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77页试卷第=page77页,共=sectionpages77页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一、单选题1.1833年英国兴起城市公园运动,强烈建议为人口密集、居住条件恶劣的地区提供公共散步场所,以此改善下层人民的身心健康,但并未引起英国政府重视。到19世纪后半期,英国政府通过《开阔空地法案》,城市公园成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该现象反映了当时英国A.城市治理能力有所提升 B.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C.城市无序扩张有所放缓 D.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2.如表所示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这反映出,此时期的英国1875年1866年1945年1946年1947年1949年1952年《公共卫生法》《环境卫生法》《工业分布法》《新城法》《城乡规划法》《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城镇发展法》A.“城市病”的急剧恶化 B.政府重视城市建设C.工业化进程飞速推进 D.议会权力逐渐扩大3.1831-1839年英国农村地区的死亡率约为18.2%,而城市高达26.2%,尤其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死亡率更高,1831-1841年间,伯明翰每千人的死亡率从14.6上升到27.2;曼切斯特从30.2上升到33.8。这一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

)A.源于城市化带来的公共卫生危机 B.由恶劣的手工工场工作环境导致C.提升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理论基础4.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人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5.如图为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图(1300-1900年)。其中①城市化发展速度在17世纪以来跃居首位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殖民掠夺与工业革命C.结束了分裂割据的状态 D.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6.在17世纪的欧洲,夜生活只出现在上层贵族阶层中:到18、19世纪,夜生活开始从贵族圈子扩展至普通民众,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势力的日益衰落 B.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C.照明技术的不断改进 D.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7.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意在(

)A.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 B.解决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病C.扩大基建规模以刺激内需 D.改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积弊8.1869年,美国第一条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的西段由1万多名华工修筑,东段由3.8万名爱尔兰工人修筑;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大批外国移民涌入美国城市,促进城市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发展。据此可知(

)A.人口迁徙推动美国发展 B.移民是美国建设的主力C.移民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华工对美国的贡献最大9.下面显示了1949~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A.城市化分布不均衡 B.城市化一直迅猛发展C.中国城市化的起步 D.改革开放加快城市化10.近代以来,中国及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表现在(

)①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②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③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巴黎问世④20世纪以来,自行车、电车、汽车普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1.美国城市人口比例由1820年的7%上升到1860年的20%,到1920年又上升至51.2%。这反映了(

)A.美国城市化的速度缓慢 B.美国劳动力资源丰富C.美国城市是人口集中地 D.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12.如表是一位学者整理研究的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

)年份全国总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比重(%)18203737724206.518404128127696.718434172428256.618933367127698.2192044715474210.6193646926528111.2194954167576510.6A.总体呈现上升趋向 B.集中于沿海沿江城市C.源于西方列强侵略 D.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13.下表所示为中国近代形成的城市群概况。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

)1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锡、常、通、杭、嘉、湖、宁、绍等城市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包括温州、泉州、福州、厦门、漳州等沿海港口城市带3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城市群4华北平原的京津唐城市群5由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卫等组成的城市群A.借鉴西方的城市化经验 B.发展速度十分缓慢C.具有一定半殖民地色彩 D.整体布局较为合理14.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A.1850年之前各国的城镇化水平普追较低B.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崛起推动城镇化发展C.第三次科技革命助推1900年城镇化发展D.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超越发展中国家15.如表是近代上海、天津两座城市的发展缩影。由此可见,近代这两座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市政建设与管理城市功能上海1880年仅城区已达百万19世纪中后期,公共场所、设施(如公园、图书馆、路灯、排水工程、电报电话局等)和道路管理日益完备。由传统商业市镇发展为大规模工业制造和金融贸易综合型城市。天津1925年,城市人口突破100万街道宽平,电线连成蛛网,路灯列若繁星。此外,现代邮政、电车和电灯公司以及近代中国最早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立。由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发展为华北地区经济中心,连接华北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枢纽。A.标志我国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B.表明近代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很高C.促进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D.深受近代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影响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户籍制度不断改革。1962年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1984年颁布《关于农民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1985年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1997年颁布《关于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这些改革的共同出发点是(

)A.缩小城乡差别 B.适应社会发展需要C.发展农村经济 D.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是建立城市和市镇的伟大时期。1851年后情况发生变化。煤田周围居住稠密人口,煤矿人口是整个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新矿工原是移入的乡村劳动者;但是煤矿人口的增加也有本身自然增殖的因素,煤矿人口的自然增殖速度在许多年份中比任何部门都高。到19世纪中期,乡村和城镇的人口大约各占一半,以后天平倾向一边,到1871年城市人口已占有大得多的比重。在随后40年中,农村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生活中退居次要地位。——摘编自【英】W·H·B·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在物质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正是这种进步和成就,使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协调与平衡。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展能够使我们认识一切,唯一的例外是,人类迄今仍不知道如何和谐地共处。"——摘编自【美】乔治·埃尔顿·梅奥著《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材料三

20年—1949年若干重要年份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全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化率(%)18203737724206.518404128127696.718434172428256.618933367127698.219014264541739.8192044715474210.6193146884510610.9193646962528111.2194954167576510.6——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19世纪英国城市化的因素,说明19世纪英国城市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阻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中国城市化的认识。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伦敦持续发展的同时,英国各地方城市也迅速崛起。许多新城市并不是在原有的封建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工业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矿业资源丰富的城镇、工矿区,借助便捷的运河、港口、铁路的交通优势,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无家可归的农民产业工人。城市的繁荣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批发、运输业、仓储、旅店等商贸服务业,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同时,大量失业工人生活居住条件恶化,死亡率上升,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摘编自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等材料二

中国城市由传统城市走向近代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通商贸易成为开埠城市的经济主体,城市商业得到发展,洋行大量出现。兴办近代工业使中国城市化发展加快。这些城市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摘编自侯蕊玲《论中国近代城市产生发展的几个特点》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城市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病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答案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2.B3.A4.D5.B6.D7.B8.A9.D10.C11.D12.A13.C14.B15.D16.B17.(1)因素:工业革命的开展;农业生产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新兴工业城市的拉动;交通工具的革新。影响:推动英国经济发展;英国的人口构成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素质要求发生变化;社会管理发生了变化;导致了环境污染,引发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等一系列问题。(2)特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水平偏低;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差异等。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独立发展,力量薄弱;列强不断侵华和长期战乱。(3)认识: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有利于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