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资面试试讲试讲稿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资面试试讲试讲稿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资面试试讲试讲稿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资面试试讲试讲稿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资面试试讲试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面试试讲稿(人教版)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

第二单元

第4课《蜀道难》

第7课锦瑟

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第13课宇宙的边疆

第四单元

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

1

《林黛玉进贾府》试讲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

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1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

题目是《林黛玉进贾府》,现在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同学们,谈到小说,大家课外的时候都读过哪些呀?

师:这边有同学说看过《基督山伯爵》,来,说说你的读书收获吧!

师:你说这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一位大副受到陷害后的

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师:看来你读书细致、认真,这是一个好习惯,继续保持,请坐。

师:旁边的同学,也来分享一下吧。

师:你和大家分享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你说,《红楼梦》是清代作家

曹雪芹创作,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它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

的百科全书。

师:你分享的也很细致,介绍了《红楼梦》的相关内容,感谢你的分享,请坐。

师:大家知道嘛,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他的小说可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呢!

师: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本书中的故事,让我们追随林黛玉的脚步走进贾府,

走近“红楼”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翻开课文《林黛玉进贾府》。

二、初读

师:走进课文之前,谁能根据课前预习来详细的为咱们介绍下《红楼梦》呢?

师:靠窗的这位同学,来,请你说说。

师:她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具有高度

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

地位。被称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师:大家赞同她的说法吗?

师:嗯,把《红楼梦》的地位、成就介绍的很清晰。还有吗?

师:旁边的同学来补充。

师:没错,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

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2

师:在同学们分享的基础上老师再补充一点,咱们今天要学的文章课文选自此书

的第三回,这里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耳闻目睹,第一次描写贾府环境,第一次

描写贾府的一些主要人物,照应了前两回的内容。

师:了解了这些内容,咱们对课文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了,现在老师给大

家8分钟的时间,抓住主要信息,快速略读文

章,边读边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同时思考这篇课文以

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师:大家朗读的声音渐渐小了,想必已经完成自学任务了。大家一起说说,本文

的线索是?师:没错,课文是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的。

师:说到这儿,谁能概括一下黛玉的行踪?师:左边第四排的男生,请你来说说!

师:你说有宁国府一一荣国府一一正房上房一一邢夫人家。

师:大家还有要补充的吗?好,同桌!

师:还有荣府“荣禧堂”一一贾母房内一一碧纱橱里。

师:这下就很完整了,那这些地方分别对应哪些事件呢?

师:见外祖母和王熙凤见贾赦未得见王夫人用晚饭,见宝玉安

排住处。师:嗯,概括的很准确,你们不愧是好搭档,经过你们的配合,黛玉的

行踪就很完整了,都请坐。

三、析读

师:刚刚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文章有很多人物,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让《红

楼梦》书的主要人物纷纷登台亮相,由于作者的笔法高超,全文读来丝毫没有

凌乱之感,人物形象各具情态,显得摇曳多姿,异彩纷呈。那作者是怎样描写这

些人物的呢!师:现在请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选

取你们感兴趣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讨论时间为10分钟,开始吧!

师:时间到,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啊!先请超越组的代表来说说吧!

师:哦,你们分享的是典型人物一一林黛玉。那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个人物的特

点。

师:首先咱们先抓住她的外貌,作者是怎么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啊?找出文中的原

句。

师:埃,“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

3

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师:这个“风流”是什么意思?

师:嗯,是说黛玉的风韵。这个“态度”呢?是我们现在的意思吗?

师:这是说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神态。师:从这句话中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师:对,有“不足之症",看出身子虚弱。

师:那这些都体现了黛玉怎样的特点啊?

师:同学们说到两个词,举止脱俗,体弱多病。这两个词用的不错,既恰当又贴

切,请坐。师:还能不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呢?飞翔组代表,你们来说说!

师:嗯,这一句一一两弯似蹙非蹙眷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时如娇花

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师:“似蹙非蹙”是什么意思?师:哦,眉头微皱,好像有点哀愁。

师:想象黛玉皱眉的这一神态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呀?

师:是呀,愁苦郁结、多愁善感的。师:这里又展现了她怎样的特征呢?

