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知识精讲+能力拓展】 上学期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教学课件(新教材人教版)_第1页
土壤【知识精讲+能力拓展】 上学期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教学课件(新教材人教版)_第2页
土壤【知识精讲+能力拓展】 上学期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教学课件(新教材人教版)_第3页
土壤【知识精讲+能力拓展】 上学期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教学课件(新教材人教版)_第4页
土壤【知识精讲+能力拓展】 上学期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 教学课件(新教材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种植。据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当地人用生物炭改良贫瘠的土壤,可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为什么贫瘠?你能举出改良土壤的其他案例吗?

观察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一、土壤的概念及肥力土壤的组成肥力特征作用肥力矿物质由成土母质发育。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有机质由植物提供。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水分过多会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空气过多会造成养分、水分不足,植物枯萎二、野外对土壤的观察01颜色colour02质地quality03剖面构造sectionalstructure01颜色colour①气候→植物生长②地形→积累③温度→分解速度东北沃野千里(黑土)01颜色colour云南东川(红土地)高温多雨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这种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低产贫瘠。四川盆地(紫色土)01颜色colour紫色土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是亚热带地区由富含碳酸钙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上的初育土。它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黄土高原(黄土)01颜色colour02质地quality土壤矿物质颗粒粒径小粒径大石砾砂土粉粒粘粒类型特点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于耕作。壤土壤土中所含的沙砾、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特点,透气、透水性能良好,且蓄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的理想质地。黏土黏土成分中的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于耕作。03剖面构造sectionalstructure(1)概念: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土壤剖面一方面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层发育程度低。另一方面,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2)土壤剖面构造①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以森林土壤为例)自然土壤层特点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②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耕作土壤层特点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2)土壤剖面构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三、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1.成土母质三、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三、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2.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特别是绿色植物将分散的、深层的营养元素进行选择性的吸收,集中地表并积累(富集),促进肥力发生和发展。有机质含量的比较:森林草原荒漠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三、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2.生物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其水热状况。间接影响通过影响岩石风化,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来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其形成发育过程。特点温度高+降水多=风化强度大、速度快(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三、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3.气候气候的分布规律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地带性典型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广布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干旱环境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偏碱性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肥沃中纬度中纬度森林面积密集地区,生物对土壤的改造作用明显;枯枝落叶掉到土壤中,分解后使有机质丰富;高温季节短,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三、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3.气候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三、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化,从而影响土壤。4.地形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三、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5.时间时间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土壤的形成与发育比较缓慢,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2020•天津市第八中学高一月考)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题目。1.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A.岩石的风化产物洪积物B.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C.土壤的质地 D.腐殖质的含量2.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BD(2020•江苏常州市•高一期末)下图表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字母a对应的自然带是()A.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4.自然带s-t-k分异的基础是()A.太阳辐射 B.地形 C.热量 D.水分DC(2020•江苏常州市•高一期末)下图表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若t遭到破坏,当地()①水循环更加活跃②生物多样性减少,载畜量降低③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④风力侵蚀减弱,流水地貌广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C四、土壤的功能和养护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地位】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抵御适度旱情)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土壤是许多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与功能公众号:讲地理的乔老师2.土壤的养护四、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种养结合,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休耕不是让土地荒芜,而是让其“休养生息”,用地养地相结合来提升和巩固粮食生产力。期间同样要注意耕地管理与保护,防止水土流失等土壤破坏现象。绿肥作物是指一类主要当作肥料种植的作物。这类作物养分含量丰富,翻入土壤中,具有丰富土壤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等作用。如紫云英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案例分析】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北丘洼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基本方法(1)土壤消毒:药剂、日光法(夏季,撤棚深翻,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高温(高温季节灌水闷棚),冷冻(冬季,撤棚深翻冻死病虫卵);(2)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深翻,下层与上层混合,换土,无土栽培;(3)以水排盐:闲茬时浇大水,表土积聚的盐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夏季换茬空隙,撤膜淋雨;(4)科学施肥;(5)作物:种植绿肥作物、种植耐盐碱作物。【知识扩展】土壤的改良措施主要有: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面积仅为8774平方千米,山地较多,土质瘠薄。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民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壤改良成表层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系黏土的“三明治”结构,引水灌溉,建设塑料大棚生产蔬菜,成为“欧洲蔬菜之都”。为了提高蔬菜产量,有的温室农业还使用了无土栽培法(即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俗称水栽农业),无土栽培消耗大量的水和排放大量的废物,导致土壤退化。阿尔梅里亚气候统计资料(1)说明阿尔梅里亚的降水特征。(2)分析阿尔梅里亚的气候对当地土壤的影响。特征:全年干旱少雨当地年降水量小,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3)“三明治”结构土壤能很好地调节水肥气热,请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