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论文_第1页
两个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论文_第2页
两个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论文_第3页
两个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论文_第4页
两个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个典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摘要:在这样一个信息迭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愿意知识共建,资源共享的人才能不落于人后。本文是一篇真实的个人学习经历的记录。通过对以下两位老师的课堂案例的分析,总结他们的共性,思考他们课堂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找出他们的异性,剖析导致他们课堂活动设计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并联系自己的教学案例。本次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上好一节课而是启发各位读者包括笔者本身上好每一节课。将“教育生活化”践行到每个课堂环节中去。关键字:教学案例;异同;教师用语;课堂活动;家庭作业;寒假期间我通过网络培训的平台认真学习了顾素芳老师的课外拓展阅读课和夏春来老师的课内文本阅读课。本文我将通过比较两位老师课堂案例的异同来谈谈自己对这两节课的认识与理解。首先从课型上来看,这两堂课皆属于文本阅读课。文本的话题也都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话题性质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以及“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顾老师的文本内容是关于梦想(dream)的话题,对于这样一群有梦想的少年,在这样一个有梦想的年纪,这个话题是极具吸引力的。因为这个话题是抽象的,顾老师选择在课堂开始的时候用课件呈现了学生口中提及的一些梦想(视频01:34秒someofyourdreams)作为导入环节的一部分,巧妙地让梦想这个话题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他们有迹可循,有话可说。在课堂临近尾声的时候(视频45:58秒到46:45秒)又再一次带领学生回顾他们的梦想,引导学生不忘初心,坚持梦想,在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与社会”的主题意识与课堂目标。夏老师的文本内容是关于旅行(travel)的话题,有一定生活阅历的青少年对于这个话题应该也是有经历,有感触并且满怀期待的。由于旅行这个话题具备个体性的特征,所以夏老师在导入环节引入他自己家乡的Guozhuangancientstreet(视频03:50秒),在课堂临近结束(视频44:15秒到44:31秒)再次引入他的家乡ancientstreet的图片让学生明确主题任务,回归课堂目标,使得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总的说来,两位老师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都做到了首尾呼应,回应课堂目标。第三,两位老师的课堂活动都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主。这也是新课标对于课堂变革的要求。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课堂不再是教师满堂灌,学生一头雾水的传统模式,而是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领者,推动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一语一话都应该受到鼓励与尊重。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信息的交换。例如顾老师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实现梦想的因素有哪些(视频37:10秒到40:00秒),学生经过头脑风暴,热烈讨论,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实现集思广益的目标。我想,其实我们在日常的备课过程当中也应该考虑学生如果经过讨论,不能达成一个统一意见的情况该怎么办。其实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课堂该有的样子,真实的课堂不是要演戏给谁看,因为不存在观众,学生也不是演员。思维的多样性,个体的差异性要求我们摒弃答案的单一性,鼓励答案的多向性。百家争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才是我们对常规课堂的产出应有的期待与追求。夏老师在课堂活动当中也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失落的文明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与启发(视频37:13秒到38:00秒),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乐在其中。新型的课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信息的传递者,思想的升华者,知识的传承者。好的课堂应该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顾素芳老师和夏春来老师的课堂案例除了上述的几点共性以外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点。首先,顾老师的文本体裁是一篇以梦想为主题的记叙文,而夏老师的文本体裁是一篇以旅游为主题的日记,所以文本体裁与文本主题的不同导致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顾素芳老师利用课间时间给学生播放了一首美国乡村音乐,上课伊始,顾老师通过“Haveyougotthekeywordofthissong?”这个问题导入本节课主题“dream”。学生在欣赏音乐带来的舒缓的同时,随着课堂主题的深入而进入到紧凑的课堂活动当中。