师:嗯,美丽多情;哦,姿容俏丽。师:还有同学说极富神韵。

师:这些词语都很贴切,你们小组表现的也不错,请坐!

师:进取小组也有想说的?

师:哦,你们讨论的是宝玉,还发现这里既有侧面描写,又有正面描写!

师:那快说说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怎样从侧面描写贾宝玉的?

师:嗯,有王夫人嘱咐林黛玉的话;林黛玉原先在家听母亲所说的话。

师:这二人分别是怎么说的?

师:嗯,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意思是

说贾宝玉是给全家人带来灾害的祸根。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

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意思是说贾宝玉喜怒无常。

师:而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

在内帏厮混

师: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的话,充分表现了什么?

师:是呀,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样坏,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

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

封建阶级的叛逆形象。

四、品读

4

师:在解读人物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了贾府这一环境。贾府庭院的气势之宏、

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

高贵。那么我想将这个题目改成“贾府迎黛玉”或“林黛玉住姥姥家”,你们看

可以吗?

师:大家都不赞同,那原因是什么?咱们依次来说说。

师:好,有同学提到“贾府迎黛玉”这个题目显得过于隆重,抬高了黛玉在小说

中的地位。

师:的确,不像原来题目那样充分显示贾府的威严了。

师:那“林黛玉住姥姥家”呢?这个很贴近生活吧?

师:是的,这是给人一种亲切感,可贾府不是一般的姥姥家,而是一个声势赫赫

的豪门贵族。所以也不好。

师:看到同学们能积极思考,老师深感欣慰。

五、小结作业

师: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红楼梦》重新认识了里面的人物,分析了典型

人物林黛玉和贾宝玉,课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文章,并完成这样一份作业:对

比林黛玉进贾府和薛宝钗进贾府的片段,谈谈你的发现和收获,写一篇读后感。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结束语:尊敬的评委老师,以上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请

问可以擦掉我的板书吗?

本文字数2651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

林黛玉进贾府

黛玉:多愁善感、姿容俏丽

典型人物

宝玉:喜怒无常、判逆性格

5

《蜀道难》试讲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

开场白:各位老师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5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

《蜀道难》,现在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诗歌,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你所知

道的著名诗人的称号有哪些?

师:听到同学们有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那还有吗?

师:嗯,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

师:大家已经快速抢答出来了。看来大家掌握的知识还真不少。那你们知道李白

为什么有“诗仙”这一美称吗?师:看你有话想说,就你吧!

师:你认为他写的诗有很多想象、联想、夸张,多写非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所以

称为诗仙。师:好,同桌再来说说。

师:你觉得是因为他写的诗数量多,成就最大。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猜测。可是你们的猜测还不够准确。老师给大家讲讲这

称号背后的故事。

师: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去访问,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贺知章尚未读

完,便激动不已,连连赞叹,称李白为“谪仙人",所以李白被世人尊称为“诗

仙"!

师:那么这首给李白带来“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有何魅力?让我们一起

走入诗歌,感受它带给贺知章的震撼,感受诗人震撼千古的一声长叹。

二、初读

师:在学习诗歌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下名家朗读,在听的过程中,听准节奏,把

握情感基调。

师:好,范读结束了。大家自由的朗读下这首诗,边读边划分节奏。之后同桌之

间互读一下,下面开始!

师:大家都读完了,刚才老师下去听了一下,大家都读的很投入。下面,我们找

一位同学为我们示范一下。哪位同学自告奋勇?

师:靠窗的男同学,请你!

6

师:嗯,读的声音很大,要是节奏能慢一点就更好了。请坐。

师:还有哪位同学来读一遍?

师:中间的女生,请你!这位同学读的可真有感情,读出了李白豪放的气势!好,

请坐。

师:这里老师也要提示一下,“噫吁嚷”要一口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危乎高

哉”亦当一口气读出。同时,诗文中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君”可

以读的亲切一点。师:来,大家再试试。

师:好,听着越来越有味道了!那下面老师再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诗歌,

这次读的时候,概括一下诗人的写作思路,看看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

后写了什么?

师:好,时间到,我们来解决下刚才的问题。谁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来说说?

