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L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1.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给人类留下了无数瑰宝。下列文明的痕迹与硅酸盐有关的是
()
1■
*
中
华3
WNW■■
文
字画唐李白
明瓷器清嘉庆青青铜器商后母戊
《上阳台青铜器东汉马踏飞燕
花赏瓶鼎
帖》
选
ABCD
项
A.AB.Bc.cD.D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H,分子的球棍模型:。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氮气分子的电子式:N::ND.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叫
3.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有限,选用合理的方法冶炼金属尤为重要。下列金属需用电解
法冶炼的是()
A.铜B.银C.镁D.铁
4.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下列
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A.糖果中添加的范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属于着色剂
B.加工馒头、面包、饼干时添加的碳酸氢钠属于增味剂
C.加工腊肉、香肠时添加的亚硝酸钠属于防腐剂
D.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奶粉中添加维生素属于营养强化剂
5.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粗犷的燃烧转向更精细化利用,下列关
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
B.乙烯是石油分储后的产物
C.焦炉气的主要成分为C4以下的烷煌
D.石油的分储和煤的干储均属于化学变化
6.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必需
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糖均能在人体内水解和吸收
B.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0三种元素组成
7.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原料,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处
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下列与环境保护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工厂废气净化分离后循环利用
B.工厂废液需加水稀释后再排放
C.工地施工时适当喷水,降低粉尘污染
D.化工生产应在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8.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试管M中药品的添加顺序依次为浓硫酸、乙醇、乙酸
B.试管N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C.反应过程中试管N内有油状液体生成
D.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冷凝作用
9.下列操作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也与%合成HI时,扩大容器体积
B.向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izS/固体
C.利用双氧水制备氧气时加入少量用几。2固体
D.稀盐酸溶解大理石时,将大理石研碎
10.下列化学式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C2H6。B.CWC.C3H6D.CH40
410
11.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形式的能量转化过程均满足能量守恒
B.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C.放热反应发生过程中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D.硅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2.将氮从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称为固氮。下列属于自然固氮的是()
A.汽车尾气排放过程中会有部分N2转化为氮氧化合物
B.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用M和七合成N,3
C.蛋白质在空气中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无机物
D.雷雨天里空气中的N2转化为氮氧化合物
13.锌镒干电池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电源,其电池反应为Zn+2NH4S+2MnO2=
Zn(NH3)2Cl2+2MnO(OH},图a为锌镒干电池构造示意图,图b为电池反应前后
第2页,共19页
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OJ
能
团且物
「
fill
r电池构造示意图
图a图b
A.锌镒干电池中,锌筒作电池的负极B.电流从锌筒经外电路流到石墨棒上
C.该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为放热反应D.该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4.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1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
选
①②③实验结论
项
浓氨
碱性:NaOH>NH3•
ANaOH酚献试液
水
H20
浓硫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蔗糖品红溶液
酸氧化性
稀盐以卬/%溶S02与可溶性钢盐反
CNa2SO3
酸液应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浓硝酸性:硝酸〉碳酸>硅
DNa2CO3Na2SiO3溶液
酸酸
A.AB.BC.CD.D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离子
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A.向稀硫酸中滴加Ba(0H)2溶液:SO干+Ba+H+0H-=BaS04I+H20
+2+
B.将铜单质溶于足量浓硝酸:8H+3Cu+2/VO3=2N0T+4H2O+3Cu
C.向水中通入可。2和。2的混合气体:3%。2+,2。=2"++2/7。5+7。7
△
+2+
D.将Mu。2投入浓盐酸并加热:MnC>2+2Cl-+4H-Mn+2H2O+Cl2T
17.部分含硫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化介价,
♦6,d*»f
♦4c・»c
?1“,一
-总质气化物转化物酸物质的分类
A.a可与氧气反应直接生成d
B.b与c反应可以得到a
C.c因其漂白性可以使酸性KMzi/溶液褪色
D.e、f均为二元强酸
18.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经反复研究后发现,在一定温度下,向某装有催化剂的
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g)和42(。)发生反应:N式g)+3H2(g)U2NH3(g)。下
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消耗O.lmo/Nz,同时生成0.260加“3
B.”2和N,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COOCH,
19.有机物M(|)是有机合成的一种中间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6。/4。2B.含有两种官能团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20.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U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q、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O.lmol•L、0.3molL、
