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肿瘤流行病学与病因学长征医院肿瘤科_第1页
选修课肿瘤流行病学与病因学长征医院肿瘤科_第2页
选修课肿瘤流行病学与病因学长征医院肿瘤科_第3页
选修课肿瘤流行病学与病因学长征医院肿瘤科_第4页
选修课肿瘤流行病学与病因学长征医院肿瘤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生在人体的肿瘤一共有多少种?第1页/共137页第一页,共138页。

有100多种癌症,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受到癌症的侵袭。第2页/共137页第二页,共138页。第3页/共137页第三页,共138页。第4页/共137页第四页,共138页。2005年,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占全世界5800万死亡人口的13%。第5页/共137页第五页,共138页。在所有癌症的死亡中,有70%发生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第6页/共137页第六页,共138页。就全世界而言,造成男性死亡的5种最常见癌症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道癌。第7页/共137页第七页,共138页。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妇女死亡的5种最常见癌症为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第8页/共137页第八页,共138页。烟草使用是全世界癌症的单一最大可预防原因。第9页/共137页第九页,共138页。全世界有1/5的癌症是由慢性感染引起的,例如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宫颈癌和乙肝病毒引起肝癌。第10页/共137页第十页,共138页。如能及早发现和充分治疗,有1/3的癌症可以治愈。第11页/共137页第十一页,共138页。如果应用目前关于疼痛控制和姑息治疗的知识,可帮助需要缓解疼痛的所有患者。第12页/共137页第十二页,共138页。主要通过不使用烟草、健康饮食、身体活动和预防可造成癌症的感染,可预防40%的癌症。第13页/共137页第十三页,共138页。第14页/共137页第十四页,共138页。第15页/共137页第十五页,共138页。第16页/共137页第十六页,共138页。第17页/共137页第十七页,共138页。第18页/共137页第十八页,共138页。

世界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005.6万,其中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分别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2.3%、10.4%、9.4%、8.7%和5.6%。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0年的数据表明2000年世界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第19页/共137页第十九页,共138页。2000年世界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恶性肿瘤死亡病例621万,主要的死因是肺癌、胃癌和肝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7.8%、10.4%和8.8%。第20页/共137页第二十页,共138页。

估计到2015年,全世界恶性肿瘤新病例将达1500万,死亡900万,其中2/3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第21页/共137页第二十一页,共138页。

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5岁以上人口恶性肿瘤都是前三位死因之一。65岁前全球平均患癌风险为10%。

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存是一大严重威胁第22页/共137页第二十二页,共138页。

2000年世界癌症发病1,006万人,死亡621万人,现患2241万人。发病与死亡比10年前增长约22%。世界不同地区发病率明显不同,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西欧最高,西非最低。世界癌症流行趋势第23页/共137页第二十三页,共138页。地区年龄标化率(ASR)0-64岁癌症患病风险(%)男女男女南非西非北美东亚东南亚西亚东欧北欧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全球***217.581.2357.4205.3131.1151.1290.0263.4318.7358.6301.0153.6201.9153.794.1281.5126.2120.1111.3197.2235.1230.6283.2218.3127.98.016.210.914.915.68.76.66.912.413.013.215.812.58.09.2全球不同地区癌症发病率(1/105)比较第24页/共137页第二十四页,共138页。

90年代初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病例数约130万,发病估计为160万,居死因第二位。癌症调整死亡率70年代为84.58/105,90年代为94.36/105,上升11.56%。

中国癌症流行趋势第25页/共137页第二十五页,共138页。

1991-2000年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癌症死亡率(1/105)变化癌症部位城市农村19912000变化(%)19912000变化(%)全部鼻咽食管胃结直肠肝肺乳腺宫颈膀胱白血病123.922.178.9419.698.5319.6332.533.111.491.833.60146.612.149.0619.9411.1922.1942.084.321.082.263.8218.31-1.381.341.2731.1813.0429.3838.91-27.5223.506.11101.391.7016.3222.555.1422.2514.291.512.310.893.31112.571.7815.2420.946.0426.0611.113.1811.034.71-6.62-7.1417.5117.2147.7339.73-17.3219.82-3.93第26页/共137页第二十六页,共138页。2001年我国死因顺位损伤和中毒损伤和中毒5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病4肿瘤心脏病3脑血管病脑血管病2呼吸系病肿瘤1农村城市顺位资料来源:全国卫生统计年报第27页/共137页第二十七页,共138页。我国城市前5位死因的主要变化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2001年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心脏病5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消化系统疾病4心脏病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肺结核3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急性传染病2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11995年1985年1975年1963年1957年

