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法有关国家财产强制措施豁免问题研究,国际法论文国家财产强迫措施豁免是指一个国家财产免于在另一国法院诉讼中所采取包括扣押、查封、扣留和执行等强迫措施。国内法院对外国财产的强迫措施可详细分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在法院审理之前为确立管辖权而进行的查封或扣押外国财产的临时性措施,即财产保全;第二种是在审理经过中为确保履行预期判决而采取的查封或扣押等中间性措施;第三种是在法院判决后为执行判决而采取的包括扣押、没收等各种强迫措施①。在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第一二种情况称为财产保全〔第一种情况即中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诉前财产保全〕,第三种情况称为判决的执行。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下面简称联合国豁免公约〕第三部分不得援引国家豁免的诉讼第21条十分规定了使领馆〔国际组织〕的财产、的财产、银行的财产、文化遗产以及国家档案等几种特定种类的财产享有国家豁免权,免于在另一国法院诉讼中所采取包括扣押、查封、扣留和执行等强迫措施。该第21条旨在为某些特定财产种类提供一些保卫,将其排除在任何推定或默示同意强迫措施的范围之外。该条款的规定试图防止作出任何这样的解释,即已划定归属任一特定种类的财产实际上是国家专门用于或意图用于非商业性用处以外的目的的财产②。这种保卫被以为是必要而及时的,由于在一些案例中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形,即扣押或冻结外国财产,十分是银行账户款③、银行资产④、使领馆的财产⑤以及其他同样值得保卫的特定种类财产。这些特定种类财产中的每一种由于其本身性质决定,必须以为用于或意图用于排除任何商业考虑的性目的。一、关于使领馆的财产的强迫措施豁免问题联合国豁免公约第21条第一款第1项规定一国外交代表机构、领事机构、十分使团、驻国际组织代表团、派往国际组织的机关或国际会议的代表团履行公务所用或意图所用的财产,包括任何银行账户款项不应被视为一国详细用于或意图用于非商业性用处以外目的的财产。这一款所列财产仅限用于或意图用于行使国家外交职能的目的。这显然不包括诸如使馆为商业目的保有的银行账户一类的财产⑥。有时候,混合账户会引起困难,这种账户以使馆的名义开立,但有时用于支付,如购买货物或服务,作为使领馆的经常开支。从一些判例来看,似乎有一种趋势,即这种银行账户中属于外国的存款不应受法院地国法院的查封令管制,由于这种账户一般来讲是非商业性质的。此处也不包括那些曾用于或意图用于、但今后再也不用于或意图用于外交或同类目的的财产。使馆和代表团一词包括1975年(维也纳关于国家在其对普遍性国际组织关系上的代表权公约〕所指的常驻观察团和观察团⑦。(关于国家豁免的欧洲公约〕〔下面简称欧洲豁免公约〕对使领馆或国际组织的财产免于一国法院的强迫措施没有十分规定,只是在第23条笼统规定不得对缔约国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的财产采取任何执行措施或保全措施,在第32条表示清楚:本公约任何条款均不影响与外交使团、领事馆及其有关人员的执行职务有关的特权和豁免权。显然,欧洲豁免公约强调的是司法管辖豁免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大使馆的财产明确规定了不得采取强迫措施。该公约第22条第三款规定:使馆馆舍及设备,以及馆舍内其他财产与使馆交通工具免受搜寻、征用、扣押或强迫执行;第45条第一、二款规定:遇两国断绝外交关系,或遇使馆长期或暂时撤离时:接受国务应尊重并保卫使馆馆舍以及使馆财产与档案,纵有武装冲突情事,亦应如此办理;派遣国得将使馆馆舍以及使馆财产与档案委托接受国认可之第三国保管。这表示清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大使馆的财产都是不容侵犯的。不过该公约并未对外交帐户等其他财产做明确规定,可能是由于公约制订时国际金融尚未发展至如今的程度。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相比,(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对领事馆财产的保卫就没那么彻底了。公约第31条第四款规定:领馆馆舍、馆舍设备以及领馆之财产与交通工具应免受为国防或公用目的而施行之任何方式之征用。如为此等目确实有征用之必要时,应采取一切可能步骤以免领馆职务之执行受有阻碍,并应向派遣国为迅速、充分及有效之赔偿。从这一规定的内容来看,该公约只是明确领馆的财产未经派遣国同意并给予补偿的情况下,不得被征用;至于能否允许被采取扣押等司法强迫措施,公约并未明确。二、关于军事财产的强迫措施豁免问题联合国豁免公约第21条第一款第2项规定属于军事性质,或用于或意图用于军事目的的财产不应被视为一国详细用于或意图用于非商业性用处以外目的的财产。这里的军事一词理解为包括海军、空军和陆军⑨。的财产免予外国法院的执行,各国的实践是趋于一致的,不仅在联合国豁免公约中明确加以规定,而且也早已具体表现出于相关国际公约中,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例如军舰这一典型的军事财产,1926年(统一国有船舶豁免的某些规则的国际公约〕第3节就规定对军舰不得以任何法律程序进行拿捕、扣押或滞留,并不得对其提起对物之诉。世界各国无论主张绝对豁免权还是相对豁免权,一般都把军事财产列入豁免范围之内。能够讲,联合国豁免公约这一规定符合国际习惯法,在这方面各国基本不存在争议。