师:课代表来说说吧。师:嗯,先叹蜀道之高,再叹蜀道之险,最后叹战祸之乱。

师:概括的真详细,请坐吧。

师:那让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

师:对,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是这作者反复咏叹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也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三、析读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蜀道难的?老师给大家十

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稍后请小组进行汇报。

师: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呢?

师:第一组讨论过程中眉飞色舞的,请你们小组代表先来说说吧。

师:你们找到的是蜀道之高的内容,找到了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师:作者一开篇先写神话传说,这样有什么作用呢?

师:看来你理解了作者的想法,没错,可以吸引读者兴趣。那从神话传说中你读

出了什么?

师:是呀,这是人类想改造自然的愿望。看看,连神话中的人物都难以逾越蜀道,

那么我们普通人呢?

师:看大家都在摇头,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师:的确,作者也在告诉我们,在历史上蜀道就已经不可逾越之高。

7

师:我们再来看这句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大家是不是觉

得“黄鹤”特别熟悉,想想它曾出现在哪些诗句中?

师:靠窗的这位女生,站起来说说吧!

师:嗯,你说唐代诗人崔颛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传说中仙人所乘的

一种鹤,昔人已乘黄鹤去。

师:你的记忆力可真不错,请坐。

师:那“猿猱'睨?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师:看来大家都比较疑惑。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组图片。

师:猿猱这种小猴子,速度非常快,来无影去无踪。看看,一个是善于飞翔的鸟,

一个是善于攀援的猴子,它们都难以过去,那么我们再看看我们普通人呢?

师:这位同学答出了我们的感叹“难上加难啊!”因此,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让我们一起再次把这句感叹读出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这一遍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蜀道之高峻,高不可攀。

师:关于蜀道之难,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内容呢?

师:噢,这一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师:作者用短短两句话,描述了人们怎样的动作、神态?

师:小组成员来补充。你觉得人们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

神情惶恐。

师:想象力很丰富,简简单单几个词语好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师:谁能为我们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好,你们三位同学登台表演。

师:大家觉得哪位同学是最佳演员?

师:看来大家都被这位同学的演技所征服。他表演出了作者的神情和动作。我们

把掌声送给这三位同学。

师:下面,大家再次朗读第一段,读出诗人的感叹,读出巍峨的蜀道,读出那难

以逾越之高吧!

师:果然,理解的到位,读的更有感情了。这遍朗读,老师听出了李白的饱含激

情的心声。师:还有哪位小组来汇报?好,第二小组代表!

师:噢,你们找到的是蜀道之险的内容。

师:那在这一部分作者写了哪些景?营造了怎样一种氛围呢?

8

师:有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渲染了苍凉的环境氛围。

师:是呀,这样空寂的氛围让人闻声失色,更是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已经展示出一段蜀道的视频,我们一起感受下!

师:这个视频看完了,给我们大家一种什么感受啊?来,一起说!

师:对,太险峻了!视频给人的冲击力真是太大了。

师:那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下这部分,读出惊险之感!

四、品读

师:李白的诗歌往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在这篇诗歌中是如何表现的?大家思考

一下。

师:有同学说引用神话传说;好,运用丰富的想象。还有吗?

师:没错,“四万八千岁”“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扪参历井”这些夸张也彰显

了李白浪漫飘逸的风格。

师:希望能够让同学们有所启发,学以致用。

五、小结作业

师:课上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们见识了高峻的蜀道,了解了它的险峻。其实课文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由

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一一赘述了。

课下,就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并完成这样一份作业:大家搜集一下,历史上

如何解决蜀道难这一难题的?下节课分

好,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结束语:尊敬的评委老师,以上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请

问可以擦掉我的板书吗?

本文字数2570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

蜀道难

李白

蜀道之高

叹!蜀道之险

战祸之乱

9

《锦瑟》试讲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7课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7号考生,今

天我试讲的题目是《锦瑟》,F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上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师:乐曲播放完了,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什么乐器弹奏的音乐声?

师:有同学说古琴。还有同学说古筝。师:还能再猜猜吗?

师:看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那老师就来揭晓答案了。其实这是瑟乐《淡月映鱼》。

师:大家听完这段乐声有什么感觉呢?

