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初级考试细菌部分
霍乱弧菌(肠道菌疾病检验一肠道属)
1.概述:(1)霍乱是急性肠道传染病,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
(2)霍乱主要由01群的古典型和ElTor型以及()139群菌株引起。
(3)()1群称凝集弧菌,非()1群为不凝集弧菌。()1群依菌体中主要
抗原成分A、
B、C组分分为不同亚群。和彦岛型(含A、B、C抗原)。
(4)()139群最早出现于1992年东南亚。①0139群和()1群日To()抗
原不同;②有相同的霍乱毒素基因,对()抗原的免疫血清两者无交叉凝集,
0139独特特点是:有荚膜多糖,国际标准株为M045。
乱毒素为A、B两种亚基组成,每个毒素分子A:B数量比为1:5,A
又分为Al和A2,毒素酶活性部分在A1亚单位。霍乱毒素通过其B亚单
位与人小肠上皮细胞上的GMI受体结合,用GMI—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
验)可检测霍乱
毒素存在。兔小肠段结扎试验也可用来检测霍乱弧菌是否产生霍乱
毒素。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局部黏膜免疫是霍乱保护性免疫的基础。针对
菌体产生的抗菌免疫以及针对霍乱毒素的抗毒免疫是对霍乱免疫的因素。
2.分离培养与鉴定
显微镜下呈逗点状或弧形,经人工培养传代后,镜下观察呈类似大肠
杆菌的杆状。
庆大霉素琼脂、4号琼脂培养基为强选择性培养基,碱性琼脂、碱性
胆盐琼脂等为弱选择性培养基。
在庆大霉素琼脂平皿上的菌落形态:带灰色、半透明、圆形扁平稍隆
起、菌落边缘湿润。
河水、池塘水等外环境水进行霍乱弧菌分离,采集33.3cm以内的表
层水,先用Imol/L的Na()H将水样pH值调整到8.4—9.2。碱性蛋白陈水
37℃增菌6-8小时后,霍乱弧菌在培养液的上层增殖最多。
碱性蛋白陈水可用作霍乱弧菌的运输保存培养基。
的参考指标。
对0139群霍乱弧菌,则可用特异的诊断血清。
3.
对于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的噬菌体一生物分型试验,最少用两
平皿两试管来完成。区分流行株与非流行株的溶血试验中所用的红细胞
为绵羊红细胞。溶原性测定试验中用双层琼脂法,其中上层半固体琼脂
的浓度为。.7%。山梨醇发酵实验,接种pH8.。的山梨醇发酵管后37℃
培养3小时。流行株对山梨醇为慢发酵。
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迟缓
发酵乳糖,不分解阿拉伯糖。氧化酶、明胶酶试验和ONA酶试验均阳性。
产生靛基质,霍乱红反应(即亚硝基靛基质试验)阳性。
(二)副溶血弧菌检验
嗜盐性弧菌,已确定有12种不同的()抗原和约60种不同的K抗原。
致病菌株能产生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和不耐热溶血素是副溶血弧菌的主要
致病物质。
检验方法:(1)标本采集:患者的粪便、可疑食物。
(2)分离培养:称取样品25g,加225ml3.5%灭菌盐水,用均质器
打碎或用乳钵磨碎,接种氯化钠琼脂平板和嗜盐再菌选择性琼脂平板各1
个,同时取10ml,加入100ml增菌液中(40g/LNaCl),放37℃8〜16小时
培养后,进行平板分离,于37℃18—24小时培养后取出观察。
(3)挑取上述可疑菌落,转种3.5%氯化钠三糖铁斜面,37℃、24小
时观察结果。
(4)涂片镜检:将三糖铁培养基反应可疑者(底层变黄,葡萄糖产酸
不产气,斜面不变,乳糖蔗糖不分解,有动力,不产生硫化氢)进行涂片革
兰染色镜检形态。①形态染色:革兰阴性杆菌,随培养基不同菌体形态
差异较大,多种形态。两极浓染。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无芽抱、
无荚膜。
②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适量NaCI即能生长。
最适浓度为35g/LNaCI,生长所需PH7.0-9.5,最适PH7.7。需氧,在液
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膜。在厌氧环境下生长较慢。
①在35g/LNaCl琼脂平板上呈蔓延生长,菌落边缘不整齐,凸起、光
滑湿润,不透明;
②在副溶血弧菌专用选择培养基上形成l~2.5mm,稍隆起、浑浊、无
粘性、绿色菌落;
③在SS平板上不生长或长出2mm扁平无色半透明的菌落,不易挑
起,挑起时呈粘丝状。
④在羊血琼脂平板上,形成2~3mm圆形、隆起、湿润、灰白色菌落,
某些菌株形成B溶血或a溶血
⑤在TCBS琼脂(副溶血弧菌专用选择培养基)上不发酵蔗糖,菌落
绿色。③生化反应:所有用于该菌的生化反应(副溶血弧菌)培养基需
加入30g/LNaCI。本菌(副溶血弧菌)在70g/LNaCI培养基生长,在无盐
或10%NaCl以上培养基不生长。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淀粉产