位次资料来源:流行病学第四版及全国卫生统计年报第28页/共137页第二十八页,共138页。世界银行测算:1990年我国因癌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432.3亿元。2000年我国死亡140万,发病180万,每年用于癌症病人医疗费约800亿元,占卫生总费用20%,远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药费。中国癌症所致经济损失第29页/共137页第二十九页,共138页。

是一门研究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流行规律,流行原因和条件并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一、肿瘤流行病学的概念第30页/共137页第三十页,共138页。概念

发生、发展和分布流行规律(what)

流行原因和条件(why

制定预防和控制的学科(How)Whatwhyhow(研究范畴)WWW第31页/共137页第三十一页,共138页。人群,是社会天然实验室中居住的人群。研究对象第32页/共137页第三十二页,共138页。掌握肿瘤病情信息和变动规律的基本来源:发病和死亡登记报告死亡回顾调查患病调查病理检查材料临床病例统计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分布规律第33页/共137页第三十三页,共138页。

主要由病因、环境和宿主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环境

宿主病因肿瘤流行的原因和条件第34页/共137页第三十四页,共138页。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治疗第35页/共137页第三十五页,共138页。肿瘤预防措施消除或避免致癌因素保护及改善环境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加强肿瘤早期诊断、筛查研究易感人群发现与处理第36页/共137页第三十六页,共138页。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研究对象:群体,包括:临床显性肿瘤患者、隐性患者和癌前状态者。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观察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宿主、病因与环境的直接、间接联系第37页/共137页第三十七页,共138页。

发病率

患病率

死亡率

病死率二、流行病学常用的指标第38页/共137页第三十八页,共138页。发病率

发病率=某年该地新发病例数/某年该地平均暴露人口数×100000/10万第39页/共137页第三十九页,共138页。患病率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100000/10万期间患病率: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000/10万第40页/共137页第四十页,共138页。死亡率

死亡率=某年该地死亡人数/某年该地平均人数×100000/10万第41页/共137页第四十一页,共138页。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时期患某病的人数×100%病死率第42页/共137页第四十二页,共138页。计算题2007年初,某村共有肿瘤患者25人,2007年至2008年,共有新诊断病例25人,全年因肿瘤死亡人数为10人,当年该村平均人口数为1000人,请计算该村当年的肿瘤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第43页/共137页第四十三页,共138页。分析性研究主要类型实验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三、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类型第44页/共137页第四十四页,共138页。描述性研究

描述恶性肿瘤在不同时间、空间和人群间的分布,是肿瘤研究的基础。第45页/共137页第四十五页,共138页。恶性肿瘤部位性别高发病率地区低发病率地区高低发区之比

食管

男伊朗东北部尼日利亚300

男莫桑比克英国100

鼻咽

男新加坡华裔英国40

肺、支气管

男英国尼日利亚35

男日本乌干达25

子宫颈

女哥伦比亚以色列犹太族15常见恶性肿瘤地区间发病差异

第46页/共137页第四十六页,共138页。恶性肿瘤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别2000年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的死亡率:

城市农村肺癌42.1/10万21.1/10万肝癌22.2/10万26.1/10万乳腺癌4.3/10万2.1/10万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通常农村高于城市第47页/共137页第四十七页,共138页。第48页/共137页第四十八页,共138页。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癌症发生率比较第49页/共137页第四十九页,共138页。一九九零年世界各国大肠癌的年龄分布第50页/共137页第五十页,共138页。分析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

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最

重要的的研究类型之一,是验证病因假

说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由果及因的回顾

性研究方式。第51页/共137页第五十一页,共138页。基本原理

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第一节概述第52页/共137页第五十二页,共138页。

暴露

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或状态即为暴露因素,它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也叫研究变量。第53页/共137页第五十三页,共138页。

