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河南版)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_第1页
天一大联考(河南版)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_第2页
天一大联考(河南版)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_第3页
天一大联考(河南版)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_第4页
天一大联考(河南版)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8绝密★启用前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既体现在大量经典剧目的字里行间,还表现为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它们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中国人审美情趣的积淀。与文学经典不同,戏曲经典的当代演绎离不开传承者的表演,而每个人的自然身体都是独特的、有差异性的。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戏曲,有更多机会被赋予现代意义,更易于和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在当代社会继续保持生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持续上演经典剧目。经典改编,是戏曲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戏曲继承并化用经典早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都曾大量引用前人的作品,如王实甫《西厢记》以元稹《莺莺传》为题材,白朴《梧桐雨》取自白居易《长恨歌》;明末清初以来兴起的秦腔、梆子等地方戏,尤其是京剧,更是大量化用历史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衍生出大量戏曲经典剧目。戏曲史上无数类似的典范,对今人的创作颇有启发。近年来,戏曲界在这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莆仙戏《踏伞行》,对传统剧目《双珠记》和《蒋世隆》进行精心嫁接,既真切动人又妙趣横生。戏曲界通常用“移植”比喻跨越文体、剧种和风格对同一题材进行再创作的实践。戏曲史上有大量通过移植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先例。比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移植自豫剧,翻新出彩;梨园古装戏《董生与李氏》改编自当代小说,令人赞叹。近年来,戏曲界通过移植而成功推出优秀作品的现象明显增加,呈现出创造性转化经典的积极态势。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和锡剧《三三》是当代戏曲界创造性地将优秀文学作品转换为舞台艺术的新收获。李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采用信天游这种陕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文体。它从故事、人物到文体,都与秦腔既有内在精神切合之处,又有美学上的巨大跨度。把这样一部文学作品移植成秦腔,具有挑战性。编剧刘锦云尽可能保留原诗大到格律、小到句式的独特精华,又使之富于秦腔的韵味和色彩。锡剧《三三》移植自沈从文的小说,艺术家们找到了沈从文小说与锡剧之间的美学关联,是一次成功的转化。戏曲的移植改编不是简单地将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作品搬到舞台上。不同的文艺样式有不一样的表现手法,戏曲改编必须充分发挥剧种自身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通过出色的舞台表演让前人的优秀作品获得新的生命,是转化和发展的重心。优秀戏曲艺术家无不善于汲取前人的技术积累,并将它们化用于新作之中。当年京剧大师马连良排演《赵氏孤儿》“说破”一场,就巧妙地化用其师贾洪林在《朱砂痣》里的身段。近年来,现代戏创作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第四场则创造性地将传统戏《徐策跑城》的台步运用于表现主人公追赶铁牛的场景。可以说,能否成功化用传统,以丰富现代戏的舞台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创造,是现代戏创作成败的关键。戏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戏曲的传承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历代经典剧作的精心传承,同时还需要在叙事方法、情感表达和技术呈现等方面,对前人的文化积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才会有当代戏曲文化繁花似锦的景象。(摘编自傅谨《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创作实践——戏曲传统当代转化的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曲经典剧目的语言和舞台演绎既是国人审美情趣的积淀,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B.在当代社会,上演古代戏曲剧目是让优秀的戏曲文化继续保持生命力的直接途径。C.近年来,通过跨越文体、剧种和风格等移植方式来助推优秀戏曲作品的现象开始出现。D.将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作品搬到舞台上并汲取其表现手法,便可创造性发展戏曲。