O.OS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x:c2=1:3
B.X的浓度为0.08mol•L时,Z的浓度为O.lmoZ-L
c.x、丫的转化率不相等
D.q的取值范围为0<qW0.14m。/•厂】
21.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
发展水平。
第4页,共19页
聚乙嫡
到蒯LCH尸CH:_CHxCHO
41油►CaHio-I⑤J③]
」乙烷CHICOOC2H,
⑥I
一氯乙烷
完成下列填空:
(1又4/0和乙烷互为o
(2)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3)反应④和反应⑥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22.反应2SC>2(g)+O2(g)上黑2SO3(g)为工业上合成硫酸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1)已知该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会升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O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催化剂对任何反应均能加快反应速率
C.该反应中,SO2不可能100%转化为SO3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增大生成SO3的速率
(2)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0.2爪。囱。2和0.1小山。2,发生
反应:2s。2(。)+。2(。)与2SO3(g)。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
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曲线表示的是(填”。2”“。2"或"SO3”)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2min时。2的转化率为。
②0〜2min内,用SO?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mol-LT1-min-1o
23.实验室欲利用如图装置探究N为还原CuO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NH.CIftl
Ca(OHh「“八
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后,填装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为。
(2)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填“A”或"C”)处酒精灯。
(3)4中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o
(4)装置B的名称为。
(5)指导老师认为实验装置存在缺陷,需要增加一个装置进行改进,请指出需要改
进的位置(选填“a”“b”“c”或"d”),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装置及所用
试剂o
(6)证明氨气能还原氧化铜的现象为o
24.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溶解着大量的Na、Cl、Mg、Ca、Br元素,其化合物
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从海水中提取液漠的同时制取NaCl晶体的流程如土:
海水
回答下列问题:
⑴“浓缩”的目的是(任答1条即可)。
(2)流程中可用热空气吹出澳的原因为(填选项字母)。
AJ臭的氧化性较强
B.澳的熔点较低
C.浪的挥发性较强
D.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3)上述流程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有个。
第6页,共19页
(4)“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根据除杂原理,在表中填写“除杂”时依次添加的试剂及其预期除去的离子。
实验步骤试剂预期除去的离子
步骤
1BaCl2SOl-
步骤2①______②_______
步骤3③_______
步骤4④______coj-
(6)制取NaCl晶体的“结晶”操作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字画唐李白《上阳台帖》,主要材料为纤维素,不属于硅酸盐制品,故
A错误;
B.青花赏瓶为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故B正确;
C.青铜器商后母戊鼎成分为合金,不属干硅酸盐制品,故C错误;
D.青铜器东汉马踏飞燕成分为合金,不属于硅酸盐制品,故D错误;
故选:B。
玻璃、水泥、各种陶瓷、砖瓦等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据此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熟悉相关物质的组成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常见硅
酸盐材料的积累。
2.【答案】D
【解析】解:4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的原子半径较大,其球棍模型为
故A错误;
B.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42=。”2,故B错误;
c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氮氮三键,其电子式为:Nj:NI故c错误;
D.S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故选:D。
A.该模型为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结构;
C.漏掉了N原子的1对未成键电子对;
D.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涉及电子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电子式、离子
结构示意图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即可解答,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
能力及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C
【解析】解:4铜性质较稳定,用热还原法或湿法冶炼,故A不选;
B.银性质稳定,用热分解法冶炼,故B不选;
C.镁性质活泼,用电解法冶炼,故C选;
D.铁性质较稳定,用热还原法冶炼,故D不选;
第8页,共19页
故选:Co
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物理分离法: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h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4
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
常用还原剂有(C、CO、/等);热分解法: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
理分离法: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
本题考查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和原理,注意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冶炼的方法不同,题目难
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4览菜红、柠檬黄、靛蓝等能够使食品着色,可用作着色剂,故A正确;
B.NaHCQ加热分解会生成。。2,可作馒头、面包、饼干等食物的膨松剂,故B错误;
C.亚硝酸钠能防腐且能使肉类呈现新鲜的红色,生产加工腊肉、香肠等肉制品时添加亚
硝酸钠,防止变质并保持鲜红色,故C正确;
D.碘酸钾能补充碘的摄入,奶粉中加维生素能强化奶粉中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于营养强
化剂,故D正确;
故选:Bo
A.范菜红、柠檬黄、靛蓝等能够使食品着色;
B.NaHCOs加热分解会生成。。2;
C.亚硝酸钠能防腐且能使肉类呈现新鲜的红色;
D.碘酸钾能补充碘的摄入,奶粉中加维生素能强化奶粉中维生素的含量。
本题考查了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题目较简单,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积累。
