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232021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汇编: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1•朝阳区二模)某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升高使AC神经元的阳离子通道(TrpA1)被激活,最终抑制PI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夜晚觉醒。具体过程如图所示()A.AC神经元受到高温刺激时TrpA1被激活,阳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B.干扰AC神经元中TrpA1的表达会使高温促进夜晚觉醒的作用减弱 C.兴奋由AC神经元传至DN1P神经元时,完成电﹣化学﹣电信号转换 D.DN1P神经元释放的递质CNMa与CNMa受体结合使PI神经元兴奋2.(2021•东城区二模)科研人员培养了一种GS神经元中表达铁蛋白的转基因小鼠,如图1,电磁波可激活铁蛋白引发该神经元兴奋。用电磁波照射转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阳离子进入GS神经元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GS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到正 C.GS神经元维持静息状态时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D.电磁波发射时GS神经元兴奋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3.(2021•西城区二模)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外传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a会引起b神经元氯离子通道开放 B.神经元b释放递质使c膜内外电位差增大 C.回返性抑制可以使神经元的兴奋及时停止 D.该机制利于同一中枢内神经元活动协调一致4.(2021•丰台区二模)味觉是由溶解性化学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咸味食物中Na+浓度比唾液高,Na扩散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Na+内流进入神经细胞不需消耗ATP C.咸味觉形成包含一次完整的反射过程 D.Na+内流使得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5.(2021•顺义区二模)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镇痛机制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伤害性刺激能引起痛觉感受器兴奋并使之产生痛觉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下一神经元被抑制 C.芬太尼促进K+外流,抑制Ca2+内流以减少递质释放 D.芬太尼因镇痛效果佳可作为治疗药物长期反复使用6.(2021•房山区一模)当右脚踩到一个尖锐物时会产生屈肌反射,通过弯曲而远离伤害性刺激,同时承重被转移至左侧肢体()A.上述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右脚的皮肤 B.感觉神经元同时传递信息给两个中间神经元 C.左侧承重时伸肌运动神经元产生了兴奋 D.上述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7.(2021•海淀区一模)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可把视觉信号从眼睛传向大脑。DNA甲基化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DNA上。随年龄增长,DNA甲基化水平升高,视力下降。科学家将OCT、SOX和KLF三个基因导入成年小鼠的RGC,改变其DNA甲基化水平()A.在视觉形成的反射弧中RGC属于神经中枢 B.DNA的甲基化水平会影响细胞中基因的表达 C.DNA甲基化不改变DN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D.自然状态下干细胞分化为RGC的过程不可逆8.(2021•海淀区一模)抑制素(INH)是一种主要由卵巢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科研人员制备了INH的抗体并在大鼠发情期注射给大鼠,结果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检测指标组别促性腺激素(mIU/mL)性激素(ng/mL)卵泡质量(g)成熟卵泡个数(个)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素孕酮对照组8.5315.188.860.6328.67实验组25.3615.1911.780.9135A.INH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由实验数据推测INH可作用于垂体,进而促进卵泡发育 C.注射INH抗体后,促卵泡激素及孕酮含量均上升 D.注射的INH抗体可在机体内与抑制素结合,解除其作用9.(2021•朝阳区一模)动物在寒冷刺激下,通过神经调节,使得棕色脂肪细胞会分泌神经调节蛋白4(NRG4),加强脂肪的分解。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神经元分泌相应递质作用于棕色脂肪细胞 B.体内棕色脂肪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NRG4 C.NRG4与相应受体结合可调节靶细胞代谢 D.只有当NRG4含量高时,才能加强脂肪分解10.(2021•丰台区一模)神经肽Y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常常与去甲肾上腺素一起释放,神经肽Y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释放两种神经递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B.神经肽Y的分泌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神经肽Y的分泌可降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D.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机体的稳态11.