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地理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_第1页
2022版高考地理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_第2页
2022版高考地理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_第3页
2022版高考地理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_第4页
2022版高考地理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版高考地理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四)地貌一、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

(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属于外力作用的是。(填数码)(3)图中被称为“岩石之本”的是岩浆;

具有层理布局和含有化石的是沉积岩。

(4)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圈物质循环除了岩石圈外,还涉及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二、板块分布示意图(1)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是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

(2)据图解释以下现象:

①地中海面积在缩小是由于其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红海面积在扩大是由于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②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对比活跃,多火山、地震。

③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是由于其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地壳对比稳定;

南美大陆西海岸地势起伏大,多高大山脉是由于其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地壳对比活跃。

三、地质剖面示意图(1)写出图中的地质构造:A背斜,B向斜,E断层。

(2)写出图中的地形:A谷地,B山岭,C山谷,D断块山。

(3)图中甲→乙→丙→丁岩层的新老关系为:由老到新。

(4)图中A处地形的成因是岩层向上弯曲,受张力作用,易断裂被侵蚀成谷地;

B处地形的成因是向斜处岩层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5)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岩石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技巧再强化]地质剖面示意图的判读技巧四、河谷发育示意图(1)A阶段处于河流发育初期,河道呈“”型,河流侵蚀以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山区。

(2)B、C阶段为河流发育中后期阶段,河流向两侧的侵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宽,河道更加弯曲,河流在岸侵蚀,岸聚积,形成槽型河谷。

(3)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出山口时,往往形成冲积扇,在入海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

1.(2022·天津高考)如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解析:选B读图可知,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据此可判断岩石类型为沉积岩;

图示景观显示的地质构造是岩层受挤压作用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2.(2022·杭州四校联考)如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复(1)~(2)题。

(1)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自然气的岩石是()A.①B.②C.④D.⑤(2)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A.①B.②C.④D.⑥解析:(1)D(2)A第(1)题,图中显示,③是来自地幔的岩浆,所以②是岩浆岩;

①是风化与侵蚀作用;

⑥是沉积作用;

⑤是沉积岩;

④是变质岩;

而煤、石油、自然气存在于沉积岩中。第(2)题,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而表示侵蚀作用的是①。

[知能再温故]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判读学识点(二)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2022·北京高考)如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Ⅰ,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聚形成,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构成的火山,A、B项错误;

阶段Ⅰ至阶段Ⅱ火山顶部露出海面片面经外力侵蚀而消散,C项错误;

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结果被海洋吞噬,形成平顶海山,D项正确。

4.(2022·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复(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依次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解析:(1)B(2)B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砂岩层,乙为断层,丙为岩浆岩。图中甲岩层未被岩浆岩冲断,故甲的形成晚于丙;

丙处岩浆岩形成晚于乙断层上覆侵蚀面,故三者形成的先后依次为乙丙甲。第(2)题,图示地质剖面图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褶皱构造,但褶皱构造留下的痕迹——岩层倾斜对比明显。图中甲处岩层和被乙断层错断的岩层明显倾斜,且倾角不同,说明这是两次褶皱造成的。

[知能再温故]1.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2.板块运动与地壳运动(1)板块内部地壳对比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板块张裂→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3)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高大山脉、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4)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3.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1)开挖隧道、油气井→多项选择址在岩层向上弯曲处(背斜)。

(2)开挖水井→多项选择址在岩层向下弯曲处(向斜)。

(3)地表工程创办→避开断层处。

5.浙江雁荡山以山水奇秀有名,山上岩石有的有气孔,有的有流纹,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如图示意雁荡山的局部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雁荡山岩石的形成理由可能是()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流水沉积(2)图中所示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可能为()A.流水侵蚀D.流水聚积C.风力侵蚀D.风力聚积解析:(1)C(2)A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山上岩石有的有气孔,有的有流纹”可知,雁荡山的岩石属于岩浆岩,因此可确定该山体岩石的形成理由可能是岩浆活动。选C。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山体陡峭,山峰独立。依据材料可知,雁荡山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故图示景观最可能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选A。

6.(2022届高三·孝感调研)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复(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2)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解析:(1)B(2)C第(1)题,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因湖泊所在地为低处,周边即应为高处),由此可知图示湖泊为内流湖,湖泊与河流邻近,水源较多,丙应是草甸。乙距离河湖较远,水分较少,应是半固定沙漠。甲距水源最远,缺少植被养护,可能是滚动沙丘。按距湖泊由近及远排序为草甸(丙)—半固定沙丘(乙)—移动沙丘(甲)。选B正确。第(2)题,图示草甸分布范围不均,在湖泊东南片面布较为宽广,说明此方向受湖泊水汽影响较大;

在湖泊西北部范围较狭小,说明受水汽影响较小;

风由西北吹向东南。选项C正确。

[知能再温故]1.主要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聚积地貌润湿、半润湿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聚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常见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典型地貌的分布规律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聚积。因此,上游主要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主要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

山下聚积——冰碛湖、冰碛垄等风力作用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

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聚积地貌等7.(2022·广东高考)调查研究察觉,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织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抗拒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解析:选A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项正确;

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

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项错误;

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项错误。

8.(2022·海南高考)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合耕种和聚落创办,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尽管水淹频率很高,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3)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B.河流水量C.林木产量D.风俗习惯(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B.避灾C.采光D.美观(3)这些集镇遇到的洪水特点是()①砾石多②退水快③历时长④流速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1)A(2)B(3)C第(1)题,由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合耕种和聚落创办,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第(2)题,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二层被洪水吞噬时,便当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

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遇到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

[知能再温故]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是聚落发育的梦想环境,主要是由于地势平坦,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2)山区和高原上的聚落多分布于山间谷地中。

(3)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2.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概括表现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地、丘陵地区优先进展马路运输线路走向山区线路一般选址在山谷地带,经过山地时多呈“之”字形弯曲;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少,较为平直线网密度山区密度小,平原密度大[根基全面自检]自查短板,为第Ⅱ课时锁定努力方向(2022·安徽四校模拟)徐霞客曾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来到腾冲,亲自登上打鹰火山,察觉“山顶之石,色赭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如图为打鹰火山地质剖面图。据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