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王阁序》教案(5篇)教学目的
学问与力量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缘由。
2、。观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3把握“故”、“尽”、“属”、“即”等实词,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4、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美丽片段散文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争论讨论法、形象描述法、总结归纳法
2、读解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
1、是学生体会山川美景,观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育学生喜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3、“居卑位而有为”的蓬勃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用华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美以及寥
廓壮丽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简单感情。
2、辩析“故、尽、属、即”等多义词的词义。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2、指导学生背诵2——5段。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奇妙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致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别的含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二、解读《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高高的滕王阁正对着江心小洲,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进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阁内画栋珠帘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闲适的白云,深潭(指江)的影子,不知经过了多少春秋。滕王死去了,可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
三、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其次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嬉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他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来宾。他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闻名的《滕王客序》。两个月后,他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四、诵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留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五、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解释,疏通字句。
3、思索: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局部?
明确:
第一局部(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与宴会的人物。
其次局部(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季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四周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局部(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局部(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感慨盛宴难再。
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教学步骤:篇二
一、简介及写作背景,导入课文。
1、:见课下解释①。教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写作背景:见课下解释①。教师补充:《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解释注音。
2、看解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要求:分段读,师个别指导正音,节奏校正。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精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
三、作业:背诵课文2~~5段。
《滕王阁序》教案篇三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学问与力量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缘由。
3、观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育学生观赏古代散文的力量。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美丽片段散文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争论讨论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
2、讨论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是学生体会山川美景,观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育学生喜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二、教学方法设计
1.争论讨论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三、教材处理设计:
《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来宾,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与。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美,描绘出欢饮消遣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理想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欣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构造也很紧凑,前后相互照应,脉络非常清晰。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缘由许多,但是短短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行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
1.观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观赏千古名句,体会名句之美。
四、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设计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奇妙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致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别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
四大名楼因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整体感知
1、利用网络预习
(1)同学们利用网络都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滕王阁序》的信息?(考察学生的预习状况,激起学生的表现欲,为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打下根底。)
(2)《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如何?
(3)《滕》成为不朽之作,流传千古,缘由何在?(意在让学生提出问题,发觉问题,而在后面的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同时还是对学生预习状况的检查。)
(4)美文不行不读,请同学们以自己宠爱的方式读课文,享受声韵辞彩之美,享受滕王阁的美景。(以自己宠爱的方式读美文,感受美的熏陶)
2、提出本节课教学重点:
《滕》能成为千古绝唱,看来缘由颇多,但是短短的一节课不行能面面俱到的来分析,因此这节课就先从《滕》的景美入手,来观赏品尝滕王阁的美景。
(三)观赏品尝
1、都督阎公闻报:“星分翼轸,地接衡芦”之句时,为什么要沉吟不语?(此问在于让学生对本文写景有个初步感知:明朗开阔)
2、对滕王阁景物描写都在那几个自然段?赏析二三两段。
(1)这两段都描绘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2)你最观赏其中那些诗句?讲讲缘由?
(3)你认为那些诗句写得好?可以用散文式的语言改写出来。
(学生可以扫瞄学校效劳器上《滕王阁序》文件夹中的材料,也可以在13职时代社区中的bbs上扫瞄关于《滕王阁序》的帖子,也可以上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材料,也可以使用自己带来的软盘中的资料和信箱邮寄过来的资料。一边扫瞄一边可以自由组合争论,重组搜集到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喜爱的诗句改写成散文发表在学校的bbs上。)(此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训练学生的筛选和重组信息的力量,同时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读者与感情上到达一种共鸣,感受文章的景美。)
3、重点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句。(观赏名句时可依据课堂详细事情,调整观赏诗句的挨次)
问题设置:
(1)“落霞”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呢?你能用散文式的语言来描述么?没有“与”“共”是否更好些,更合理?把“落霞”句与《马射赋》中的“落花”句比拟。(此处问题同学可以争论讨论,改写,比拟,受到学生的感染,教师带着学生绽开想象的翅膀,来描绘一幅“落霞”图。加强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让学生体会到本文景美特点之一:上下混成之美)
(2)“渔舟”句:写的是一道什么风景?写的是眼前之景么?(绽开想象,联系地理学问,得出结论,写的是生活之乐和自然之乐。不是实景而是想象之景,表达本文精致特点之二:虚实相衬之美。)
(3)“潦水”句:(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这句写出了景美之三:颜色变化之美。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颜色变化的诗句,如:飞阁流丹,层峦耸翠,青雀黄龙之舳,彩彻区名。)
(4)这两段景物描写中还有一个特点:远近变化之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实例,分析哪里是近景,哪里是中景,哪里是远景)
由此可见,王勃写景颇具特色,运用敏捷多变的手法写山水,表达肯定的美学特征。
4、小结:
其次三段都写了什么景?表达什么特点?(运用总结归纳法让学生对本文的景美特点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四)、总结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如同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赞扬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新修滕王阁记》)(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力量)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二三段。
2、把你最喜爱的句子改写成一小段散文,体会《滕王阁序》的山川美景,发贴在学校的bbs上。(这可以说是完成进展等级的一个目标)
五、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景美:明朗开阔上下浑成之美
虚实相衬之美
颜色变化之美
远近变化之美
滕王阁序教案篇四
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势
出色的人物,珍异的物产
盛大的宴会,欣幸的机遇
特点:由史及地,由地及人,由人而己。扣题,得体。
二.秋水共长天一色,毕竟是什么颜色
颜色变化之美:寒潭清,暮山紫
远近错落之美:鹤汀凫渚---近山原旷其盈视---中云销雨霁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虚实相映之美: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特点:多角度变换,景物浑成,情感饱满。
三.箫管齐鸣,四美兼具,盛宴之时抒发怎样的人生感慨悲情: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豪情:斗志昂扬,不甘沉沦
抱负的人生境地,高尚的人生观
特点:悲怆与奋进统一,消沉与昂扬统一。
四.知遇之恩令人感念,宴会之盛值得留恋。
总结: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
融对偶,声韵,典故,辞藻于一炉;
骈偶之中运散文之气,严整之中若行云流水
述志言情,语约意丰,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于消沉渐见昂扬。
《滕王阁序》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美丽的语言。
三、把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
学习要点: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一.导语(幻灯片展现中国四大名楼)
在我们祖国这块奇妙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致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别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
……
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崔颢《黄鹤楼》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王勃、《滕王阁序》写作背景介绍:(幻灯片展现)
简介(学生回忆曾观看过的《唐之韵》)
说到王勃,我们就会想起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论者所观赏。
三、初读奇文
1、听(多媒体视频朗读)
听课文朗读,找诞生字,看解释注音。
2、读(补充:诵读指导——幻灯片展现)
自读课文,看解释,粗通文意
本文是骈文,根本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有少数七字。
四字句的停顿只有一种模式:二二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
(1)孟学士/之词宗(2)临/帝子之长洲
(3)钟鸣/鼎食/之家(4)气凌/彭泽之樽
(5)扶/凌云/而自惜
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2)宾主/尽/东南之美
(3)秋水/共长天/一色(4)都督/阎公/之雅望
3、测(幻灯片展现)
做字词辨析训练。(学生都参加并轮番答复)
(一)推断词语注音、释义正错
1、襟()三江上衣、袍子前面的局部
2、躬逢胜饯()宴会
3、鹤汀()水边平地
4、凫()渚凫:野鸭
5、川泽纡()迂回曲折
6、孤鹜()纵横奔驰,动词
7、迥()远
8、南溟()海
9、胜筵()古代席地而坐时铺的席子
10、梓()泽梓树,与“桑”相连,借指家乡
(二)通假字
俨骖腓于上路通“严”,整治。
云销雨霁通“消”,消散。
所赖君子见机通“几”,预兆。
(三)古今异义
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境况困难今义:穷困
等终军之弱冠古义:二十岁今义:无此意
盛宴难再古义:其次次今义:相当于“又”
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四)词类b活用
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以为襟、为带
雄州雾列名词作状语,像雾那样
俊采星著名词作状语,像流星那样
川泽纡其骇瞩意动,对感到惊骇
屈贾谊于长沙使动,使屈居
窜梁鸿于海曲使动,使窜逃
宾主尽东南之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四、作业。
再读全文,并背诵《滕王阁诗》
其次课时
学习要点
1、理清思路
2、重点段落鉴赏
一、再读奇文
方式:集体齐读课文
留意:诵读的节奏和语气精确(回忆:诵读指导)
步骤:集体齐读
二、争论与点拨:文章可分为几局部?(幻灯片展现)
1、明确:文章可分为四局部。
第一局部(1):概写风貌,引出与会人物。
其次局部(2-3):三秋季节,滕王阁万千气象和四周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局部(4-5):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
第四局部(6-7):叹知己难遇,胜宴难再。
2、第2、3段描写了哪些内容?(争论后明确)
其次段:滕王阁在山水形胜之地。
第三段:登高所见——人烟之胜(富庶祥和)
自然之景(雨后风光—高潮)
生活之乐及自然情景
三、阅读与鉴赏(幻灯片展现美丽图片)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当堂朗读)
评:留意意境和谐美,想象要自然生动,颜色要明媚。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
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
2、前人写水天(或天地)相接景象的句子许多,阅读下面三句子说说王勃的句子好在哪里。(自由发表)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马射赋》)
四、作业
1、书面表达:把你最观赏的一两句话写成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思索:怎样对待4、5两段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
1、鉴赏四-五段
2、归纳总结骈文的特点及本文特点
一、回忆旧课:
抽背2-3段。
二、三读奇文
1、高声朗读四、五段,体会情感。
2、争论:这两段写了哪些内容
(同桌争论后教师幻灯片展现)
第四段:写宴会盛况——管弦之胜,歌声之美和宴会豪华,人物高雅
兴尽悲来——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反村人之渺小)
人生无常,盛衰有时,怀才不遇,报国无路
第五段:言自己虽时运不济,但因之自勉,从消沉中振起,抱负、志节不变
三、鉴赏与拓展:(分组争论,推举佳作)
1、怎样对待王勃的思想感情?
师小结:联系际遇。不遇之悲,是对社会(“盛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吴忠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3年邵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3年阿拉善盟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3年通化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3年黔西南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4年屏东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陕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3年铜梁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4年南充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3年韶关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重塑医美格局:驾驭中国医美新潮流
-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课件2024
- 2025-2030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系统协同调度管理技术
- 2025年全国共青团“新团员入团”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青海省泽库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年《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2025福建厦漳泉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筹备组社会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冠心病护理课件
- 保安员培训课程大纲
- 防爆电线管道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