(2021•平谷区一模)骨吸收是指骨细胞中钙和磷释放到细胞外液中,使血钙和血磷浓度升高,最终可导致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大量持续施加甲状旁腺激素(PTH),破骨细胞加速骨吸收;小量间歇施加PTH能诱导骨细胞形成和成熟()A.骨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B.机体内PTH含量的正常波动利于骨骼健康发育 C.小量间歇施加PTH有利于骨折处愈合 D.大量持续施加PTH会诱发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二.实验题(共5小题)12.(2021•丰台区二模)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探索慢性压力影响毛发生长的机制慢性压力(也称为慢性应激)与脱发有关,但是将压力与毛囊干细胞功能障碍联系起来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楚。哈佛大学Hsu团队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揭示了这种联系。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毛发生长周期经历三个阶段: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在严重的压力下,许多毛囊会过早进入休止期毛囊干细胞(HFSC)位于毛囊的一个隆起区域,这些干细胞在控制毛发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HFSC保持静止状态,因此不会发生分裂。在下个生长期毛发开始生长时,这些祖细胞开始分化的过程,产生几层毛囊细胞毛囊干细胞的静止和激活受调节分子的调控,这些调节物都是由HFSC或其邻近的真皮乳头细胞(DP细胞)产生的。慢性压力如何影响HFSC的活性呢?Hsu团队首先通过外科手术将肾上腺从小鼠身上移除,获得ADX小鼠。ADX小鼠毛囊的休止期短于对照组,毛囊参与毛发生长的频率大约是对照组的三倍。给ADⅩ小鼠喂食皮质酮,并恢复正常的毛发周期。另外,对正常小鼠施加轻度压力达九周时,并伴随毛发生长减少。HFSC如何感知皮质酮?Hsu团队发现,DP细胞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缺失阻止了皮质酮对毛发生长的抑制作用,而HFSC自身的这种受体缺失则没有影响。根据研究团队的报告可知,与HFSC表面的GAS6受体(AⅪL蛋白)结合,以刺激细胞分裂。由慢性压力触发的皮质酮信号转导可抑制DP细胞中GAS6的产生,而真皮中GAS6的强制表达可绕过慢性压力对毛发生长的抑制作用。这些令人振奋的发现为探索慢性压力引起的脱发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1)由题中信息推测,皮质酮可能是由产生的一种激素。(2)Hsu团队发现,DP细胞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缺失阻止了皮质酮对毛发生长的抑制作用,而HFSC自身的这种受体缺失则没有影响。表明。(3)根据文意,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DP细胞通过分泌GAS6蛋白调节HFSC产生毛发的状态。简要说明设计思路。(4)请根据上述图文信息,以文字和箭头方式阐述慢性压力导致脱发的机制。(5)本文内容对健康生活有何启发?。13.(2021•通州区一模)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能够促进脂肪组织的分解。研究者以小鼠作为实验材料,探究瘦素该功能的作用机制。(1)脂肪是良好的物质,教学中常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试剂是。(2)研究者检测了一系列和脂肪分解有关的酶在瘦素作用下的活性变化,其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磷酸化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的含量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推测瘦素通过(选填下面字母)进而促进脂肪分解。a.促进HSL的合成b.促进HSL的分解c.使HSL磷酸化d.使p﹣HSL去磷酸化因此,除了直接检测脂肪组织体积外,还可以选择(选填“HSL”或“p﹣HSL”)的含量作为检测瘦素作用的指标。(3)有研究发现,激活脂肪组织处的交感神经也具有与瘦素处理类似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瘦素通过激活脂肪组织处的交感神经促进脂肪分解;假设2.交感神经通过促进瘦素分泌,进而促进脂肪分解;假设3.瘦素和交感神经引起脂肪分解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根据以上假设设计实验如下:A.生理盐水B.瘦素C.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D.激活交感神经的药物E.抑制瘦素作用的药物实验一:为验证假设1,在Ⅰ~Ⅳ处进行处理时使用的物质(或药物)应分别选用(填上述正确选项的字母)。若假设1成立,预期结果是。实验二:为验证假设2,在Ⅰ~Ⅳ处进行处理时使用的物质(或药物)分别是(填上述正确选项字母)。若实验组脂肪组织体积的减少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则假设2成立。若,则假设3成立。经实验证明假设1成立,据此可知机体通过调节机制调控脂肪含量。(4)多数肥胖患者体内并不缺少瘦素,而是存在“瘦素抵抗”,请你根据本文提及的所有研究成果、。14.(2021•东城区一模)感知外界环境中潜在的危险信息,快速躲避天敌并作出最适宜的防御反应是动物生存所需具备的重要能力。为探究本能恐惧内在的大脑运作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如下实验。(1)将小鼠置于如图1的装置中,用黑色圆盘在小鼠的上视野产生阴影模拟小鼠被上空中的天敌(如老鹰)捕食的场景,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传至末梢,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最终诱发小鼠产生逃跑至遮蔽物中的防御行为。(2)研究人员利用相关技术记录脑内腹侧被盖区(VTA)GABA能神经元的激活程度,结果图2)发现,推测阴影刺激通过激活VTA区GABA能神经元进而诱发小鼠逃跑行为。(3)研究人员将光敏感的通道蛋白特异性表达在某一特定类型的神经元中,并通过特定波长的光刺激来调控神经元活动。神经元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静息电位为,当蓝光刺激光敏蛋白C时,会导致Na+内流使所在神经元兴奋,当黄光刺激光敏蛋白N时,会导致Cl﹣内流使所在神经元,应用此技术设计实验进一步证实了VTA区GABA能神经元激活是诱发小鼠逃跑行为的必要条件。