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漳州"的是()
A.不向水中丢垃圾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醒作食品保鲜剂
B.活性炭作净水剂
C.鸽用于制灯丝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分子:2NB.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u2+
C.3个二氧化碳分子:3C02D.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J
4.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
选项用途性质
A氧气用于焊接技术可燃性
B二氧化碳用千灭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C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密度小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吸水性
A.AB.BC.CD.D
5.一氧化氮(NO)虽然有毒,但由千其在医疗上有重要用途而享有“明星分子”的美誉。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
B.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一氧化氮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6.过氧化氢消除矿业中氧化物的原理为:KCN+H心2+H心=X+NH叶,X是
A.KiOB.KOHC.K2C03D.KHC03
7.空气成分中,约占体积分数0.03%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均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
AKN03溶液(K2S04)适量BaCh溶液过滤
BNaCl溶液(CaCh)过量NaOH溶液过滤
CFeCh溶液(CuCI分过量铁粉结晶
D。2(H20)浓硫酸洗气
A.AB.BC.CD.D
9.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气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11.下列鉴别化肥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用观察法可鉴别氮肥和磷矿粉
B.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铁和氯化铁
c.用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可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钾
D.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可鉴别硫酸按和氯化铁
12.“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
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MgFel0,
除锈酸臧指
又
制药示
剂
N:\OHX
A.硝酸钾B.氧化铜C.碳酸钾D.氢氧化钾
13.下列各组名称或俗名表示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冰干冰B.纯碱烧碱c.氧气液氧D.熟石灰氧化钙
1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5.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NH3+02今X(气体)+H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X中一定有元素参与化合价的升降
B.若X为NO,反应中NH3和N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若X为单质,反应中NH3和02的质量比为17:32
D.气体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溶解度/g鱼A
801-----------
50B温度为·c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ti·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
。t2温度尼
温到t2.C,有晶体析出的是(填字母代号);t2.C时,把A、B物质各25g分别加到SO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的是(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g该溶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某同学做了三个实验,有关实验如图所示。
气体A
实验-I氢氧化钠溶液+酚酗溶液+稀盐酸
沉淀B
实验二1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1
无色液体C
实验三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含碳酸钠的含蛋
已g气围比仁[+飞已
(1)实验一,向同一试管中依次加入三种溶液,观察到溶液的发生了改变;
(2)实验二,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一、实验二结束后将两反应容器内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产生气体A的化学反应可能是。(写出一
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4)无色液体c,其溶质的组成情况有(除酚猷外)。
(5)根据实验三,计算该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8.(8分)MgS04•7H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02和MgC03,还含有少量
FeC03)为原料制备MgS04•7H心的主要流程如图1:
过量稀硫酸H心溶液
i·-..i即g()
三三尸旺咂空—i爹三
废渣X心
图1
已知:Si02既不溶千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操作a"的名称是——-,“废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MgC03溶千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溶液A"中加入H202溶液会生成Fez(S04)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MgO调节pH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__。向盛有lOOgC溶液的烧杯中加
入40g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如图2),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34.2g,求
生成沉淀质
!E.m
至lg1一一一一一一一九一一一一一
'
040氢氧化钠溶液质噩/g
图2
@图象中m的值为—__。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在化学学科节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02)粉末的脱脂棉上用吸
管吹气脱脂棉燃烧起来了(如图1)。同学们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燃烧条件,脱脂棉是可燃物,小新认为
过氧化钠(Na202)与吹出的CO2及H心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而且还(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反应后的固体放入水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千是,
对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Na202是淡黄色固体,易与二氧化碳反应,也易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都放出氧气。猜想一:溶质是Na2C03;猜想二:溶质是NaOH;猜想三:溶质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溶液千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红色猜想二成立
几滴无色酚猷,振荡
2.另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
猜想二不成立
其中滴加稀盐酸
3.取步骤1的溶液千试管中,向其中
猜想一不成立
滴加足量的溶液,振荡@—©—
(拓展与交流)
_吹气
今•咖暹j小郑同学认为步骤1的实
棉网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
BD
Ac
图1图2
验结论不正确,请解释原因:。步骤2的实验现象说明有碳酸钠的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02也
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一旦失火不能选用图2
中的灭火器材是—__(填字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l、B
【解析】
A、不向水中丢垃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错误;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水体的污染.正确;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
故选B。
考点:考查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措施的知识。
2、A
【解析】
A、甲酸是一种致癌的有机物,因此不可以用甲醒溶液作食品保鲜剂,符合题意;
B、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可用做净水剂,不符合题意;
C、鸽丝是一种导电性好,熔点高的金属,可用做灯丝,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可用做净水剂。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液
化成小液滴,用于人工降雨。
3、C
【解析】
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氮分子
表示为:2N2,错误;
B、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
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可表示为:G;,错误;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二氧化
碳分子可表示为:3C02,正确;
D、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C03,错误。故选C。
4、A
【解析】
A、氧气用千焊接技术,是因为氧气有助燃性,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用千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C、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因为它有很强的吸水性,不符合题意。故选A。
5、B
【解析】
A、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利用各元素原子量之和求相对分子质量,其相对分子质量=14+16=30,相对分子质量单
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A错误;
B、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B正确;
C、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一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选项C错误;
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7:8,选项D错误。故选B。
6、D
【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可知反应前有1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氢原
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氮原子,3个氢原子,因此一个x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1个钾原子,
1个碳原子。
故选D。
7、D
【解析】
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
体积的0.03%。故选D。
【点睛】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
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8、D
【解析】
A、凡S04能与适量BaC'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Ch不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过量铁粉能与CuC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应再进行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
