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A.学生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适合的音乐B.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情绪和情感C.学生学习有代表性舞种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随音乐进行练习。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专业舞蹈,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答案】D2、下列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叙述错误的是()A.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B.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等级、分数等C.忽视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情感、兴趣D.传统音乐教学评价完全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应给予否定【答案】D3、下面谱例出自哪一部京剧作品()A.《海港》B.《红灯记》C.《沙家浜》D.《群英会》【答案】B4、音乐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聆听了民歌《脚夫调》,随后又引导学生聆听了《赶马调》《槐花几时开》等作品,其教学内容是()。A.同类音乐题材B.同类音乐体裁C.同类表现形式D.同类演唱方式【答案】B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音乐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A.设疑导入B.创境导入C.实验导入D.温故导入【答案】C6、下列戏曲作家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A.关汉卿B.马致远C.王实甫D.郑光祖【答案】C7、下列不适合在音乐课日常教学中实施的评价方式是()A.主题判断、演唱、演奏、创造B.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C.聆听、演唱、演奏、主题判断D.演唱、演奏、创造、表现【答案】B8、马上要上课了,某老师看到学生都伸着头看教室外面树上叽叽喳喳的麻雀,这位老师就顺势讲道:“小麻雀是我们的大功臣,因为它可以吃掉很多害虫来保护我们不受伤害,谁能模仿一下小麻雀的叫声?和小麻雀说,我们很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这种导人方式属于()。A.设疑导入B.温故导入C.故事导人D.机变导入【答案】D9、音乐课上,何老师给出“暴风雨”主题引导学生利用钥匙、笔盒、桌椅、易拉罐、水杯等物品,即兴敲击不同的节奏,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上述音乐教学内容属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哪个模块()A.音乐鉴赏B.音乐与舞蹈C.音乐与戏剧表演D.创作【答案】D10、张老师在教授欣赏课《保卫黄河》一课时,用了20分钟的时间去教授交响曲的曲式结构,讲课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直呼没有意思。张老师也十分郁闷:自己辛苦讲出来的东西,学生为什么都不喜欢呢?这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的理念。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多样性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答案】A11、“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这首歌曲的曲调参考了()地区的民歌。A.河南B.山西C.东北D.广西【答案】A12、下列不属于戏剧艺术特征的是()。A.故事性B.表演性C.综合性D.时空性【答案】D13、下列哪个力度记号适合下雨天气忽降大雷的音乐?()A.mfB.sfC.dimD.erese【答案】B14、音乐课上,何老师给出“暴风雨”主题引导学生利用钥匙、笔盒、桌椅、易拉罐、水杯等物品,即兴敲击不同的节奏,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上述音乐教学内容属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哪个模块()A.音乐鉴赏B.音乐与舞蹈C.音乐与戏剧表演D.创作【答案】D15、构成交响乐团的基本乐器组是()A.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B.弦乐组、管乐组、弹拨组、打击乐组C.弦乐组、木管组、弹拨组、打击乐组D.弦乐组、铜管组、弹拨组、打击乐组【答案】A16、下列哪个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弦乐器()A.三味线B.尺八C.伽椰琴D.萨朗吉【答案】A17、“八音分类法”是把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下列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A.琵琶、三弦、古筝、二胡属于丝类B.琵琶、三弦、笛子、埙属于竹类C.编钟、三弦、古筝、二胡属于金类D.笛子、三弦、古琴、埙属于土类【答案】A18、19世纪,将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作品改编成钢琴超级练习曲的作曲家是()。A.李斯特B.肖邦C.舒曼D.舒伯特【答案】A19、服用七厘散的药引应选A.黄酒B.姜汤C.米汤D.盐水E.清茶【答案】A20、“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朗诵诗歌,配合各种声势活动,使用回声的方式让学生模仿,从而训练学生的听觉、记忆和句式感。”上述“原本性”教学方法体现的关系是()。A.听赏——理解——创新B.认知——符号——分析C.语言——动作——舞蹈D.欣赏——表述一一即兴【答案】C21、我国民族乐器笙属于()类气鸣乐器。A.哨嘴B.簧管C.拉管D.闭管【答案】B22、某女性患者表现为头昏眼花、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等症状。按照藏象理论,回答以下问题。A.思B.悲C.恐D.怒E.喜【答案】D23、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学对象、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A.教师B.学生C.行为标准D.活动环境【答案】C24、()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音乐评论家并且创作了《梦幻曲》。A.舒曼B.巴赫C.门德尔松D.德彪西【答案】A25、下列对我国近代音乐家事迹的描述,正确的是()。A.曾志态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了多部儿童歌舞剧,并创办了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B.冼星海的音乐创作鲜明地贯穿着爱国、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的主题C.黄自于1927年组建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D.贺绿汀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和比较音乐学观点对中国传统音乐历史进行研究【答案】B26、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瞿小松《MongDong》B.刘媛《土楼回响》C.朱践耳《纳西一奇》D.郭文景《御风万里》【答案】C27、比“Moderato”所要求的速度慢的是()A.AllegroB.AllegrettoC.LentoD.Pre8to【答案】C28、下列对电声乐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电声乐队中可以用小提琴、萨克斯等乐器B.电吉他在乐队中主要演奏节奏声部,也可以演奏独奏旋律C.电贝司在乐队中承担低音声部D.