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第1611条(b)项〔2〕款规定,军事财产享有绝对的执行豁免。根据该条,财产假如用于或意图用于军事活动有关的财产,而且有军事特质,或在一个军事当局或国防机构的控制之下,则能够绝对地免予被强迫执行,而且和银行的财产不同,有关外国的军事财产是不能够被放弃的⑩。美国国会的立法报告表示清楚提供外国军事财产绝对执行豁免的理由有二:第一是避免在牵涉军事援助或军售外国等事情上引起外交摩擦;第二则是不鼓励外国对美国的海外军事财产进行强迫执行措施辑讹辊。而受保卫的军事财产有两种:第一是具有军事特质的器材,包括武器、弹药、军事运输工具、军舰、坦克、导弹等;而第二种则是在一个军事当局或国防机构的控制之下的财产,它指的是军事运作所必须的物资,即便这种财产并不具备十分的军事性质,例如食物、衣服、燃料、办公器材等。而所有免予被执行的军事物质都必须是如今或将来将要用于军事用处,因而退役的军事多余物质不能享有执行豁免。在司法实践方面,美国法院仅审理过一宗与执行外国军事财产有关的案件,在贝林国际公司诉伊朗皇家空军案中,法官以为由于争议中的财产未被证明具有军事特质,而且当时为一个运货人所持有,并非在伊朗空军的控制之下,且该运货人也不是军事当局或国防机构,所以原告能够对该财产执行强迫措施輰讹辊。三、关于银行财产的强迫措施豁免问题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为筹集资金,代表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等。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的服务,这是由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因此,一个国家银行的财产往往与主权权利的行使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能否意味着银行的财产在执行豁免方面比其他国家财产程度更高层次呢?1.外国及国际公约的立场分析在实践中,各个国家和地区做法不大一样。主要存在下面三种立场:一是限制豁免立场。美国是华而不实典型代表。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无论从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竭力保卫外国银行或货币当局的资金及其它财产的安全。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第1611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美国给予外国银行及其它货币当局的财产以绝对的执行豁免,但其措词是:〔外国银行〕为其本身利益而持有的财产才不得被扣押和执行,这意味着,假如外国银行持有的财产是用于其他目的诸如投资、金融交易的话,则不享有执行豁免。也就是讲,根据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的规定,外国银行或者货币当局持有的财产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才享有执行豁免的权利:第一,财产的所有者必须是银行或者货币当局;第二,财产必须不是用于投资、金融交易等商业目的;第三,没有明示放弃豁免的情形。这跟美国在国家主权豁免问题上持限制豁免立场是一致的。加拿大也是持这种立场的国家,根据加拿大(国家豁免法〕的规定,外国银行的财产假如是用于商业用处,则不享有执行豁免;假如用于非商业用处,则享有执行豁免。二是绝对豁免的立场。代表国家是英国。英国(国家豁免法〕第14条第四款规定,属于外国银行或其他货币当局的财产,不得被视为商业财产。这意味着,外国银行的财产,无论其用于商业目的还是非商业目的,只要所有人是外国银行或货币当局,一律享有执行豁免权。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也持这一立场。该公约第21条第一款规定,外国银行或其他货币当局的财产不应被视为第19条(c)项所指被一国详细用于或意图用于非商业性用处以外目的的财产。而这种财产是不得在另一国法院的诉讼中被采取判决后的强迫措施的。很显然,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对外国银行的财产给予了十分保卫,不区分银行财产是用于商业目的还是还是非商业性用处以外的目的,一律给予执行豁免。三是不予十分豁免的立场。大部分欧洲大陆法系的国家都是采取这一做法的,例如德国、法国、瑞士等国法院的实践表示清楚,这些国家并没有将外国银行或者其他货币当局的财产列为特殊财产,给予执行豁免。这种立场跟这些国家的银行在国内法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有关。比方德国的(联邦银行法〕赋予德国银行完全的自主权,其组织上不受总理的领导,不受的监督,也不受银行监督局的检查,德国只是央行的最大股东,对央行的业务不得进行干预。这表示清楚,从法律意义上,德国央行的财产与机构的财产是不同的。(欧洲国家豁免公约〕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即对外国银行的财产不作十分规定,不将其视为能够豁免的财产。属于英美法系的澳大利亚也持这种立场,其(外国国家豁免法〕中没有专门保卫外国银行财产的规定。2.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在国家豁免问题上都是持绝对豁免立场的。我们国家于2005年9月14日签署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这从某种意义上表示清楚我们国家在国家豁免问题上已逐步转向限制豁免立场輱讹辊。