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靛基质,甲基红试验阳,V-P、H2S、尿素
酶试验阴性;致病菌株能使人或兔红
细胞发生溶血,对马红细胞不溶血,称神奈川试验阳性。
动物试验将上述各类反应的副溶血性弧菌接种3.5%氯化钠月东水,
经37℃16〜18小时培养后,小鼠腹腔注射0.3ml,观察2〜3天,将死亡
小鼠进行解剖并做分离培养。
预防原则水产品及盐渍品等应煮熟后食用。可用复方新若明、庆
大霉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治疗。
拟态弧菌"拟态弧菌与霍乱弧菌相似一一形态学、培养特性、抗原
结构”引起胃肠炎和某些肠外感染。但对01群霍乱弧菌标准诊断血清不
凝集,可与霍乱弧菌相鉴别。另外拟态弧菌与霍乱弧菌生化特性上最重要
的区别在于拟态弧菌不发酵蔗糖(霍乱弧菌发酵蔗糖)。
V-P试验、酒石酸盐及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等也可作为区别这两种
弧菌的参考试验。
三、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一般对人无害。革兰阴性短杆菌,其抗
原结构有3种,即菌体抗原(0抗原)、包膜抗原(K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
临床表现为:旅游者腹泻或食物中毒。新生儿病房及托幼机构可引起
交叉感染而发生流行。
根据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抗原血清型及细菌的毒
力测定可将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
①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的主要毒力因子有菌毛、志贺样毒素(SLTs)
和LEE毒力岛。
②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的主要毒力因子为热不稳定毒素、热稳定
毒素及与致病性相关的定居因子。
③肠侵袭性大肠杆菌日EC在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上与志贺菌基本一
致。
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毒力因子有志贺样毒素(SLTs)、溶血
素、LEE毒力岛及其他未知的毒力因素。
⑤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EAggEC)是一类新发现的致泻性大肠杆菌,
目前已知的毒力因子有菌毛和热稳定肠毒素。主要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
4.鉴别诊断
EPEC引起肠炎鉴别诊断:①痢疾②沙门菌肠炎③空肠弯曲菌肠炎④病
毒性肠炎⑤幼儿急疹等。
ETEC:主要①霍乱,其次②病毒性肠炎③沙门菌肠炎。
曰EC:细菌性痢疾,确定诊断:EIEC血清凝集试验阳性及大便培养所
得的大肠杆菌作豚鼠角膜试验阳性。
致泻大肠埃希菌检验
一、增菌
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验。除了易腐食品在检验之前应预冷藏外,一般
不冷藏。无菌称取检样25g,加在225ml营养肉汤中,以均质器打碎1分
钟或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取出适量,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测定大肠菌
群MPN,其余的移人500ml广口瓶内,于36℃±1℃培养6小时。挑取I
环,接种于1管30ml菌增菌肉汤内,于42℃培养18小时。
二、分离
蓝琼脂平板;污染严重的检样,可将检样匀液直接划线接种麦康凯或
伊红美蓝平板,于36℃±1℃培养18〜24小时,观察菌落。不但要注意乳
糖发酵的菌落,同时也要注意乳糖不发酵和迟缓发酵的菌落。
三、生化试验
1、自鉴别平板上直接挑取数个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琼脂(TSI)或克氏双
糖铁琼脂(KI)。
同时将这些培养物分别接种蛋白陈水、半固体、pH7.2尿素琼脂、KCN
肉汤和赖氨酸脱竣酶试验培养基。以上培养物均在36℃培养过夜。
2.TSI(三糖铁琼脂)斜面产酸或不产酸,底层产酸,H2s阴性,KCN
阴性和尿素阴性的培养物为大肠埃希菌。底层不产酸,或H2S、KCN、尿
素有任意一项为阳性的培养物,均非大肠埃希菌。必要时做氧化酶试验和
革兰染色。
四、血清学试验假定试验+证实试验
四、沙门菌属
(一)病原学:
寄生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目前至少有67种()抗原和2000个以上的血清型,仅少数对人致病①肠热
症的伤寒②副伤寒③甲和乙沙门菌
其他对动物致病,偶可传染给人,引起食物中毒或败血症,如①鼠伤
寒沙门菌(最常见)、②肠炎沙门菌、③鸭沙门菌、④猪沙门菌等
