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拨动“语言”之弦,奏响“积累”之音——统编小学语文三上第七单元整组教材解读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们组所解读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下面由我做本单元的整体解读。我说课的题目是《拨动“语言”之弦,奏响“积累”之音》。单元内容的安排我们先来看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单元导读页;《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3篇精读课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和《语文园地》。各部分内容前后关联,相互支撑,共同为学生语文要素的习得提供途径。语文要素的体现那么,本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呢?首先:一、读懂单元导语,明确单元目标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的导读页都用简短的语言明确提出单元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画面精致富有内涵。在单元导读前,师生共读导读页,有利于把握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核心要素。本单元人对文主题的描述是: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插图是:一棵绿色的小苗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再看语文要素的提出,简洁明确: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因此,我们知道,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语文要素是: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留心生活记录想法(贴板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哪些地方呢?二、梳理文本内容,扣准语文要素《21大自然的声音》:课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他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比如,将大自然的声音比作“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让人身临其境;将风、水、动物等当作人来写,“演奏”“喜欢玩打击乐器”等词语,使文章更加生动,充满童趣;第二自然段描写“微风”与“狂风”的语句,对仗工整,对比鲜明,充分表现出两种风的不同特点;第三自然段,“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一句,语势层层推进,宛如乐曲逐渐攀升,直至高潮,印证了“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等拟声词生动地描摹了大自然中的各种雨声,表现了水的声音美妙多变的特点,写出了声音的丰富性。《22.父亲、树林和鸟》一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课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多处使用多个修饰语连用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比如,“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中,“凝神静气”说明了父亲观察细致而专注,对大自然的生命充满敬畏。“像树一般兀立”显出此时的父亲仿佛与树林融为一体;“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等词句,生动贴切地描写了树林的环境,而父亲能从中分辨出鸟味,凸显了他观察细致,对大自然有着真切的了解,是一个真正的爱鸟之人。《23带刺的朋友》语言生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诡秘”“匆匆”“爬来爬去”“打了一个滚儿”等词语,将刺猬聪明伶俐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有很强的画面感;二是“朦胧”“斑斑驳驳”等环境描写渲染了秋夜的气氛,突出了刺猬“偷枣”的趣味;三是作者对此刺猬的称呼,由“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到“小东西”,喜爱之情逐步加深,体现了对这位朋友的特殊情感。本单元口语交际话题是“身边的‘小事’”,习作话题是“我有一个想法”,将学生的视眼拓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两者更多地指向于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摘抄写得好的语句,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同时掌握摘抄的基本方法。语文要素的落实拨动“语言”之弦,奏响“积累”之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落实语文要素呢?一、依托习题,思考语言表达的意韵统编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用一道道课后题呈现要落实的语文要素的,这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这些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蕴涵着编者对文本解读的导引,是对文章重难点的外化的呈现方式。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课后习题成为课堂教学的支点。例如:《刺猬偷枣》一文,在关注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时,教师可以重点结合课后第三题,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刺猬称呼的变化,并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各种称呼蕴含的情感。比如:称“那个东西”时比较平淡,不带感情;称“那个家伙”就显得比较亲近了;而“小东西”一般是亲昵宠爱的称呼,显得格外亲近了。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体会:越来越亲近的称呼,表现了作者对刺猬逐步加深的情感。二、创设情境,渲染语言表达的氛围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运用情境创设,能为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时,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图画、视频营造氛围,将学生带入课文美好的意韵中,品味文本语言之美。三、调动经验,拉近学生与语言的距离真正的阅读,是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教师要善于调动或补充相关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全身心地去品味,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教学中,借助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关注描写声音的词语“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感受语言的生动时,可让学生说说“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风声,这样的风声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比如,清晨公园里的微风是“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夏天下暴雨前的狂风是“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一些电影里也有狂风大作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描写声音的词语,使大自然的声音变得形象可感,既贴切地表现了不同风声的特点,又让风声有了感情和个性。四、想象画面,感知语言表达的形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想象画面能力,把文字转化成画面来解读课文中那些具有画面意义的内容。例如:在《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中,引导学生体会“凝神静气的像树一样兀立的父亲”一句,可以让学生想象画面,表演树林边兀立的父亲,从而理解这里所描写的父亲的样子,体会父亲与树林融为一体的情境。在《带刺的朋友》一文中,引导学生从第十自然段的“逐个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急火火地跑去了”等语句,想象刺猬先是把红枣归拢到一起,再把红枣全扎到背上,然后快速溜走的情形,体会刺猬的聪明伶俐。五、感情朗读,体味语言表达的情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及丰富的情感,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才能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味。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男女生对比朗读“微风拂过的温柔”与“狂风吹起的雄壮”来感受两种风的不同特点。“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一句,则可从单个学生读到全班接读,语势从活泼逐渐到雄壮有力,让学生在整体朗读中感受水声的美妙。六、落实摘抄,习得语言积累的方法“交流平台”是单元的核心学习目标。本单元“交流平台”中,教材通过四位小朋友的对话提示了摘抄的方法。教师应结合课文特点对“摘抄什么”“怎么摘抄”作出循序渐进的整体设计,尤其要对学生从词、短语到句子的摘抄过程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全民《乡村振兴战略》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出租库房安全培训课件
- 出差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招商银行笔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陕西金太阳2025年9月高三联考15C政治(含答案)
- 2025版关于商业转让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未经授权的合同是否有效?国家公积金贷款还款指南
- 冲床安全生产培训总结课件
- 气调包装智能化-洞察及研究
- 冲压工厂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颂钵培训课件
- 2023年湖南长沙湘江新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插花艺术与花艺课件
- CADCAM应用技术(CAXA2020)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生物医学工程与伦理-医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伦理问题
-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数学历年真题
- 仓库管理作业流程规范
- 地面水仓清淤安全技术措施
- 物联网概论(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税制第4版课后部分参考答案刘颖
- 宠物展会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