不上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司徒建安王休仁闻而悦之,因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

②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

第4题: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

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

矣。”子张日:“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

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

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

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

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

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

司。”(《论语•尧日

第二十》)

这章中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那么,孔子针对“为官从政”提出什么要领

呢?请简要分析。

第5题:

第6题:

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申甫传•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要心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

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

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之

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

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

法,且言车站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

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

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

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

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

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

篓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

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

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

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

哭,夜引其众缱城出,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

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

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

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①要(i):嬉戏。②瘗(yi):埋葬③篓(jti):贫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方为浮屠方:正好

B常不见听信见:看见

C劳以温旨,甫感泣劳:慰劳

D长于用车,卒不能办卒:仓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童子亦欲之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且言车站甚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遂言甫于朝;以其无礼于晋

D金公以御史为参军;私见张良,具事以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

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习。

B.申甫佛不成改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

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申

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后被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

捐躯,最后却没有达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5分)

(2)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缱城出,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5分)

第8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T2题。(共16分)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

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

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

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

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

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

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寇。云与元帅朱

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

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橘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

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都祭家庙,挈三岁儿,泣

语家人日:“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

被执,都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

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债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

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

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部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注】债军:溃败的军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友谅以舟师寇寇:敌人

B.缚尽裂缚:捆绑的

绳子

C.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擢:提拔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盍:何不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①罢剑跃马冲阵而进②黑将军勇甚,不

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④贼缚

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⑥骂

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

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

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到太祖身边。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

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

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4分)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分)

第9题: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柳庆字更兴,解人也。父僧习,齐奉朝请。庆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不治章

句。时僧习为颍川郡,地接都畿,民多豪右。将选乡官,皆依倚贵势,竞来请托。选

用未定,僧习谓诸子曰:“权贵请托,吾并不用。其使欲还,皆须有答。汝等各以意

为吾作书也。”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选吏之日,有能者进,不肖者退。

此乃朝廷恒典。”僧习读书,叹曰:“此儿有意气,丈夫理当如是。”即依庆所草以

报。大统十年,除庆尚书都兵郎中。

广陵王元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推得实,趣令就

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

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言毕,便令笞杀

之。此后贵戚敛手,不敢侵暴。

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

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榜。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

缚自告榜下,因此尽获党与。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

私,辟高门以待封。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太祖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太

祖逾怒曰:“王茂当死,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

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

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太祖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太祖黯然。明日,谓庆曰:“吾

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四》,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县按察按:侦察,查究

B.庆捕推得实,趣令就禁趣:赶快

C.庆辞气不挠,抗声曰抗:高

D.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旌:表彰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明柳庆机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

①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此乃朝廷恒典。”

②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

③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④乃复施免罪之榜⑤庆乃进争

之⑥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庆的父亲在选拔乡官时,,有很多京城附近的权贵纷纷请求托付安排相关人员。柳

庆代父写信,明确提出了选择乡官的标准,拒绝了权贵们的无理要求,受到了父亲的

赞赏。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曾经因偷别人的牛而被柳庆捕获。但这个姓孟的人气焰嚣张,根

本不把柳庆放在眼里。柳庆召集众多僚属吏员聚会,当众用笞刑打死了这个人,极大地

震慑了那些豪强贵戚。

C.有一胡姓人家遭贼人打劫,贼人中有人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自首却又

担心治罪的心情。柳庆就张贴了一份自首免罪的告示,促其自首,终于全部抓获了这

批劫匪。

D.太祖要杀掉王茂,只有柳庆挺身而出,冒着与王茂一起治罪的风险,替王茂鸣冤。

最终使太祖认识到误杀王茂的错误。[来源:学§科§网]

11.(1)文言文翻译。(7分)

①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4分)

,②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斜线(/)

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3分)

或谓孔子日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

政!”

第10题: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12—15题。

孔雀东南飞(节选)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

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

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

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

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

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

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O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

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

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B.作计乃尔立乃尔:就这样

C.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D.多谢后世人多谢:十分感谢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因求假暂归②于今无会因B.①蹑履相逢迎②怅然遥相望

C.①以我应他人②足以荣汝身D.①黄泉下相见②渐见愁煎迫

1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爱情”的一项是()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②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③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④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⑤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

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氛围。

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

卿对刘兰芝的爱恋。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

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

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

法,表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

结为夫妇。

第1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初入京,荣迎谒马首日:“殿下先谒陵

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自是遂受知。既即位,简入文渊阁,同值七人,

荣最少,警敏。江西盗起,遣使抚谕,而令都督韩观将兵继其后。贼就抚奏至,帝欲

赐敕劳观。荣日:“计发奏时,观尚未至,不得论功。”帝益重之。

五年,命往甘肃经画军务,所过览山川形势,察军民,阅城堡。还奏武英殿,帝大

悦。值盛暑,亲剖瓜啖之。帝尝晚坐行幄,召荣计兵食。荣对曰:“择将屯田,训练

有方,耕耨有时,即兵食足矣。”二十年,复下诏征阿鲁台。或请调建文时江西所集

民兵。帝问荣。荣曰:“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一旦复征之,非示天下信。”从

之。明年从出塞,军务悉委荣,昼夜见无时。当是时•,帝凡五出塞,还次榆木川,帝

崩。中官马云等莫知所措,密与荣等入御幄议: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

以礼敛;熔锡为柳①,载舆中。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或请因他

事为敕,驰报皇太子。荣曰:“谁敢尔!先帝在则称敕,宾天②而称敕,诈也,罪不

小。”众曰:“然。”乃具大行月日及遗命传位意,启太子。

仁宗即位,赐敕褒劳,贲予甚厚。进工部尚书,食三禄。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反。帝