沙门菌属除鸡沙门菌和雏沙门菌,都有周身鞭毛。一般无荚膜。营养
要求不高,在普通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五色半透明的S型菌落。
沙门菌属不发酵乳糖或蔗糖。大多产生硫化氢。对葡萄糖、麦芽糖和
甘露醇发酵,除伤寒沙门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他沙门菌均产酸产气。
IMViCOl伤寒沙门菌(一••|卜02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一^I卜
03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一■"H—V)和04鼠伤寒沙门菌(一十一V)。生化检验
主要用于菌属鉴别。伤寒沙门菌与大肠埃希菌在糖发酵方面的主要差别
之一在于伤寒沙门菌不分解乳糖。
对沙门菌的选择分离培养可用SS琼脂,在SS琼脂上其菌落呈现微黄
色或无色。在发病早期(一般I周内)可从血液中分离,此时从血液中的分
离率最高;I周后粪便或尿中,发病第3周时粪便标本病原分离率最高;
骨髓培养是细菌学确诊的最好方法,在发病第1周时也较高,检出率可达
到90%以上。胆汁标本也可以进行分离。
沙门菌属具有分类诊断意义的3类抗原:O1另外K抗原又有两种,
即OlVi抗原和02M抗原。抗原系耐热性菌体抗原,由多糖一磷脂
复合物组成;H抗原系不耐热抗原,存在于鞭毛中,由鞭毛素组成;K抗
原存在于荚膜或被膜中,其中Vi抗原是覆盖在细菌细胞壁LPS(脂多糖)
外的荚膜多糖抗原。伤寒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具有Vi抗原。
沙门菌的抗原变异,对菌型诊断及在制备菌苗上有重要意义,变异的
类型O1H—0、O2S-R、O3V-W变异和位相变异。肥达试验为用已知的
伤寒沙门菌0、H和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
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的含量和动态变化以辅助临床诊断伤寒病原
菌的一种血清学试验。在病起的第2周,血清中抗体就可有较明显增多,
恢复期达到高峰。
一般()凝集价21:80,H凝集价21:160时才有诊断价值,有时单次
效价增高不
能定论,病程中应逐周复查,若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增加24
才有意义。IgM类。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消失后不易受伤寒等病
原菌的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重新出现。IgG类H抗体出现较晚,维持时间
长达数年,消失后易受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能短暂重现。因此若0、H凝
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伤寒或副伤寒感染的可能性大;如两者均低,则
患伤寒的可能性甚小;若。不高H高,可能是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
应;如。高H不高,可能是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抗原有交叉反应
的其他沙门菌(如肠炎沙门菌)。少数病例,在整个病程中,肥达试验始终
在正常范围内,可能是早期使用大量抗生素,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
预防"三管一灭''(管水、管食物、管粪便和消灭苍蝇),防止水源
和食品污染。伤寒疫苗为Vi疫苗。
(五)实验室:沙门菌检验
1、前增菌和增菌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
菌。鲜肉、鲜蛋、鲜乳或其他未经加工的食品不必经过前增菌。
2、分离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一个亚硫酸钿琼脂平板和一个
DHL琼脂平板(或HE、WS>LS)o两种增菌液可同时划线接种在同一个平板
±o36℃±1,18〜24小时(DHL、HE、WS、SS)或,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
的菌落特征。
3、生化试验
(1).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直接挑取数个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
琼脂。在三糖铁琼脂内,肠杆菌科常见属种的反应结果不同。
O1在三糖铁琼脂内只有斜面产酸并同时硫化氢(H2S)阴性的菌株可以
排除,其他的反应结果均有沙门菌的可能,同时也均有不是沙门菌的可能。
(2)、在接种三糖铁琼脂的同时,再接种蛋白陈水(供作靛基质试验)、
