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 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2.1930年,甘地率领他的追随者,在海边自制食盐,抗议英国当局实行《食盐专营法》,并宣誓:“除非印度获得自由,否则,就永远住在海边。”这表明甘地(

)A.奉行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B.竭力维护当时社会秩序C.致力于发展不结盟运动 D.抵制英国思想文化渗透3.1927年7月,苏加诺与伊斯卡克、安瓦里等人成立“印尼民族主义联盟”,后该联盟改为“印尼民族党”,该党强调团结各阶层,实行与殖民者不合作政策。这些活动(

)A.促使印尼取得了民族独立 B.深受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影响C.顺应了印尼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 D.说明西欧殖民主义国家势力的衰落4.如表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事件1918—1922年埃及华夫托运动1919—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6—1933年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游击战A.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D.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5.独立后的印度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这表明(

)A.移民文化是现代印度文化的主流 B.西方文化被强加到现代印度C.印度现代文化呈多样化特征 D.现代印度种族融合普遍6.如表1917年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节选),如表中列宁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7月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那就不能害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A.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渐趋成熟C.国外武装势力的不断干涉D.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基础壮大7.如表是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所发生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有关情况,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地区领导人斗争对象埃及扎格鲁尔①印度②英国③桑地诺美国A.①法国 B.②甘地 C.③墨西哥 D.上述斗争均获胜利8.甘地认为: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甘地提出这思想旨在(

)A.强调运动的特点是非暴力、不合作 B.用道德力量来治理国家C.创造了一条民族解放的独特道路 D.实现印度的自治、独立9.“一战”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与以往相比,一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A.将反殖反封建相结合影响更加深入 B.推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了崩溃C.都以推翻本国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 D.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0.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第一次建立了共和政体;伊朗立宪革命制定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则迫使英国当局取消了孟加拉分治法案...。.这一时期亚洲走向觉醒,这里“觉醒”的含义是指亚洲国家()A.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 B.赢得了主权独立和民族解放C.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进人到民族民主革命新时期11.正如福斯特所说:“从一开始(1910年),墨西哥革命的最大弱点,就是工人阶级还没有起到领导作用。“这是由于当时墨西哥工业不发达,尚未形成一个强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力量也比较弱小。这一局面决定了墨西哥(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B.无法得到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支持C.农民起义因政府军的镇压而失败 D.未摆脱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的命运12.下表为第一次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事件,其主要特点是(

)地区事件亚洲中国国共合作发起国民革命;印尼共产党反荷兰斗争;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华府脱运动;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蒂诺的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A.斗争形式革命道路多样化 B.都开展了社会主义运动C.领导阶级全都是资产阶级 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1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了高潮,下列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是A.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B.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C.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 D.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14.甘地继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并且吸收了基督教“以善抑恶”的主张、美国作家亨利·梭罗“非暴力抵抗”的思想、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神的天国就在你心中”的观点,才创立他自己的一套独具特色的非暴力学说。由此可见,非暴力思想是(

)A.启蒙思想的延伸 B.资产阶级软弱妥协的表现C.种姓制度的嬗变 D.东西方文明沟通交融产物15.卡德纳斯在将庄园和公地分给农民耕种的同时,还大力维修水塘、堤坝,疏通河渠,建立农机一和农产品加工厂,开商店,办学校,建医院,并以银行为中心,以村社为基层单位,建立起农业管理体制。这表明卡德纳斯(

