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国奇遇记_第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国奇遇记_第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国奇遇记_第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国奇遇记_第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国奇遇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页共26页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国奇遇记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乐国奇遇记。[内容简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木偶――皮诺曹与一群不爱学习,非常贪玩的孩子,被诱骗到快乐国,在那里,他们经历了尽情玩耍、由人变驴、被卖、挨打、摔瘸、惨遭淹溺、险些丧命的磨难,最后跳水逃走的奇异遭遇,说明皮诺曹是一个没有主见,非常贪玩,但决心改正错误的孩子。课文选自童话《木偶奇遇记》,语言朴实、故事性强,适宜儿童独立阅读。文中有二幅插图。一幅画着皮诺曹骑在惊慌万分的毛驴上,快乐地赶往快乐国的情景;一幅画的是皮诺曹长出驴耳朵、驴尾巴时痛苦、绝望的情景。这二幅图,有利于学生理出文章线索,深化地理解课文。[设计理念]本文设计力求引导学生读、思、议结合,使他们读懂并理解课文,在阅读有趣曲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同时,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童话的一般方法。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从中认识主人公的道德品质。3辅导学生认识课后的7个生字,理解相关的词语。[重点难点]理解皮诺曹的奇异遭遇,认识他的品质。[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名著《木偶奇遇记》[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板书:奇遇〕请谈谈对“奇遇”的理解。2说说你们经历的或听说的、你认为最能表现“奇遇”的事。3你们说的奇遇,与我推荐你们读的“奇遇”相比,太平常了。你们要读的奇遇,是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怎样梦想都不为过的“奇遇”,你们愿意读吗?4板书课题。5简介作者及作品。〔突出介绍作品想象丰富,故事奇特、曲折、有趣。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吸引了几代儿童的目光,使人爱不释手的特点。〕二理解课题,猜测内容。1“记”是什么意思?文章中指什么?〔引导,准确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2理解“快乐国”。①在神话或童话故事中,你知道有哪些虚拟的国?〔如《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等〕②这些国名与他们国家的社会生活是什么关系?3猜测皮诺曹在“快乐国”的生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独立阅读课文,要求:①画出生字,自学生字、新词。②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学情况。①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与词语。〔相机讨论、理解词语:愿望、盼望、嘱咐、爽快、乐不可支、斩钉截铁、九霄云外、兴高采烈、绝望、懊悔、一五一十、诚恳〕②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找出故事中的人物,用图示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三自读课文,感悟理解。1边读边想。①皮诺曹是怎样被“小灯芯”说动去快乐国的?从这点上看,皮诺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②从皮诺曹与”小灯芯”的对话中,你看出他的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用笔画出来。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什么?2读读说说。①皮诺曹在快乐国里生活怎样?把写他思想变化的词语画出来?说说这些说明什么?②皮诺曹是怎样脱险的?从皮诺曹脱险与决心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③说说皮诺曹的经历。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找《木偶奇遇记》,读一读。第二课时一指导朗读课文。二小组讨论。皮诺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可以从多方面概括,只要有道理就行。如:皮诺曹是一个聪明仁慈、没有主见、没有恒心的孩子;他是一个天真纯洁、贪玩的孩子;他不爱学习,不识好坏人的孩子;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三读课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四拓展活动.讲一讲,你还知道的木偶奇遇的故事。五布置作业。1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木偶奇遇记》全书,举办一次故事会。2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或小伙伴们听。六按皮诺曹的遭遇,重新排列句子,并用序号〔123……〕表示。〔〕皮诺曹变成了驴。〔〕被卖到马戏班。〔〕他跳水逃走了。〔〕在快乐国里,他没完没了的玩乐。〔〕皮诺曹被推下海,险些淹死。〔〕经常挨打,腿摔瘸了。〔〕皮诺曹在“小灯芯”的劝说下去了快乐国。【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精选教案阅读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荷花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积累优美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知识点梳理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绘,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考虑: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出示:假如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2〕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第二课时(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齐读课文。〕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风光?4、假如,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三、学习写作方法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五、书写生字。课后反思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根底上进展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展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展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园地一教学目的: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的: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一、谈话引入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其别人点评或提问。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第二课时、第三课时习作教学目的: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重点、难点: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得意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自____作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第四课时修改习作教学目的:学会自己修改习作。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自己修改习作。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二、修改习作,老师范读优秀习作。三、宽带网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3、抄写在采蜜本上并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第五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目的:1、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大小多少东西来往二、日积月累1、我会填〔1〕自己尝试填一填〔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如:一〔身〕羽毛。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2、读读背背〔1〕自由读成语〔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第二行:写日月的第三行:描写山的〔4〕多样读〔5〕背诵课后反思:每当教“展”字,我总忘不了提醒学生不要多一撇,提醒自己要教好学生。可是,在识字教学中,经常事与愿违,你怎么提醒他们注意写正确,可总有学生记不住,似乎是越提醒越出错,他们对局部汉字只有模糊的印象,尤其是笔画多的字更是如此。于是,我教他们学会拆字,用熟悉的部件记复杂的字。这一招还真灵,几次理论后,许多孩子在字形的掌握方面大有长进。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园地三教学目标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展口语交际。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知识点梳理反问句、打比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2、说真话,说实事。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三、认真考虑,组织语言,小组交流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2、小组交流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五、总结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第二课时〔习作〕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师:在进展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如今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二、确定交流对象,自____作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第三课时〔讲评〕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二、成语故事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3〕检查读。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3、全班朗读第四课时一、我的发现1、比拟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刚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二、读读记记1、自由读句子。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三、读读背背1、自由读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3、开火车背诵。4、齐背。课后反思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游园不值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妙的风光,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才能。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的:学习游园不值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4、初读,大体理解诗的内容。5、师示范朗读。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8、字词质、释疑。〔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久:很长时间。〕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1、启发想象: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15、习作,交流,评议。16、背诵诗句。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妙。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妙的春景。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塞下曲设计意图:《塞下曲》这首古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并且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教学中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表达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教学目的: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3、把握将军的形象。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带。一、激趣引入今天我想给大家举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进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老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1、想详细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3、交流。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抓住“引”字总结联络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老师指导朗读。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两个人对读。师生对读。四、全诗整合1、刚刚我们学习了古诗,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读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仰,齐读《塞下曲》!六、拓展延伸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非常有名。另外,像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杨桃教学要求: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详细。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导”造句。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联络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