电子合成器音色丰富,在乐队中只用于演奏旋律?【答案】D2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清唱剧体裁的是()。A.《扫罗》B.《参孙》C.《经文歌》D.《弥赛亚》【答案】C30、相和歌最初的演唱形式是()。A.但歌B.徒歌C.吴歌D.西曲【答案】B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柯达伊教学法的教学要点的是()A.首调唱名法B.声势活动C.柯尔文手势D.节奏读法【答案】B32、下列作品属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③C.①②④D.③④⑤【答案】A33、火邪致病A.传染性强B.易伤津液C.易伤阴位D.易伤津耗气E.易袭阳位【答案】D34、19世纪,将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作品改编成钢琴超级练习曲的作曲家是()A.李斯特B.肖邦C.舒曼D.舒伯特【答案】A35、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肝气【答案】A36、20世纪现代派表现主义音乐的发起人是()A.贝尔格B.韦伯恩C.鲁宾斯坦D.勋伯格【答案】D37、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代表作《布兰诗歌》取材于同名文学作品,其中第一首《命运之轮》经常出现在影视和广告配乐中,为人熟知,这首作品的体裁是A.康塔塔B.歌剧C.交响诗D.音乐剧【答案】A38、结构与交响曲类似,由三个或四个互相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室内性的乐器套曲叫作()。A.回旋曲B.奏鸣曲C.前奏曲D.序曲【答案】B39、下列属于民族管弦乐作品的是()A.《梁山伯与祝英台》B.《乱云飞》C.《御风万里》D.《云南音诗》【答案】B40、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根据多媒体的选择与使用原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多媒体设备越先高级、越先进,音乐教学效果越好B.教学媒体不但要选择合适,而且要使用得当,才能发挥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C.网络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无关D.没有多媒体,音乐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答案】B41、为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沁园春·雪》谱曲的作曲家是()A.雷振邦B.王立平C.李劫夫D.郑秋枫【答案】C42、16世纪意大利盛行的世俗音乐之一,采用比较自由的描绘性语言,以声音展现某种气氛,精神状态或情景,这种体裁是A.尚松B.众赞歌C.牧歌D.叙事曲【答案】C43、《幻想交响曲》是法国作曲家()创作的。A.勃拉姆斯B.柏辽兹C.罗西尼D.圣一桑【答案】B44、()是西班牙的一种融合舞蹈、器乐、歌唱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整个西班牙的代表性艺术之一。A.法多B.松C.约德尔D.弗拉明戈【答案】D45、“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其中,()是小组的发起人以及核心。A.巴拉基列夫B.鲍罗丁C.穆索尔斯基D.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答案】A46、教师在九年级“费加罗咏叹调”欣赏教学过程中加入创造环节,下列最适合作为创造教学活动的是()。A.学生分组模仿和表演,并进行自评与互评B.学生为该旋律编创钢琴四手联弹小品C.学生以该旋律为主题,写作8小节变奏D.学生欣赏该歌剧视频并跟唱旋律【答案】C47、下列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时间最早的是()。A.《义勇军进行曲》B.《抗敌歌》C.《救国军歌》D.《游击队歌》【答案】B48、课堂上,教师播放了《流水》让学生欣赏,并在聆听过程中感受乐曲的内容与情感。随后,教师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乐器带来的不同感受,这属于()模块。A.歌唱B.演奏C.音乐编创D.音乐鉴赏【答案】B49、下面谱例出自黎英海1975年的一首钢琴作品。其旋律取材于哪一首古曲()A.《十面埋伏》B.《阳春白雪》C.《梅花三弄》D.《夕阳箫鼓》【答案】D50、下列乐器中琴弦最多的是A.中阮B.琵琶C.筝D.月琴【答案】C51、在欣赏广东中山咸水歌《对花》的时候,下列哪个活动体现了老师关注模仿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A.学生跟着录音演唱B.学生在视唱完歌谱后昕演唱录音C.边听音乐边用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D.边听歌曲边划分乐句【答案】A52、“在“创作”模块的教学中,程老师先让学生欣赏《舟山锣鼓》,并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数列结构创作手法,然后,教师提供一个节奏动机,让学生运用该技法进行节奏创编”,该音乐活动是A.自由创作B.采风创作C.命题创作D.模仿创作【答案】D5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识读乐谱”?()A.用声音、语言、动作表现节奏B.跟随老师唱出乐谱C.认识常用音乐记号D.用人声模仿器乐音色【答案】D54、成功将爵士乐引入交响音乐创作的作曲家是()A.科普兰B.格什温C.伯恩斯坦D.艾夫斯【答案】B55、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代表作《布兰诗歌》取材于同名文学作品,其中第一首《命运之轮》经常出现在影视和广告配乐中,为人熟知,这首作品的体裁是A.康塔塔B.歌剧C.交响诗D.音乐剧【答案】A56、根据不同民族、地域,以及演唱风格特点等,可以把声乐分为许多不同的唱法,通常我们大致分为四类。分别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和()。A.原生态唱法B.呼麦唱法C.即兴演唱D.童声合唱【答案】A57、朱践耳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中,采用故事吟唱、古琴演奏与交响乐队合作表现的作品是()。A.《汨罗沉流》B.《第一交响曲》尚险C.《第六交响曲——3Y》D.《第十交响曲——江雪》【答案】D58、()体现出很高的思想境界与教学境界。作为老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有时甚至还要预想批评的后果。A.课中反思B.课后反思C.合作反思D.持续反思【答案】A59、在讲述西方音乐知识时,教师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讲解了相关作曲家。下列作曲家按照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①②④③【答案】D60、下列不属于混声合唱的是()。A.男声+童声的混声合唱B.男女四部混声合唱C.男女声+童声的混声合唱D.女声+童声的混声合唱【答案】D大题(共10题)一、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在进行“音乐长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请同学欣赏了维瓦尔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乐章,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接着又让学生去欣赏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曲。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老师拿起黑板擦在讲台猛敲了几下,大声说道:“你们这群乐盲,让你们听音乐,你们怎么都睡觉!上课不准睡觉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有个调皮的学生,小声嘀咕道:“这音乐听着太舒服了,让人容易睡觉。”