请从A~H中选择字母填入下表,将实验组的实验方案及相应结果补充完整。分组实验动物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实验组一①激光、②③实验组二VTA区GABA能神经元表达光敏蛋白C的小鼠④、⑤⑥A.VTA区GABA能神经元表达光敏蛋白C的小鼠B.VTA区GABA能神经元表达光敏蛋白N的小鼠C.阴影刺激D.无阴影刺激E.黄光F.蓝光G.未见逃跑行为H.迅速逃跑躲避(4)科研人员对单次上视野阴影刺激诱发本能恐惧反应的小鼠展开进一步研究。对小鼠给予了连续性重复视觉危险刺激后,发现一部分小鼠逐渐“适应”,其本能恐惧反应被削弱,表现出逃跑反应。针对上述“二态型”行为表征,请提出一个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5.(2021•朝阳区一模)研究者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探讨动物脑中VMN区域与血糖调节的关系。(1)VMN区域神经元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2)向正常小鼠VMN区神经元中转入基因表达载体,指导合成的蛋白会被光激活,进而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①当向VMN区神经元照光后,VMN区神经元(不兴奋/兴奋)。②用胰岛素处理小鼠,创设低血糖条件。照光一段时间,检测小鼠的血糖含量,对VMN区神经元照光,检测小鼠的血糖含量实验结果表明,。(3)进一步研究VMN区神经元对血糖含量的影响。向正常小鼠VMN区神经元中转入另一基因表达载体(此类小鼠称为S鼠),指导合成的蛋白可被光激活使得此区神经元产生兴奋。以S鼠为实验材料,验证正常血糖浓度下,则机体血糖含量会升高这一推测。①实验方案:对照组用胰岛素处理后的低血糖S鼠,适宜的光照VMN区神经元一段时间;实验组用血糖含量正常的S鼠;随时间推移检测两组鼠的血糖含量。请指出实验方案不当之处,并做修正。。②支持推测的结果是。③VMN区神经元兴奋可能导致(请选出3项),使得血糖含量升高。a.胰岛素分泌增加b.胰岛素分泌减少c.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e.肝糖原分解增加f.肝糖原分解减少(4)脑中储存的糖极少,脑的活动几乎全部依赖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供能。结合神经调节的特点,请谈一谈VMN区神经元参与血糖调节的意义。。16.(2021•平谷区一模)图甲所示为兴奋性轴突(E)和抑制性轴突(I)支配的甲壳类肌纤维模式图。分别单独刺激E或I,结果如图乙中A、B所示。(注:EPSP﹣﹣兴奋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电位;IPSP﹣﹣抑制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电位。)(1)图甲中的T1、T2、T3是神经元轴突末端和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纤维构成的,具有作用。(2)先刺激E,间隔数毫秒后再刺激I,测定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C,间隔相同时间,再次刺激E,结果如图乙D。据图可知,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依次是。请据图甲解释刺激顺序不同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不同原因:。(3)研究人员发现,突触小体内Ca2+浓度增加,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如图丙所示)。在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小体膜上(GABA)的受体B。推测:当突触前膜释放GABA后,有少量的GABA从突触间隙溢出,抑制Ca2+通道打开,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为验证该推测,研究人员利用海马脑突触做了相关实验实验药剂:CGP(是一种拮抗剂,能特异性抑制受体B,从而使受体B失活)、生理盐水实验过程:对照组:用处理标本,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实验组:用处理标本后,相同强度的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如果假设成立,预期结果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17.(2021•房山区一模)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4)题MOTS﹣c﹣﹣新型“激素”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的代谢中枢,为细胞提供行使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可转录、翻译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人们将这些短肽命名为线粒体衍生肽研究显示,影响线粒体参与的新陈代谢。作为一组新定义的循环信号分子。具有广阙的研究前景。MOTS﹣c是在2015年被鉴定出的一种线粒体衍生肽,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的新型“激素”,而不是像大多数激素那样由细胞核基因编码MOTS﹣c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发挥多种生理作用,参与机体多种重要的代谢过程。研究发现,MOTS﹣c能够参与葡萄糖代谢的稳态:MOTSc通过活化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葡萄糖进入细胞后直接氧化脱氢,不经过糖酵解阶段和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抑制脂肪生成相关的基因,减少脂滴沉积,预防高脂饮食诱发的肥胖。MOTS﹣c还能增加代谢较快的棕色脂肪的活化,减少代谢较慢的白色脂肪的积累,增强脂质代谢。MOTS﹣c可通过活化AMPK途径将线粒体与运动诱导的信号转导联系起来,导致脂肪酸氧化和线粒体相关物质合成,进而重塑肌肉,从而参与运动的调节,有益身体健康。MOTS﹣c作为线粒体编码的短肽,为研究线粒体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但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MOTS﹣c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线索。