师:没错,就是哀怨。瑟音清幽哀怨,适合弹奏悲怨的曲调。有人曾经这样来描

述瑟乐,“如果说筝是青年的爽朗,琴是老者的沧桑,那么瑟便是中年的深沉”。

师:这人到中年,在饱尝了人间冷暖,历经人生百态,阅尽沧海桑田之后,又会

有着怎样深沉的内心体验呢?让我们走进李商隐的《锦瑟》。

二、初读

师:说到李商隐,谁能为我们介绍他呢?师:中间倒数第二排的女生,请你!

师:你说李商隐是晚唐诗人,字义山,河南沁阳人。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诗作

文学价值也很高。师:还有补充吗?好,同桌!

师:嗯,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

师:同学们说的没错,那大家知道吗,他的作品不仅文学价值也很高,而且数量

也是比较多的,一生中差不多留下了六百多首诗歌呢!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名家范读,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音、停顿以

及节奏。师:范读结束,大家觉得它的情感基调是?

师:没错,哀婉伤感的!而且这首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的,情调比较低沉,咱们

诵读时要放慢速度,读出一种迷惘的感觉。

师: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师:右边倒数第二排的男同学,请你!

师:嗯,读的声音很大,要是节奏能慢一点就更好了。请坐。

10

师:右边第三排的女生,请你!

师:这位同学读的可真有感情,声音可以再低沉些。请坐。

三、析读

师:这首诗内容隐晦、意境凄迷,语言华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说每

一联都代表了一种情境,一种心绪。现在老师再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以小组

为单位交流讨论:最打动你的是哪一联诗?一会老师会请小组代表来汇报讨论

结果,大家开始吧!

师:好,讨论的时间差不多到,大家应该都有了自己的讨论成果。

师:第一小组讨论的最激烈,就请你们先来说说!

师:你们和大家分享的是首联一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句诗。这里的“锦瑟”“无端”怎么理解啊?

师:你说,“锦瑟”是装饰华美的瑟,这是一种乐器。“无端”就是无缘无故地。

师:既然理解了这些重点词语,那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她说,不知什么缘故,锦瑟会有五十根弦,我现在已经年近半百,回首往事

历历在目,心绪难以平静。

师:大家觉得她理解的怎么样?师:嗯,说的很完整;理解的到位。

师:老师在这儿有个问题,古瑟多为二十五根弦,为什么诗中说是“五十弦”呢?

师:看你被难住了,那谁有想法?

师:旁边的同学看起来若有所思的样子,来,大胆的说说。

师:嗯,你提到了二十五根弦全都断了就是五十根弦了!

师:思维很活跃,不错,正是这个意思。古瑟是二十五根弦,如果都断了就是五

十根弦了,所以有暗指断弦的意思!

师:那从这里可以感受出?师:谀,对亡妻的悼念。

师:说到悼念亡妻,谁能思考一下还有哪首诗中李商隐也表达了思念之情?

师:没错,《夜雨寄北》。

师:你呀是从内容上进行解读的,理解的很准确,还结合了我们之前所学过的李

商隐的诗歌,看来你们小组用心讨论了,请坐!

师:左边第三排的同学,看你皱着眉头,是有什么疑惑吗?

师:哦,你有不同意见。你说,注释里明明说古瑟有五十根弦,说明这首诗里提

11

到的瑟就是这把传说中难得一见的古瑟。

师:你的看法很有道理,还结合了课下注释,很棒。那还有吗?

师:噢,你还结合“年华”来谈。“年华”指一生的意思。所以你认为这里的“五

十弦”指的是诗人的年龄。你觉得此时的诗人手抚着古瑟,凄凉、哀婉的琴音

似乎在拨动着诗人逝去的年华。

师:嗯,你这种看法是说从首联中读出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这种解读角度也是

不错的!请坐。

师:正如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种看法”。有点人认为这是悼亡说,有

的人认为这是自伤身世说。所以你们读出不一样的角度是非常正常的!

师:看来大家非常投入的参与到学习中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老

师要为你们这种学习方式点个赞!

师:现在大家齐读首联,读出这里的凄凉、哀婉、悼念。

师:第二小组,你们也来说说吧!

师:最打动你们的是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因为你们感受

到了诗人的执着!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师:原来你们一致认为:不管诗人抒情的对象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诗人的

情感是哀伤、凄迷、难以排解,但是又时时萦绕在心头!

