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根据山东省滨州市、德州市宁津县、东营市垦利区、济南市市中区、济宁市兖州区、聊城市莘县、临沂市河东区、潍坊市期末试卷汇编。滨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6分)【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乙】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①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②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③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注释】①除:封授。②可:同意。③迁官:晋升官爵。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以光先帝遗德()(3)后果以称职闻()(4)帝竟从其请()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光先帝遗德/以天下事为己任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普颜色自若C.帝素嫌其人/天下缟素D.良久不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刑以惩恶,赏以酬功。14.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明日复奏之又不用15.【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两条建议?请简要概括。【乙】文从哪个方面体现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3分)(二)(16分)11.(1)时候(2)发扬光大(3)果然(4)最终,终于评分:共4分。12.D评分:共3分。13.(1)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2)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奖赏用来酬劳(酬谢)有功的人。评分:共4分。14.明日/复奏之/又不用评分:共2分。15.【甲】广泛听取意见(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乙】劝说皇帝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评分:共3分。德州市宁津县(二)(6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公将鼓之A.神弗福也B.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C.手自笔录(《送东阳马生序》)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11.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对比分析,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3分)【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三)(12分)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①,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②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③,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④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②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康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注]①辟:征召。②苍头:奴仆。③楹:房屋的柱子。④黄门:宦官。——节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1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A.以刀画地B.宣悉以班诸吏C.属予作文以记之D.以宣尝为二千石13.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葬以大夫礼A.初为司徒侯霸所辟B.受任于败军之际C.甚矣,汝之不惠D.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14.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15.文章①②两段分别表现了“强项令”怎样的性格品质?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不同?(3分)10.(3分)C11.(3分)要求:说出在两个文本中的依据(2分)。结论合理:如善于听取意见,善于用人,遇事谨慎冷静等(1分)。示例:庄公善于听取意见,取得了胜利(1分)。赵王不听劝告导致作战失败(1分),因此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1分)。12.(3分)D13.(3分)B14.(3分)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15.(3分)第一段体现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性格品质;(1分)第二段表现了他的廉洁品质。(1分)第一段是详写,第二段是略写,或者第一段以正面描写为主或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1分)东营市垦利区(二)(8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德行》(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德行》10.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1\*GB3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2\*GB3②友人语巨伯曰语:=3\*GB3③不忍委之委:=4\*GB3④宁以我身代友人命以:11.甲、乙两篇文章在“生”和“义”的选择上有相同之处,请你结合原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3分)12.乙、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对“义”也有相同的价值追求,但在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二)10.答案:辟:同“避”,躲避;语:告诉;委:抛弃;以:用,拿(每题0.5分,共2分)11.答案: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荀巨伯说:“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1分)都是强调义的重要性,强调舍生取义。(2分)12.答案:乙文章是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主人公语言描写以及听了荀巨伯的话后贼人的反应来表现主人公荀巨伯舍生取义的精神气度。(2分)丙文是采用对比的方式,通过华歆和王朗两人言行的对比,表现出华歆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大“义”。(1分)济南市市中区(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③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5.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持汤沃灌汤:热水B.腰白玉之环腰:腰间C.无冻馁之患矣馁:饥饿D.生以乡人子谒余谒:拜见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B.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乡为身死而不受C.言和而色夷杂然而前陈者D.日有廪稍之供此庸夫之怒也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选自《宋濂全集》,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B.选文第①段中,作者从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两个方面写出了自己求学的“勤且艰”。C.选文第②段中,作者将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自己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D.本文主要讲述了自己年轻时艰苦学习的经历,意在告诉马生唯有逆境可以造就人才。5.B6.A7.D(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共8分)卫灵公纳谏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①,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②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③,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右以谏曰:“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公曰:“不然。夫春也,鲁国之匹夫也,而我举夫民未有见④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起役:即兴办土木工程。②陬(zōu)隅:屋角。③履决不组:鞋子坏了不得编织。④见:了解。8.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2分)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10.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卫灵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8.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评分意见:本题2分。