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调查方向:收集回顾性资料

比较人数暴露疾病病例对照+-+-acbd第一节基本原理第54页/共137页第五十四页,共138页。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第55页/共137页第五十五页,共138页。特点

疾病发生后进行

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

由果推因

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第一节概述第56页/共137页第五十六页,共138页。(年轻女性阴道腺癌与母亲妊娠期服用乙烯雌酚的关系)

实例第57页/共137页第五十七页,共138页。乙烯雌酚阴道腺癌第58页/共137页第五十八页,共138页。研究背景

美国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生Herbst在发现,1966~1969年收治7例阴道腺癌患者,均为15岁~22岁女青年。通常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阴道腺癌仅占阴道癌的5%~10%,非常罕见,而这7例全是腺癌;过去年龄均大于25岁,而这7例全在15岁~22岁之间。第59页/共137页第五十九页,共138页。Herbst对阴道腺癌危险因素进行探索7例病人加上另一个医院的1例阴道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32个对照调查员用标准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们的母亲进行了调查,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服用乙烯雌酚差别明显。研究步骤第60页/共137页第六十页,共138页。病例对照有0/4有0/4有0/4有0/4无0/4有0/4有0/4有0/47/80/32合计P<0.001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服用乙烯雌酚第61页/共137页第六十一页,共138页。研究结果在比较的因素中,只有三个因素有显著差别母亲怀孕期间使用过己烯雌酚激素治疗(P<0.00001)母亲以前流产史(P<0.01)此次怀孕阴道出血史(P<0.05)因有后两个因素存在才使用己烯雌酚治疗做出结论: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第62页/共137页第六十二页,共138页。

2、队列研究:

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第63页/共137页第六十三页,共138页。第64页/共137页第六十四页,共138页。

启东1973-1982年饮水类型与肝癌发病率(1/10万人年)饮水类型人年数肝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比宅沟(塘)63797.80147.392.639*泯沟(灌溉)159333.7576.571.359*河水76263.2548.730.872井水233086.7518.880.366*第65页/共137页第六十五页,共138页。研究实例

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肺癌的死亡率与支气管炎、肺结核以及其他癌症不同,呈迅速上升趋势,但与烟草的消耗量有平行关系①描述性研究提供病因线索Doll与Hill于1948年②case-controlstudy初步验证

1951年③cohortstudy研究对象:团体对照:内对照59600名医生,得到满意应答的40701名,其中男性34494,女6207名。此研究持续至1976年,共20余年,资料以男性为主做了多方面的分析。第66页/共137页第六十六页,共138页。各年龄组每年每1000人口肺癌死亡率与吸烟量的关系可见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不吸烟者,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年龄不吸烟每日吸烟量

1-1415-2425+35-440.05(1)0.07(1)0.000.11(1)

45-540.000.31(3)0.62(9)0.75(8)

55-640.000.48(3)2.31(20)3.88(26)

65-740.002.69(9)5.16(7)6.48(14)

75+1.11(2)2.68(6)7.27(8)16.33(8)合计0.07(3)0.57(22)1.39(54)2.27(57)第67页/共137页第六十七页,共138页。实验性研究肿瘤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不但有助于干预或预防肿瘤的发生,而且能为肿瘤病因学研究提供有关危险因素或病因的进一步佐证。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已开展了一些肿瘤病因学干预研究,如在肝癌高发区大范围开展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在河南林县开展“食管癌营养干预试验”等。第68页/共137页第六十八页,共138页。

健康报1999年11月3日报导,广西肝癌高发区实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方案10年后,儿童、青少年HBsAg+者由16%降至1.5%。肝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为了考核和评价某一项可能有效的预防措施的效果,将措施实施于某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不实施或用安慰剂,然后对这两部分人群随访观察并比较随访结果。第69页/共137页第六十九页,共138页。第二节:肿瘤的病因学1999年国际肿瘤研究所(IANC)公布了对833种化学物、混合物、物理和生物因素对人类致癌危险性评价结果。第70页/共137页第七十页,共138页。确认人致癌物(carcinogenictohumans,1组)指流行病学调查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对人有致癌性的理化物质或生产过程)的有75种。第71页/共137页第七十一页,共138页。可疑致癌物(probablycarcinogenictohumans,2A组)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有59种。第72页/共137页第七十二页,共138页。潜在致癌物(possiblycarcinogenictohumans,2B)动物实验已获阳性结果,但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有致癌性)有227种。第73页/共137页第七十三页,共138页。除少部分是以人们不自主方式接触外(如环境污染、病毒的垂直传播),多数是通过人们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而进入机体的。第74页/共137页第七十四页,共138页。