师:噢,你们还说诗人直抒胸臆把这种心绪表达出来!

师:你们是从内容上读出了诗人的心绪,很有想法,不错,请坐!

师:还有其他见解吗?第三小组代表!

师:你们发现了尾联在构思上和首联的“思华年”相呼应!

师:你们先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这种种感慨岂待现在回顾追忆,它发生时我已经怅然若失,事后更何从追寻

呢?师:那你们读出了诗人的?师:噢,惘然若失!

师:你们小组从诗人奇丽的构思上进行了分析,分析的很有见地,请坐!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感情齐读最后一联,读出诗人的怅然!

四、品读

师:刚才我们详细了解了首联和尾联,现在谁能说说除了悼念亡妻外,他究竟是

为了什么而如此哀怨悲痛?

12

师:提醒同学们,可以结合李商隐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进行探讨哦。那这个

小问题大家课下自主解决,下次课请同学们互相分孚。

五、小结作业

师:好了同学们,不知不觉到了下课的时间,今天我们重新认识了李商隐,两组

同学也从不同角度解读了首联和尾联,感受了一段美好而又感伤的回忆。

师: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朗读诗歌,熟读成诵,并完成这样一份作业:课外阅读李

商隐的两首《无题》,体会其诗歌的艺术风格,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结束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的耐心聆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本文字数2456字,同学们根据面

试时长进行增减

锦瑟

李商隐

悼念年龄执着

13

《寡人之于国也》试讲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5号考生,今

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里面哪些句子

让你们印象深刻呀?

师:左边第三排的男生,请你说一说。师:你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师:还有其他回答吗?好,同桌也来说说吧!师:你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啊!大家都请坐!这些句子不仅让大家印

象深刻,而且还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

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初读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合

上课本,老师已经将生字词整理到了PPT上,谁来读一读?

师:中间倒数第二排的这位女生,请你来说说!师:同学们觉得她说的怎样啊?

师:是呀,很有气势。但是有个字的读音要注意,“直zhi不百步耳”,“直”在

这里是通假字,通“只”,“只是、不过”意思。来,再读一遍!师:这次读得

很正确!请坐。

师:对于文言文来说,实词虚词的学习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这

篇文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词,它就是“数罟二大家怎么理解呢?

师:是的,结合注释可以知道,这是细密的鱼网。

师:现在请男女生分角色大声朗读课文,男生读梁惠王的话,女生读孟子的话。

我们来还原这场充满智慧的政治对话,同时思考课文的行文思路,想想课文讲

14

述了一件什么事?

师:好,朗读结束了。现在谁来概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最后一排的男生,就你来说吧。

师:你觉得是梁惠王向孟子请教“民不加多’的原因。

师:文中主要人物已经体现出来了,但是课文只写了这一件事吗?

师:同桌来补充。

师:嗯,孟子认为“民不加多”的原因是梁惠王和别的国君在治理国家上并没有

本质区别。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师:这样一梳理,文章的思路是不是就更清晰了!所以,本篇文章按照先后顺序

主要写了提出疑问、找出原因、给出方案等内容。

师:你们配合的很默契,不愧是黄金搭档,都请坐。

三、析读

师:嗯,这一句一一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师:孟子说这句话是想表达什么呢?

师:诙,孟子想说,你可别有优越感了,你的治理方法啊,和别的国家并没有什

么本质区别。

师:面对如此自负、孤傲的梁惠王,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这个问题,

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用打仗中,逃跑五十步,笑话逃跑一百步的例子,

含蓄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师:从这里大家看出什么?

师:嗯,梁惠王虐民暴政、穷兵璇武的本质。还有吗?

师:埃,孟子论辩的艺术性。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换个思路,孟子能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呢?

师:看来,大家都很了解大王的脾气。是啊,在古代没有人敢于去忤逆皇上,更

别提当面批评他了。师:在这场对话中,核心的话题是什么?师:对,“民不

加多

师:那“民多”这件事很重要吗,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

师:嗯,战国时,各国都想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想达到这个目的首要条件就是

劳动力要充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想要民多。

15

师:所以呀,为了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劳动力。

师:果然人多力量大,你们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请坐!

