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中考地毯复习之一一《曹刿论战》(左丘明)
一、文学常识
作者1选自《》,它是我国一部有名的史书,叙述
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的.又叫
二、词语解释
(1)伐:
(2)师:齐师:
(3)肉食者:原指这里指
(4)间(jian):
(5)鄙:这里指
(6)乃:
(7)何以战:以:
(8)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弗:专:
(9)必以分人:
(10)遍:
(11)牺牲玉帛(b6):牺rt-TT?牲:玉:帛
(12)加1:
(13)信:
(14)必以信:信:
(15)小信未孚(珀):孚:
(16)福:
(17)狱:
(18)察:
(19)情:
(20)忠之属也:
(21)可以一战:
(22)战则请从:
(23)公与之乘:之:
(24)鼓:
(25)驰:
(26)驰之:
(27)辙(zh可:
(28)轼:
(29)既克:
(30)盈:这里指
(31)测:
(32)靡(mi):
(33)虽:
(34)一鼓作气:作:
(35)遂:
(36)败绩:
(37)属:
三、句子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7、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
*
8、彼竭我盈,故克之。
*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11、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
*
1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1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四、理解性默写
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
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
胜强的有名战例。这“敌疲我打”的方法
是0
2、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
是: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
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之时。
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j
4、《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
一句话是:
5、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6、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7、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8、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
9、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
10、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
11、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五、理解性问题
L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2.曹刿肯定了鲁庄公的“”的做法,也表明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决
定战争胜利的根本
3.作战过程中表现鲁庄公“鄙”的句子是“、“”
4.曹刿认为“”之时是反攻的最佳时机,原因是“”;
“"之时则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原因是“”
5.本文以“、“”两句为标志,表明了长
勺之战齐败而鲁胜的最终结局
6.从曹刿请见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7.第一段从曹刿两次否定庄公、一次肯定庄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什吗
样的战略思想?
8.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为什麽在“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又为什
麽“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让庄公下令追击?
9.判断“击鼓进军”和“下令追击”的时机充分体现了曹刿的什麽军事思想?
由此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10.鲁国以弱国的身份战胜了强齐,主要原因是?
【乙】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
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谱①之鲁侯日:"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
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
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
之。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潜(zen):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17.请用""线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必以分人杀妻以求将
B.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
C.登轼而望之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
D.战于长勺仕于鲁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小惠未御(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更谐之鲁侯日(4)阐魏文侯贤
20.翻译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
译文:
(2)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2分)
译文:
21.下列对【甲】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意在曹刿的"远谋",故主要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
B.第一段勇冠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条
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C.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
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原因作伏笔。
D.第三段总结全文并照应开头,赞美曹刿是杰出的政治家、家事家
22.曹刿与吴起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4分)
【乙】《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日:"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
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
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
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
也。
注释:①淳于髡(kU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
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
圈。
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间:间隔)B.神弗福(福:幸福)
C.谢将休士也(谢:感谢)D.淳于髡谓齐王(谓:对…一
说)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无劳倦之苦B.先帝不以臣卑鄙何以战
C.而擅其功面山而居D.万钟于我何加焉弗敢如也
1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甲文中曹刿认为鲁国打败齐国的关键就是靠军队的勇气,于是曹刿亲自
驰骋疆场,身先士卒,鼓舞土气,击败齐国。
B.甲文中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看法,生动阐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
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C.乙文中淳于髡通过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只有依靠强大的秦国和楚国,齐
国才能避免战争。
D.乙文中齐王虽然对强大的魏国有恐惧之心,但齐国的将士却能够在战场
上奋勇杀敌,为国立功,大将田父表现尤为突出。
12.下列对两文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的语言精练明快生动,说理直接明了,开门见山,针对性强。
B.甲文主要是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乙文主要
是写淳于髡用讲故事的方法对齐王晓之以理,达到了劝阻齐王的目的,展示
了淳于髡的聪明才智。
C.甲乙两文内容都与战争有关。甲文对战争场面进行了详写,而乙文则对战
争场面进行了略写。
D.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对比写法。语文试卷第4页(共14页)甲文中曹刿与
鲁庄公作对比,突出鲁庄公政治上的无能;乙文中淳于髡与齐王作对比,来
烘托齐王的胆小。
13.将第三题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2)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
译文:
14.你对甲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3分)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日:“不
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
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
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
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⑹饬: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2)忠之属也。属
(3)期年而有扈氏服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
司马(④)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日:“不可。”既济
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日:“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
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5)陈:同“阵”,摆好阵势。
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2)宋人既成列()
15.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6.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
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2)。
【乙文】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
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
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
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
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
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日:“撼山易,撼岳
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日:“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土,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日:”将土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宋史•岳
飞传》)
注释:
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
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
慰劳。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三鼓:(2)败绩:
(3)不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恂恂:_________
(5)立斩以徇:一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
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
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①膝上。有人从长安②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
然流涕④。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⑤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
