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与河流》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三下】_第1页
《池子与河流》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三下】_第2页
《池子与河流》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三下】_第3页
《池子与河流》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三下】_第4页
《池子与河流》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三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滔、涯”等8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图片,启发思考: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池子与河流,你们能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吗?预设1:池子是死水,河流是活水。预设2:一般来说,池子水量小,河流水量大。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池子与河流之间的故事。让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吧。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池子与河流)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池子”与“河流”的区别。为学习下文作铺垫,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教师明确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用数字标出。2.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滚滚滔滔(tāo)木筏(fá)抛(pāo)开生涯(yá)蜿(wān)蜒(yán)贯(guàn)穿贵妇(fù)鸭绒垫(diàn)胸膛(táng)无忧(yōu)无虑(lǜ)代替(tì)任凭(píng)忙忙碌碌(lù)哲(zhé)理遵(zūn)循(xún)安逸(yì)尊(zūn)敬遗(yí)忘应验(yàn)淤(yū)塞(sè)青苔(tái)芦苇(wěi)衰(shuāi)退一旦(dàn)懒惰(duò)点拨:指名依序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3.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tāoyáfùlùzūnxúnzūnyàn滔涯妇碌遵循尊验点拨:(1)通过认识“滔”的偏旁“氵”,字义和水有关,课文中“滚滚滔滔”的意思是大水漫流连续不绝的样子。(2)通过查字典理解和记忆“涯”的意思:边际,极限。(3)“妇”和女子有关,可以组词“妇女、贵妇”。(4)“碌”的读音和“绿”的读音不一样,不能读成“lǜ”。(5)“尊”和“遵”表示的意思不一样,通过查字典可知,“尊”表示“地位高、敬重”的意思;“遵”表示“依照,按照”的意思,所以两字可以分别组词“尊敬”和“遵循”。(6)“循环”,表示“周而复始地运动”。(7)通过查阅字典可知“应验”就是“事前的预言或估计与事后发生的情况相符”。4.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厘清角色。(1)提问: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预设:第一部分:(第一至八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第二部分:(第九至十小节)池子与河流的结局。(2)追问:课文第一至八小节是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这几个自然段大多没有说话人的提示语,请仔细看,哪些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第一至六小节:池子说的话。第七至八小节:河流说的话。点拨:课文第一至六小节写池子说的话,第一至五小节都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直到第六小节才出现后引号。这是因为一个人连续说了几小节话,且小节与小节之间没有提示语,可以小节前标引号,小节后不标引号。讲完所有话,最后一个小节末尾再标后引号。第七、八小节同理。(3)认识角色。出示池子的话,提问:池子满意自己的生活吗?它说话时可能是怎样的语气?预设:池子满意自己的生活。它觉得自己的生活安逸、清闲、平静,而河流的生活太辛苦了。它说话时可能是沾沾自喜的语气。出示河流的话,提问:河流的看法和池子一样吗?河流说话时可能是怎样的语气?预设:不一样。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说话时会很坚定,有气势。(4)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一至八小节,读出两个角色不同的语气。总结: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的形式来讲。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出示含有生字的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识记。集中识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巩固了基础知识。同时,梳理课文前后两个部分各写了什么,从而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池子与河流各自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各自胸怀怎样的志向?最后是怎样的结局?2.探究方法(1)默读课文,摘录关键词,也可以自己归纳、提炼,把表格补充完整。(2)全班学生品读并交流学习成果。(3)教师引导、归纳、总结。3.探究活动(1)默读课文,池子与河流各自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各自胸怀怎样的志向?最后是怎样的结局?思考问题,把表格补充完整。人物生活方式志向结局池子河流(2)交流“生活方式”的不同。出示句子1:可是,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池子什么样的生活态度?预设: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池子安闲地躺在泥土里比作了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子贪图安逸的生活态度。(板书:贪图安逸)出示句子2: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师:从“背着”和“驮着”这两个动词,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从“背着”和“驮着”这两个动作中,我能感受到河流不怕辛苦、任劳任怨、负重前行的生活态度。