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卷
了解生物圈(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决定荒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水D.土壤2.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右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分3.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A.植物园中空气清新B.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C.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蠖数量多D.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4.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这主要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土壤和空气B.阳光和温度C.水和空气D.水和肥沃的土壤5.观察下面的两幅图,左图表示葵花朵朵向太阳,右图表示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A.葵花受阳光影响,粮食作物受水的影响B.葵花仅仅需要阳光,粮食作物仅仅需要水C.它们的生活既需要阳光,也需要水D.阳光、水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6.诗词歌赋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7.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8.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树木四季常青9.a→b→c→d是一条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c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B.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C.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D.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体内含量最多10.猫头鹰和田鼠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B.寄生关系C.互利共生关系D.竞争关系11.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12.下列生物在我国一般不会造成生物入侵,导致生态危机的是()A.水葫芦B.巴西龟C.非洲大蜗牛D.澳洲袋鼠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B.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C.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14.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①淡水中的衣藻②高山上的油松③土壤中的细菌④朽木上的蘑菇⑤树上的麻雀⑥河边的青蛙⑦土壤中的蚯蚓⑧树叶上的毛毛虫⑨蜣螂⑩鲜艳的大丽花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⑥⑨D.③④⑦⑨15.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A.生活环境B.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D.生物因素16.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食物网,这是由于()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仅以一种食物为食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17.人类吃的牛肉来自于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则在此食物链中,牛和人分别所扮演的角色依次为()A.生产者、消费者B.消费者、生产者C.分解者、消费者D.消费者、消费者1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19.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A.乙和丙数量增加B.丙和丁数量减少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D.乙和丁数量增加20.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单向流动的21.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D.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22.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2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湿地生态系统B.生物圈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24.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A.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B.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C.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D.以上三项都有25.被喻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6.(5分)判断题。(1)生物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2)生物的种类很多,它们对环境的要求都是大同小异的。()(3)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4)高等植物能适应环境,低等植物也能适应环境,但高等植物的适应能力强。()(5)一片森林里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27.(4分)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试分析下列诗句,并回答问题。(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桃花晚开的主要因素是。28.(10分)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物种类体内食物的成分小鱼蜻蜓的幼虫小球藻—蜻蜓的幼虫水蚤水蚤小球藻(1)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2)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物链:。(3)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都是由生产者通过制造的。(4)该池塘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5)该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能力。29.(12分)请分析下面两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回答问题。(1)食物网A描述了具有多种生物的生态系统,其获取食物的路径具有较多选择的生物是和。(2)介壳虫在食物网A和B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假若它同时在这两个位置上消失(死亡),那么对于的后果更严重(填“食物网A”或“食物网B”),说明生物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好的能力。(3)鹰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流动的。30.(5分)仔细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回答问题。生态农业是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系统。例如保定某地的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种植收获的玉米籽粒既可作为鸡的饲料,也可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牛和鸡加工成人们食用的美味食品。人、牛、鸡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1)根据上述人工生态系统中提供的内容,分析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玉米→鸡→人→沼气B.玉米→牛→人C.玉米→人→沼气D.玉米→鸡→牛→人(2)如果附近工厂排放的铅、汞等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那么有害物质富集最多的是()A.人B.玉米C.鸡D.牛(3)在上述人工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牛、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属于。31.(14分)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2)在该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属于;没有画出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3)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4)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环境。(5)如果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草原就很难恢复原样了。1.C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分、空气等。荒漠气候干燥,缺少水分,水分是决定荒漠植物生长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2.A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叶片之间均匀排列,没有重叠,互不遮挡,最大程度地接受光照,所以此时影响爬山虎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3.A解析:A项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导致空气清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B、C、D项说的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蠖数量多是桦尺蠖体色对树皮颜色的适应,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是为适应贫瘠的土壤条件。4.D5.A6.B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豆与草在生存中的竞争关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植物的生殖方式。7.D解析: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说明能适应环境;能防风固沙,说明能影响环境。8.A解析:雷鸟的羽毛随着季节变换而改变,是对环境的适应。四个选项中,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是蚯蚓对环境的影响。9.C解析:食物链是由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形成的,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生产者,后面都是消费者,食物链中不会出现分解者。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越多。10.A解析:捕食关系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如猫头鹰以田鼠为食。11.D解析:蛇和鹰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它们还有相同的食物来源——鼠,所以还存在竞争关系;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重金属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在鹰的体内积累最多。12.D解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A项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可覆盖住整个湖面,导致生态危机;B项巴西龟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速度快、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并且觅食、抢夺食物的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而且基本没有天敌,将严重威胁我国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入侵;C项非洲大蜗牛原产于东非马达加斯加,十分贪食,繁殖力强,抗逆性强,可危害100多种草本、木本、藤本植物,对蔬菜、花卉、甘薯、花生会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吃光植物枝叶;D项澳洲袋鼠的繁殖力虽然也很强,可是生态适应能力有限,不会造成生物入侵现象。13.B解析:植物的花凋谢后,在腐生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下,变成无机盐和水等,又重新被植物吸收。14.D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角色的一般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一些腐生的动物也可以承担分解者的角色。土壤中的细菌、朽木上的蘑菇是分解者,蚯蚓以腐烂的植物碎屑为食、蜣螂以动物粪便为食,也是分解者。15.C解析:土壤、水、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属于生物部分。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16.B解析:一种生物可以被多种生物吃掉,一种生物也可以以几种生物为食,食物链之间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17.D解析:根据食物链的组成判断,牛以玉米为食,属于消费者,人吃牛肉,属于消费者,玉米能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18.D解析: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因此自动调节能力最强。19.A解析:据题图可知,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丙→丁→甲→乙。甲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丁的数量减少,导致丙的数量增加。20.C解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则是单向流动;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21.C解析: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湖泊等。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只是整个生物圈的一部分,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22.B解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部分细菌和真菌能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是分解者。人也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和间接以植物为食,应该属于消费者。23.B解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4.D解析:因地球环境而形成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等。25.C解析: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26.(1)×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环境的任何变化都能适应。(2)×解析: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3)√解析: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生产者的角色,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可以供自身生长所需,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4)√(5)×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27.(1)水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2)温度解析:(1)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水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2)山中要比平原地区温度低,所以桃花盛开的时间晚一些。28.(1)小球藻(2)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3)光合作用(4)小鱼(5)自动调节解析:根据表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可以写出食物链: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小球藻是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由此向生态系统中输入物质和能量。有毒物质或某些重金属如汞等沿食物链进行富集,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其浓度不断增加。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29.(1)寄生蜂蛇(2)食物网B自动调节(3)太阳光(光能)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1)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预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试卷及答案
- 押题宝典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通关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模考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山西焦煤集团所属煤炭子公司井下操作技能人员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
- 安全知识系列培训课程课件
- 醋酯纤维及其面料的知识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件
- 《大学美育》第1章
- 城里来了大恐龙
- 体育原理完整版
- 门诊发药交待注意事项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
- GA/T 115-2020道路交通拥堵度评价方法
-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公安民警心理压力应对Baidu课件
-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