(1)依据所学知识和本文信息,指出MOTSc和大多数激素的相同点:,,二者的区别是MOTS﹣c是由编码,大多数激素是由编码。(2)结合本文信息,解释文中“循环信号分子”的含义。(3)结合所学和本文信息,关于MOTS﹣c的说法正面的是。A.MOTS﹣c能够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降低血糖B.MOTS﹣c诱导的葡萄糖代谢可为DNA合成提供原材料C.MOTS﹣c能够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生成D.MOTS﹣c与机体分泌的胰岛素之间呈拈抗关系E.文中涉及的MOTS﹣c的调节均涉及了AMPK途径(4)有人认为:未来可通过摄入外源性MOTS﹣c,发挥类似“锻炼”的作用,从而起到减肥的目的。请结合所学知识18.(2021•西城区一模)睡眠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腺苷是一种重要的促眠物质。(1)图1为腺苷合成及转运示意图。由图1可知,储存在囊泡中的ATP通过方式转运至胞外后,可被膜上的核酸磷酸酶分解,脱去个磷酸产生腺苷。(2)为了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地记录正常睡眠﹣觉醒周期中基底前脑(BF)胞外腺苷水平的变化,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腺苷传感器(图2)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②满足实验要求的传感器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对腺苷有高荧光响应,对ATP等腺苷衍生物无反应B.传感器数量随着睡眠﹣觉醒周期而变化C.对正常睡眠﹣觉醒周期无明显影响D.腺苷与传感器的结合是不可逆的(3)用适宜刺激分别激活BF区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检测结果表明:在睡眠调节中,小鼠主要依靠谷氨酸能神经元释放腺苷。为进一步检验该结论。(4)研究发现,腺苷与觉醒神经元细胞膜上的A1受体结合,可(选填“促进”或“抑制”)K+通道开放而抑制觉醒神经元的兴奋;腺苷还可以通过A2受体激活睡眠相关神经元来促进睡眠。(5)基于以上信息,请提出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的两项措施。19.(2021•石景山区一模)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1)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2)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A.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间5﹣HT含量降低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C.5﹣HT受体基因的突变对抑郁症发病无影响D.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E.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3)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中结果可归纳为。组别数量中缝核miR﹣16相对含量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对照组10只0.840.59模型组10只0.650.99(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4)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图。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可SERT的表达。推测原因是。(5)综上研究,请写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感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
2021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汇编: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解答】解:A、环境温度升高使AC神经元的阳离子通道(TrpA1)被激活,A正确;B、干扰AC神经元中TrpA1的表达,进而使高温促进夜晚觉醒的作用减弱;C、由图示可知,完成电﹣化学﹣电信号转换;D、DN7P神经元释放的递质CNMa与CNMa受体结合会抑制PI神经元兴奋。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分析】题图分析:电磁波可激活GS神经元内的铁蛋白,导致钠离子内流,继而引发该神经元兴奋。即图示的阳离子是钠离子。曲线是用电磁波照射转基因小鼠(实验组)和非转基因小鼠(对照组),连续监测两者血糖变化的曲线,发现实验组小鼠血糖上升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对照组血糖水平相对稳定。【解答】解:A、由图可知,且经过了转运蛋白,A正确;B、神经元兴奋状态时+内流),故GS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到正;C、电磁波引起GS神经元兴奋后,最终升高血浆葡萄糖水平,可推测GS神经元维持静息状态时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D、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模式图、曲线图为载体,考查血糖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3.【分析】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静息状态下,神经元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刺激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2、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刺激a会引起b神经元钠离子通道开放,A错误;B、神经元b释放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B正确;C、由题意知,C正确;D、由题意知,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理,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解答】解:A、“神经递质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Na+内流进入神经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C、咸味觉形成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D、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使得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兴奋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5.