(板书:负重前行)(3)交流“志向”的不同。出示句子1: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师:从池子的这些话中,你是如何理解池子的志向呢?预设1:池子说“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这说明池子对清闲的生活感到十分满足。预设2:不管人世间多么忙碌,池子只愿在睡梦中推究哲理,说明池子喜欢安闲的生活,不思进取。师:“推究”是什么意思?点拨:“推究”是“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的意思。点拨: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池子终日过得安闲,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板书:不思进取)预设2: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师:从这句话中,你觉得河流有怎样的志向?预设:“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说明河流奔流不息,给人们带来好处、利益。说明河流胸怀大志,愿意无私奉献的特点。小结:说得真好,从河流的话语中可以透露出河流胸怀大志,奔流不息,愿意给人们带来利益的特点。(板书:胸怀大志)(4)交流“结局”的不同。预设:河流的话果然应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整个让青苔铺满,/又让芦苇遮掩,/到头来完全枯干。师:河流和池子完全不同的态度,分别导致了它们怎样的结局呢?预设:正因为池子与河流的生活方式和志向不同,所以两者的结局也是不同的: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一年年淤塞,到头来完全枯干。人物生活方式志向结局池子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一年年淤塞,到头来完全枯干河流负重前行胸怀大志至今长流不断总结:“池子”和“河流”就像生活中截然相反的两种人。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所以我们不能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5)播放情境课文《池子与河流》(诵读版)。指导学生带着对河流的深情朗诵这首诗。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梳理,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池子与河流“生活方式”和“志向”的不同,乃至最后的结局也是大不一样。让学生明白不能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二)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探究方法(1)默读课文,思考池子与河流的观点。(2)全班学生品读并交流学习成果。(3)教师引导、归纳、总结。3.探究活动(1)默读课文,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你更赞同哪一种?(2)学生品读并交流学习成果。提问:你更赞同哪一种?你选择做池子还是河流?为什么?预设1:我更欣赏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有积极进取,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预设2:在我们紧张焦虑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学习一下池子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预设3:我赞同河流的观点,人要勤劳,因为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预设4:我也赞同河流的观点,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2.小结:池子与河流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生活,收获了不同的结局。希望大家也能像河流一样,奋发向上,为人们谋福利。设计意图: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进而延伸到对生活的认识,是学习寓言的要义所在。本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四、拓展延伸过渡:我们感受了作家克雷洛夫笔下有着不同特点的池子与河流,让我们再来看看《受宠的象》。《受宠的象》①克雷洛夫象在朝廷里荣获恩宠。不到一个钟头,这个消息就在森林里传开了。像平常一样,大家开始来猜测这件事情:它长得并不漂亮,它生得并不聪明!它的仪态,它的风度——十分招人讨厌!它会得到恩宠,大家都觉得十分奇怪。“如果它因为有一条毛毵毵的尾巴而赢得了朝廷的宠爱,”狐狸说道(它的尾巴轻轻地摇动着哩),“我就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了。”“才不然呢,亲爱的妹妹,”熊插嘴道,“如果它是仗着它的脚掌,我想,我们就可能找到充分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大家这样地喜欢它了,然而谁都知道,它可没有脚掌。”“或者可能是它的象牙使它得胜的吧?”大家听见谦虚的公牛哞哞地说道,“也许人家把它的象牙当作牛角了!”“它怎样赢得了他们的心,飞黄腾达起来的?难道这儿就没有人能告诉你们吗?”驴子扑扇着它的大耳朵,说道,“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如果它没有漂亮的长耳朵,它绝不能遇上这样的好机会!”②也许我们不大注意,我们时常用了各种方式称赞着别人,其实是在称赞着自己。③批注:①以象在森林的朝廷中荣获恩宠为缘起,接着连续描写了狐狸、熊、公牛、驴子等对这一情况的反应,通过它们愤愤不平与象比较,道出了自我称赞,自我表扬的实质。由此自然而然地得出这则寓言故事要说的道理。②本文描写生动形象,语言诙谐幽默,笔致灵活多变,尤其是狐狸、熊、公牛、驴子等所表达的内容实质相同,但表述的语言、方式各异,读来既有可信性,又有趣味性。③讽刺了那些只看重自己优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的人。提问:读了《受宠的象》,你明白了什么?预设:我们不应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应具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慧眼和宽广博大的胸怀。人应该谦虚,不应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设计意图: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进而延伸到对生活的认识,是学习寓言的要义所在。本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借助表格,体会了池子与河流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志向,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