一、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1、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膳食、饮水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

第75页/共137页第七十五页,共138页。第76页/共137页第七十六页,共138页。第77页/共137页第七十七页,共138页。第78页/共137页第七十八页,共138页。

卷烟烟雾中包括了3800多种已知化学物。包括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脂类,酚类,烷烃,醇类,多环芳烃,脂肪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氮氧化合物,CO,重金属元素镍、铜、铬、外及有机农药等。

吸烟

第79页/共137页第七十九页,共138页。

据150多次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均证实吸烟可致肺癌。吸烟与肺癌发病有剂量-反应关系。吸卷烟可提高肺癌死亡率10倍以上。吸烟又接触石棉、镍、铬、镉等由于协同作用以致肺癌发病率更高。第80页/共137页第八十页,共138页。

吸烟年龄越早,数量越多,发生肺癌的机会越大。吸卷烟除导致肺癌外还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种癌症。WHO估计,15%的癌症可归因于吸烟;每年全世界因吸烟导致癌症死亡有150万以上。第81页/共137页第八十一页,共138页。中美两国与吸烟有关的人类死亡原因比较第82页/共137页第八十二页,共138页。

20%~60%癌症与膳食有关。有人估计,发达国家男性癌症30%~40%,女性癌症60%可能与饮食有关。美国癌症学会提出“美国每年50万癌症死亡者中约1/3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膳食第83页/共137页第八十三页,共138页。膳食与癌症的关系

①食物中含有致癌物或被致癌物污染;食品生产、加工、保存与烹任过程受致癌物污染

第84页/共137页第八十四页,共138页。亚硝胺前体(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特别在植物亚硝酸盐很易由硝酸盐形成。过多使用硝酸盐肥料与土壤中缺钼易造成植物中硝酸盐的积累。蔬菜、水果储存过久易存在高浓度亚硝酸。第85页/共137页第八十五页,共138页。黄曲霉菌污染米、麦、高粱、玉米、花生、大豆,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其中B1致癌作用最强,在低剂量长时期作用下,几乎可使全部动物致癌。第86页/共137页第八十六页,共138页。食用色素中具致癌性的有二甲氨基偶氮苯(致肝、胆管、皮肤、膀胱癌)、邻氨基偶氯甲苯(致肝、肺、膀肤癌、肉瘤)、碱基菊橙(致肝癌、白血病、网状细胞肉瘤)等。

第87页/共137页第八十七页,共138页。

香料及调味剂中具致癌作用的有黄樟素(致肝、肺、食管癌)、单宁酸(致肝癌、肉瘤)及甘素等。第88页/共137页第八十八页,共138页。烟熏、炙烤及高温烹煮食物时由于蛋白质热解,特别在烧焦的鱼、肉中可产生有致突变和致癌性的多环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杂环胺)。第89页/共137页第八十九页,共138页。

50g熏肠所含致癌物苯并(a)芘量相当于一包香烟烟雾中所含的量,或等于大工业中心居民在4一5昼夜期间所吸入污染空气中的数量。第90页/共137页第九十页,共138页。

油被连续和反复加热及添加到未加热的油中会促进致癌物及辅癌物生成。多次或长时间使用过热油脂都有引起恶性肿瘤的危险。第91页/共137页第九十一页,共138页。②由于膳食的不平衡导致营养失调,从而失去了正常食物营养成分的保护作用。第92页/共137页第九十二页,共138页。营养缺乏时的间接致癌作用

食品粗糙、长期缺铁和营养不足时发生食管癌和胃癌危险性增加。饮食中硒浓度均与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呈负相关。长期缺碘或碘过多与甲状腺癌发生有关。第93页/共137页第九十三页,共138页。过多营养的间接致癌作用

