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_第1页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_第2页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_第3页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_第4页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1一、书写记忆法大家在记忆知识的时候,主要是大声朗读进行背诵,每个人采用这种方法效果都不一样,我个人不喜欢进行朗读背诵,感觉记不住,背了也容易忘记。我自己是学文科的,对于文科知识,我一般采用书写记忆法,效果感觉还可以。书写记忆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我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书法记忆法、写主干法、划线法。书法记忆法就是进行练字,把想背诵的内容,通过练字的方式来进行背诵,字写得很工整,对学习的内容也能够在练习书法和欣赏书法的过程中进行记忆;写主干法,就是把教材的主干知识点写在本子上,通过关键词进行连接知识点,进行形象记忆;划线记忆法,就是在书写和背诵的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标记,划不同的线,每背诵一次就划一次线,在划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背诵内容,突出背诵的知识点。二、提问记忆法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和同学合作,进行相互提问来记忆内容。我在高中的时候,和同桌关系比较好,后来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我的同学毕业后进入了电视台工作,我当了一名中学老师。我和我的同桌进行合作学习的时间比较长,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其中提问记忆法还是比较值得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都是学文科的,需要背诵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就在课下或出去玩的时间,带着书本,对教材知识进行相互提问,通过提问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提高了记忆效果。三、反思学习法我们都知道,对于错误的习题,学会反思,更有助于查漏补缺,提高自己学习的针对性。反思学习法是我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我高中数学老师的一句话影响了我,至今仍然记忆深刻。老师说:“考试错误的题目,记忆最深刻,要学会对这些题目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我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感觉这句话对我影响比较大,我在考试结束后,特别关注错误的题目,一定要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直到搞透为止。我会认真听老师讲评试卷,然后结合试题,查找相应的知识点,然后进行复习强化,背诵会相关内容,再认真诊断试题,分析透彻,熟练掌握这些题目的解题方法,把握题目涉及的所有知识点。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2一、列好基本框架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繁荣(指具体表现)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在这些大致内容列出来之后,不妨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城市经常被作为首都,选择首都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标准?再比如,为什么有些朝代能坚持几百年,有些朝代却如昙花一现,各个朝代都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我们在学习历史当中,要培养自己的就是思考意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去探究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会极大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预见能力。二、补充史实和教材观点大纲列好之后,我们可以在大纲之内补充基本史实。根据每个章节内容,添加重点历史史实的各种因素: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在对历史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去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谁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影响之下。历史是事件的组合,一个个的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三、牢固掌握学习公式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二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二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车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关于历史的学习方法二:养成浓厚的学习的兴趣: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需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然而,“温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我们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就是不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成为转化能力,提高素质。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去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了。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闻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掌握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是进行历史复习时的指导方针,应侧重从这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3一、年代特征记忆法这是帮助学生找出数字特征,来记忆历史年代的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这些历史年代数字的对称来记忆。如公元383年淝水之战:1616后后金的建立;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等。利用数字的重叠加深记忆。(二)是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规律从而忆一系列历史年代,如《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九。一八”事变,皖南事变的时间分别是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1941年,等距离为10年,只要记住一个其余都容易记忆。(三)是按照年代自然序数的递增记忆年代,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第二次、第三的。(四)是利用有些数字的排列规律来记忆,如整数记忆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自然序数递增记忆1234年蒙古灭金,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转折点。二、联想记忆法年代联想记忆方法可分为序列对应联想、因果联想、点面联想,中外历史同期性联想,公元前后称性联想等,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加深记忆,达到学习目的,如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开国,618是隋唐的分割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去掉一个“0”,可以联想到184年黄巾起义;从辛亥革命开始,每隔一年都有一件大事发生,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1925年五卅运动等等,由一个年代想到另一个年代,由一件事想到另一件,甚至几件事,便于加深记忆。三、对照记忆法对照记忆又分为同一年代的对照和同样年数的对照。通过对照让学生加深记忆。同一年代的对照,如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税、雅典梭伦改革;1861年,太平天国安庆失守,曾国藩建立安庆军械所,俄国废除奴隶制,美国内战开始;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第一国际的建立。同样年数的对照,755年至763年安史之乱、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等,都是经历了8年时间。四、推算记忆法推算记忆法是由某一历史年代,推算出该年代前后历史年代的记忆方法。如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仅有29年的历史,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是589年,加上29年是618,这个时间既是隋朝灭亡的时间,又是唐朝建立的时间;明朝统治的时间为276年,清朝统治的时间为267年,李自成进入北京是1644年,明朝统治结束。利用这个时间往前减去276年是明朝的开国时间,往后加上267年又正好是清朝灭亡的时间。五、公元前后对称记忆法把公元前后时间数字相同的历史活动时间联系到一起记忆。如公元前221年是秦统一,公元221年是蜀国建立,两个时间刚好前后对称。还可利用数轴来表示,帮助记忆。六、比较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