师:孟子除了以战喻,还说了什么呢?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看起来胸有成竹的,你们来说说吧!

师:哦,孟子还说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

师:嗯这是孟子提出“使民加多”的措施。这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呢?

师: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使百姓住有房,

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师:大家觉得这一部分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

师:是呀,连用排比,说服力强。这样才让人更加信服。这种说话艺术,我们也

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生活和写作中去。师:你们认同孟子的思想吗?

师:没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也是如此。要想国家富强,必须首先保

障百姓安居乐业。

师:你们小组从关键信息入手,善于从细节处学习,非常好,请坐。

师: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大家想想梁惠王听后会有什反应?孟子的政策有

可能实现吗?

师:穿红色衣服的女生,请你来说说。

师:嗯,梁惠王可能惊讶的长大了嘴巴,没想到治理国家还有这么多学问。

师:想象力很丰富,描述的也很形象,语言表达能力不错,请坐。

师: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个扮演梁惠王,一个扮演孟子,把这个对

话展现出来。

师:大家觉得他们表演的怎样?

师:惟妙惟肖的。来,把掌声送给我们的演员们。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起齐读这部分内容。

师:果然,理解的到位,读的也不一样了。

四、品读

16

师:现在谁来说说,你从孟子的说话艺术中学到了什么?

师:你看起来有话想说,就请你!

师:嗯,说话时连用排比,可以增强说服力。

师:还有吗?好,旁边的同学。

师:噢,你学到了深入浅出的说话艺术。

师:看来这节课大家收获都很多啊,请坐。

五、小结作业

师:通过刚刚同学的积极参与,我们了解到了“民多”的重要性和孟子对于“民

不加多”的回答,感受到了梁惠王的穷兵^武,孟子讲话的技巧,以及仁政思

想。其实这样精彩的内容还有很多,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课上老师就不给大家

继续拓展了。并完成这样一份作业,那就是:写一写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

感悟。

师:好的,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设计

结束语:尊敬的评委老师,以上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请

问可以擦掉我的板书吗?

本文字数2534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

寡人之于国也

以民仁

战不政

喻多思

17

《宇宙的边疆》试讲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第13课

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14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

题目是《宇宙的边疆》,现在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组图片,这图片上都是太阳系中

的行星,谁来猜猜它们各自的名字?师:右边第三排的男生,请你!

师:水星、金星、地球、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师:还有补充的吗?好,同桌。

师:对,火星、木星。

师:那你们二人能不能合作把这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标记在黑板上

的太阳系里呢?

师:看来咱们班有不少天文达人啊!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下

神秘的宇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宇宙的边疆》。

二、初读

师:同学们说说,看到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师:看你眉头紧皱的样子,来,你说说。

师:你说,宇宙本来是无法讨论边际的,可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作《宇宙的边疆》?

师:还有同学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师:看来大家都有认真的思考,不错!既然同学们有这样的疑问,那就尝试着来

解决问题吧!现在就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时间为6分钟,边读边思考这两

个问题。

师:大家都读完了,谁能为我们解答第一个问题?靠窗的同学,请你来回答!

师:哦,你说这个题目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揭示了文章要说明的内容,也就是

介绍了宇宙的大小、范围、内容等问题。

师:你抓住了文章所要说明的内容,总结题目的意思,找到了关键,非常好,请

坐!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

师:左边第四排的同学,请你!

18

师:哦,你说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文题所指宇宙

的边疆仅仅指目前所探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师:是呀,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

但这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

谜,因此,文题所指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测到的宇宙的范围,文题不矛盾。

师:你这是从目前科学研究所探测到的宇宙的范围角度理解的。解读的很到位,

看来用心思考了,请坐!

师: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第一个问题解决了。谁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

师:有同学已经说出来了,没错,就是空间顺序。

师:按照空间顺序,由大尺度空间向小尺度空间推进。那作者按照顺序都介绍了

什么呢?

师:嗯,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师:你们很厉害,集思广益就把问题解决了!

三、析读

师:下面,让我们跟随卡尔•萨根这位科普教育家一起来认识我们人类的大家园

——宇宙。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宇宙、对人类分别有着怎样的认

识?然后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十分钟后我们会请小组代表进行汇

报,大家开始吧。

师:同学们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问题解决的差不多了。第二小组的代表先

来汇报吧!

