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篇九年级上语文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积存词语。
2、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3、初反复朗读,感知清爽明朗,节奏欢快的诗歌语言。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读全诗,体会本诗明媚清爽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2、联想想像法。
3、评析观赏法。
4、探究学习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奇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很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汲取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爽的气息,装饰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日,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倾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诞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头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始终保持缄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仆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奇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将来真诚的祝愿。诗中“雨”成了温顺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盼望。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禁锢(jìngù)留滞(zhì)喑(yīn)哑(yǎ)襁(qiǎng)褓(bǎo)
(2)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迫,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其次节应读得轻柔、温柔,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昂扬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召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盼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愿的心愿”加点的词要重读。)
2、详细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玩耍的脚印清楚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索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顺布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玩耍的春雨;英勇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盼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气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盼望。
(3)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尝。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盼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欢乐地安眠/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愿的心愿”。
(4)齐读第七、八节,品尝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英勇、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概昂扬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盼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盼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英勇的笑,只有英勇地笑,才有盼望,“笑”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观赏品尝
(1)细腻精致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方之中,境地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愿的心愿。”
赏析:捕获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愿的心愿”,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表达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给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处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呈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剧烈的共鸣?
四、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顺可亲,却又英勇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醉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头“作诗的知己吧!让很多宝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颜色、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五、作业布置
仿照本文,以“的述说”为题,写一首诗歌。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其次课时
【要点】人物与主题
一、课文中写了家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假如说家乡风光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家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伤之至了。
——闺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我
二、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伤。
1、描写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淳朴天真、可亲得意受尽生活熬煎、命运凄惨
动作语态聪慧英勇、活泼开朗迟疑麻木、苦痛难言
对“我”的态度情真意切亲切无间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布满热忱和盼望将盼望寄予神灵
2、变化缘由
社会的:多子,饥饿,苛税,兵,匪,官,绅,犹如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阶级的: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累民众的代表。
三、杨二嫂:
外貌:西施圆规”
职业与性格:美貌招生意无业泼悍、放纵、尖刻、自私
结论: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污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污辱和损害着别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表达者线索人物——--小说真实便于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悲伤生气别离盼望
(3)怎样对待闰土——悲伤中怜悯圆满中关注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盼望的学问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漂亮,只有在原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五、“我”母亲:
慈爱、宽容、厚道地对待全部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正:变卖家产,告辞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儿:
20年前的闰土和“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日的闰土我;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转变命运的财宝!
结论:
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头“飞”向这个既生疏又新奇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盼望
板书:
景
悲(比照)变——农村破败人际隔膜
人
教后反思:
观赏小说,要学会分析人物,由于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时,不妨写一写人物小传,这是一个从整体感知到局局部解,再从局局部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才会成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才有可能成为共性化的阅读。
九年级上语文教案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读诗歌。
2、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4、品尝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观赏诗歌的力量。
教学重点:
在学生朗读的根底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1、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使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2、象征的表现手法。
3、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争论法。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了解艾青新诗创作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精确理解这首诗奠定根底。
2、注意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意。
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品尝重点诗句,在品尝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4、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空间,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以朗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深层含义。故此,学习方法上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课时安排:
教学步骤:
课前布置:
A、搜集诗人的有关材料;
B、查阅有关抗日战斗的史料;
C、选阅一些爱国诗歌,预备朗读竞赛;
一、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状况。
二、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保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板书:我爱这土地)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抗日战斗的镜头和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三、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肤浅愁闷。抗战时期的诗作,风格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肤浅,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伤的诗人”。在中国新诗进展,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勋章。学生搜集资料较具体的赐予口头表扬。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四
【教材分析】
1、学问目标:
生字词、运用比照塑造人物、描写景物,闰土、杨二嫂形象的意义,小说中谈论语句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力量目标:
理解运用比照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理解小说中谈论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鲁迅先生通过小说所抒发的盼望有新生活的感情。
4、创新目标:
抓住家乡人物的变化和景物的变化分析人物,理解主题。
【学情分析】
初一和初二年级时各学了几篇鲁迅先生的作品,给学生打下了肯定的根底,学习本文较易理解。但文中的谈论有难度,因此理解谈论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教师应重点讲解。
理解运用比照突出家乡人物和景物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这是本文的重点,学生已具有初步赏析文章的力量,因此可以鼓舞学生赏析,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赏析力量。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介绍与写作背景。
朗读课文,把握字词。
整体感知,分析段落构造。
教学流程
师生互动(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一、介绍及写作背景
1、介绍。(采纳提问的形式)
2、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家乡》的素材,是鲁迅1911年12月初从北京回家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殊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夫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的住宅,于11月21日迁入,完毕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2月1日,鲁迅离开北京南返,于4日抵家乡绍兴,在家停留至本月24日,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卖掉故宅后,鲁迅将家中什物“可送的送,可卖的卖”,都处理了,4月24日下午,鲁迅“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于29日回到北京。
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夫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30,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樵悴,向鲁迅叙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凄惨境况,引起了鲁迅深切的怜悯。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受,艺术地再现于小说《家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朴实的农夫形象。二、朗读课文、把握字词听录音,要求学生画诞生字词:
阴晦(huì)猹(chá)五行(xínɡ)缺土弶(jiànɡ)脚踝(huái)潮汛(xùn)髀(bì)愕(è)然嗤(chī)笑吓(hè)瑟(sè)索黛(dài)恣(zì)睢(suī)阴晦萧索聚族而居无端家境素如许潮汛苏生愕然鄙夷嗤笑瑟索打拱惘然隔膜辗转恣睢三、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分为三个局部,并用1~2句话概括出课文内容。四、自读课文划分段落第一局部(1~5段)交代“我”回家乡的季节、地点、缘由。
其次局部(6~77段):表达“我”在家乡的所见所闻。这一局部着重写家乡人物的变化,又可分三层。
一层(6~33段):写“我”和母亲相见、谈话。
二层(34~52段):写乡镇小市民杨二嫂的破产和巨大变化。
三层(53~77段):写闰土的到来,他的变化,使“我”对记忆中的家乡的美妙憧憬彻底破灭。
第三局部(78~88段):写“我”离开家乡时的感受,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哲理性的结尾,深化了小说的主要思想。五、作业用1~2句话概括你对文中人物的印象。
其次课时
一、师生研讨
1、组织教学,了解学生们的预习状况。
很快乐今日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鲁迅的小说──《家乡》。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校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外国人来华签证邀请函的相关内容
- 小儿窒息复苏教学课件
- 小儿烧伤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手车交易定金合同范本
- 小儿推课件教学课件
- 小儿推拿课件教学
- 农村平房整栋出租合同范本
-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招录司法雇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出租房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 肿瘤恶液质营养治疗指南
- 美术实训室功能设计方案
- 护理优势专科汇报
- 放射科新技术介绍
- 银行职工反诈工作总结
- 设备安装管理培训课件
- 老年人转运照护-轮椅运转
-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 7-聊城东制梁场80t龙门吊安拆安全专项方案-八局一-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山东段)工程ZJTLSG-2标段
- 中兴 ZXNOE 9700 系统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