但是在对待外国银行财产问题上,在我们国家的司法实践中,仍然持绝对豁免立场,即我们国家法院既不对外国银行行使司法管辖权,也不对外国银行的财产采取强迫措施。但是这一做法长期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直到2005年,我们国家出台了(外国央行豁免法〕,明确规定对外国银行财产给予财产保全和执行的司法强迫措施的豁免。而且,根据(中国香港十分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国澳门十分行政区基本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分别征求了港、澳十分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澳门十分行政区的意见后,决定把(外国央行豁免法〕作为(基本法〕的一个附件,使(外国央行豁免法〕既适用于我们国家内地对外国银行财产的豁免,同时也适用于香港和澳门十分行政区。这一做法对于给予在香港的外国银行财产以豁免保卫,维护并稳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国家(外国央行豁免法〕在第1条中明确规定:中国对外国银行财产给予财产保全和执行的司法强迫措施的豁免;但是,外国银行或者其所属国书面放弃豁免的或者指定用于财产保全和执行的财产除外。这一规定表示清楚,外国央行财产在我们国家唯一的强迫措施豁免例外是银行所属国明示放弃豁免或者指定该财产用于财产保全和执行,而没有像对待其它国家财产那样将其区分为用于非商业性用处和商业性用处,其这一立法原则与联合国国家豁免公约的规定是一致的。我们国家(外国央行豁免法〕固然内容只要短短的4个条文,但它毕竟是我们国家有关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方面的第一部法律,为今后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公约〕在我们国家的施行,以及我们国家下一步制订全面的国家豁免法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法也为进一步促进我们国家金融国际化,促进上海、深圳等城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起到积极作用。四、关于国家档案的强迫措施豁免问题联合国豁免公约第21条第一款第4项规定构成一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或该国档案的一部分,且非供出售或意图出售的财产不应被视为一国详细用于或意图用于非商业性用处以外目的的财产。这一规定的目的是只保卫定性为构成国家文化遗产或档案的一部分而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輲讹辊。这种财产并非供出售或意图供出售时依本条遭到保卫。其他国际公约并没有对国家档案免予强迫执行措施作出十分规定,但是从某些条文中可以以推出相关意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45条第一、二款规定:遇两国断绝外交关系,或遇使馆长期或暂时撤离时:接受国务应尊重并保卫使馆馆舍以及使馆财产与档案,纵有武装冲突情事,亦应如此办理;派遣国得将使馆馆舍以及使馆财产与档案委托接受国认可之第三国保管。(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33条十分规定了对领馆档案的特殊保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料包类餐饮加盟合同(2篇)
- 2024-2025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模拟题】
- 2024-2025部门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2025项目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达标题】
- 2025标准物流行业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上海租房合同范本【标准】
- 2025年滤波型无功补偿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物流行业劳动合同
- 2025年湿式碾米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室内LED照明灯具合作协议书
- 培训行业用户思维分析
- 星巴克消费者数据分析报告
-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 PMC-651T配电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使用说明书V1.2
- 中国红色革命故事英文版文章
-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三章 运动性病症
- 雷雨话剧第四幕雷雨第四幕剧本范文1
- 办公设备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 服装终端店铺淡旺场管理课件
- PQR-按ASME要求填写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 医院中央空调维保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