)A.将土地改革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B.以农村为中心进行经济建设C.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 D.注重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16.亚洲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从中世纪状态下彻底觉醒出来,他们拿起了武器,向着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进行英勇的冲击,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主要体现在A.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B.民族民主运动兴起C.革命性质发生质变 D.资产阶级领导革命17.马匹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匹最早可能的驯化迹象是在住宅区域内似乎存在一组带有大量动物粪便的后霉菌,学者们将其解释为代表一个马圈。早在公元前3600年,在哈萨克斯坦的克拉斯尼亚尔就发现了该证据。马可能是为了食物和牛奶而饲养的,而不是骑马或承重。公认的骑马考古证据包括马牙上的磨损——在公元前3500-3000年左右,在现代哈萨克斯坦的博泰和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草原上发现了这种磨损。在考古组合中,只在少数牙齿上发现了磨损,这可能表明有几匹马被骑着狩猎和收集野马作为食物和马奶消费。最后,使用马作为驮畜的最早直接证据——以马拉战车图画的形式——来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在2009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艾伦·K·奥特拉姆(AlanK.Outram)及其同事研究了支持博泰文化遗址驯化马的三方面证据:胫骨、马奶消耗和马齿磨损。这些数据支持马在公元前3500-3000年之间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驯化。2012年的一项研究(Warmuth及其同事)结合了考古学、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DNA,支持马的驯化发生在欧亚草原西部。——根据网络资料综合整理材料二