食物热能过高、纤维素过少,特别是脂肪总摄入量过高,可使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加。动物实验表明,高脂肪膳食又缺乏胆碱、叶酸、维生素B及蛋氨酸时,可增强各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性。第94页/共137页第九十四页,共138页。

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

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宅沟水或井水,可致当地肝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第95页/共137页第九十五页,共138页。过多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以致癌。①过度摄入酒精本身可致癌。②一些酒精饮料在加工过程中被致癌物(亚硝胺、多环芳烃、霉菌毒素)污染。

如黑啤酒含有多环芳烃。第96页/共137页第九十六页,共138页。WHO(1997)和美国癌症学会(1996)也确认酒精增加口腔、咽和食管等部位癌的危险性。

长期饮酒可形成肝硬化继而导致肝癌的发生。饮酒又吸烟者可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另外,饮酒与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发病可能相关。第97页/共137页第九十七页,共138页。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可降低结肠癌发病危险性。从事强度较高的体力活动者结肠癌的危险度只有少活动者的60%。体力活动第98页/共137页第九十八页,共138页。体力活动降低结肠癌危险度的可能机制是缩短致癌物质在肠道的通过时间;改变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代谢;以及对免疫系统可能产生有益效应。第99页/共137页第九十九页,共138页。2、环境理化因素

电离辐射环境化合物第100页/共137页第一百页,共138页。紫外线是引起人类皮肤癌的主要原因,电离辐射(X线、Y射线)可引起人类多种癌症,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骨肉瘤、皮肤癌、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肝癌、喉癌、脑瘤、神经母细胞瘤、肾脏细胞瘤及鼻窦癌等。第101页/共137页第一百零一页,共138页。WHO估计,人类恶性肿瘤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中化学因素。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可来自烟草、食品、药物、饮用水、以及工业、交通和生活污染。第102页/共137页第一百零二页,共138页。国际肿瘤研究所(IARC)确认致癌物中,可诱发恶性肿瘤的药物有多种。

药物因素第103页/共137页第一百零三页,共138页。

咪唑硫嘌呤、环孢霉素、环磷酚胺、已烯雌酚、左旋苯丙氨酸氮芥、8-甲氧基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辐射)、绝经后的雌激素治疗、非甾族雌激素、甾族雄激素、复方口服避孕药、顺序型口服避孕药等。第104页/共137页第一百零四页,共138页。大城市空气污染物,尤其是汽车尾气排出的苯丙芘与肺癌密切有关。约有10%肺癌病例可由大气污染(包括与吸烟的联合作用)所引起。大气中苯丙芘含量每增加一个单位(0.1μg/m3),肺癌死亡率将增加5%。空气污染物第105页/共137页第一百零五页,共138页。职业肿瘤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仅占2%一8%,男性较高。肺癌和膀胱癌受职业因素影响较大。澳大利亚资料显示,肿瘤是职业接触有害物质致死的第一位死因,占57%。职业因素第106页/共137页第一百零六页,共138页。我国规定了八种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肺癌;铬酸盐制造工肺癌。第107页/共137页第一百零七页,共138页。4氨基联苯、砷及砷化合物、石棉、苯、联苯胺、铍及铍化合物、N,N一双(2一氧乙基)-2一萘胺、双氯甲醚与工业品氯甲甲醚、镉及镉化合物、铬(VI)化合物、环氧乙烷、β萘胺、氧化乙烯、芥子气、镍及其化合物、氧及其衰变物、二氧化硅(结晶型)、页岩油、煤烟灰、含多环芳烃烟灰、强无机酸、含石棉纤维滑石粉、氯乙烯、煤焦油沥青、煤焦油。未处理和略处理的矿物油、木尘。IARC确认职业性人致癌物的有:第108页/共137页第一百零八页,共138页。确认致癌的生产过程有:铝生产、靴鞋制造和修理、煤气制造、焦炭生产、家具制造、异丙醇制造、品红制造、油漆工、橡胶行业、含硫酸的强无机酸酸雾。第109页/共137页第一百零九页,共138页。3、生物病因乙肝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原因;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致病因子;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和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是宫颈癌的致病因子。第110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页,共138页。可致人类肿瘤的还有EB病毒(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人的T细胞淋巴细胞病毒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等。在一定条件下病毒基因组可部分或全部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引致细胞恶变。第111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一页,共138页。4、机体因素遗传易感性精神因素其他