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能源为解答
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化石能源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化石能源,故A
正确;
B.石油分储产物不含烯烽和焕煌,则乙烯不是石油的分储产物,故B错误;
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可以获得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焦炭等,其中焦炉
气主要成分是CO,H2,C“4和C2H4等,故C错误;
D.分储是利用沸点不同来分离物质,所以石油的分储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储属于化学
变化,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解:4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故A错误;
B.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C正确;
D.糖类、油脂都是由C、H、0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除了含有C、H、0三种元素,还
含有N、S、P等元素,故D错误;
故选:Co
A.单糖不能再水解;
B.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为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D.蛋白质除了含有C、H、O,还含有N、S、P等元素。
本题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
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4工厂废气净化分离后循环利用,可减少污染,还可以降低成本,故A正
确;
B.废液加水稀释后还是会造成污染,故需处理后排放,故B错误;
C.工地施工时适当喷水,可以使粉尘沉降,可降低降低粉尘污染,故C正确;
D.化工生产应在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A.工厂废气净化分离后循环利用,可减少污染;
B.废液加水稀释后还是会造成污染;
C.工地施工时适当喷水,可以使粉尘沉降;
D.化工生产应在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注意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8.【答案】A
【解析】解:4药品的添加顺序应为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故A错误;
B.试管N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用于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便于酯分
层,故B正确;
C.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N内有油状液体生成,故C正确;
D.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冷凝挥发物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Ao
第10页,共19页
A.药品的添加顺序应为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
B.试管N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用于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
C.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D.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冷凝挥发物的作用。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有机物的性质、制备原理、实验装
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物的加入顺序。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浓度、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
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及增大压强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以此来解答。
A.%与12合成HI时,扩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反应物浓度,减慢反应速率,故A正
确;
B.向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uSCU固体,会置换出铜,构成铜锌原电池,加
快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C错误;
D.稀盐酸溶解大理石时,将大理石研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D
错误。
10.【答案】D
【解析】解:4C2H6。可能为乙醇或二甲酸,表示的不一定为纯净物,故A错误;
B.C4Hio为丁烷,丁烷存在正丁烷、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则C,Hio可能是混合物,故
B错误;
C.C3H6可以是单烯烧,也可以是环丙烷,该分子式表示的可能为混合物,故C错误;
D.C%。为甲醇,无同分异构体,表示的为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有机物分子中不存
在同分异构体时才属于纯净物,据此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为解答关键,
注意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书写原则。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主要是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化学
与生活、生产、环境保护等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了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
能得到多少其它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任何形式的能量转化过程均满足能
量守恒,故A正确;
B.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太阳照射,使水温升高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
确;
C.放热反应大多需要一定条件下发生,如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
进行,故C错误;
D.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
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12.【答案】D
【解析】解:4汽车尾气排放过程中会有部分N2转化为氮氧化合物,属于人工固氮,故
A错误;
B.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用N2和也合成N%,属于人工固氮,故B错误;
C.蛋白质在空气中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无机物,不是单质转化为化合物,不是氮的固定,
故C错误;
D.雷雨天里空气中的心和氧气,放电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氮氧化合物,为自然固氮,故
D正确;
故选:D。
将氮从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称为固氮,其中雷电作用氮气生成一氧化氮、豆科类
根瘤菌固氮等自然界中进行的固氮属于自然固氮,一定条件下,人们通过化学反应实现
固氮为人工固氮。
本题主要考查氮的固定、固氮的分类,依据固氮是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
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B