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并简述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答案】(1)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本节课是鉴赏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非常投入地教学,引导大家去欣赏音乐之美,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这位老师刚开始也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在欣赏过程中,面对学生睡着了的现象,老师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们进行了批评,不符合课程标准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进行引导,应该尊重每个学生。在面对学生因为欣赏音乐而睡着的现象,作为老师,应该问一下大家睡着的理由。面对学生说音乐听着太舒服了,教师要进行课中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声色俱厉地批评,势必不能缓解课堂局面。(2)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针对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教师要设计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积极地探究与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的问题不仅要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情绪情感、音乐形象的思考,还要对音乐的艺术特征、时代特征、美学思想等有所感悟和体验。音乐鉴赏课固然以聆听为主,但在此基础上,还要与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协同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音乐剧、舞台剧、小品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二、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中国民间舞蹈【教学对象】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胶州秧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编创的学习过程,产生对胶州秧歌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中国民间舞蹈的认识。2.通过欣赏胶州秧歌《春天》,分析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特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的特点。3.通过对胶州秧歌基本的组合学习,探究发现胶州秧歌的动作、体态等特点并能应用胶州秧歌的动作素材,编创展示舞蹈。【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略)【答案】(1)此教学设计中缺少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环节缺少小结与作业环节。我们可以把教学重难点设置为: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拧、碾、抻、韧、扭”这五种特点。教学难点:胶州秧歌动作、体态的学习。教学过程环节中的小结与作业设置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胶州秧歌,我们既了解了胶州秧歌的基本旋律,义初步了解了胶州秧歌舞蹈动作的基本特点并且也学跳了一把,希望同学们回去再实践探索一下,下次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心得体会。(2)此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目标适当得体,教学过程顺序得当,老师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并能够主动教授胶州秧歌的动作舞步,说明教师还是精心地进行课程准备。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展示表演的环节的时候,还邀请了小组代表进行舞蹈编创情况的说明,最后邀请了基础好的同学进行展示表演。音乐课程标准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条理念也说了要注重个性化发展,但是我们的音乐课不是为部分尖子生开设的专业课,尽管这个课是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的选修课,我们也要把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来展示三、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鉴赏教学——高亢的西北腔(《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确定教学重难点。(10分)(3)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15分)【答案】教学设计《高亢的西北腔》【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初步感受西北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情绪,逐步产生学习西北民歌的兴趣。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西北民歌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3.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歌的基本特征和西北民歌“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的风格、地域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2.对三首民歌进行剖析,并做适当的审美评价。教学难点:分析歌曲的旋律运行、节奏特点,把握西北民歌风格。【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欣赏民间歌手阿宝演唱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视频。四、放学时,林老师经过音乐教室,听到里面传来了琴声与歌声。但此时并非音乐教室开放的时间,于是他走了进去,发现是几个音乐特长生看到音乐教室门没锁就溜进去了,林老师感到他们是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才这样做,就决定给他们一把钥匙允许他们放学后在音乐教室练习。但慢慢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些乐器和教学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接下来该怎么办?林老师陷入了沉思......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分)。【答案】首先,要判断它是一个好的案例还是一个有问题的案例,那么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即《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基本理念的内容:(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我们要依据这些理念来判断:案例内容是否是合理的?好的部分有哪些,不好的部分有哪些?并说明违背了教学论中的哪个知识点。其次,对于优点我们要发扬光大,对于问题我们要正确解决,将正确的做法写在论证内容的后面。五、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评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课题名称】《新疆之春》【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新疆之春》【主要目标】1.了解认识《新疆之春》的音色、旋律、节奏等音乐特点。2.能够根据新疆音乐的特点进行编创表演,体验合作表演新疆音乐的魅力。