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观后感:生命的名义_第1页
《敦刻尔克》观后感:生命的名义_第2页
《敦刻尔克》观后感:生命的名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敦刻尔克》观后感:生命的名义生命的名义

--《敦刻尔克》观后感

江南布衣拾贝阁外

二战,欧洲战场,从时空转换上将重要的地名进展排序的话大约是马其诺防线--敦刻尔克--伦敦--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诺曼底--柏林,在英美电影史上,除了象征着失败和撤退的敦刻尔克很少被搬上过银屏之外,其他地方呈现盟军勇敢善战,无畏牺牲的电影已经被很多次地演绎和重现在观众面前,这次美国闻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将这十几天惊心动魄、争分夺秒的战略大转移的故事拍成了一部能与斯皮尔伯格《挽救大兵瑞恩》相提并论的电影,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诺兰已经超越了他的前辈斯皮尔伯格,故事情节在三条时间轴线上齐头并进,用一种几乎令人眼花缭乱的剪切手法,将一个看似没有多少闪展腾挪空间的简洁故事变得饱满而耐人寻味。

对《敦刻尔克》抱有战斗宏达场面,盼望能够看到类似于《挽救大兵瑞恩》开场中呈现的血腥刺激战斗场景的观众估量会大失所望了,诺兰没有俗套地仿照斯皮尔伯格,直接去变现两军交战的火爆场面,而是另辟蹊径。影片中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残肢断臂,连敌人德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几个,然而,战斗的硝烟的刺鼻气息与战斗残酷而惨烈的一面一样呈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条时间轴是海滩一周。两个丢盔弃甲,枪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的士兵,从前线捡回一条命后来到了敦刻尔克海滩,与很多同样失魂落魄,心急如焚的其他军人一样盼望立即撤离随时可能被德军毁灭的狭长海滩一隅。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虽然说作为军人需要攻城拔寨,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但是,生存下来有时候会比牺牲更加重要,两个从来没有经受过战斗的年轻人从死人堆里幸运活了下来,所以,他们想方设法要登上军舰,生存、回家,不管实行什么手段。换上英军服装的法国士兵吉布森和患病炮击后心存恐惊的英国士兵汤姆都不是反面形象,他们只是可怕,他们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做出或许有点出格的事情。诺兰让战斗回归人性的本能,那就是希冀生存,哪怕是一点点盼望,求生就是正义,回家就是成功。

其次条时间轴是游艇一天。作为平民的船长道森,响应祖国的号召,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朋友,驾着自家的游艇“月光石号”横渡英吉利海峡去营救被困在敦刻尔克的同胞。船长的义无反顾,儿子看到敌机时候的可怕与慌张,年轻水手乔治的兴奋与骄傲,让人看到在战斗面前一个无所畏惧的民族,一群视死如归的平民,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冒着可能被德军飞机炸沉的危急,去营救另外一群生命,人性的光芒闪烁。固然,更有那个被他们救起来神经错乱的士兵墨菲,战斗在他心里留下了几乎永久抹不去的创伤,对他来说英吉利海峡对面的敦刻尔克就是人间地狱,他只是不想再回到那个地狱,因此还失手将年轻水手乔治推搡倒地而死。但是,最终墨菲被船长的坚强,飞行员的英勇以及士兵们的剧烈的求生欲治愈了心灵的伤痛。影片最终有一个小小的细节,那就是回到英国的墨菲衣冠整齐地走进报社,其次天船长和儿子就在报纸上看到了颂扬年轻水手乔治的报道,称之为“英雄”。人性的光线在这里升华了,一条生命换回了另一条生命的重生,不得不佩服诺兰在细节上的处理炉火纯青,天衣无缝!

第三条时间轴是空中一小时。三名英国皇家战斗机飞行员驾驶三架战机升空迎敌,他们是敦刻尔克海滩上心急如焚,等待回家士兵生命的空中“守护神”。大家都知道,现代战斗,制空权至关重要,中国抗日战斗的悲壮和惨烈的主要缘由就是中国在战斗刚刚开头没几个月空军就丢失殆尽,后来才有了陈纳德的“飞虎队”,太平洋战斗全面爆发之后又有了美国人支持的全新空中力气,战斗局势才渐渐扭转。一览无遗的海滩,毫无遮拦的大海,没有空军的拼死爱护,英法盟军的士兵就是德军战斗机的活靶子,英军的军舰就是德国轰炸机练习投弹的最好道具。三名英勇的飞行员以其超群的驾驶技术,不怕牺牲的贵族精神,击落了一架又一架敌机,让着急等待的士兵们看到盼望,生命的盼望。在明知燃油已经缺乏的状况下,坚持不返航,依旧朝着敦刻尔克的方向飞去,在失去动力之后,影片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超现实主义的夸大意境,不行思议的情节安排,将一名英国飞行员的壮举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螺旋桨不再转动的飞机就像一只折翼的大鸟,虽然不能再拍打翅膀,但是依旧展翅飞翔,这个镜头将会成为空战影片的经典。

《敦刻尔克》与《挽救大兵瑞恩》看上去都是英雄主义的赞歌,本质上都表达了对每个平凡生命的敬重,那就是西方社会一向遵循的“救一人就是救世界”的信念而恪尽职守的果敢与单纯。软弱也好,英勇也罢,贪欲也好,正义也罢;恐惊也好,坚决也罢。为了逃命,一群英国士兵要将一个法国士兵赶出船舱;将军在送走最终一个英国士兵之后坚强地敬礼致意后依旧留下来帮忙法国军队撤退;飞行员紧急迫降后特别沉着地损毁飞机,然后带着一丝轻视的笑意迎接德军的到来。《敦刻尔克》在每个细节上处理得都特别精巧,短短两个小时不到的影片在三根情节主线的穿插交汇中把观众牢牢地抓住,不敢有一丝松懈。诺兰的胜利就是将《敦刻尔克》拍成了具有中国水墨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