如日远⑥?”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⑦。”元帝异之。明日,
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尔何
故异昨日之言邪⑧?”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长安:西晋的
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③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④潸然流
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a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⑤东渡:晋
元帝为琅哪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
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⑥汝意
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⑦居然可
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⑧邪(y6):同“耶”。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2)彼竭我盈
(3)明帝问何以致泣(4)元帝异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二
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分)
12.[甲][乙]两文都主要以,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
了明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日:“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
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日:“不如
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
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肉食者鄙⑵神弗福也
⑶而齐不听⑷苏秦喟齐王日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三、阅读理解(共60分)
(-)文言文(共10分)
19.⑴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⑷对……说,告诉。(每词1分,共4分)
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
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
21.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
9.(1)赐福、保佑。(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为什么。(4)对……感到惊
奇。(每小题0.5分,共2分。)10.(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
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每小题2分,共4
分。)11.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
求教,不耻下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12.语言;机智、聪颖、
聪敏、机敏、聪明、随机应变等(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7.(1)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2)溃败,失败,败逃(3)不占为己有(4)
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5)立即斩首(来)示众(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
2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18.(1)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
(2)(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
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
(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9.A(2分。甲选段未讲“取信于民”)
20.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2分,每点1分,用“以逸待劳、随机应
变”的也对,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复给分。意对即可)
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2分,任
意答到2点即可,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喜欢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
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他就督促将士练兵,都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他们。士兵中
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立即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住宿,百姓开门希望
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号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上兵有人生病,岳
飞亲自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
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
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进攻(之事),就召集所有的官
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进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因此议论说:“摇动山容易,
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一定皱着眉说:“东南百姓民力枯竭了!”(岳飞)
爱惜贤能,礼遇土人,谨慎谦和,极具儒将风度,每次辞谢升官,必定说:“将士效力,
我有什么功劳呢?”
14.(2分。每小题1分)(1)击鼓(击鼓进军)(2)已经
15.(5分)(1)(2分。每个分句1分)(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
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2)(3分。每个分句1分)(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
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16.(3分。卷处1分)齐人三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
(2)既济而未成列员
17、(1)目光短浅(2)本分内的事(3)满一年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
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
战胜自己。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
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9.D10.All.B12.B
13.(1)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2分)
(2)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使百姓疲乏。(2分)
14.可从曹刿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以及聪明才智等选择任一方面联系生活实
际作答。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3分)
(一)(18分)
17.(2分)吴起者/卫人/仕于鲁。
18.(2分)D
19.(4分)
(1)通"遍",普遍,遍及。(2)目光短浅(3)有的人(4)听说
20.(4分)(1)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
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
(2)齐国人攻打鲁国,鲁国人想用他为将军。
21.(2分)D
22.(4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喜欢曹刿,因为他爱国,虽非肉食者,在国家危亡之时毅然挺身而出。他有军事
指挥才能,指挥弱小的鲁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
示例2.喜欢吴起,他有军事指挥才能,指挥弱小的鲁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而且
他识时务。
答案:
一、文学常识
作者左丘明,选自《左传》.《左传》,我国一部有名的编年体史书,叙述春秋时期各国的
重要史实,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的.又叫《左氏春秋》.
二、词语解释
(1)伐:攻打
(2)师:军队齐师:齐国的军队。
(3)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当权,享厚禄的人。
(4)间(jian):参与。
(5)鄙:浅陋,无知.这里指目光短浅.
(6)乃:于是,就。
(7)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8)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
是‘养'的意思。弗,不。专,独享,个人专有。
(9)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0)遍:遍及,普遍。
(11)牺牲玉帛(b6):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
器;帛,丝织品。
(12加:虚报夸大
(13)信:实情。
(14)必以信:一定如实禀告神。信,信用,指对神说实话
(15)小信未孚(死):(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信任。
(16)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7)狱:诉讼案件。
(18)察:明察
(19)情:实情。
(20)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21)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2)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23)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4)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5)驰:追赶。
(36)驰之:驾车马追逐。
(27)辙(zh6):车轮碾过的的痕迹。
(28)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
(29)既克:已经战胜。
(30)盈:满,充沛。这里指士气旺盛。
(31)测:估计,预料.
(32)靡(ml):倒下。
(33)虽:即使。
(34)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35)遂:于是,就。
(36)败绩:大败
(37)属:类
三、句子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7、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8、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
已经消失了。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11、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
*己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1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6年嘉兴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ab卷
- 固原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常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附答案)
- 濮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屏东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巴中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b卷)
- 林芝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2024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
- 租房建幼儿园合同范本
- 溜冰场合作合同协议书
- 2025中国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铝合金门窗施工合同范本
- 汽机专业安全培训课件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通 用设计(330~750kV输电线路绝缘子金具串通 用设计分册)2024版
- 保利购房合同协议书
- 食品公司异物管理制度
- DB23T 3711-2024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