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1.了解汉朝削藩、开拓疆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了解隋唐盛世局面。3.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重点: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难点: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文景之治”(1)建立:公元前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定都。(2)文景之治:①概念: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②措施:汉朝统治集团吸取速亡,尊奉思想,采取政策,减轻、和,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学而致用:题1、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①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吸取秦亡教训③重视发展农业④王国势力强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与县并行制。学而致用:题2、“亭长(刘邦)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宋代周密《齐东野语?诗用史论》)诗中的“清凉水”喻指汉初的(???)A.“休养生息”政策?????????????B.“汉承秦制”策略
C.“布衣将相”格局????????????D.“郡国并行”之举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颁布,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皇权,削弱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握的,的作用开始提升;确立以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个州部,分设,负责对辖区内和进行监察。(2)经济:改革币制,将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和;推行,国家插手并经营,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3)思想:接受的建议,尊崇。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儒学的独立地位确立。此后,儒学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学而致用:题3、清朝学者赵翼说:“两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五经”的流传2.汉武帝的边疆措施(1)开拓疆域:汉武帝任用、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和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四郡。(2)“丝绸之路”: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和,这就是着名的“丝绸之路”。(3)巩固边疆的措施:公元前60年,西汉在设置,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学而致用:题4、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改制(1)背景:①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②公元9年,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西汉灭亡。(2)结果:采取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措施,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3)政权覆灭:①王莽统治末年,国家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赤地千里,、等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②23年,绿林军在击败王莽主力。③绿林军攻入,推翻王莽政权。学而致用:题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C)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四、两汉的文化1、史学成就(1)《史记》:西汉中期撰写,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首创了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着。(2)《汉书》:东汉中期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2、文学成就(1)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辞藻华丽。(2)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3)五言诗: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3、科技成就(1)医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东汉时的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着。(2)数学:在代数和几何学上贡献突出,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3)造纸术: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而致用:题6、某史评曾谈到:“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它”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题7、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1957年在西安东郊灞桥汉墓,1978年在陕西扶风县中颜村汉代窑藏遗址,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代墓葬遗址,都发现了西汉植物纤维纸片。这表明()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纸的国家C.纸是西汉时期最重要的书写材料、1、董仲舒新儒学适应汉代大一统需要的原因(1)内容:新儒学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等思想,融合儒家、阴阳五行家、道家和法家等各家思想为一体。外儒内法,强调皇权的合理合法性。(2)特色: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说,以神权限制王权,带有神学倾向。(3)目的: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4)实质:儒学独尊,思想专制,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2.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与含义: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2)产生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最早在魏国李悝改革中有所体现;之后,商鞅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付诸实施、大力推行;到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最为突出;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3)实质与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不同时期其历史作用是不同的。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秦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统治者继续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利用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一系列的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清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等。这就严重障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滞后,因此,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则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3.张骞通西域的意义①张骞通西域,不仅获得了大量过去闻所未闻的资料,而且也传播了西汉的声威。②张骞通西域,开通了西域的道路,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③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更频繁,规模与范围更大。使臣、商队、宗教僧侣的往来,使当时世界几大文明汇聚,西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④张骞通西域以后,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封建国家的影响深入边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1、“亭长(刘邦)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宋代周密《齐东野语?诗用史论》)诗中的“清凉水”喻指汉初的() 2、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中朝” “推恩令” 3、《通志略?职官》中记载:“(汉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岁尽诣京都奏事。”这表明,刺史的设置()A.有利于发现优秀人才B.维护了地方上的治安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严格规范地方刑狱4、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稷下学宫”5、《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凿空”指的是()A.开辟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B.张骞得到西域各国信任C.实现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D.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6、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7、东汉中后期,皇帝大都年幼,寿命较短,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 8、《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应,京师震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黄巾起义爆发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③起义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④起义最终被东汉军队残酷镇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9、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多参照《史记》体例编纂而成,宋人郑樵评价说“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这是因为《史记》()A.首创纪传体,有条理记载历史B.内容丰富,真实记载历史事实C.富有批判精神,讽刺腐朽统治D.取材广泛,保留大量古籍文献答案一、学而致用题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由于秦代暴政和长期战争的影响,到西汉初年,社会残破不堪,经济凋敝,国家贫穷,民众大量流亡,统治者只有采取措施恢复经济,才能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同时,汉初统治者对秦速亡进行了反思,吸取了秦因暴政而被农民战争推翻的教训,废除了秦朝一些弊政苛法,适时地制订律令,颁布了一系列安定社会的诏令,因而统治政策有了较大变化。题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为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尊重自然规律,又反对盲目行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这一思想有利于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安定社会。其余三项均与黄老思想的盛行无关,故选B项。题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B项,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在春秋时期,与西汉出现“儒者气象”没有直接关系。故A、B项错误。C项,自汉武帝起,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并大兴儒学,使其成为正统思想,故而西汉时开国功臣少受儒家学说熏陶,而经汉武帝至东汉中兴时期,世人多受儒家学说熏陶,有“儒者气象”。故C项正确。D项,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汉武帝正式规定“五经”。故D项错误。题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项不是张骞出使的目的,B项与史实不符合,西域最早开始归属中央是在公元60年,不是汉武帝时期,所以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D项。题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可知,选C项。题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A项,根据材料“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可知该书是《黄帝内经》。故A项正确。B、D项,《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D项错误。C项,《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着,属于农学着作,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题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纸的用途,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C项,纸张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C项错误;据材料在新疆、西安、陕西、甘肃这些地方“都发现了西汉植物纤维纸片”可知,最晚在西汉时我国就出现了纸,故D项正确。二、随堂训练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实际上要求回答能够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休养生息政策适应了人民苦于秦朝暴政的社会需求,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A项正确。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设“中朝”、行“推恩令”、置刺史都是汉武帝加强统治的措施,但是,行“推恩令”、置刺史都是针对地方势力的,有利于削弱丞相权力的是设置“中朝”,A项正确。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等意在强调刺史行使的是监察的权力,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选项C符合题意;刺史是监察官员,职责主要是监察地方,其他三项皆与之不符,排除。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孔子创办的私学不是官办的,A项错误;齐国设“稷下学宫”,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非仅教授儒学思想,B项错误;汉武帝创办的太学,教授儒学,是官办的培养国家管理人才的学校,C项正确;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不是学校,D项错误。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明驾考试题及答案
- 物业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封窗美化改造方案
- 物理管理面试题及答案
- 模拟盲人考试题及答案
- 高端酒店客房楼顶花园使用权租赁合同
- 设计院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 教育功能概述
- 脊柱侧弯的护理病例讨论
- 感觉与挫折教育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范本
- DB11∕T 1692-2019 城市树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
- 期末练习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汽车吊起重吊装方案
- 法律意见书(适用于股权投资)
- 劳务装修包清工劳务合同
- DB11T 418-2019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
- 学校厨房设备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养老院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手册
- 一例下肢静脉血栓疑难病例护理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