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测试_第1页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测试_第2页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测试_第3页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测试_第4页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共同纲领》【解析】正确答案是A。简单的识记题目。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限制袁世凯,颁布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本题回答中,需要与B选项区分开来。临时政府只能颁布临时约法。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解析】正确答案是A。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探索中国进步道路的尝试。两者共同点都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与戊戌变法不同,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还颁布了《临时约法》。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解析】正确答案是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其他B、C选项在“巨变”上还没有A重大。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4.辛亥革命后,列强选择袁世凯的原因在()A.他是诚实守信、值得信赖的朋友B.他是富有政治经验、军权在握的盟友C.他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最合适的工具D.他是一个白手起家、令人钦佩的政界英雄【解析】正确答案是C。列强选择袁世凯原因是袁世凯适合帝国主义列强的需要,可以维护列强的利益。与袁世凯的品质等没有关系。5.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A.武昌南京B.天津北京C.上海广州D.延安遵义【解析】正确答案是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掀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取得重大成果。所以答案应选择武昌、南京。6.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解析】正确答案是C。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清朝覆灭,皇帝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7.下面结构图,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空白的方框应填写()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解析】正确答案是C。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8.(2009年3月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一)6题)“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解析】正确答案是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学说。美国未经历封建社会,故A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后成为一纸空文,故B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不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9.(2009年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一)10题)《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解析】D《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救民族的危亡。10.(2009年4月山东省济南市二模14题)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A.实行民主共和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正确答案是A。根据题中材料信息判断即可。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章太炎主张革命、流血斗争。11.2009年4月山东省潍坊市二模11题)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A.维新变法的兴起B.辛亥革命的进行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五四运动的爆发【解析】B。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等革命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故出现了上述现象。但需要指出的是,辛亥革命反对的是满洲贵族的统治,并不是针对所有的满洲人。12.(2011·湖北黄冈)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B。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就是皇帝制度。13.(2011·湖北荆门)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秋收起义【解析】B。辛亥革命首先爆发在武昌。14.(2011·四川成都)朱德在《辛亥革命杂咏》中写道:“群众争修铁路权,志同道合会全川;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该诗是为了纪念()A.百日维新B.武昌起义C.辛亥革命D.保路运动【解析】D。武昌起义能够爆发的有利条件是四川的保路运动。15.(2011·山东聊城)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A.东京B.武昌C.广州D.南京【解析】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就是所谓的缔造共和。二、非选择题1.(2011·湖北十堰中考)材料一:19世纪中期,日本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发布《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从此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日本“近代化进程”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日本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3)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是哪一事件?之所以说这一事件失败了,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4)说说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什么艰难曲折?(2分)【答案】(1)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4)清政府的腐败和封建制度的落后;列强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等。2.(2011·四川成都中考)(10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4分)(2)请简要回答与图6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突出的历史功绩。(4分)(3)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2分)【答案】(10分)(1)图4洋务运动;图5戊戌变法;图6辛亥革命;图7新文化运动(每图1分,共4分)(2)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1分)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1分)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有识之士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酌情给分)(2分)3.(2011·广西南宁中考改编)(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请回答:(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其领导人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3)以上二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2分)【答案】(8分)(1)事件:洋务运动(1分)。根本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维护清朝的统治)(1分)(2)时间:1911年(1分)。领导人:孙中山(1分)。历史意义: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3)主题:近代化的探索(2分)4.(2011·湖南邵阳中考)(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史学界普遍认为,在近代史前期,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湖南人表现尤为突出,下列人物即为其中杰出代表。曾国藩(1811—1872)谭嗣同(1865—1898)黄兴(1874—1916)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化前期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三个阶段(“军事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标志性事件。②分别举出曾国藩、谭嗣同、黄兴的主要历史活动。【答案】①“军事器物”:洋务运动“政治制度”: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②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之一。谭嗣同:参与戊戌变法,甘为变法流血牺牲。黄兴:资产阶级革命党代表人之一,领导参与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的武装起义。5.(2011·广东佛山)(10分)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伟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1分)(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它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3)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6分)答案:(1)中国同盟会(答“同盟会”不得分。)(2)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每项1分。)答“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或者“民族、民权、民生”同等给分。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