师:你们概括了作者对宇宙的认识,觉得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

师:语言组织的很精炼。的确,宇宙给我们留下辽阔无垠、神秘莫测的印象,那

这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嗯,这一句一一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

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师:是呀,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宇宙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

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我们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文中还

有那句话印证了作者的看法呢?嗯,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

19

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

你们小组很细心,找的很全面,请坐。

考验大家课外知识的时候到了,谁知道宇宙中还有哪些行星可能与地球相似,适

合人类居住呢?

第一排穿红色衣服的女生,你来说说!

你说与地球类似的有火星和金星!

那你知不知道这些星球中有哪些不利于我们人类生存的因素呢?

嗯,火星上面几乎没有液态水,金星非常热。

看来你也是个有人啊,都能说出专业的“液态水”!请坐。

还有同学想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吗?

有同学说,他知道类地行星的显著特征。那你快来说说!

嗯,大气浓度适当、拥有液态水、适中的温度和稳定的气候。

同学们的课外积累很丰富啊,老师要给你们点个赞!

第五小组的同学,你们看起来有想说的,那就来说说吧!

你们找到的是这句一一“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二

这里可以看出什么呢?

是呀,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如同尘埃一样渺小。

老师在这有个疑问,能否把这个“只不过”删掉呢?

看大家都不赞同,那小组代表接着说说理由吧。

的确,如果把它删掉,就无法强调人的渺小了。所以咱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

要重读“只不过”一词。

除此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了两段名言,这有什么

用呢?

没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是不是也突出说明宇宙的特点一一任何人在宇宙面

前都是渺小的,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同学们不仅学习时要细心,全面的把握

文章,还可以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手法用到写作中去。

四、品读

师:文章中还有几处比喻,比如“向大海涉足”、“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

们召唤”等一系列说法中的“海”就是“宇宙”。那作者形象地把宇宙比作大海,

20

这样比喻有什么效果呢?

师:有同学说感觉地球是宇宙汪洋之中沧海一粟。

师:还有同学说可以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宇宙是一片汪洋大海,地球位于汪洋大海

之滨。

师:我听到第二排这位同学提到人类的努力和付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

师:既然我们的付出和努力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去探索

宇宙的奥秘?

师:同学们体会的可真深刻,人类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探索宇宙的奥秘。

对宇宙及其他星体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更科学合理地驾驭自

身,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师:这也是今天我们来探索宇宙的意义。

五、小结作业

师:很快到了下课的时间,我们今天体会了文章题目的妙处,找到了文章的写作

顺序,感知了作者对人类和宇宙的认识。

师:课下,请同学们观看《大国的崛起》、《宇宙》两部系列片,体会解说词的特

点。下节课我们分享交流。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结束语:尊敬的评委老师,以上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请

问可以擦掉我的板书吗?本文字数2453字,同学们根据面试时长进行增减。

宇宙的边疆

宇星恒太行

宙系星阳星

(辽阔无银,神秘莫测)系

21

《动物游戏之谜》试讲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第12课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7号考生,今

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动物游戏之谜》,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相信大家都养过小动物,那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吗,每当它自己或是遇到同类

的时候,就会进入玩耍的状态,谁来说说你都见过动物哪些游戏行为呢?

师:噢,你见过小猫玩球。师:嗯,看得出你认真观察了。还有其他回答吗?

师:嗯,你说小狗追鸡,只是追着它玩,并不吃。

师:看来你用心的去留意身边的事物了。

师:其实啊,动物不仅会做游戏,而且有很多游戏行为,那今天我们就走进《动

物游戏之谜》,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研究的。

二、初读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同时,边

读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问题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问题二:找出本文的行文结构。

师:好,开始你们的朗读吧。

师:课文读完了,哪位同学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呢?

师:靠窗的这位女生,你来说说吧!师:同学们觉得她回答的怎么样啊?

师:嗯,回答的很正确,概括的也很全面,一看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

师:是的,课文介绍了动物存在游戏行为和动物游戏类型,进而提出动物游戏的

四种假说,最后表明要解开秘密还需深入研究。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