尿素琼脂(PH7.2)、氟化钾(KCN)培养基和赖氨酸脱竣酶试验培养基及对照培
养基各1管,于361℃±1培养18〜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
按表7—3判定结果。(看结果在后面)
4、血清学分型鉴定
(1)抗原的准备一般采用1.5%琼脂斜面培养物作为玻片凝集试验
用的抗原。
(3)H抗原的鉴定位相变异试验方法如下:(1)小玻管法:(2)小倒
管法、简
易平板法
(4)Vi抗原的鉴定:用Vi因子血清检查。已知具有Vi门菌,②丙型副
伤寒沙门菌,③都柏林沙门菌。
五、志贺菌属
L)病原学
志贺菌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需氧,无鞭毛、不能运动,
引起细菌性痢疾。
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分为A、B、C、D四群,其中A群为痢疾志贺
菌,B群为福氏志贺菌,C群为鲍氏志贺菌,D群为宋内志贺菌。
志贺菌的主要毒力因素包括:其表面结构脂多糖、02细菌侵袭
性以及03分泌的志贺毒素。
志贺毒素由A和B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素的活性部位,能抑制
蛋白合成。志贺菌A群I型产生的志贺毒素具有神经毒、02细胞毒
和03肠毒性。目前已知各群志贺菌的侵袭相关基因都位于质粒上。
志贺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D
群的宋内志贺菌: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
其。抗原为群特异性抗原,K抗原为型特异型抗原,分解葡萄糖,产
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
(总结志贺菌:革兰阴性,需氧,无鞭毛、不能运动、分解葡萄糖,
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
的光滑型菌落,D群的宋内志贺菌: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
(二)流行病学
志贺菌菌型较多,菌群分布随国家、地区、年份的不同而有不同,基
本上发展中国家以A、B、C群多见,而发达国家以D群感染为主。
目前在我国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多,其次是D群。患者和带菌者是传
染源,病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粪便排出,通过污染食物、水、生活接触或借
苍蝇传播等,使易感的接触者发病。人对志贺菌较易感,10〜200个细菌
就可使10%〜50%志愿者致病。志贺菌痢疾(A群为痢疾志贺菌)在中国
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两季多
见。
志贺菌感染的一些特点包括:(A群)痢疾志贺菌感染患者病情较重,
(D群的)宋内志贺菌多引起轻型感染,(B群)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变为
慢性;急性中毒性菌痢以小儿多见;感染后免疫期短。
(三)病原分离
取新鲜粪便粘液或脓血部分接种于SS琼脂选择培养基上,并按常规鉴
定菌群与菌型。注意在三糖铁培养基上,痢疾志贺菌与伤寒沙门菌的表现
相似。需要增菌时,如自可疑食品中进行分离,可先用GN增菌液增菌,
提高检出率。
(四)诊断标准
细菌性痢疾的(志贺菌)诊断原则为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
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需依赖于病原学检查。
志贺菌根据症状体征可诊断为O1急性非典型菌痢、02急性典型菌
痢、03急性中毒型菌痢和04慢性菌痢。
志贺菌感染病程在2个月以上属慢性。
(五)防治原则
1.预防: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加强对传染源管理的综合性
防治措施。对重点人群、集体单位应特别注意预防暴发或流行。
2.治疗:一般对症治疗中注意进易消化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可给口服补液盐(()RS),必要时()RS(口服补液盐)和静脉输液同时应用。
病原治疗中,细菌性痢疾可以是自限性的,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使用抗生素。
对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抗生素治疗可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和缩短排菌期。
对休克型菌痢进行抗感染、抗休克处理。对脑型菌痢需抗感染、防治脑水
肿和呼吸衰竭。
(六)实验室志贺菌检验
1、增菌
称取检样25g,加入装有225mLGN增菌液的500ml广口瓶内,固体食
