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313/13/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学法指导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理解内战的爆发,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进行的斗争。2.运用图示法理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用数字归纳法总结解放战争的历程,分析其胜利的原因,总结其基本经验。知识点一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①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②召开: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③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④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2)政治协商会议①召开: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②结果: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全面内战的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2)结果: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以及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知识点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2.战略决战(1)条件: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2)战况战役时间战果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攻占锦州,长春解放,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开始,先后歼灭黄百韬、黄维和杜聿明集团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攻克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3)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知识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背景: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2)结果:国共两党代表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2.渡江战役: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3.追歼残匪: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4.胜利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迎来了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名师点拨】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但由于准备不足,抛出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中国共产党到重庆谈判。【图解历史】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合作→分裂→再合作(2)再合作→再分裂【误区警示】内战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具有必然性,因为蒋介石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其必然反共反人民的面目。而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以实现民主政治,推翻国民党军事独裁统治为目标。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资料回放】(教材第79页)资料显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一、举行全国性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国民党区域)大量歼敌;二、继续在内线(解放区)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图解历史】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误区警示】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但并不是完全胜利,因为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依然占据西南、西北以及台湾等地,人民解放军还在追剿、肃清残敌。【图解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主题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史料探究]1.重庆谈判史料一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①,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注:①指日本投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结束。思考(1)依据史料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提示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建国。史料二漫画——重庆谈判注:注意右侧桌面下的一只手拿着手枪。思考(2)漫画影射了蒋介石抗战胜利后政策的本质是什么?提示“假和平,真内战”。2.北平谈判史料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①”……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解放战争全记录》注:①体现了在美国支持下南京国民政府的意图。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提示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史论形成]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异同(1)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前者是蒋介石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后者是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②目的不同:前者是国民党借和谈积极准备军事部署,为发动内战赢得时间,将发动战争的责任转嫁给共产党;后者是国民党在军事上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主动求和,企图通过缓兵之计达到日后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③结果不同:前者最终达成“双十协定”,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后者是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2)相同点①形式: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②国民党策略:都是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两面策略。③中共策略:都采取了和谈与革命的两方面策略,既表达了和平诚意,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又打垮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④最终结果都是被国民政府破坏。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史料探究]1.战争的胜利史料一注:注意图片中的歼敌时间、数字和进军方向箭头。思考(1)图片说明解放战争中的三次战役各有何特点?其胜利有何意义?提示①特点:辽沈战役:瓮中捉鳖;淮海战役:围城打援;平津战役:分割包围。②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史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注:①指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②指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思考(2)史料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提示①事件:渡江战役。②意义: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2.胜利的原因史料注: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思考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文件?其颁布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何关系?提示(1)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2)关系: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史论形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1)客观上①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③统治腐败,贪官横行。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2)主观上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面内战爆发后不久,毛泽东发表谈话,在战略战术上武装了中国人民,树立起革命必胜的信心。正确的政治原则和军事原则有效地指导了解放战争时期全局的政治工作和军事斗争。②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把美蒋反动派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③人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拓展延伸]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根本。(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唤起民众投身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得到拥护和支持的基础。(3)重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保证。(4)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名家论史]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史料: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毛泽东导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积极准备发动内战。2.《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3.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4.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1.(2015·云南学业水平)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结合材料“美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个角落”看出是在解放战争期间。答案D2.(2016·北京学业水平)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国民党一大 B.八七会议C.抗战胜利 D.重庆谈判解析根据材料中“《双十协定》”信息看出是重庆谈判。答案D3.(2015·江苏学业水平)“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A.挺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由题目中信息“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可知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掀起战略反攻序幕,故A项正确。答案A4.(2017·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阶段作战力量进攻目标中共中央军委批示第一阶段苏北兵团淮阴、淮安、宝应、高邮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第二阶段三个纵队海州、连云港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辽沈战役在东北,故A项错误;平津战役在北平、天津,故B项错误;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故D项错误。答案C5.(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而打响了()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1948年9月~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国共力量对比发生显着变化。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打响。答案为D项。答案D6.(2017·浙江学业水平测试)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诗人用“时间开始了”讴歌新时代的开篇。这场革命的意义是()①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扫清障碍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④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1949年,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扫清障碍,①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②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③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7.(2018·哈尔滨三中周测)《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毛泽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封面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蒋介石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度人物,当年《时代》的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材料二毛泽东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上述两人在1945年曾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面,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3)毛泽东和蒋介石公开正面对抗长达半个世纪,列举在1949年前后,毛蒋在军事上斗争的典型事例及其结果。解析第(1)问,结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和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有关史实进行回答。第(2)问,根据1945年重庆谈判的内容进行分析。第(3)问,根据1949年前后国共双方的重大事件进行理解。答案(1)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受到世界的关注。(2)目的: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广大人民。意义: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赢得了人民信任。(3)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被消灭;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统治。一、学思之窗(教材P79)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提示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支援解放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强,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二、本课测评(教材P8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提示努力:进行重庆谈判,进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三、学习延伸(教材P81)联系现实讨论,“两个务必”有什么深远意义?提示坚持“两个务必”,有助于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下图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A.建设民主国家 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C.坚持独裁内战 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时间是“抗战胜利后”,由漫画中“逆我者亡”可以判断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答案C2.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的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解析注意题中的信息“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指的是抗战胜利后,在争取和平民主阶段,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初召开,B项是在1936年;D项中的《国内和平协定》最终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而未达成。答案C3.(2017·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新中华报》发文称“蒋氏的谈话,指出了团结的深切意义,承认了共产党人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一文章出现的背景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国民大革命开始C.抗战的全面爆发 D.重庆谈判启动时解析国民党一大召开时及国民大革命时蒋介石并非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故A、B项错误;抗战全面爆发需要统一战线,团结抗日,故C项正确;重庆谈判时,国民政府与共产党针对建国问题进行谈判,并不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C4.(2017·福建厦门高一期末)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图应是()A.战略反攻 B.主力决战C.解放南京 D.会师会宁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47年5月9日”、“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可知,题干反映了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答案A5.(2017·河南焦作高一期末)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捣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材料中的“它”()A.改变了国共内战形势B.直接配合了延安保卫战C.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解析解读材料可得“它”是指解放战争期间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带动了全国各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故A项正确;延安保卫战结束得比“它”还要早,故B项错误;“它”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对淮海战役有一定的影响,但“保证了”夸大了“它”的作用,故C项错误;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故D项错误。答案A6.(2017·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并难能可贵的是使古都的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段史料叙述的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根据材料提示得出,该次战役使北平和平解放,并使得大量的文物完好的保存下来,故C项正确。答案C7.“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千余里战线上,分东、中、西三路进军。20日晚,中路军只用了30分钟就把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保安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新型运营管理技术应用研究报告2025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农机驾驶维修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中式面点师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热力运行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水工监测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中式面点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食品检验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工程测量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派出所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范文
-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中建三局社招在线测评题
- 2024年甲醇合成及精馏操作理论试题题库
- 外科学-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
- 旅游规划行业旅游目的地规划方案
- A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TCNPA - 景区玻璃栈道建设规范
- 股权估值协议书模板
- 顺丰快递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