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A、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千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过程中发生了生石灰与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
千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千物理变化,故C正确;
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千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
10、D
【解析】
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是化学常用的有效方法。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
膜,铝制品比铁制品更不容易锈蚀,故A错误;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两者的化学性质不相
同,故B错误;C、Na十、树、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均为稳定结构,例如氖氢原子
等最外层电子数也为8,故C错误;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故D正确。
点睛: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铝不易生锈。
11、D
【解析】
A、常见的化肥中氮肥一般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状固体,因此可通过观察鉴别出氮肥和磷肥,选项A正确;
B、碳酸氢铁不稳定,容易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碳酸氢铁通常情况下就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铁常温
下比较稳定,无刺激性气味,因此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铁和氯化铁,选项B正确;
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硝酸银溶液加入氯化钾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硝酸钾不能和硝酸
银反应,硝酸银溶液加入硝酸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因此用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可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钾,选项C正确;
D、熟石灰与硫酸按和氯化铁反应都能生成氨气,因此不能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铁和氯化铁,选项D错
误。故选D。
12、C
【解析】
酸能和比较活泼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碱、酸碱指示剂、某些盐反应,因此X是盐。
【详解】
A、硝酸钾是盐,但是不能和盐酸反应,X不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不是盐,X不是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钾是盐,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X可以是碳酸钾,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是碱,X不是氢氧化钾,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解析】
A、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不属千同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不属千同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液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属于同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氧化钙是生石灰,不属千同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4、D
【解析】
A、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
B、铜片上缺少红磷作对照,不能完整全面的验证燃烧的三个条件,故B错误;
C、选取的反应物不合适,应把木炭换为红磷,故C错误;
D、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操作图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5、C
【解析】
A.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NH3+02➔X(气体)+H20中,氢元
素在反应前后都是+1价,氧元素反应前是0价,反应后是-2价,化合价降低,所以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即气体
X中一定有元素参与化合价的升降,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若X为NO,反应方程式为4NH3+502一定条件下4NOt-6H20,反应中NH3和NO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可知,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若是单质,则X为氮气,反应方程式
为4NH3+302一定条件下2N2+6H20,反应中NH3和02的质量比为68:96=17:24,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气体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tiCA15
【解析】
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变化较慢,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交点表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温度为t广C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慢,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将t心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ii·c,有晶体析出的是C。
(3)ti°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B物质的溶解度为SOg,把A、B物质各25g分别加到SOg水中,能溶解的A物
80g50g
质的质量为50gx——-=40g,25g<40g,则A为不饱和溶液,能溶解的B物质的质量为50gx——-=25g,则B为
l00gl00g
饱和溶液,故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的溶质的质量为40g-25g=15g。
【点睛】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颜色BaCh+Na2C03=BaCO斗+2NaCINa2C03+2HCl=2NaCl+H心+CO计(或
BaC03+2HCI=BaC'2+H20+C02j)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钡;氯化钠、碳酸钠53%
【解析】
(1)实验一,向同一试管中依次加入三种溶液,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即加入酚猷试液时溶液变红色,加入
稀盐酸时,如果恰好完全反应或盐酸过量时溶液变成无色,稀盐酸不足时,溶液仍然是红色。
故填:颜色。
(2)实验二,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氯化钡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变质会生成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h+Na£03=BaC03!+2NaCI。
故填:BaCh+Na2C03=BaCO斗+2NaCI。
(3)实验一、实验二结束后将两反应容器内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产生气体A的化学反应可能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03+2HCl=2NaCl+H20+C02j,盐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BaC03+2HCI=BaCh+H心+CO汁o
故填:NazC03+2HCI=2NaCl+H20+C02j(或BaC03+2HCI=BaCh+H20+C02j)。
(4)无色液体C,其溶质的组成情况有(除酚猷外):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钡恰好完全反应时);
氯化钠、氯化钡(盐酸和碳酸钡部分反应时);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部分反应时)。
故填: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钡;氯化钠、碳酸钠。
(5)设碳酸钠质量为x,
BaCI2+Na2C03=BaC03!+2NaC1
106197
19.7g
106197
X19.7g
x=l0.6g,
10.6g
该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100%=53%,
20g
答:该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18、过滤+3MgC03+H2S04=MgS04+H20+C02t2FeS04+H2SO叶H202=Fe2(S04)3+2H20氢氧化
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5.820%
【解析】
(1)操作a是把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相分开的操作,是过滤,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的数和为零,氧为-2价,氢为
+l价,所以“废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2)碳酸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MgC03+H2S04=MgS04+H20+C02个
溶液A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加入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FeS04+H2S04+H202=Fe/S04\+2H20;
(3)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选用MgO调节pH使Fe“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
因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100g+40g-134.2g=S.8g;
@设生成S.Sg沉淀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MgS04+2Na0H=Mg(OH)2J,+Na2S04
8058
X5.8g
80X
=x=Sg
585.8g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g
—x100%=20%
40g
答: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
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放出温度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Na2C03、NaOH产生气泡氯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宿州九小教育集团(高新校区)教师招聘3名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临沂郯城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招聘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的(40名)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法务人员合同审查实务操作指南
- 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湘教版必修1
- 拼多多2025年农村电商市场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读后感写作技巧与模板
- 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房地产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标准作业指导
- 九年级英语同步课后练习题全册
-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血友病课件完整版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 (含答案)
- 临床职业素养
- 种子学-种子的化学成分课件
- 教学课件-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 手术室无菌技术 课件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分数乘法:分数乘小数-人教版
-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考察探究》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