品用均质器以8000~10000转/分打碎1分钟,或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
粉状食品用金属匙或玻璃棒研磨使其乳化,于36℃培养6〜8小时。培养
时间视细菌生长情况而定,当培养液出现轻微混浊时即应中止培养。
2、分离和初步生化试验
(1)、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HE琼脂平板或SS琼脂平板1个;
另取I环
划线接种子麦康凯琼脂平板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1个(弱选择性分离
培养基),于36℃培养18〜24小时,志贺菌在这些培养基上呈现无色透明
不发酵乳糖的菌落。
(总结:志贺菌在HE琼脂平板或SS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或伊
红美蓝琼脂平板(志贺菌)在这些培养基上呈现无色透明不发酵乳糖的菌
落)。
(2)、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葡萄糖半固体各1
管。一般应多挑几个菌落,以防遗漏,经36℃培养18〜24小时,分别观
察结果。
(3)、下述培养物可以弃去。
O1在三糖铁琼脂斜面上呈蔓延生长的培养物。
02在18〜24小时内发酵乳糖、蔗糖的培养物。(因为志贺菌不发酵
乳糖、蔗糖的培养物)
03不分解葡萄糖和只生长在半固体表面的培养物。(因为志贺菌分解
葡萄糖和不能只生长在半固体表面的培养物)
04产气的培养物。(因为志贺菌产酸不产气)
05有动力的培养物。(因为志贺菌无鞭毛、不能运动所以无动力的培
养物)06产生硫化氢的培养物。(因为志贺菌不产生硫化氢的培养
物)
(4)凡是乳糖、蔗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福氏志贺菌6型可
产生少量气体),无动力的菌株,可做血清学分型和进一步的生化试验。
3、血清学分型和进一步的生化试验
(1)、血清学分型
挑取三糖铁琼脂上的培养物,做玻片凝集试验。先用4种志贺菌多价
血清检查,如果由于K抗原的存在而不出现凝集,应将菌液煮沸后再检查;
如果呈现凝集,则用Al、A2、B群多价和D群血清分别试验。
如系B群福氏志贺菌,则用群和型因子血清分别检查。可先用群因子
血清检查,再根据群因子血清出现凝集的结果,依次选用型因子血清检查。
4种志贺菌多价血清不凝集的菌株,可用鲍氏多价1、2、3分别检查,
并进一步用1~15各型因子血清检查。
如果鲍氏多价血清不凝集,可用痢疾志贺菌3〜12型多价血清及各型
因子血清检查。
(2)进一步的生化试验
在作血清学分型的同时;应作进一步的生化试验,
即:O1葡萄糖钱,02西蒙柠檬酸盐,03赖氨酸和04鸟氨酸脱竣
酶,05PH7.2尿素,O6KCN生长,以及07水杨昔的分解。
除宋内菌和鲍氏13型为鸟氨酸阳性外,志贺菌属的培养物均为阴性
结果。必要时还应做革兰染色检查和氧化酶试验,应为氧化酶阴性的革
兰阴性杆菌。生化反应不符合的菌株,即使能与某种志贺菌分型血清发生
凝集,仍不得判定为志贺菌属的培养物。
已判定志贺菌属的培养物,应进一步作5%乳糖发酵,甘露醇、棉子
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志贺菌属4个生化群的培养物,应符合该
群的生化特性。但福氏6型的生化特性与A群或C群相似。
3、结果报告:综合生化和血清学的试验结果判定菌型并作出报告。
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肠道菌疾病检验一肠道属)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是近年来在国际上颇受重视的一一种新的传
染病,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腹泻病种之一(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
该病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现,在中国20
世纪80年代有两次大的暴发(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除肠道症状外(有肠道症状),还能引起O1消
化系统、02呼吸系统、03心血管系统、04骨骼结缔组织等局部组织和
全身疾患,极少数情况下可弓[起败血症,有时造成死亡。
(一)病原学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与
鼠疫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构成了这个属的3个主要致病种
(O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02鼠疫耶尔森菌、03假结核耶尔森
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0℃〜42℃时均可生长,