【分析】题图分析:图为突触结构,兴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可以促进钠离子内流。【解答】解:A、伤害性刺激使痛觉感受器兴奋,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B、据图可知,可以促进钠离子内流,B错误;C、据图分析可知,抑制Ca2+内流,促进K+外流,使兴奋性递质的释放量减少,C正确;D、芬结合图示可知,导致成瘾,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常见生活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分析】结合题意分析题图:当侧脚碰到尖锐物时屈肌兴奋,伸肌抑制,脚抬起;而另一侧屈肌抑制,伸肌兴奋,接受承重转移。【解答】解:A、“右脚踩到一个尖锐物时会产生屈肌反射”,A正确;B、感觉神经元通过释放的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给两个中间神经元;C、另一侧接受承重转移时,其伸肌兴奋而收缩,C正确;D、屈肌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选:D。【点评】本题以屈肌反射为背景,主要考查反射的过程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结构、识记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过程,能结合图形和题干信息准确分析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及应用层次的考查。7.【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3、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4、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解答】解:A、在视觉形成的反射弧中,而不是神经中枢;B、甲基化是将甲基添加在DNA上,B正确;C、甲基化只是对DNA的修饰,C正确;D、体内细胞正常的分化是单向不可逆的。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分化、反射弧的组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分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在注射INH抗体后,促卵泡激素含量上升,孕酮激素含量上升,卵泡质量和成熟卵泡个数上升,由此可见该抗体与INH特异性结合后,使INH无法发挥作用。INH的作用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解答】解:A、INH是卵泡卵巢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由实验数据推测INH可作用于垂体,进而抑制卵泡发育;C、由表格分析可知,促卵泡激素及孕酮含量均上升;D、注射的INH抗体可在机体内与抑制素特异性结合,解除其作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动物激素的特点,能够从实验结果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9.【分析】1、持续寒冷刺激中,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由消耗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棕色脂肪供能为主。2、在寒冷刺激下,通过神经调节,使得棕色脂肪细胞会分泌神经调节蛋白4(NRG4),作用于靶细胞,加强脂肪的分解。【解答】解:A、神经元与棕色脂肪细胞之间存在“突触”,A正确;B、棕色脂肪细胞会分泌神经调节蛋白NRG4属于分泌蛋白,B正确;C、由题意可知,C正确;D、NRG4含量低时,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脂肪代谢为题材,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死亡,并释放淋巴因子,增殖细胞免疫。【解答】解:A、按照神经递质的生理功能,所以两种递质可能有不同生理效应;B、如图所示,吞噬细胞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C、如图所示,T细胞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C正确;D、本题只体现了体液免疫,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对于免疫过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1.【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动物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解答】解:A、骨细胞存在于骨组织中,不含淋巴和血浆;B、由题可知,因此机体内PTH含量的正常波动利于骨骼生长;C、小量间歇施加PTH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发育,C正确;D、大量持续施加PTH能加速骨吸收、骨质疏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和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二.实验题(共5小题)12.【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的作用: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3、分析题图:慢性压力导致脱发的机制是:慢性压力→肾上腺分泌皮质酮→与DP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DP细胞合成GAS6→抑制HFSC分裂,休止期延长→脱发。