召荣等定计。荣首请帝亲征,日:"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

之,事无不济。”帝从其计。至乐安,高煦出降。

英宗即位,委寄如故。正统五年乞归展墓,命中官护行。还至武林驿而卒,年七十。

赠太师,谥文敏,授世袭都指挥使。

(节选自《明史•杨荣传》)

注:①槐,bi,最里面的一层棺。②宾天,与下文的“大行”均指皇帝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就抚奏至就:接受

B.既即位,简入文渊阁简:选拔

C.熔锡为柳,载舆中。舆:棺材

D.五年,命往甘肃经画军务画:筹划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荣心思缜密的一组是(3分)

①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②所过览山川形势,察军民,阅城堡

③或请调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④秘不发丧,以礼敛

⑤先帝在则称敕,宾天而称敕,诈也⑥正统五年乞归展墓

A.②③⑥B.①②⑤C.①④⑤D.

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居高位的杨荣虽然年轻但他表现不俗。在文渊阁一起值班的七个人里,只有杨荣

最年轻,但他却是其中最机警聪敏的一个。

B.杨荣凭借着军事才能深受皇帝信任。皇帝出塞用兵时,把军务全都交给随从出征的

杨荣,白天和晚上召见他也没有固定的时间。

C.杨荣沉稳坚定,处理突发事件不慌不忙。有人想借不合乎礼制的方式将明成祖驾崩

的消息报告皇太子,杨荣坚决阻止了此事。

D.杨荣的忠心受到了前后几位皇帝的认可。成祖信任器重他,仁宗褒扬慰劳并丰厚赏

赐他,英宗像以前的皇帝一样信任和倚靠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

(2)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一旦复征之,非示天下信。

第1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8—22题。(19分)

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间走

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契丹犯边,真宗幸漕州,御敌城北门,美慷慨自陈,愿

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天圣初,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美以边侯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

河,斩首甚众。累迁天武都虞侯。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才,擢供备库

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既破金明诸寨,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

势必复来。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

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

兵不至。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既而复出艾蒿寨,

遂至郭北平,夜斗不解。美率众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

走。获牛羊、骆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敌复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

堡并北山而下,敌即引退。迁文思使,徙知保安军。元昊大入,据承平寨。诸将会兵

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簧三日粮直捣敌穴。美曰:“彼知我来,必设伏待我。不

如间道掩其不意。”世衡不听。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世衡等果无功。

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余战,平族帐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

一族,复城堡甚多。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宋史•列传第八十二》)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间走归京

间:抄小路

B.德明部落寇平凉方

渠寇:侵犯

C.徙知保安

知:了解

D.不如间道掩其不

意掩:袭击

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苟

以天下之大

B.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不知

将军宽之至此也

C.仲淹因属美复城如

故不如因而厚遇之

D.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今

君乃亡赵走燕

2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周美是灵州回乐人,在赵保吉反叛时,不顾亲族,投奔朝廷,受到皇帝的赏识,让

他隶属于禁卫军。

B.德明部落反叛时,周美作战勇敢,消灭敌人众多,升迁作了天武都虞侯,并且受到

经略使夏竦的举荐。

C.当数万敌兵迫近金明,在延安城北三十里布阵时,周美率领二千人奋力作战,他将

军队转移到山北,多布置疑兵,让夏人误认为宋救兵到,慌忙撤退了。

D.元昊进攻大宋,周美为种世衡出主意,种世衡不听,结果周美打了胜仗,种世衡却

劳师而无功。

2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4分)

⑵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3分)

第13题:《荆轲刺秦王》(13分)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

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

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

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

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

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

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

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

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

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

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

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愿举国为内臣:(2)荆轲顾笑武阳:

(3)秦王还柱而走:(4)轲自知事不就:

12.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3分)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②荆轲顾笑武

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⑥倚柱而笑,箕踞

以骂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第14题: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

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

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

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

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

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

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

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

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

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0.本文作者是朝文学家o(1分)

1L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硕师名人()援疑质理

()

皆被绮绣()负箧曳屣

()

12.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作者一生手不释卷,堪称以

学为乐的楷模,文中哪些文字表现出他这样的精神?(2分)

13.本文是送给马生的赠序,为什么作者要详写自己的求学经历?(2分)

14.为什么作者对那些穿着华服、配戴珍贵饰物的同学能“略无羡艳意”?在物质极大

丰富的今天,作者的精神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第15题: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4分)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

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请结合以上文句,谈谈孔子有怎样的富贵观?(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15分)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

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

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

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僖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

有绣腰襦,藏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

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

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

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玲。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

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

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

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

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

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

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

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

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区区:诚挚的意思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却:可是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逆:逆料,想到将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分)

A、昼夜勤作息,伶傅萦苦辛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D、昼夜勤作息,伶傅萦苦辛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

{B.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Tc.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D.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8.下列对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精心打扮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临别时特意精心打扮,以便突出人物的尽善尽美。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郑重打扮,显得仪态庄重。

C.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

D.表明刘兰芝对封建势力不甘示弱,有意在焦母面前示威。

9.翻译(3分)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3分)

第17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潺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

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

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

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

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

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

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

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秋,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

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

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

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群:合群B.州召主簿,不就就:接受

C.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聊:悠闲D.耻复屈身后代耻:以……

为耻辱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乐琴书以消忧

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若事之不济,此乃天

16.以下六句话中,全都直接表现陶潜志趣的一项是()

①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②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③执事者

闻之,以为彭泽令。④令吾常醉于酒,足矣。⑤我岂能为五斗米,折

腰向乡里小儿!⑥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

A.①②④B,①③⑤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