9.因为宛春知道这件事就下令停止工程,好处将给宛春,但是怨恨却给了您。评分意见:本题3分。重点字有“以”、“罢”、“而”,翻译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10.示例一:从卫灵公接受宛春建议,停止凿池这件事,可以看出卫灵公是一个知错能改,善于纳谏的人。示例二:从“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可以看出卫灵公是一个明白事理,懂得为君之道的人。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分析人物特点正确得2分。既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引用原文。济宁市兖州区(一)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6-10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②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米家父子:米芾父子。杪(miǎo):树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和景明景:日光 B.沙鸥翔集集:集中C.悉成明霞悉:全,都 D.得踏危石得:能够7.下列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A.以其境过清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秋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D.属予作文以记之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订兰,郁都青青。”分别描写动物和植物,动景和静景相结合,充满生机和活力。B.“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辞采华美,音韵和谐。C.游焦山四件快事:观返照吸江亭—晚望月孝然祠外—听晚梵声出松杪—晓起观海门日出。D.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678BAB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9.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2分,“求”“或”各1分)10.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2分,每处1分)聊城市莘县二、文言文阅读(12分)(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l)蹴尔而与之()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①,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俟父母寝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日:“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魏书·祖莹传》【注释】:①耽书:酷爱读书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好学耽书() (2)俟父母寝后()9.翻译句子(2分)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2分)5.(2分)(1)墩:踩踏。(2)得:同“德”,感恩、感激。6.(2分)不只是(仅)贤人有这样的本性(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丢掉)罢了。7.(2分)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1分)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1分)8.(2分)(1)好:爱好、喜欢。(2)俊:等待。9.(2分)他的父母担心他会生病,禁止他但是不能使他停止读书。(重点关注“恐、成疾、禁、止”的翻译。)10.(2分)本文记叙了祖莹夜以继日读书的事例,说明了只有勤奋好学,才能有所成就。(意思对即可)临沂市河东区(二)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9-13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威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①,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已过。今魏征逝,一鉴亡②矣!朕比③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藁④,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⑤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注释】①鉴:镜子。②亡:通“无”,丢失,没有。③比:最近,近来。④藁:通“稿”。⑤止:通“只”。⑥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拿的一种长板,用象牙或竹、木等制成,上面可以记事。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恢弘志士之气()(2)以昭陛下平明之理()(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4)可正衣冠()10.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知而必谏也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天下之事有善有恶C.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人为鉴,可明得失D.其可识者曰爱者止见其善个人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12.【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的第三条建议是;(1分)【乙】文中魏征在遗书中给唐太宗所提的意思相近的建议(1分)(用原文语句回答)13.从选文中看,你觉得诸葛亮和魏征有什么共同点?(2分)(二)文言文阅读。(14分)9.(1)发扬扩展(2)显示(3)痛心遗憾(4)使……端正(4分)10.B(2分)11.(1)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诚进谏的道路。(2分)(2)摒弃奸佞不要迟疑,任用贤良就要信任他,则国家就会兴盛了。(2分)12.“亲贤臣,远小人“(1分)“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1分)13.他们都是忠臣,为国为民,殚精竭虑,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时甚至还要冒死进谏。(抓住“忠“字,意思对即可。)(2分)潍坊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2分)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⑦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注释】①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②卫指挥佥事:官名。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④剽悍:矫捷勇猛.⑥薮泽:湖泽。⑥审步代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②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通经史大义通:(2)乃因地形制阵法制:(3)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更:(4)名更出大献上出: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B.又以南方多薮泽 农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判论战》)C.谈兵者遵用焉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D.乃因地形制阵法 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1)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2)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15.通读全文,总结概括戚继光的特点。(2分)【分析】【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家里贫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
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美发投资协议合同
- 网点委托销售合同范本
- 网上购买货车合同范本
- 灯具定期供货合同范本
- 美牙项目加盟合同范本
- 药品批发销售合同范本
- 牛肉铺购牛肉合同范本
- 物业宾馆合作合同范本
- 牛蛙养殖转让合同范本
- 药品业务员合同协议书
- 战略威慑新范式-洞察及研究
- 疼痛管理中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 2024西南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郑州】2025年河南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招聘工作人员4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招投标法律风险与防范
- 法兰螺栓紧固培训课件
- 2022变电站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 淋病的诊断与治疗讲课件
- 污泥暂存间管理制度
- 新疆康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万吨-年水合肼及配套装置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GB/T 28756-2025缆索起重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