【解析】解:4根据化学方程式Zn+2NH4Cl+2MnO2=Zn{NH^2Cl2+2MnOOH,
反应中Zn被氧化,为电池负极锌,故A正确;
B.原电池中,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电流从石墨棒经外电路流到锌筒,故B错误;
C.该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中,反应物能量大于产物的能量,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
正确;
D.原电池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D正确;
故选:B»
第12页,共19页
根据化学方程式Zn+2NH4cl+2MnO2=Zn{NH^C^+2MnOOH,反应中Zn被氧化,
为电池负极,MnO2是原电池的正极,正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NHt+
e-=MnOOH+NH3,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根据反应物和产物能量的相对大小
可以判断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据此回答即
可。
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原理应用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4.【答案】B
【解析】解:4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故A错误;
B.该装置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故B正确;
C.该装置没有构成闭合回路,故C错误;
D.两端电极活泼性相同,且均不与稀硫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Bo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
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题目难度中等,能依据图象和信息准确判断正负极
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装置
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放热温度升高导致一水合氨分解,氨气逸出,现象不能比较
碱性的强弱,故A错误:
B.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使品红
褪色,则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故B正确;
C.稀盐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硝酸钢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硫酸钢沉淀,而二氧化硫与氯化钢不反应,故C错误;
D.浓硝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硝酸蒸气,硝酸或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均反
应生成硅酸,不能比较碳酸、硅酸的酸性,故D错误。
16.【答案】D
【解析】解:4向稀硫酸中滴加Ba(0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SOl-+Ba2++2H++
20H~=BaSO4I+2H2O,故A错误;
+
B.将铜单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4H+Cu+2/VO3=2NO2T+2H2O+
Cu2+,故B错误;
C.向水中通入NC>2和。2的混合气体,离子方程式为:4N02+02+2H2。=4H++4N。],
故C错误;
△
+2+
D.将加几。2投入浓盐酸并加热,离子方程式为:MnO2+2Cl-+4H-Mn+2H2O+
Cl2T,故D正确;
故选:D。
A.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系数不满足硫酸、氢氧化钢的化学式组成;
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C.二氧化氮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
D.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镭、氯气和水。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
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B
【解析】解:4a为S,d为SO3,S单质与氧气直接反应只能生成SO2,故A错误;
B.a为S,b为/S.c为SO?,“25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单质和水,故B正确;
C.c为SO2,S”具有较强还原性,能够被酸性KMnQ溶液氧化,S。?没有表现漂白性,
故C错误;
D.f为硫酸,硫酸为二元强酸,e为亚硫酸,亚硫酸不是二元强酸,故D错误;
故选:Bo
部分含硫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a为0价的S单质,b为S的-2价氢
化物“25,c为S的+4价氧化物SO2,d为S的+6价氧化物SO?,e为S的+4价含氧酸亚
硫酸,f为S的+6价含氧酸硫酸,以此结合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含硫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组成、性质及反应实
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D
【解析】解:4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消耗0.1小。小2,同时都生成
0.2molNH3,故A错误;
B.,2和N%的物质的量之比与氢气、氨气的起始物质的量以及转化率有关,%和N%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3: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则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
当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第14页,共19页
D.该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o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团“正=及逆(同物质),"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以及以
此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标志如压强不再改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气体的颜色不再
变化等等,以此为判断依据。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间
接标志是抓住能变的量保持不变,此题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积累。
19.【答案】C
【解析】解:4C、H、。原子个数依次是10、14、2,分子式为60/4。2,故A正确;
B.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两种官能团,故B正确;
C.环上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故C错
误;
D.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具有烯燃和酯的性质,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基能发生
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o
A.C、H、O原子个数依次是10、14、2;
B.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
C.环上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
D.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具有烯煌和酯的性质。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官能团
及其性质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0.【答案】A