在“一战”开始的时候,欧洲军队对骑兵有着很高的期望。然而,随着参战双方的火力大大提高,军事家们发现,新式堑壕战所造成的致命地形几乎使骑兵在西线毫无作为。但是,在汽车、拖拉机和卡车相对少见的时代,补给、新型重武器的拖送、军队的运输仍然需要依赖大规模马力。因此,英军和法军从殖民地和盟友中大量进口马匹。成千上万的动物跨过大洋,加入战争,据统计大约有800万匹马在“一战”这4年中被杀。——摘自美国《大西洋月刊》2014年5月18日《一战中的动物们》(1)材料一关于马匹驯化的研究使用了哪些方法?结合所学回答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比较早(公元前2千纪)使用马拉战车的古文明有哪些?高度概括马背上的迁徙、战争和商贸对古代世界造成哪些影响?(2)材料二提到的一战中西线最重要的地面战役有哪些?根据所学回答一战对亚非殖民地造成了什么影响。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19世纪初,从总的趋势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仍处在自发斗争的阶段上。但是拉美人民的反殖斗争却脱颖而出,抵起了波澜壮阔的、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独立运动。克列奥人(西班牙移民的后裔,即土生白人)世代繁衍在拉美殖民地上,长期剥削殖民地下层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他们中的上层分子掌握了殖民地的大部分土地和一部分矿场,是殖民地新生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集团的核心。然而,克列奥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方面都受到半岛人(来自西班牙的封建贵族、没落地主、高级官吏等)的歧视、排斥和打击。因而克列奥人仇恨殖民当局。独立运动中的著名领袖伊达尔哥、圣·马丁、玻利瓦尔等均出身于克列奥人家庭,他们领导其他肤色的人种一起向殖民制度冲击。——摘编自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阿根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工人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智利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尼加拉瓜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包括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等: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初期拉美人民的反殖斗争给独立后拉美发展遗留下哪些问题?(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1.B【详解】材料反映出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二阶段,甘地决定通过抗议缴纳盐税,并通过传媒宣传其非暴力抵抗理念,将印度教徒、穆斯林等印度各阶层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英属印度政府的统治,B项正确;甘地的食盐进军具有反帝的性质,因为此时印度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但没有涉及反封建,排除A项;抗议缴纳盐税,发起食盐进军号召只不过是甘地争取独立的手段,印度也没有回到传统的自然经济时代,排除C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三阶段,甘地发动的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激怒了英国殖民当局,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都遭到逮捕,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奉行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主张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括“提倡手纺车运动”、“食盐进军”行动和英国“退出印度”等内容,材料体现的是甘地的“食盐进军”行动,A项正确;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要摆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不是竭力维护当时社会秩序,排除B项;致力于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印度领导人是尼赫鲁,不是甘地,排除C项;“食盐进军”行动属于经济领域的斗争,不是抵制英国思想文化渗透,排除D项。故选A项。3.C【详解】依据材料“该党强调团结各阶层,实行与殖民者不合作政策”,团结各阶层反对殖民侵略,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取得了”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非暴力不合作对其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西欧殖民者的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4.D【详解】埃及华夫托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游击战,反映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项正确;材料事件与社会主义无关,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排除B项;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排除C项。故选D项。5.C【详解】据材料“独立后的印度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可知,印度统治精英将西方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同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印度多样化文化的特征,C项正确;现代印度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同传统文化结合形成的,排除A项;印度精英是主动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价值取向,非强加到现代印度,排除B项;现代印度种族融合并不普遍,排除D项。故选C项。6.A【详解】根据表格中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到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可知当时俄国革命形势的变化,A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理论逐渐成熟,排除B项;外国势力干涉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群众基础壮大材料不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7.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的民族民主运动领导人是甘地,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的斗争对象是英国,排除A项;桑地诺是尼加拉瓜的领导人,不是墨西哥,排除C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未取得成功,排除D项。故选B项。8.D【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内容可知,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提出“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是为了领导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自治和独立,D项正确;A项不属于甘地思想的目的,排除A项;甘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印度的自治和独立,BC项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9.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东方各族人民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强化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具有将反殖反封建相结合,影响更加深入的特点,A项正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一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并非都以推翻本国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如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C项;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排除D项。故选A项。10.D【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进入到亚洲的觉醒时期,即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期,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部分国家推翻了封建统治,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1.A【详解】根据材料“工业不发达,尚未形成一个强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可知,墨西哥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其主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不彻底,A项正确;苏俄还未建立,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农民起义,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2.A【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中既有暴力革命,也有改革运动,由此可知体现了斗争革命道路的多样化,A项正确;这些革命和改革并不是社会主义运动,排除B项;领导阶级全都是资产阶级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是在二战结束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13.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6年,埃塞俄比亚打败意军,迫使意大利签订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从而取得了抗意斗争的完全胜利,A项正确;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遭到镇压而失败,排除B项;埃及的抗英斗争未取得完全胜利,排除C项;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排除D项。故选A项。14.D【详解】根据材料“继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并且吸收了基督教‘以善抑恶’的主张、美国作家亨利·梭罗‘非暴力抵抗’的思想、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神的天国就在你心中’的观点”可知,非暴力思想是在吸收东西方思想基础上创立的,说明非暴力思想是东西方文明沟通交融产物,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启蒙思想、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和种姓制度,排除ABC项。故选D项。15.A【详解】根据“卡德纳斯在将庄园和公地分给农民耕种的同时,还大力维修水塘、堤坝,疏通河渠,建立农机一和农产品加工厂,开商店,办学校,建医院,并以银行为中心”可得出其改革把土地改革与农村的建设同步进行,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是以农村为中心,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科技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排除D项。故选A项。16.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B项正确;二战之后,由于众多国家损伤严重,尤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体系开始崩塌,排除A项;革命性质发生质变和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不属于“新”主要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17.(1)方法:实物考古(骨骼、图片史料等)、科技考古(生物、化学等)文明:苏美尔、赫梯。影响:亚欧大陆政治格局改变,新的国家先后崛起;农耕文明与牧业文明,东西方间物质技术交流不断;战争掠夺造成灾难和破坏,但客观上促进民族和文化交融发展。(2)战争:马、凡、索。影响:人员牺牲和物资损失巨大;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原则传播(或者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亚非);中国、越南、印度、埃及等国都出现了新的民族解放斗争的领导和形式;形成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详解】(1)方法:根据材料一“在考古组合中,只在少数牙齿上发现了磨损”、“以马拉战车图画的形式”可得出,实物考古(骨骼、图片史料等);根据材料一“结合了考古学、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DNA,支持马的驯化发生在欧亚草原西部”可得出,科技考古(生物、化学等)。文明:结合所学可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较早使用马拉战车的古文明有苏美尔文明、赫梯文明。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马背上的迁徙、战争和商贸使亚欧大陆政治格局改变,新的国家先后崛起;农耕文明与牧业文明,东西方间物质技术交流不断;战争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