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山东省烟台市荣成第五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度山东省烟台市荣成第五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度山东省烟台市荣成第五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度山东省烟台市荣成第五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度山东省烟台市荣成第五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山东省烟台市荣成第五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参考答案:C宗法制。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传子不传女”等信息体现了重男亲女的思想,这是受到了古代宗法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ABD三项与“传子不传女”的重男轻女思想无关,故排除。2.据右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考答案:B3.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户不再逐户加入农庄,而以整乡整区农民集体入社,有些地区纯粹是连片划入集体农庄。这突出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A.调动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B.推动了苏联工业化进程C.以行政命令干预强制推行D.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是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根据材料信息“以整乡整区农民集体人社”、“连片划入集体农庄”等,材料信息能够体现出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行政干预、行政强制性比较强”,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明显错误;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直接排除。故选C。考点:十月革命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运动4.下幅图片数据表明,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A.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B.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得到大力促进C.产业结构基本实现由工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D.随着“重点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农业所占比例迅速提高参考答案:B由表中数据可知,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A说法不正确;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上升趋势,B符合题意;第一产业农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说法不正确,C不正确;D与表中数据不符。点睛: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表中数据的分析,本题相对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和表中数据的变化,用排除法加以作答即可。5.在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增强了民族意识参考答案:D6.美国《独立宣言》写到:“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1787年宪法对这一理念的态度是()A.轻易抛弃 B.完全忠实 C.基本吸纳 D.背道而弛参考答案:考点:美国《独立宣言》.解析:本题以美国《独立宣言》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以及与《独立宣言》的关系.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可知,体现的是民主的原则,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体现的就是民主的原则,由此可知,1787年宪法对这一理念的态度是基本吸纳,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C.7.毛泽东的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历程,如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基点,下列四组诗词所描述的史实按由远及近排列依次是①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④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参考答案:D8.下列关于巴黎公社史实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民自卫军和群众占领了市政厅,推翻了临时政府,没几天隆重庆祝公社成立B.不久,有一位公社委员因为不称职,被群众罢免C.公社规定公社委员的工资应高于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D.最后,巴黎街道上到处躺着为捍卫公社而英勇捐躯的公社战士参考答案:C9.在一次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审査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这直接反映了A.地圆学理论尚不完备B.开辟新航路阻力很大C.哥伦布并无实际能力D.西班牙政府封建保守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哥伦布在宣传“地圆学说”问题上遇到了阻力和尴尬,这直接说明“地圆学说”还不够成熟,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的西班牙审查委员会质疑的是“地圆学说”,并不直接反映阻挠新航路开辟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哥伦布本人能力大小,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西班牙政府的封建保守,排除。10.近代史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标志着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D《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正确;A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进一步扩大;C是大大加深殖民地化程度。1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血缘关系,而不是经济发展,故A项排除;在分封制下,还没有出现君主集权,故B项排除;据“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可以看出秦国墓葬突出体现君王的地位,且非君王没有严格的等级关系,从而说明了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除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演变,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2.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反割台斗争中参考答案:B13.历史上曾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著名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对该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地处富饶、便利的江河下游平原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参考答案:D14.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是祭祀祖先的场所。西周时期按《周礼》规定,只有王侯卿士有资格建家庙,普通庶民没资格修建,只能路祭。民间正式建立宗祠始于1536年,明代嘉靖皇帝诏令允许民间“联宗立庙”,民间建立宗祠获得了合法地位。这种变化反映了A.生产方式的变革B.宗法伦理的淡化C.社会发展的需求D.君主专制的强化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宗祠的下移,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A;材料表明宗祠建设由王侯卿士到民间百姓也能建立宗祠,这说明宗法伦理的强化而非淡化,排除B;材料和君主专制没有关系,派出D;民间建立宗祠,适应了社会发胀的需要,故选C。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的作用:①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防止在权力的继承问题上发生纠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③宗法观念影响深远。消极的有任人唯亲、重男轻女。15.古代货币的形成与发展与古代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下图由图1到图2的变化,充分说明了

A.古代抑商政策的结束B.商帮出现后的垄断C.商品经济的繁荣D.纸币方便携带,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识记能力。从铜币到纸币的变化说明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中国古代出现最早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因此并不能说明是抑商政策的结束,所以不选A;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也不能选B;纸币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金属货币,到了明清时期,流通主要货币是白银,所以D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货币16.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权利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别颁布于1875年、1689年、1954年

B.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了三权分立、“议会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D.标志着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参考答案:D17.大萧条时期美国涌现了大量的艺术经典作品,比如卓别林的小人物影片、诙谐有趣的“猫和老鼠”、“微笑天使”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等,成为美国人逃避现实的“疗伤”良药。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说:“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没事。”由此可知A.美国全力追求艺术发展