(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略)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感受与体验(1)用多媒体展示新疆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欣赏课的展开阶段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了课程基本理念包括(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分析此题时,要从“展开阶段”是否符合上述基本理念出发进行分析。六、案例:某学校在高二“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开设了韵律操。每节课前,老师都会从网上下载根据《江南Style》《向前冲》《小苹果》等流行歌曲编配的广场舞录像;上课时,老师一边播放录像,一边要求学生对照录像上的动作学习。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老师省心,学生开心。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大汗淋漓,意犹未尽。有一天,老师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跳《青春修炼手册》!”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齐声叫好!安静下来后,有一位学过芭蕾的女同学举手对老师说:“老师,每天就这么跳好像没什么意思啊,到现在我也没搞懂什么是韵律操……”问题:(1)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片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2)如果你是音乐老师,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答案】(1)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本堂课出自选修模块中的“音乐与舞蹈”,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音乐与舞蹈”是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一个模块。这位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开心,并且下课时候同学们还感觉意犹未尽。但是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不符合课程标准理念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要求。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播放录像,让学生跟着去学,但是并没有讲清楚知识,导致学生只是得到了开心的感受而并没有创造意识。第二,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音乐课程的评价应该遵循导向性原则;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2)首先,要根据高中音乐新课程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做引导,在课堂气氛活跃的前提下,让学生了解知识,增强创造意识。其次,从音乐本体出发,讲解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最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有效地评价。七、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评析(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音乐名称]《大海和辛巴德的船》(选自交响组曲《天方夜谭》)【答案】八、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巴赫)【教学内容】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拓展欣赏《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教学目标】1.听辨《马太受难曲》,感受宗教复调音乐的美,使同学们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2.教师通过让学生聆听各部分音乐主题、组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和理解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3.分析第1、72以及78分曲的音乐形象,以及巴赫的其他音乐成就。【教学重点】《马太受难曲》主题听辨,理解复调音乐的形式【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2.介绍巴赫生平和《马太受难曲》的内容以及历史地位。3.聆听乐曲,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感受。(黯然、悲沉)4.提问同学们从哪里听出这样的感受?(介绍第1分曲展示的内容;第72分曲的圣咏旋律,第78分曲的长时值、自由演唱记号等)【答案】这个课例存在教学上的闪光点,但更多的是教学设计和授课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问题案例。一方面,上述课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1)教案来看,本课包括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片段,教案写作总框架较为完整:(2)教学内容1二关于《马太受难乐》各片段音乐主题的分析较为透彻,能够具体到音乐本体和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问题设置南表及里、循序渐进:(3)小结部分上升到“理解音乐多元文化”的层面,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这是本课设计的“亮点”部分。但另一方面,课例中的课程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三维目标书写不规范,音乐学科的三维目标应当依次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课例中层次混乱;新课程明确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进行课堂教学,课例中的三维目标频繁出现了“使同学们”“使学生”等词,从语言逻辑上来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因此是不正确的。(2)教学内容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体现。课例中的教学内容预设了“拓展《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一项,但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体现,反而介绍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区别”,这一项在教学内容的预设中也没有提及。(3)聆听准备不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次聆听乐曲可以有效地把握乐曲,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课例中只聆听了一次,不够充分;(4)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填充,这样就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使原本生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综上所述.该课例中的一系列问题违背了新课程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的实施建议,因此,建议教师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围绕新课程的理念展开教学。九、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