是肠道致病菌中能在4℃生长的少数细菌之一小肠结肠炎耶尔
森菌病、02鼠疫耶尔森菌、03假结核耶尔森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鉴定主要依靠27种生化反应和动力试验,本
病原体在37℃生长时无动力,而在25℃~28℃生长时有动力形成。该病原
体常污染多种食
品和水源。(总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感染引起的,该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
肠道致病菌中能在4℃生长的少数细菌之一,37℃生长时无动力,而在25℃
~28c生长时有动力形成。腹泻病种之一)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有如下特征:
1、抗原:这种病原体有革兰阴性肠杆菌特异性的多糖抗原和肠道菌
的共同抗原,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血清型是根据脂多糖()抗原确定的。现
在国际上常报告的有57个抗原因子,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成50多个
血清型。
2、V、W因子:由质粒编码的抗原,是一种毒力决定因子,也是毒力
的标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37℃生长时需要钙离子(小肠结肠炎耶尔
森菌),而在25℃〜28℃生长时不需要钙离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3、自凝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含有10%小牛血清的组织培养液
内37℃培养1天,发生自凝,而在25℃则不发生自凝。
目前的研究已证实这种自凝作用是由质粒编码的外膜蛋白A(YOPA)引
起的。(YOPA一外膜蛋白A)
4、侵袭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能侵入肠上皮细胞,并且能侵入到
人工培养的Hep-2及Hela细胞内,这种侵入性是由染色体编码的侵袭素所
决定的。目前还发现染色体上有另一基因位点,称作粘附侵袭位点(ail),
编码的一种蛋白质,是介导低水平的粘附侵袭作用。
5、外膜蛋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都具有一个约60kb的占力质检,
编码10多种外膜蛋白(YOPs),现已证实这些外膜蛋白中的一些与致病密切
相关。有关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体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
(-)临床表现:
1、急性肠炎和急性胃肠炎: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最常见的临床
类别,表现为腹泻和发热,病情轻重不一,部分患者伴有腹痛和呕吐。
2.有类似于阑尾炎的症状:有报道在外科手术后的阑尾内容物中分
离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3、慢性反应性关节炎及结节性红斑:这两种症状(慢性反应性关节
炎及结节性红斑)引起的机制可能相似,很有可能都是该菌肠道感染后的
迟发型免疫后遗症。目前的研究发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质粒编码的外
膜蛋白A(YopA)是引起关节
炎的关键因素,有学者推测该菌产生的超抗原也是引起这两种症状
(慢性反应性关节炎及结节性红斑)另一个原因。
4、耶氏肝炎:前苏联和我国学者都发现该菌感染可引起肝炎,称“耶
氏肝炎”。这种病原体引起的与②病毒性肝炎症状相似。区别是前者(①
肝炎)高热、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然后根据血清学和病原体检测作出进
一步诊断。
5、其他:还有一些少见症状,如败血症等全身性症状。这些症状
虽然少见,但死亡率较高。
(三)诊断标准
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确诊主要依靠病原体分离及血清学诊断。
在未分离到病原体之前,应根据临床症状(先有发热、腹泻,不久发生
咽喉炎、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关节炎以及结节性红斑等)作出初步
诊断。目前还发展了一些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利于对该菌的感染作出快速
诊断,如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针对于外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检查技
术等。但这些方法推广却受到一定限制。