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基于对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的认识,提出了戏曲传统当代转化的论题。B.文章主要从经典改编、戏曲移植、汲取前人技术三方面完成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证。C.文章例举《西厢记》《梧桐雨》和锡剧《三三》,意在证明戏曲继承并化用经典古已有之。D.文章既肯定了戏曲移植改编之用,又强调需要发挥剧种自身优势,有思辨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A.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化用经典比现代剧作更有优势,故经典剧目较多。B.秦腔《王贵与李香香》保留了信天游原诗的独特精华,又彰显了秦腔的韵味和色彩。C.对前人身段和台步的成功化用是现代戏曲进行艺术创造的体现。D.戏曲的守正出新既需要精心传承经典,又需要多方面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除买卖用户个人信息外,当前黑产团伙还侵入政企服务器,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借此从事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不法活动。“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用户前脚刚注册的信息,后脚就被黑产打包成明码标价的商品反复兜售。后互联网时代,伴随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迎来一场空前的“隐私危机”。互联网安全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共为全国用户拦截钓鱼网站攻击1.1亿次。在庞大利润的驱使下,科技犯罪分子们产销分工明确,无孔不入地覆盖个人信息窃取的各个环节。若不能从源头封堵,很难从根本上遏制个人信息的不当流出。打击黑产须有“三重门”,而禁止登陆只是第一重门。接下来是用AI等技术手段抬高违法成本,让黑产“不想做”,以及通过化被动为主动,用自然语言技术打入黑产内部,掌握情况后提前防控,迫使其“不敢做”。(摘编自《隐私危机更可怕》)材料二:近年来,有关部门与时俱进,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机制,推动加快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016年6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2017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1所高校入选。示范项目高校在相关部门和地方的支持下,出台特殊政策,加强院企合作,扩大招生规模,深入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络安全人才培养取得明显进展。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国家网安基地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国内网络安全企业50强中已有大约三分之二落户该地,联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发展一批重点项目,网络安全人才、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正逐步确立。(摘编自《筑牢网络安全之基保护人民群众信息安全》,《光明日报》2020年9月14日)材料三:黎黎缘裳:家里有小孩,每天都担忧他会受到扭曲的网络文化的毒害。想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守卫着我们的互联网环境。cj314: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互联网侵害,比如个人隐私的泄露。我认为未来信息防护课程可能会成为一门必修课。周周周:除了提高技术以外,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是提高每个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隐私信息泄露,收到推销电话还只是相对有限的烦恼。更可怕的是,信息流入到地下黑产领域,密码、账号、财产等,就会一环一环被攻陷。白牡丹和红玫瑰:女朋友是一名反病毒工程师。每天都会告诉我白天分析了多少个病毒样本,跟我讲勒索软件的原理,跟我讲勒索软件如何绕过杀毒软件,跟我讲……我常对她说,你是我的英雄,也是大家的英雄。读芯人:互联网正在逐渐向产业领域深入,这对于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今网络安全不再仅仅影响着虚拟世界。如果网络安全不能得到保障,那么大数据、物联网等一众技术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新技术也无法在产业领域走得更远。楼上楼下:我也是做网络安全的,我们这行真的要懂很多,渗透测试、编程、通信协议、硬件维修维护……我都涉猎,但在外界眼中我还是个修电脑的。(摘编自《对话网络安全守护者》,《光明日报》2020年9月13日)4.下列对网络安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中国正在迎来一场空前的‘隐私危机’”,这些显示了新的形势下网络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B.材料一、三都提到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伴随而来的可能就是密码、财产等被攻陷,现实的残酷性揭示了网络安全的必要性。