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水调歌头》中考试题汇编
(截至2021年)
5.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即问,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
C.“无眠”,表现离别之人在月圆之夜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暗示了作者的忧伤。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抒发作者对天下所有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参考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肌"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有误,“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故选B。
(2021辽宁本溪)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
感染力。
B.上片望月,怀逸兴壮思,既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达词
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
上,照在不能入眠的词人身上。
D.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
废。”
(2021内蒙古通辽)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食心月有眼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港恒?二蓑则蜃任受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4.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1分)
15.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A、B两句具
体阐述。(3分)
【参考答案】
14.(1分)月亮
15.(3分)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1分)。A句体现出词人感悟到: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1分)。B句写
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1分)。
(2020湖北孝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诃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6.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分)
【参考答案】
5.A选项中,谈到小序的作用。宋词小序,本为词之附庸,用于补充说明词的内容,如
交待背景、点明时序、说明原委等。一般认为,宋词较多出现题序,始于张先;而苏轼主张
“以诗为词”,小序承载的功用越发明显,也由此开始转向繁复;到南宋小序甚至不再是词
的依附,甚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由此看,A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
B选项中,把酒问天见于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陡然发问,把作者对
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因此没有问题。
C选项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句词情感波澜起伏。首先,接续上文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向深远发展,倾心于天上
宫阙,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
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
人又有些犹豫了,终不忍弃绝人间。由此可以看出,选项中说“对人间生活的厌弃”是不正
确的。
D选项中,字面意思是“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
呢?”看起来是在埋怨月亮,实际上借景抒情,表达了因亲人不能团聚产生的惆怅之情。
6.对于“句子为什么有名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句子的赏析。通常我们说,赏
析要包含诗句原意,运用的手法,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的情感几个方面。这里我们就可
以从原意入手,然后写出诗句的深层含义,由于没有复杂的意向和典故,最后分析一下诗句
的写作手法即可。
(2019河北)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2分)
上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0.上片:望月下片:怀人
11.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
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
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
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2019湖南郴州)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
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
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
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
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
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
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参考答案】
1.B
(2018广西玉林)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和o词中加点的
“此事”指的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7.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
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
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
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
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答案】
6.(3分)时间缘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评分标准:每空I分】
7.(2分)C
(2018海南)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A.这是一首望月坏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
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
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
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
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参考答案】
【答案】B
(2018山东淄博)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参考答案】
22、“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
孤独、苦闷(1分)(共2分)
23、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分)
(2017贵州遵义)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
人世情怀的过渡?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7.(2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8.(3分)月亮(1分)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
这美好的月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016福建福州)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这首词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4.词中“,”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2分)
15.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2
分)
【参考答案】
13..宋(或:北宋)苏轼(或:苏东坡)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D理由:“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应为“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16.诗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说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2016湖南湘西)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答: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2015广东广州)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
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
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
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2014新疆乌鲁木齐)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这首词中“”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
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1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
示夜已深。
C.“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
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参考答案】
11.无眠人生(2分)12.D(2分)
(2013湖北天门)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伙,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
15.下列对本词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
所产生的遐思。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照应了小序说
“欢饮达旦”。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这一句旨在表达词人时圆月满腹怨恨之意。
16.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
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词人最终领悟到月圆人团圆
是一种自然常理。
C.词人的问天、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
D,全篇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
度。
(2012湖南怀化)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
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2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12.(1)又恐何似(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
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
即可)
(2012四川眉山)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8.“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
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2011河北)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2分)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2分)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①对月怀人(2分,如果答成“抒发对子由的怀念之情”之类的答案,得1分);②惟愿
(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大意相同即可,2分)
(2009湖北荆州)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这首词开篇发问,起笔不凡。画横线的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地铁技术创新研究院招聘1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遗传医学基因检测报告解读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创新应用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智慧城市行业智能交通应用与城市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急诊室常见危重病例救治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球电动车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未来出行行业智能出行与交通网络研究报告
- 曹刿论战预习课件
- 民航安全技术检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科医生常见病诊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监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辩证及护理方案
- T-SZEIA 001-2024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变电站电气设备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分层作业设计含答案解析
- 简易钢结构雨棚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苏州市前期物业管理委托合同范本
- 2022年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气管支架临床应用》课件
-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分析及反思
- 2024新指南: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