B.心灵慰藉是缓解危机的手段C.美国人民日常生活祥和

D.新政已使美国重现繁荣景象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大萧条时期美国涌现了大量的艺术经典作品??成为美国人逃避现实的“疗伤”良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心灵慰藉是缓解危机的手段,故B正确。美国全力追求艺术发展,没有反映经济危机的背景,故A排除。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民日常生活不可能祥和,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新政已使美国重现繁荣景象,故D错误。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18.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实现了选贤任能参考答案:B1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B20.“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下列哪种选官用官制度?(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世官制

D.科举制度参考答案:D21.魏源记述鸦片战争说,奕山等人率军抵粤后歧视残害当地人民,“粤民久不平。而英人初不杀粤民,所获乡勇皆释还,或间攻土匪,禁劫掠,以要结民心。故虽有擒斩敌人之赏格,无一应命。当洋兵攻城,居民多从壁上观”。魏源的话突出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政府已经失去民心支持 B.国内社会矛盾极其尖锐C.民众并不了解世界形势 D.人们的民族观念、国家意识淡薄参考答案:D本题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探究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从材料看,中国民众对中英两国的战事非常麻木,说明中国民众的民族观念、国家意识淡薄。故选D。22.《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参考答案:C23.据史书记载: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该材料可以说明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万历年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细密分工 D.封建政府鼓励发展民营手工业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佣直二铢而赢”可得出,当时出现了雇佣关系,说明此时此地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对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官营手工业的地位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手工业领域的雇佣关系,没有体现分工,故C项错误;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不会鼓励民营手工业,且材料也没有涉及政府的政策,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判断时要注意材料中有没有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或者劳动者受雇佣,按工取酬的信息。2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

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

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

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参考答案:C分析:民族工业的产生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主要原因是在列强投资商业的刺激之下和洋务运动的所办的企业的诱导下出现的,故选C。25.下图是有关美国政治制度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了美国A.中央与地方势力均衡 B.两大政党的对峙竞争C.参众两院间矛盾重重 D.总统权力受到了限制参考答案:B【详解】由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体现的是代表民主党的“驴”与代表共和党的“象”之间的斗争,反映的是美国两大政党间的竞争,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两党间的竞争,没有体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26.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A.自由落体定律B.天演论C.相对论D.加速度定律参考答案: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落体定律属于16世纪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故A选项错误;天演论是1898年严复的译著,故B选项错误;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爱因斯坦于1915年完成,故C选项正确;加速度定律属于17世纪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故选C。27.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合理解释应该是A.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B.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C.手工生产产品质量欠佳D.官营手工业占据主体地位参考答案:A花楼机是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纺织机械,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由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市场需求有限,导致手工生产并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故答案为A项。B、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明朝中叶以后民间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排除D项。28.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反映出那时的公民社会是:

A.平等社会

B.民主社会

C.等级社会

D.专制社会参考答案:C29.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参考答案:C改革开放的表现与影响。中国没有改革开放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D三项内容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所以答案选择C项。30.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

)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东西方文明的转型与冲突,引起了社会的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经过春秋战国的演变,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成型。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明走向衰落。到近代出现了工业文明……(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经济模式的演进过程。(3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方面的基本特征。(5分)

材料二

1500—1763年,欧洲突飞猛进,迅速上升到世界经济首位。这一时期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后来,欧洲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又经过几百年的对外战争,欧洲作为世界创业者,得到大部分利益而损害了其他地区,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2)依据材料,指出此后欧洲在政治、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变化。(4分)

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3)根据材料,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较早转型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过程:由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3分)(点明三个文明的关键词即可)基本特征:政治上,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达到顶峰,封建统治渐趋衰落(3分);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分)(有相关表述可酌情给分)(2)变化: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兴起与扩展。(4分)

(3)表现:出现西式建筑;近代邮电事业发展;外来宗教的传播;西餐、西式服装成为时尚。(4分,答出两点可给4分)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地处沿海地区,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4分)有相关表述可酌情给分)

略32.蒋介石把这30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民党联俄容共到全面清党、中俄断交。蒋介石所说的第一阶段应是()A.中共建立初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十年内战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参考答案:B国民党联俄联共是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全面清党、中俄断交是在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故此阶段是指国民革命时期或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建立是在1921年,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B正确。十年内战时期是指1927—1937年,与题意不符,C错误。抗日战争时期是指1937—1945年,与题意不符,D错误。3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6分(2)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3)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5分参考答案:(1)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或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

(答临时大总统亦给分);司法权属于法院。(6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3)本题采取分层评分,第一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公民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宪法遭到破坏;第二层次:能答出“文化大革命”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