C.材料三说有些家长整天害怕自家孩子受到扭曲的网络文化的毒害,这反映了当前网络环境整体堪忧,体现了家长对网络安全工作的不满。D.互联网在产业领域的纵深发展,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安全既影响着虚拟的世界,也影响着现实中某些产业和技术的发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些非法团伙在从事不法活动——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时,采用的是盗用来的身份信息,这就可能给被盗用者带来较大的危害。B.个人信息的不当流出难以彻底遏制,这跟巨大的利润驱使、高科技犯罪者分工明确且深入到了个人信息相关的各个环节有关。C.网络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延伸,但网络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我们要保护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筑牢网络安全之基,并不能仅依靠某一方。D.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国家网络安全基地和大约三分之二的国内50强网络安全企业落户武汉,说明了网络安全相关的生态环境已形成。6.促进网络安全发展需要哪些相关方做出哪些努力?请简要分析。(6分)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阿金沈从文黄牛寨十五赶场,鸦拉营的地保,在一个狗肉铺子里,向预备与一个寡妇结婚的阿金进言。他说话的本领与吃狗肉的本领一样好,成天不会餍足。“阿金管事,你让我把话说尽了。听不听在你。事情摆在你面前,你自己决定。你要讨老婆,这是你的事。不过女人的脾气太难捉摸了。我们看到过许多会管账的人管不了一个老婆;许多带兵的一到女人面前就糟糕……”话是说有些人是讨不得的。阿金听厌了,起了身,想走。地保隔了桌子把阿金拉着,不放手。“别着急!你得听完我的话再走不迟!我不怕人说我有私心,愿意鸦拉营的正派人阿金做地保的侄婿。我不图财,不图名,劝你多想一天。我的话你不能听完,将来哪里能同那女人相处长久?”“我的哥,你放我,我听你说!”地保笑了,笑阿金为女人着迷,全无考虑,又笑自己做老朋友的,非把话说完不可。见到阿金样子像求情,倒觉得好笑起来了。不拘是这时,是先前,地保对阿金完完全全是一番好意的。地保见阿金又坐下了,他把拉阿金那一只右手,把眼睛略闭复睁开,话又说到了阿金的婚事。……总而言之,他要阿金多想一天,仿佛这一天有极大关系存在,一到明天就“革命”似的,使世界一切发生了变化。这婚事阿金原预备今晚上就定的,抱兜里的钱票一束就是预备下定钱作聘礼用的东西。这乡下人今年三十三岁,他手摸钞票摸厌了,如今存心想换换花样,算不得是怎样不合理的欲望!但是经不住老友一再劝告,且所说的只是一天的事,只想一天,想不想还是由自己,,不让步真对不起这好人,他到后只好答应下来了。为了使地保相信,阿金管事举起杯,喝了白酒,赌了咒,说是今天决不上媒人家走动,绝对要回家考虑,绝对要想想利害。赌过咒,地保得了保证把阿金管事放走了。阿金在乡场上各处走动,今天场.上苗族女人格外多。各处是年青的风仪,年青的声音,年青的气味,因此阿金更不能忘记那寡妇。这妇人的聘礼值五头黄牛,凡出得起这个价的人都有做丈夫资格,所以阿金管事就很有理由的想娶这个妇人了。新寡的妇人大致因为美,引起了许多人的不平,许多无从与这个妇人亲近的汉子中就有了只有男子才会有的谣言,地保既是阿金的老友,自然就觉到一分责任了。地保劝阿金,不是为自己有侄女看上了阿金,也不是自己看上了那妇人,这意思是得到了阿金管事谅解的。既然谅解了老友,阿金当真是不方便在今天上媒人家了。知道了阿金想法的在会集上见了就问,什么时候可吃酒。这正直乡下人,在心上好笑,说是快了吧,在一个月以内吧,答着这样话时的阿金管事是非常快乐的。他的身虽在场坪里打转,他的心是在媒人那一边。人家那一边也正等待阿金一言为定。虽然赌了小咒,然而终归办不到,他又向做媒家走去。遇见了地保,把手一摊,拦住了去路。“阿金管事,这是你的事,我本来不必管。不过你答应了我想一天!”地保是候在那去媒人家的街口,预备拦阻阿金的。这关切真来得深厚。阿金只有赶快回头。他预备是用值得五只黄牛的钱去换一个人。故不知不觉又往媒人家路上走去。老远就听到那地保和人说话的声音,知道还守在那里,像狗守门,所以第二次又回了头。第三次是已走过了地保身边,却又被另一人拉着讲话,所以为地保见到,又不能进媒人家的。第四次他还只起了心,就有另一个熟人来,说是地保还坐在那狗肉摊边不动,和人谈天。阿金真不好意思再过去冒险了。地保的好心肠的的确确全为阿金打算的。他并不想从中叨光,也不想拆散鸳鸯。究竟为什么一定不让阿金抱兜的钱,送上媒人的门,是一件很不容易明白的事,但他是有道理的。好管闲事的脾气,这地保平素有一点,也不多,独独今天他却特别关心到阿金的婚事。为什么缘故?因为妇人太美,相书上是克夫。为了避开这麻烦,决计让地保到夜炊时回家,再上媒人家下去定钱,阿金管事无意中走到赌场里面去看看热闹。进了赌场以后,出来时,天是真已入夜了。这时无论如何地保应回家吃红炖猪脚去了,但阿金抱兜已空,所有钱财业已输光,好像已无须乎再上媒人家了。过了几天,鸦拉营为人正直热情的地保,在路上遇到那为阿金做媒的人,问到阿金管事的婚事究竟如何。媒人说阿金管事出不起钱,妇人已归一个远方绸商带走了。亲眼见到阿金抱兜里一大束钞票的地保,以为好友阿金已相信了他的忠告,觉得美妇人是不能做妻,因此将做亲事的念头打消了,即刻就带了一大葫芦烧酒走到黄牛寨去看阿金管事,为老朋友的有决断致贺。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作(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婚事为线索展开了地保和阿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十分激烈,冲突中两人心理、行为的发展过程颇为微妙。B.小说开头语言洗练,时间、地点兼而有之,人物、事件一应俱全,貌似不经意的“进言”一词更是透出了地保对交谈事件的郑重。C.文中说地保“说话的本领与吃狗肉的本领一样好,成天不会餍足”“不图财,不图名”“关切真来得深厚”等,这些语句使他的形象复杂、真实。