【解答】解:(1)由题中信息推测,手术将小鼠的肾上腺移除后,利于毛发生长,这种频繁的毛发生长受到抑制。(2)皮质酮是一种激素,而激素发挥作用需要受体,皮质酮的受体是糖皮质激素受体,而HFSC不能直接感知皮质酮的刺激,而HFSC自身的这种受体缺失则没有影响。(3)由慢性压力触发的皮质酮信号转导可抑制DP细胞中GAS6的产生,而真皮中GAS6的强制表达可绕过慢性压力对毛发生长的抑制作用,实验的变量是有没有GAS3蛋白,促进HFSC的增殖,促进毛发再生,毛发不再生。(4)根据上述图文信息可知,由慢性压力触发的皮质酮信号转导可抑制DP细胞中GAS6的产生,不会发生分裂,其机制可表示为:慢性压力→肾上腺分泌皮质酮→与DP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DP细胞合成GAS6→抑制HFSC分裂。(5)容易诱发疾病的生活方式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愉悦的心情,不仅能增强免疫力。故答案为:(1)肾上腺(2)皮质酮的受体是糖皮质激素受体;DP细胞能直接接受皮质酮的刺激(3)将GAS7与HFSC共培养,促进HFSC的增殖,促进毛发再生(或者敲出DP细胞的Gas6基因(4)慢性压力→肾上腺分泌皮质酮→与DP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DP细胞合成GAS6→抑制HFSC分裂,休止期延长→脱发(5)保持愉悦的心情,减缓压力【点评】本题考查结合脱发的诱发因素及人体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并能读取题图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3.【分析】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能够促进脂肪组织的分解。据图可知,含有瘦素时,磷酸化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p﹣HSL)的含量增加,说明瘦素可能促进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磷酸化,进而促进脂肪分解。【解答】解:(1)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常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试剂是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2)据图分析可知,有瘦素时,而磷酸化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p﹣HSL)的含量增加,即c正确。因此,还可以选择p﹣HSL的含量作为检测瘦素作用的指标。(3)实验一:为验证假设1(瘦素通过激活脂肪组织处的交感神经促进脂肪分解),则实验需设置交感神经能否正常起作用的组对照,另外还需要设置不用瘦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C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B瘦素,则实验组的p﹣HSL含量与对照组1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对照组8)。实验二:为验证假设2(交感神经通过促进瘦素分泌,进而促进脂肪分解),故在I~IV处进行处理时使用的物质(或药物)分别是A生理盐水、D激活交感神经的药物。若实验组脂肪组织体积的减少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若假设3成立,则实验一,但与对照组5均差异显著,据此可知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调控脂肪含量。(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瘦素抵抗”可能是瘦素不能激活HSL的磷酸化过程或瘦素不能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个体的脂肪分解障碍。故答案为:(1)储能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2)cp﹣HSL(3)ACBB实验组的p﹣HSL含量与对照组1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对照组2)AEDD、二中实验组的p﹣HSL含量(或脂肪体积的减少量)与对照组5都无显著差异神经﹣体液调节(4)瘦素不能激活HSL的磷酸化过程瘦素不能激活交感神经【点评】本题考查瘦素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和推理能力。14.【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解答】解:(1)图1中,用黑色圆盘在小鼠的上视野产生阴影模拟小鼠被上空中的天敌(如老鹰)捕食的场景,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2)对比图2中两曲线可知,阴影刺激组在有阴影刺激时的VTA区GABA能神经元活性始终高于非阴影刺激组,小鼠发生逃跑行为,阴影刺激通过激活VTA区GABA能神经元进而诱发小鼠逃跑行为。(3)神经元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表现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当蓝光刺激光敏蛋白C时+内流使所在神经元兴奋,当黄光刺激光敏蛋白N时﹣内流使所在神经元兴奋抑制。据表格可知,实验组二是VTA区GABA能神经元表达光敏蛋白C的小鼠。两组处理分别是蓝光刺激、有阴影刺激、未见逃跑行为分组实验动物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实验组一①B②C③G实验组二④F、⑤D⑥H(4)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引发“二态型”行为表征的生理学机制或研究“适应”和“非适应”小鼠的GABA能神经元活性的差异。故答案为:(1)神经冲动神经递质(2)阴影刺激组在有阴影刺激时的VTA区GABA能神经元活性始终高于非阴影刺激组(阴影刺激后VTA区GABA能神经元活性迅速上升),并且在神经元活性达到峰值时(3)内负外正抑制分组实验动物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实验组一①B②C③G实验组二④F、⑤D⑥H(4)研究引发“二态型”行为表征的生理学机制;研究“适应”和“非适应”小鼠的GABA能神经元活性的差异【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对大脑的功能的理解与实验设计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用胰岛素处理的低血糖小鼠,在照光条件下30~90分钟血糖含量逐渐下降,90~120分钟缓慢上升;而不照光条件下,30~120分钟缓慢上升,并且照光条件下,血糖浓度始终低于不照光。