(四)治疗原则:一般说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症状较轻,主要
采取支持疗法,症状很快消失。对于一些严重病例,特别是一些肠外型的
感染应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链霉素和庆大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小
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常用的药物是链霉素和庆大霉素)
(五)监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常存在于一些冷藏食品中,这类感染
通常称作“冰箱病”因此食品检验是对该菌最好的监测方法。
(六)控制措施:1.控制传染源:⑴发现和治疗患者,执行隔离制度,
以免病菌扩散。⑵在我国,牛、猪等家畜是主要的传染源,加强管理,防
止排泄物污染水源和食物。⑶有一些鼠类和昆虫也是携带有对人类致病性
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因此消灭也是防治该病的主要环节。
切断传播途径:(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⑵保护水源。
个人防护:(1)讲究个人卫生,不食不洁食物,防止病从口入。⑵
不喝牛水(水源极易被该菌污染)和未消毒的牛奶。
七、空肠弯曲菌(肠道菌疾病检验一肠道属)
(一)病原学:
弯曲菌为革兰阴性菌,为严格的微需氧菌。镜下观察菌细胞末端是尖
的,且形态细长,呈弧形、螺旋形或“海鸥展翅”状,一端或两端各有一
根鞭毛。(二)流行病学:
弯曲菌为人兽共患病,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是家禽和家畜,也是主
要的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也可以成为传染源。
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进食污染的食物和水。人群普遍易感。本病(空
肠弯曲菌)的胃肠炎症状表现不一,可由无症状的带菌、轻型腹泻以至严
重腹泻,潜伏期为I―10天,多数为3〜5天。主要症状有发热、腹泻和
腹痛,少数有呕吐等。与细菌性痢疾相似,但病情较轻。
空肠弯曲菌是弯曲菌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感染后可表现为轻微的胃肠
炎或重型的小肠结肠炎。
近年报道该菌(空肠弯曲菌)感染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病原分离
取新鲜粪便标本或肛拭子插入C-B运送培养基,在24小时内或经增
菌后接种于相应抗生素的硫乙醇酸钠培养基(空肠弯曲菌),置42℃、微
氧(浓度5%〜10%)、高二氧化碳(3%〜4%)的条件下培养约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防火培训内容课件
- 安全生产防护培训课件
- 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与文化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2025年报告
- 工程挖土施工方案(3篇)
- 工程设计措施-方案(3篇)
- 2025年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模板样本
- 庭院供水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杭州湾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安全生产线培训课件
- 工程可研技术方案(3篇)
- 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课件
- 河南考古勘探经费预算编制规范
- 220kV××输电线路工程预算实例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1 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黄金考点讲练测
- GB/T 38207-2019中国地理实体通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 GB/T 25052-2010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14181-2010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 新生儿肺炎讲解课件
- 3.4 商品质量品级评定与质量监督
- 一年级谁比谁多练习题(比较实用)
- 油管的上扣扭矩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