夏春来老师的导入方式就比较直接,通过询问学生“Doyouliketravelingandhowdoyoushareyourtravelexperience?”并展示他朋友的traveldiary(视频的00:58秒),让学生在明确课堂主题的情况下准确抓住旅行日记的特点。其实作为开课的导入环节(leading-in)一直是困扰教师课堂设计比较头疼的问题。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要考虑诸多因素,文本类型,话题特点,课堂目标,以及课堂时间均在其列。然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体系。做到传授新知很容易,而做到知识的迁移却是难上加难。所以课堂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出发,进行知识的架构,链接未知的知识范畴。其次,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输出方式有差异。顾老师的课堂指示性用语的数量和复杂程度都比较高,多以长句和同义转述句为主。例如在课堂03:45秒学生回答“Havingagoodmarriageistheleastlikelytoberealized”。顾老师收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反应,很灵活地处理以及回应学生给的答案,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Buttofindasoulmateisalittlebitdifficult…”(视频的03:55秒到04:28秒)。从这个环节可以看出两点,一是顾老师所任班级的学情很好,学生整体的语言素养比较高。对于这样的班级,一方面教师用语的难度就要相应高一些,帮助他们构建高语境体系,另一方面教师给出的指令导向性要弱化,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二是顾老师的个人专业素养也比较高。判断一个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标准在于看他是否能对课堂活动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或“意料之外的答案”给出有效的回应。夏老师所任班级的班级学情相对弱一些。所以考虑到真实的学情,夏老师选择的课堂指示性语言都很言简意赅(例视频08:38秒Whatdoyouexpecttoreadinthefollowingdiaries?),学生理解起来也不费劲,并及时地对老师的问题作出反应。因此普通的班级或课堂是需要这种指向性强,引导性明确的教师用语的。而综合两者,教育就是要在按需分配的基础上进行拔尖选拔性培养。再者,文本类型不同,课堂问题的设计方式也有差异。顾老师所设计课堂问题多以主观问题为主,并且大多是开放性试题(例视频的13:35秒到13:40秒Whydidtheyoungmandreamofowningahorseranch?等),学生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夏老师课堂设计的问题多以填空题(填词)为主,(例10:50秒到15:18秒),所填的内容都比较客观,便于学生去定位去寻找信息。最后,家庭作业的类型也不一样。顾老师布置的homework是关于一些拓展阅读的推荐(视频46:50秒呈现的ReadingMap),不再是学生比较反感的试卷,习题等。电影,演讲,书目的推荐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了他们学英语的信心。夏老师布置的homework是writeatraveldiary(视频44:06秒),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相呼应,目的在于检测学生是否抓住了旅行日记的特点。我们作为从教者一直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作业的布置要精细化(specific),效果化(effective)。一直以来,尤其是公开课最后一项Homework多是为了凑环节,花架子,很少会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回应最初的课堂目标。在这个全民阅读的时代,像这样的文本阅读课,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目,电影等资源,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延伸,也能将本节课体现的思维品质得到很好的升华。通过学习两位老师的课堂案例,我思考良多。教书不应该仅仅是我的职业,更应该是我的事业。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我个人的秀场,更应该是我与学生切磋技艺,教学相长的平台。所以在一次报刊阅读研讨课中,我基于“readbetweenthelines”和“readbeyondthelines”的阅读理念,设计了wordguessing,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等课堂活动来帮助学生拓展词汇,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同时,也通过联系时事,提供相关新闻事件,例如高以翔猝死某真人秀录制现场,法律专业女硕士奔驰维权事件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来源于生活”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的体现。也让学生有机会能在日常的交流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阅读课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要求课堂的创设要及时有效,阅读课也兼具话题性,要求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归还于学生,畅所欲言,但教师要注意价值观的引导,正能量的传递,思维品质的培养。教书育人任重道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向名师学习,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要突出课堂目标,课堂首尾要有所呼应,学会将文本的内容量化,并最终达到质化,达到知识迁移,思维升华的目标。恰当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阅读技巧与阅读能力,最终转化成内在的英语语言素养。[[]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