图2在正常血糖含量下,对VMN区神经元照光,检测小鼠的血糖含量,二者基本相同。【解答】解:(1)VMN区域神经元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2)①由于向正常小鼠VMN区神经元中转入基因表达载体,指导合成的蛋白会被光激活,使氯离子流入细胞内,因此当向VMN区神经元照光后。②由图1图2分析可知,VMN区神经元参与低血糖条件下血糖含量的恢复,VMN区神经元不参与血糖调节。(3)①该实验方案的自变量设置不对;对照组应用血糖含量正常的S鼠。②若两组鼠初始血糖含量相同;一段时间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则支持“正常血糖浓度下,则机体血糖含量会升高”这一推测。③VMN区神经元兴奋,.胰岛素分泌减少、肝糖原分解增加。故选:bce。(4)VMN区神经元参与血糖调节的意义:保证低血糖条件下,迅速升高机体血糖浓度。故答案为:(1)外正内负(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2)①不兴奋②VMN区神经元参与低血糖条件下血糖含量的恢复;在血糖浓度正常时(3)①该实验方案的自变量设置不对;对照组应用血糖含量正常的S鼠②两组鼠初始血糖含量相同;一段时间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③b、c、e(4)保证低血糖条件下,迅速升高机体血糖浓度【点评】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对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属于中档题。16.【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1)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2)乙酰胆碱为一种神经递质,不提供能量,作用后迅速被分解。2、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造成的,其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于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其兴奋部位电位为外负内正。【解答】解:(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图甲中的T1、T2、T2均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静息电位其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其兴奋部位电位为外负内正,再刺激I,突触后膜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在再刺激E,兴奋被抑制,膜外依然是正电位。(3)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对照组为用适量生理盐水处理标本。而实验组是用相同体积的CGP处理标本。如果假设成立,使得受体B失活,动作电位可形成。故答案为:(1)突触传递信息(2)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外正电位不变(3)适量生理盐水相同体积的CGP,结果将如刺激I所示。【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及突触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三.解答题(共3小题)17.【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线粒体属于半自主细胞器,既接受细胞核的控制,自身也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降低血糖。【解答】解:(1)从题中信息MOTS﹣c可通过促进脂肪细胞AMPK途径可知,MOTS﹣c具有激素的特点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从题中信息MOTS﹣c是在2015年被鉴定出的一种线粒体衍生肽,其特别之处在于是由线粒体基因编码MOTS﹣c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发挥多种生理作用,可知MOTS﹣c由线粒体基因编码。(2)从题干信息总结循环信号分子的含义,是由线粒体基因编码,影响线粒体参与的新陈代谢。(3)A、MOTSc通过活化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降低血糖;B、葡萄糖进入细胞后直接氧化脱氢,从而为嘌呤的合成提供碳源,B正确;C、MOTS﹣c可通过促进脂肪细胞AMPK途径,抑制脂肪生成相关的基因,从而减少高脂饮食诱导的内脏脂肪沉积和肝脏脂肪变性。MOTS﹣c还能增加代谢较快的棕色脂肪的活化,通过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量扩增,增强脂质代谢;D、胰岛素促进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阴阳极制作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钛汞合金冶炼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偏钨酸铵制备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模铸工作业指导书
- 搪瓷烧成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春班主任线上线下课程开发衔接计划
- 2025标准版运输中介服务合同
- 2025合同范本意向合作框架合同书
- 2025版牙科美容手术医疗事故赔偿及术后维护合同
- 2025版企业内部应收账款催收全权委托服务合同模板
- 员工烧烤联谊活动方案
- 草原安全管护方案(3篇)
- 中国鱼腥草素钠栓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幼儿园采购协议书范本
- 酱油制作小作坊管理制度
- 胆道疾病的检查与护理
- 1.1《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
- 防火板安装协议书
- 2025年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股权代持协议英文版10篇
- 2024年会计法规综合考查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