【解析】解:4该反应中X、丫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为1:3,平衡时X、丫的浓度之比
为0.1mol/L:0.3mol/L=1:3,则起始浓度q:c2=1:3,故A正确;
B.X的浓度为0.08mo>L-i时,与平衡时相比其浓度减小0.02mo入厂】,根据X(g)+
3y(g)U2Z(g)可知,Z增加的浓度为0.02zno八厂】x2=0.04;no八厂】,此时Z的浓度
^l0.08mol-LT1+0.04mol-LT1=0.12mol-LT1,不是O.lmo,•L,故B错误;
C.X、丫均为反应物,且起始浓度q:c2=1:3,平衡时X、丫的浓度之比为O.lmoZ/L:
03mol/L=1:3,则达到平衡状态时,X、丫的转化率一定相同,故C错误;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若反应从逆向开始时q>0,若反应从正
反应开始,q<(0.1+0.04)moZ-广】=0.14moZ•厂】,所以q的取值范围应该为0<
q<0.14mol-L-1,故D错误;
故选:Ao
A.X与丫按照物质的量1:3参与反应,平衡时X、丫的浓度之比为0.1mo,/Z,:0.3mol/L=1:
3,以此分析q:c2:
B.X的浓度为0.08mo,1T时,与平衡时相比其浓度减小0.02m。,"T,结合反应方程
式计算此时Z的浓度;
C.平衡时X、丫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二者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D.结合反应方程式、平衡时的浓度利用极值转化分析q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可逆反应特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极值
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催化剂
21.【答案】同系物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nCH2=CH2-
Lr光照
CH-CHCH3CH3+Cl2tCH3CH2Cl+HCl
【解析】解:(1)分子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n个C%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故。4匕。和
乙烷互为同系物,
故答案为:同系物;
(2)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4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
CH3CHO,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COOCH2cH3,
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r催化剂
(3)反应④发生加聚反应生成{rCH,CH土,反应方程式为nC%=-
光昭
-[CHTCH土,反应⑥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H3+。2二CH3cH2仇+
HCI,
催化剂lr光照
故答案为:nCH2=CH2TWCH,CH土;CH3CH3+Cl2-CH3CH2Cl+HCl.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从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
CH3CHO,乙醛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COOH,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CH3coOCH2cH3,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CH,CH土,反应⑤是乙烯和氢气发生加
成反应生成乙烷,⑥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乙烷。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涉及烯烧、醇、醛之间的转化等,难度不大,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22.【答案】CDSO275%0.0375
【解析】解:(1)4该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会升高,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
错误;
B.催化剂针对特定反应有催化效果,不会对任何反应均具有催化效果,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完全,SO?不可能100%转化为SO3,故C
第16页,共19页
正确;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2)①随反应进行,图象中物质的浓度减小,故该物质的为反应物,向体积为2L的刚性
密闭容器中充入0.2加。5。2和0.1m山。2,则起始时二氧化硫浓度为殁a=OAmol/L,
故图中曲线表示的是SO2;2min时二氧化硫浓度为0.025mo1/L,则二氧化硫的反应量为
(GAmol/L-0.025moZ/L)x2L=OASmol,氧气的反应量为0.075mo/,2min时02的转
化率为°075m°'X100%=75%,
O.lmol
故答案为:SO2;75%
②2min时二氧化硫浓度为0.025THO〃3则二氧化硫的浓度变化量为0.1mo//L-
0.025mo//L=0.075mol/L,0〜2min内,用S。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竺黑产=
0.0375mo/-L-1-min-1,
故答案为:0.0375。
(1)4由体系温度变化判断反应吸放热;
B.催化剂具有专一性;
C.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D.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2)①由反应起始浓度判断物质,由反应物的起始加入量和反应量计算转化率;
②由公式及=丝计算反应速率。
△C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题目难度中等,掌握外界条件改变对反应速率和化
学平衡的影响世界的关键。
23.【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A2NH4cl+Ca(OH)2-2NH3T+CaCl2+2%。球形干燥
装置C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装置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解析】解:(1)反应中需要制备氨气,因此连接装置后,进行的操作为检查装置气密
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2)实验过程中,装置C应排尽空气,充满氨气,故应先点燃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基坑安装施工方案
- 鹤壁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数据分析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集团2025铜陵市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白酒品牌定位新篇章:2025年高端消费者饮酒场景深度研究报告
- 肝硬化考试题及答案
- 纺织染色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集团2025贵阳市秋招网申开放题题库及答案
- 地震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 铝厂轧机基础施工方案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手术室眼科无菌技术课件
- 骨折夹板固定技术课件
- 价值导向引领下的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实践:D公司深度剖析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美丽中国我的家》教学设计
- 细胞生物学-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 大学生的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
- 幼儿跑酷培训
- 中成药相关培训课件
- 景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 《生物化学》课件-1、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