D.这篇小说不同于沈从文其他小说那样充满诗意,歌颂人性美、自然美,而是和鲁迅作品一样表现出浓烈的情感、强烈的爱憎,直陈社会弊端。8.不管地保怎么阻止,阿金从未动摇迎娶那个妇人的决心,这种坚定的决心也是逐步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答:9.本篇小说结尾体现了沈从文小说的突转式结尾艺术,这种“突转”体现在什么地方?这样安排又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答: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勃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省父,道出江中,为《采莲赋》以见意,其辞甚美。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李敬玄龙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果如其言。初,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勃文章迈捷,下笔则成,尤好著书。勃亡后,并多遗失。有文集三十卷。(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敬玄尤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B.李敬玄尤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C.李敬玄尤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D.李敬玄尤重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B.檄: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又称移文。C.参军:官职名,中国古代诸王及将帅的幕僚。东汉时设置,掌参谋军务。隋唐时兼为郡官。D.《易》:即《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是中国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勃自幼才思敏捷,不唯前人。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写文章,文思通达无碍。九岁时不仅能读懂前人所注《汉书》,还能指出其中的错误。B.王勃敢于自我推介,锋芒初露。刘祥道巡行关内时,王勃自我推荐,才情得到认可,获刘祥道荐举,在参加策问时成绩获得优等。C.王勃戏为“斗鸡”檄文,引来祸端。沛王的斗鸡失利后,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遭人举报,高宗十分恼怒,后王勃被逐出王府。D.王勃宴会恃才不羁,才情毕现。滕王阁聚会上王勃毫不推辞,他的才情获得都督赞叹,为滕王阁宴会增加了一大乐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译文:(2)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本题共2小题,9分)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出了作者当年抗金时的意气风发,这种气壮如山的豪情贯穿全诗。B.颔联中作者采用列锦的手法,追述了早年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抗金战斗。C.作者在尾联用典明志,通过追慕先贤诸葛亮的业绩,表明自己至老不移的爱国热情。D.“愤”为愤慨、愤懑之意,本诗围绕“愤”字展开,句句无“愤”,但“愤”意满篇。15.请结合全诗,对诗中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赏析。(6分)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7题。(本题共2小题,9分)蝶恋花·出塞①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②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凄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注]①此词为作者侍从康熙帝出塞之作。②画角:帝王外出,用以报警戒严。③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文字简约但时空感强,以议论开篇,写意气势博大,流露出无法言语的无奈。B.上片描写了塞外的荒凉景象,平沙万里,荒漠凄凉,西风飒飒,只有那几株枫树又被吹红叶子。C.下片首句直抒胸臆,写出词人内心的“幽怨”“无数”,愁恨无法计算,承上启下。D.末尾两句以情相问,以景作答,“深山”“夕照”“秋雨”等意象表达出词人心中的惆怅。17.毛泽东曾以“看出兴亡”来评价此词。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屈原《湘夫人》中“,”以秋景表达了约而未见的惆怅之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2)杜甫《蜀相》中“,”两句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具有反抗精神的句子是:“,?”(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电影《八佰》终于面世,的观众在点映中可以。《八佰》撕裂的整体场景,冲击力强、反差大,仅一桥之隔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一边,租界的,歌舞繁华;一边,却是战场的断壁残垣,军人浴血奋战。撕裂战争片的传统技法,《八佰》描述了一场“奇特”的战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