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安全教育《预防和应对学校地震灾害自救》_第1页
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安全教育《预防和应对学校地震灾害自救》_第2页
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安全教育《预防和应对学校地震灾害自救》_第3页
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安全教育《预防和应对学校地震灾害自救》_第4页
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安全教育《预防和应对学校地震灾害自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震减灾你我同行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总会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地震呢?“防震之心不可无”。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知道防震、避震常识,掌握防震减灾的技能技巧呢?记住: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更多地了解一些地震知识,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前言

据新华社报道,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0分,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吉祥路一带,即北纬39°,东经118°,在这次地震中,有24万人伤生,是有史以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特大灾难之一。唐山大地震你知道吗?我们身边的地震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玉树地震: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芦山地震:据了解,截至2013年4月27日,芦山地震致四川200多万人受灾,196人遇难,21人失踪。其中,雅安8个县死亡人数达176人,重伤1062余人。直接灾害地面破坏:如裂缝、隆起或陷落建筑物的破坏: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崩、滑坡、海啸、人员伤亡次生灾害火灾、水灾、毒气泄露、瘟疫地震灾害什么是地震定义: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在内、外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地震分布时间分布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地理分布——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汶川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2年的发电量。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与烈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每增加一级,其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3倍。对于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中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地震前兆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地震前兆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民谚大震时人们的感受

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

突然出现的灾变,使人们产生巨大的恐惧。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1、遇到地震要冷静逃生不可乘电梯。发生地震的时候,如果正好在室内,应保持镇定并选择较理想的地方就近躲藏。2、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的物体。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震中救命三角区很多人不懂这个三角区,所以他们教孩子这样!假如地震发生,你应该这样做:1、迅速寻找一个大而坚实的物体2、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3、尽量卷缩自己身体靠下假如地震发生,你不能这样做1、躲到桌子,床下和汽车里2、靠墙站立或蹲下3、站在门框边上再次强调,如果你想在大地震时活下来!请记住“活命三角区”!小震时,防砸伤,找掩蔽物大震时,防压伤,找三角区

在地震中采用“蹲下和掩护”方法的人存活率是零而那些使用“救命三角”的人能够达到100%存活率避震策略1:高楼住户别往外跑

假如地震真的来了,二层以上的住户千万别往外跑,首先应该找个最安全的角落躲起来。因为破坏性地震从感觉到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只有12秒的时间,跑出去根本来不及,反而更危险。而且你也不要去关电关水关气等,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请相信我们的水电气等部门的应急措施,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关掉水闸气阀等。避震策略2: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避震策略3:避震位置至关重要

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果家里有暖气系统的话,蹲在暖气旁较安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避震策略4: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避震原则: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教室避震就近藏,盲目乱跑无希望

在学校等人员集中场所遇到地震时,如果正在上课,学生应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抱头、闭眼、就近躲在各自的课桌底下沿边角处,待地震过后再有次序地撤离到外面的空地上,切勿盲目乱跑。在学校怎样避震?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为你已经做好准备了,因为你有求生的机会,只要沉着应战,合理避震,肯定能化险为夷的。地震常识小测试

1、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应如何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

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知识抢答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知识抢答3、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知识抢答4、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知识抢答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知识抢答6、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震,你应____。()

A、尽快告诉亲戚

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的物质准备

C、不信不传,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