个体的年龄、性别、先天情况、免疫、内分泌在癌症的发生中都有一定的意义。独特的感情生活史、巨大的精神创伤以及

个体的性格特征与恶性肿瘤有一定关系。第112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二页,共138页。二、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第113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三页,共138页。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加强恶性肿瘤监测第114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四页,共138页。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一级预防

戒烟

饮食营养环境保护

职业防护

二级预防

癌症的筛检

警惕癌症的早期“危险信号”三级预防第115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五页,共138页。

第一级预防

(一)加强防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合理营养膳食

90%以上肿瘤发病的危险度可用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来解释。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是预防肿瘤的首要措施。第116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六页,共138页。1.首先应该是控烟。

2.合理膳食和增加体力活动通过合理膳食和体力活动来预防癌症是最为有效的措施。第117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七页,共138页。(1)食物供应和进食使人群食用营养丰富和多样化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选择富含各种蔬菜和水果、豆类以及粗粮加工的含淀粉主食的植物性食物。第118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八页,共138页。(2)保持体重稳定

人群体质指数在成年期维持在BMI21~23,个体的BMI维持在18.5一25;避免体重过低和超重,并限制成年期的体重增长在5kg以内。第119页/共137页第一百一十九页,共138页。

(3)坚持体力活动

如果职业性活动量较低或中等,每天快步走路或类似的运动1小时,并且每周至少参加1小时相对剧烈的活动。第120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页,共138页。(4)蔬菜和水果

鼓励全年吃多种蔬菜和水果,使之提供的量占总热能7%以上。一年内每天吃不同品种的蔬菜和水果达400~800g(豆类和富含淀粉类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淀粉块根茎类均不包含在内)。第121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一页,共138页。

(5)其它植物性食物

食用不同品种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植物来源的食物,最好只进行粗加工,使之提供总能量45%~60%。每天吃多种谷物。豆、根茎和块茎类达600~800g;限制摄入精制糖。第122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二页,共138页。(6)含酒精饮料反对过度饮酒。男性应限制酒精的摄人量占总热能的5%以下,女性限制在总热能的2.5%以下。

(7)肉红肉摄入量应占总热能10%以下,在每天80g以下。最好选用鱼、禽或非家养动物肉替代红肉。第123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三页,共138页。

(8)总脂肪和油

总脂肪和油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5%~30%。限制含脂肪多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来源脂肪较多的食物。最好选用氧化程度最低的单不饱和的植物油。第124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四页,共138页。(9)食盐和盐胞的食品各种来源食盐的量,成人应少于6g/d。限制食用盐腌食品和在烹调及餐桌上的用盐量。

第125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五页,共138页。(10)食品储藏

易腐败变质食品储藏时应尽量减少霉菌污染。不要食用容易被毒菌毒素污染而长期在室温储藏的食物。(11)食品保藏

易腐败食物应该用冷藏和其它适当方法保藏。第126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六页,共138页。(12)添加剂和残留物对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其它残留物水平监督管理,制定其安全限量并进行监测。(13)食物制备吃肉和鱼时,鼓励用较低温烹调。不吃烧焦食物。烹调肉和鱼时应避免肉汁烧焦。最好不食用在火焰上直接炙烤的肉和鱼、熏制和烟熏的肉。第127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七页,共138页。3.合理使用医药用品

切忌滥用药物及接触放射线,尤其是妊娠期妇女尽量不作诊断性照射,以防白血病、骨肉瘤、皮肤癌等癌症发生。消除职业致癌因素尤其对已经明确可以引起肿瘤物质的检测、控制与消除是预防职业性肿瘤的重要措施。第128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八页,共138页。4.加强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等立法。鉴定环境中的致、促癌剂。如加强各项卫生管理和卫生监督保护好动及生活环境,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癌因素。

第129页/共137页第一百二十九页,共138页。5.疫苗接种,控制感染

对一些由生物因素如乙肝病毒引起的感染,可通过疫苗(如乙肝疫苗接种的方式预防,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